切换到宽版
  • 2033阅读
  • 3回复

我国油气资源及石油地质和油气勘探的几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office123456
 
发帖
3
财富
88
威望
30
交易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01-1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 本帖被 clzcd16606 从 油气开采 移动到本区(2008-06-30) —
我国油气资源及石油地质和油气勘探的几问题
                    翟光明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翟光明 石油地质勘探专家。1926 年10 月1 日生于湖北宜昌。1950 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历任甘肃玉门石油管理局地质室主任、总地质师,石油工
业部地质勘探司主任地质师、总地质师、石油勘探司司长兼总地质师,石油
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院长。先后任中国石油地质学会主
任,环太平洋矿产和能源理事会常务理事,世界石油大会中国组委会秘书长。
1995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勘探工作。
     
      我国是一个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共有大小沉积盆地500 多个,沉
积岩面积670 多万KM2。其中面积大于200KM2、沉积岩厚度大于1000M 的中、
新生代盆地共有424 个,面积约527 万KM2。根据二次资源评价结果,在150
个盆地、 618 个区带、7792 个圈闭中,共有石油资源量940 亿,其中陆上
694 亿T,海域246 亿T;天然气资源量38 万亿M3(包括煤成气16 万亿M3),
其中陆上近30 万亿M3,海域8 万亿M3。
      从50 年代以来的40 多年勘探中,开展勘探的盆地有82 个,范围达320
万KM2。截至1995 年底,共完成二维地震剖面265.4 万KM2,三维地震面积
5.84 万KM2,重磁力工作54 万KM2,共打探井33076 口,探井总进尺6982
万M。
      目前总的勘探形势很好,东部持续发展,西部不断取得实际突破。

下面将重点讲我国石油地质及油气勘探的几个问题。
                一、油气资源分布特点
我国油气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资源量主要集中在沉积面积大的盆地内,资源量与面积成正相关关
系。在150 个盆地中面积大于1 万KM2 的盆地有59 个,它们占石油总资源的
91%,天然气资源的96%。
2.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和东北等地区。它们分别占油和气总
资源量的74%和80%。
3.石油资源量主要分布在中、新生界地层,约760 亿T,占总资源量的
80%以上,天然气资源量主要分布在古生界地层,约20 亿M3,约占总资源
量的一半以上。
4.油气资源量主要分布在埋深小于3500M 的范围。约450 亿T,占总资
源量的70%,但是深于3500M 的资源量尚有205 亿T,仍有较大的潜力。
5.目前油气资源量的探明程度很低,在老区的渤海湾盆地,资源量188
亿T,仅找出72 亿T,松辽盆地129 亿T 只探明55 亿T,而新区则仅仅是个
开始。
        二、油气田具有地质背景复杂的特殊条件,必须树立长期勘探的信念
尽管我国油气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但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在东部地区,除大庆油田外,其它多为断陷盆地,由它们共同形成各种各样
的复式油气区。针对这些复杂的地质条件,经过30 多年的探索和勘探经验,
逐步找到了一些规律,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渤海湾盆地先后发现了大港、
冀东、胜利、华北、中原和辽河油气田,形成了继大庆油田后的又一个规模
很大的油气区,这不仅体现在该区年产油量达到6000 万T,而且在地质上也
取得在断陷盆地找油的新突破,丰富了石油地质理论。认识和总结这些规律,
可以为今后油气勘探提供宝贵的经验。
1.我国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领域
近年来的油气勘探成果表明,我国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新领域,这从新
区、新领域和新层系的研究和勘探成果中已经提供了证据。不同地区有不同
的油气特点,也就对应有不同的勘探措施。无论在新区,还是老区,只要开
阔思路,从各含油气盆地的实际出发,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就一定能取得
