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19阅读
  • 3回复

世界火成岩油气勘探开发方兴未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379875110@qq
 
发帖
78
财富
233
威望
0
交易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1-02-14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世界火成岩油气勘探开发方兴未艾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4-07 16:24:16

    火成岩是地下高温的熔融岩浆,侵入地层或喷出地表,经冷却而形成的岩石。火成岩是喷发形成的,一般有发育较好的孔隙。
世界火成岩油气资源现状
    火成岩油气藏是一种特殊的隐蔽式油气藏,在百余年的油气勘探中,国内外不断发现了各类火成岩油气藏,并具有一定的储量和产能规模,展示了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以后将成为增加油气产量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由于世界油气资源需求量增大,而油气产量的增长却十分缓慢,火成岩油气藏作为一种新的油气藏类型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很多国家加大了对火成岩油气藏勘探和开发的力度,陆续地在国内外含油气盆地中发现并开发了一些火成岩油气藏,这些火成岩油气藏遍布全球各地。环太平洋地区是火成岩油气藏分布的主要地区,从北美的美国、墨西哥、古巴到南美的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一直到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呈环带状展布;另一个主要的分布地区是欧洲的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乌克兰、俄罗斯、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北非的埃及、利比亚、摩洛哥到中非的安哥拉。图1为世界火成岩分布图。
    目前全球火成岩油气藏探明油气储量约为18.38×108吨。主要集中在俄罗斯、美国、古巴、印尼及东欧的一些国家(表1)。其中储量比较大的几个油田包括:日本的吉井-东柏崎气田、利比亚的锡尔特盆地、委内瑞拉马拉开波盆地的拉—帕兹基油田和美国中陆盆地潘汉德油气田。表1为全球主要火成岩大油气田储量。
    火成岩油气的产量主要集中在日本、印尼和美国等国家(表2)。其中日本的火成岩油气产量最大,目前的产量为18987×106m3。主要的油气产出火成岩油气田有:日本的吉井-东柏崎、印尼的贾蒂巴朗气田和美国的立顿泉气田。
勘探技术与设备
    火成岩的地质理论  火成岩岩相划分为火山通道相、沉火山岩相、侵出相、喷溢相、爆发相和爆发沉积相。其中爆发相和溢流相是火山岩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图2)。
    地震勘探技术   火成岩目标预测装备与技术。由于火成岩密度大,与围岩(碎屑岩)之间常存在明显的密度差,在常规地震剖面上往往形成连续的低频强反射,一般易辨认。目前已经运用的先进地震装备与技术有:综合近地表调查与建模技术、高效可控震源采集装备与技术、井筒地震采集装备与技术、四维地震采集装备与技术、高密度、大排列采集装备与技术等。
    火山岩体在时间切片上表现为火山口由浅至深逐渐增大,相干切片上也能反映出不连续体从浅层到深层范围逐渐扩大的趋势;纵向时间剖面上,能清晰反映出火山岩的展布特征。针对火山岩体的特点,在相干切片上锁定丘状及楔状目标及其附近的层状或席状目标,识别可能的火山岩体。图3为火成岩分布水平切片和分布时间剖面(据罗霞,2009)
    波形分析划分火山岩相带。根据不同井之间的地震波形特征,在剖面上划分火山岩相带;通过波形分析和属性聚类,划分地震相;利用井震结合,实现火山岩相带的平面划分。图4为火成岩岩相地震波识别图(据罗霞,2009)
    地震数据处理装备与技术。目前地震数据处理方面的装备与技术包括:叠后流体检测装备与技术、叠前流体检测装备与技术、层析成像建模技术、多波多分量处理装备与技术、各向异性处理装备与技术、OBC数据处理装备与技术、四维地震处理装备与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
测井技术与装备。常规测井资料裂缝识别技术主要有:全波波形及其能量衰减识别法、斯通利波时差延迟及反射系数指示裂缝法、常规组合测井曲线识别法、自然伽玛能谱判断裂缝有效性、地层倾角测井资料识别裂缝等。
    在火成岩勘探方面,成像测井(图5)主要用于对火成岩储层裂缝的分析和非均质火成岩储层的探测。
    斯仑贝谢公司的MAXIS-500系统、贝克阿特拉斯公司的ECLIPS-5700和哈里伯顿公司的EXCELL-2000系统代表了当今成像测井技术的最高水平。图5为成像测井火成岩裂缝识别(据罗霞,2009)
    非地震综合勘探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重磁电法勘探仪器精度取得了很大的提高。美国的Lacoste D型重力仪精度可达5~10μGal,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提高了数百倍; G858 铯光泵磁力仪精度可达0.005nT 以上,与早期几个甚至几十个纳特的磁力仪相比提高了近千倍。
重磁勘探。重磁勘探是一种体积性勘探,重磁异常是由地表到地球内部深处各个相应场源的综合叠加效应。火山岩电阻率普遍较高,这就为利用电法资料识别火山岩提供了基础。
遥感探测装备与技术。遥感技术近些年来在地质勘探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火成岩的勘探方面也得到了使用。
    美国在卫星成像光谱(高光谱)仪研制中投入最多、技术最成熟,其Eo-1对地观测卫星上搭载的Hyperion成像光谱仪,在0.4~2.5微米电磁波范围内波段数达22个,是迄今为止惟一在太空运行的高光谱传感器。目前在轨工作的雷达卫星,主要有欧空局的ERS1/2和加拿大的Radarsat。以美国IKONOS和法国SPOT卫星为代表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其像元分辨率达到米级甚至亚米级。
神经网络技术。利用神经网络技术进行火成岩岩性识别可以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当具有较丰富的己知火山岩资料时,可以用BP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当对一个新的探区开展研究,火山岩资料较少时,采用SOM神经网络,可以获得较高的火山岩识别率。
   火成岩岩相的空间展布预测技术。马尔可夫链(简称马氏链)预测法是应用概率论中马尔可