勘探上的重大突破。这些领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东部已开发层系的深层是广阔的勘探领域,渤海湾盆地的深层下第
三系沙河街组三段和四段既是生油层又是储油层,不缺乏盖层条件,特别是
在沙四段顶部有一厚层膏盐层和泥岩互层200-400M,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圈
闭,被认为是非常有利的含油层位,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
(2)西北侏罗系是我国含油气区内第三系、白垩系含油气层外最有潜力
的目的层。从贺兰山-六盘山以西横跨五省区境内,大于1000KM2 的沉积盆
地共有65 个,沉积岩总面积134 万KM2,自吐哈盆地第一口科学探索井在中
侏罗系三间房组和七克台组获得工业性油流后,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以
及新钻的三塘湖盆地等都相继发现了工业性油气流。根据第二次资源评价,
侏罗系的资源量油为110 亿T,天然气为2 万亿M3,具有坚实的资源基础。
可以按生储、构造等条件,通过分类排队,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勘探工作,
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果。
(3)开展前陆盆地的勘探和研究,力求有新的突破。
我国的前陆盆地很多,受勘探手段的限制,以往对其认识不够,而实际
上前陆盆地是一种很重要的油气场所,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如库车、昆仑
山前缘、天山南北前缘、博格达山前缘、贺兰山-六盘山前缘等都是非常有
希望、有前景的有利地区。
(4)煤和煤系地层生油气的理论将会进一步扩展我国的含油气领域。
自1989 年吐哈盆地的台参1 井、鄂尔多斯盆地的陕参1 井相继在侏罗系
和奥陶系地层喷出工业性油气流后,煤和煤系地层生成油气的可能性已在我
国得到充分的研究。我国煤的资源量非常丰富,从现有资料和研究成果表明,
镜质组反射率R0 为0.4-0.8,即褐煤-肥煤阶,平均每吨煤生成石油150KG,
焦煤-瘦煤阶,R0 为1.6-2.0,平均每吨煤生成石油70KG。同样,生成天然
气的数量也很可观。我国西部诸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大华北盆地、四川盆
地以及东北盆地40 多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不仅有侏罗系,而且有第三系煤
系地层,具有广阔的找油前景。
(5)低熟油的新认识出现后,为我国在东部浅层找油提供了新领域。
自渤海湾地区、苏北、东北以至新疆地区发现R0 值小于0.5 以下的油气
资源后,低熟油的研究在我国广泛展开,取得勘探上的新突破,特别是我国
东部浅层,构造大,幅度小,储层物性好,过去除在潜山顶浅层披复构造上
获得很好的成果外,大面积的勘探工作并不多,因此,会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6)含油气层井段长,多套生储油层的组合是我国含油气区的一个重要
特点。
我国无论在东部,还是西部地区,都有由于多套生储油层,形成含油气
层井段长的情况,比如,渤海湾盆地,不同地区都有2-3 套生油层组合,加
上断层的活动,使油气重新运移和聚集的条件增多,含油气井段长达2000M,
有时甚至长达3000M;西部塔里木盆地则具有多生油、多储油层、多期构造,
这种类型的含油气区,决不能仅有单一的目的层,也不能限于一种油气藏圈
闭,而应从综合分析入手。
(7)海相碳酸盐岩原生油气藏是我国长远的勘探战略目标。
自中晚古生代以来,我国大部分为海相沉积,由于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
响,各地区活动强烈程度不一,但总的看来,北部的海相沉积条件较好,从
目前已有的条件分析,应集中在塔里木地区、华北地区和中下扬子地区为主
要研究和勘探对象,当然突破海相沉积找油不很容易,但我认为只要有信心,
坚持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够找到原生油藏。
2.建立正确的勘探原则,始终不懈地在老油区或新盆地展开工作
30 多年在渤海湾地区的勘探实践充分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地质条件相当
复杂,对它的客观认识,要经过长期性的多次反复。如果将渤海湾地区与大
庆油田对比,30 多年来,在该区投入的勘探工作远远多于大庆。但是,其原
油年产量仅比大庆多410 万T,这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渤海湾地区地质条
件的复杂性。那么,西部地区的地质条件如何呢?由于近几年加速了对西部
地区的油气勘探步伐,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如塔里木盆地找到了塔中和塔
北两个新的含油气区,展开了在我国最大沉积盆地的勘探序幕,至1995 年底
共发现油田10 个,油气田8 个,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 亿T,探明天然
气储量1350 亿M3,同时还有20 个构造获工业油气流;准噶尔盆地除继续在
克拉玛依油田上有新的发现外,在盆地中东部也发现了有利的含油气区,勘
探前景很好;吐哈盆地自台参1 井突破侏罗系地层出油后,勘探开发形势很
好,这不仅提高了对吐哈盆地本身的评价,而且对我国贺兰山-六盘山以西
200 多万KM2 沉积盆地内的侏罗系地层也有了一个正确的评价和认识。此外,
还在三塘湖等盆地侏罗系地层中得到了工业性油气田,西部各盆地的勘探工
作正在顺利进行。但从这些年来的勘探情况看,西部地质条件也较为复杂。
对每个含油气盆地或油气田的认识也要经过长期的探索。比如在塔里木盆地
还没有找到同盆地规模相称的,人们所期望的大油田;而准噶尔盆地,克拉
玛依油田是50 年代在我国西部发现的最大油田,后来由于勘探工作一直集中
在盆地西北缘进行,对盆地东部和腹部研究较少,加上地形和地质条件的复
杂性,长期没能取得较大突破,近年来,随着勘探技术和油气理论水平的提
高,应用新理论、新技术,使得在东部和腹部的油气勘探有了重大进展,发
现了彩南、石西、呼图壁等重要油气田。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也说明了该
盆地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要准确认识其客观实际,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勘探
实践。这就要求我们从战略上树立勘探信心,战术上寻求更为符合实际的有
效措施。
前已述及,我国具有相当丰富的油气资源,在全国940 亿T 石油总资源
中,目前已探明、控制和预测的石油储量200 亿T,约占总资源量的20%,
找到的天然气储量仅为总资源量的3%。经过多种方法的综合评价和分析,
还有很大的潜在资源。许多新区、新领域、新层系有待于开展工作。因此,
无论老油区还是新盆地都是大有可为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下列
几方面原则。
(1)一个盆地区,通过先期的初步工作,认为它具备油气聚集所必须的
生储盖层的基本地质条件,就应进一步加强综合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
行实际勘探,这时则要严格按勘探程序坚持下去,不能因为某些地区或某一
口井的失败而丧失信心。特别是对于复杂含油气盆地来说,一次或某一个局
部地区的失败并不能代表全区的情况,必须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工作,
才会取得良好效果。
(2)石油勘探工作应遵循“从最好处设想,从最坏处准备”的原则,比
如,在一个地区,根据勘探初期的设想,应找到高产油田或大油田,但通过
具体实施后,开始只抓到中小油田或一些油气苗,这时就不能轻易放过,经
过进一步的综合分析后便可能追踪到大油气田,这在我国勘探史上不乏其
例。
(3)对于复杂地质条件的油气田来说,即使在地面上应用多种先进的勘
探手段也不能搞得很清楚,甚至出现相反情况,比如原设想某一层为主要勘
探目的层,而在该层恰恰没有得手,而在另外的层次却获得工业性油流;原
设想在浅层就能找到,实际结果是在很深的层位才获得;原设想是构造圈闭,
而实际是地层或构造岩性圈闭。还有像油田规模、工程地质条件等都会与设
想的有很大出入,这些情况在勘探某一地区时可能会经常遇到,因此,应该
立足于多种设想,在勘探过程中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加强分析和研究,不漏
过任何有工业价值的油气层。
1条评分
By llb-789 财富 +10 | 理由: 有效资源 2007-01-12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office123456
发帖
3
财富
88
威望
3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1-1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三、注意盆地或含油气区的区域地质和区域构造条件的整体研究
由世界范围和我国油气地质勘探的实践普遍表明,任何一个含油气盆地
或油气田的形成或保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受区域地质和区域构造条件的控
制,从油气生成、运移到富集成藏无不与周围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有关,包
括周边构造条件、沉积条件等,其中有些影响是直接的,有些影响是间接的。
因此,无论在油气田研究,还是实际勘探过程中,区域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
都是首先应该考虑的。也只有这样,才能随时站在全局的高度,去分析、去
研究某些局部地带的油气形成条件,得出较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
1.区域地质背景是油气藏形成的重要基础
从盆地整体出发,有效开展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的实例在国内外都
有。比如中东油田,这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伊朗的扎格罗斯山
前陆盆地向西经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地台区,再向西经沙
特阿拉伯地台区至阿拉伯地盾,总面积约有360 万KM2,这是一个统一的完
整的有序的大含油气区,从地质构造上来看它是由东向西从前陆盆地的洼陷
区到陆台边缘过渡区,到稳定陆台区直到向西抬起的阿拉伯地盾的前震旦系
地层,从油气赋存的地质时代来看,是新生代-中生代-晚古生代-早古生代;
从储层条件来看,是砂岩-白云岩-砂岩。而过去的勘探首先是从前陆盆进行,
这是由于地面露头构造成排成带的分布,并有油气苗出现,从19 世纪80 年
代开始石油勘探一直未获成功,因为上下构造不符合,在地面露头为构造高
点,而在地下却常打到向斜部位,由于当时的技术手段不可能把地下构造搞
清楚,直到20 世纪初期有了地震工作,加上重力勘探和钻探工作才逐步搞
清。随后每搞一个构造就获得一个高产油田,从而掀开中东地区大规模的油
气勘探,先是在伊朗前陆盆地第三系找到高产大油田,进而在伊拉克、科威
特发现白垩系大油田,特别是在科威特发现了布尔干-玛格瓦世界第二号大油
田,这个大油田就有100 亿T 的可采储量。紧接着沙特阿拉伯在侏罗系地层
中发现世界第一号格瓦尔大油田,这个油田的可采储量竟达到200 多亿T,
近十几年来沙特阿拉伯的油气勘探向西延伸,在三迭系、志留系、奥陶系以
及寒武系相继发现有工业价值的油气流,这一发现开阔了地质家的眼界,说
明中东油区不是一个孤立油田的出现,而是有着内在的地质规律值得研究和
探讨,特别是和全盆地的地质构造、沉积条件、烃演化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然这种规律的认识是在进行大量勘探工作之后,不可能在中东油区发现以
前就知道。但是,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认识到任何一个沉积盆地和油区都会按
照各自构造和沉积背景有着各自的油气分布规律,而且可以借鉴不同的沉积
盆地形成的油气藏模式来研究未知地区,这样有助于一个地区的勘探进展,
尽快地在新地区发现油气田,这是避免少走弯路的有效方法。
再如我国东部渤海地区东营凹陷的情况。东营凹陷虽然是一个断陷,而
且是一个单断型的凹陷,但构造格局和油气分布有密切的关系,北部凹陷有
油田3 个,但有储量5.37 亿T,累计产油1.5 亿T,南斜坡有油田15 个,其
储量与北部相近,但产油量只有0.56 亿T。由此看出,单断型的凹陷有一个
普遍的规律,就是深凹陷的一侧是油气生成和聚集的有利地区,随着构造格
局和沉积条件的不同,油气分布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不仅在东营凹陷如
此,渤海湾盆地几十个次一级凹陷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寻。
上述两个实例可以看出,任何一个油气田的出现,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事
件,都有其内在的控制因素以及各种地质条件相依存的关系,反之,可根据
不同类型沉积盆地,综合分析其构造格局、沉积条件和烃源岩的相互关系,
形成几种可能的油气藏模式,按照这些和成熟勘探的经验,选择相对有利的
地区进行整体布置,有序地进行勘探是会见到成效的。
比如在我国南方,可以从整体出发进行分析。从江南古陆雪峰隆起向北,
西至鄂西复式背斜带和向斜带,经过川东高陡构造背斜带,至川中地区,一
直到龙门山前前陆盆地,这个范围约50 万KM2,孕育着自早古生代、晚古生
代、中生代至新生代地层,是一套完整的沉积序列,油气显示也是自东向西,
自老而新有规律的分布,震旦系到三迭系地层是一套海相沉积,侏罗系到第
三系地层是陆相沉积,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油气分布特点。做整体布置,避免
从单个地区和局部构造入手,将会比较快地揭开海相沉积的勘探序幕。
2.构造演化对油气藏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油气从生成、聚集、保存、破坏再聚集等一系列过程无不处于构造运动
之中,而其根源就是构造演化,它伴随着油气藏形成的自始至终。要研究一
个地区的油气聚集规律,必须深入研究该区的构造发展史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关系。一方面,只有搞清盆地的性质和构造发展史,才能掌握油气藏形成的
地质基础,了解油气藏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另一方面,从盆地整体出发,可
以认识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地层整个盆地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周边条件的制
约塔里木地台盆地区(塔中隆起)的地质发展史上有两个重要的地质事件,一
是在晚加里东末期,造成志留纪以前的地层抬升和褶皱,奥陶纪地层形成大
面积微弱隆起,这不仅在塔中地区,同时与轮南隆起遥遥相对;二是海西期,
在塔中地区形成一个很大的构造,它并不是一个凸起,石炭系地层广泛覆盖
其上,实质上是一个大封存箱。其中孕育着很丰富的地质构造现象,如多期
的不整合、超复、地层的上倾尖灭等,这都可能为后期形成油气藏的有利场
所。塔中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的大隆起,同轮南隆起之间在地质构造历史上恰
似一个翘翘板,这对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十分有利。塔中地区这两大地质事件,
同鄂尔多斯盆地很相似。鄂尔多斯盆地也是在加里东运动末期有微弱隆起,
它和其东部的广大斜坡带也形成一个翘翘板,而现今的构造实际上是一个大
鼻状构造,东部有盐层遮挡。成为中国最大的气田。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海西期以后一直在抬升,是一个继承性大构造,在
上面形成了很多圈闭类型,在塔中4 构造周围形成了多种油气藏类型,除构
造油气藏之外,还有不整合、地层超覆、地层圈闭、生物灰岩、侵蚀面、底
水等油气藏,形成一个复式油气区,所以,不是一个单一的油气藏模式,而
是各种油气藏类型的组合。在石炭系下面,地质情况丰富多彩,要寻找大油
气田,塔中隆起区就是大油气田存在的地方,寻找各种类型的圈闭,把这个
地区作为一个复式油气区整体分析和认识,进行整体勘探更为现实。塔叁1
井就是基于上述观点布置的。
在着手盆地整体研究时,应充分利用一些全局性资料进行宏观分析,如
控制全盆地的区域性大剖面、重磁资料、参数井资料等;也可以从局部油气
藏的深入解剖入手,反过来推断全盆地的油气赋存格局和演化史。对于一个
盆地,通过先期的整体性研究,确定出一些重点目标作为初期勘探区,在这
些区内经过一定时期的勘探开发工作、积累大量资料后,再对它们进行精细
的综合研究,反过来重新认识全盆地的油气地质条件。这样,也就有希望在
盆地其它地区找到更大的油田,这种情况在我国更为常见,如准噶尔盆地。


    四、开展以生油为中心的含油气系统的综合研究工作
形成一个油气藏受许多因素控制,特别是生、储、盖、圈、保以及它们
之间的匹配关系是缺一不可的,彼此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含油气系统。因此,
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全面分析、逐一研究,才能获得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则是生油能力,这是能否找到油气的关键。
一个盆地内有时为一个油气系统,更多的情况下有几个油气系统,这种
多系统的叠加,常常造成纵向上的油层多,横向上的油藏类型多,形成丰富
多彩的复式油气聚集区。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应该采用系统的观点,充分借
助多学科综合分析、综合研究,确保每个勘探项目、每口探井都有充分的科
学依据。而另一方面,将勘探工作建立在扎扎实实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同时,
还要敢于冒风险。即就是通过对石油地质生、储、盖、圈、保、演化配套等
每一个条件作深入细致的综合研究后,坚信其结论的正确性,这时,就应果
断地布置勘探措施;否则就会错过良好机会。其中切记不能单纯以某一个条
件的好坏去下结论。比如前已述及的塔中地区,早古生代有巨厚的寒武系、
奥陶系海相灰岩,它们具有很强的生油潜力,由于受多次构造运动作用的影
响,中奥陶系灰岩中产生了许多不规则的裂缝或溶蚀孔洞,在奥陶系顶面受关系,
以免长期局限于某一个局部油藏,推迟大油气田的发现时间。比如,
离线office123456
发帖
3
财富
88
威望
3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1-1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到风化侵蚀,具有一定的储油气能力,奥陶系内幕灰岩本身又具有许多致密
的泥灰夹层可以形成良好的盖层,海西运动使得该区下古生界地层表现为一
个规模巨大的构造隆起,当然与此同时也产生一系列较大规模的断裂构造,
在其之后,又普遍沉积了一套石炭系砂泥岩地层,接着又接受了以后的历次
构造运动,使石炭系中的构造成为人们进行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但是,从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如果从含油气系统的角度来说,下古生界地层更应成为
有利的勘探对象,但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实际上,塔里木盆地经
过近10 年来的勘探会战,至今还没有取得令人非常满意的成果,一方面,与
其勘探时间较短、投入工作量不够有关,比如,目前塔里木投入的勘探工作
量与渤海湾盆地相比是很小的,至1995 年底,渤海湾盆地已完成二维地震测
线63 万km,而塔里木盆地只完成了18 万km,渤海湾盆地累计完成探井11500
口,钻井进尺3087 多万m,而塔里木盆地总共只打了391 口探井,探井进尺
只有158 多万m。从资源量来看,两个盆地油气资源总量相似。但是,从另
外一方面来说,由于塔里木盆地具有多期构造运动、多套油气源层、多期成
烃排烃、多期成藏、多期运移再分配等“五多”特点,它同中东地区的一次
成藏的地质特点很不相同,中东地区的地质情况比较简单,比如扎格罗斯山
山前,就不像塔里木盆地这样复杂,目前对塔里木盆地含油气的特殊性还没
有认识清楚,因此,必须加强综合研究、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综合分析,以达
到有效指导勘探的目的。


      五、采用多手段协同勘探,在重点探区、
重点探井实施油气勘探的系统工程
我国油气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靠某一种勘探手段往往只能提供某一方面
信息,只有同时通过多手段、多方法协同勘探,才能全面准确反映地下地质
条件;另一方面,受勘探手段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油气勘探具有阶段性。
在某一时期,无论怎样研究、综合勘探,对油气地质条件的认识总是具有局
限性;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勘探手段精度、先进程度不断改进,用旧的勘
探手段没能解决的问题,或者原勘探成果没有发现的情况,可以重新用新的
地震、测井等手段处理、解释,一般就会有新的发现。因此,应特别重视应
用新技术进行“三查”工作。包括三个重新评价。第一,对一些老区应该用
新理论、新思路重新评价。在全国范围内,有不少地区由于种种原因,有的
因为当时技术手段的不足和落后,半途停止,或从地质上给予否定,其中有
些地区是值得重新认识和研究。比如,西部几个大盆地,过去在山前做了一
些工作,现在基本上停止了,有些地区因此尚未开展工作,实际上有些是前
陆盆地的性质,对油气生成和运移聚集成藏很有利,需要重新开展工作,如
库车、喀什等,还有冷湖等。第二,对一些老井要用新技术、新方法重新解
释和评价。我国西部含油区多是经历过多期生油,多次聚油,而东部渤海湾
盆地由于继承性的断层作用,使得这两大油区都存在油层层数多、油层井段
长的特点,受过去技术水平的限制,很容易漏掉油层,因此,很有必要对这
些老井进行复查,进行重新解释和评价。第三,对一些油区形成的油藏模式
进行重新评价。我国的含油区多为多种油藏类型的叠加,在发现构造油藏时
常伴生地层型油气藏、断块油气藏、岩性油气藏等,应该从地震解释中找出
存在的各种圈闭类型,加以分析和评价。
对于重点探区或重点探井来说,还应提出实施油气勘探的系统工程。油
气勘探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把从勘探前期到试油的全过程作为
一个系统工程,形成统一的工作组,完成好从地震、地质、钻井、测井、试
油和措施等6 项工作25 种内容。并确保每个环节的相互联系,这在油气勘探
中更为重要。作为一个勘探家,必须以地质为主体,既懂地质又要懂钻井、
测井、试油和一些措施,每个地质家都要求自己做到这个程度。作为工作组
来说,就是要把各个学科都能组织在一起,搞地质的不懂钻井,搞测井、试
油的不懂地质,这就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另外,作为一个勘探家
来说,要具备必要的技术素质,有了准确的资料,就要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要反复实践、反复认识,对资料能够进行反复处理和解释。在测井资料的解
释上,要提倡乐观解释,即就是在可能是油气层,也可能是水层的情况下,
都要如实甚至提高一步的解释,其目的是避免漏掉油气层。


      六、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
培养石油工业的后备人才是石油高校的宗旨,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
何培养则是关键。根据上述石油地质与勘探工作的需要,这里要特别强调专
业复合人才的培养。
培养一般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是指既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又具有出
色的管理素质,也就是说不仅能成为接班人,而且也可以成为当班人。而培
养专业型复合人才则是指培养“一专综合”型的人,“一专”就是要对自己
的主要业务方向做到精通或熟练,“综合”就是要对相关专业做到了解和掌
握,并能够有效地综合各方面资料,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目前最需要的就
是这种人才。
1条评分财富+5
yiwei2004 财富 +5 资料分享奖励,感谢您的分享 2016-10-10
离线blaire
发帖
166
财富
0
威望
25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1-13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我个人认为还是通过附件的形式传上来比较好,至少文档格式不至于乱。

网站事务咨询:QQ:1392013 | 26189883
阿果石油网为免费个人网站,为石油人提供免费的在线即时技术交流场所,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和行为!
如有言论或会员共享的资料涉及到您的权益,请立即通知网站管理员,本站将在第一时间给予配合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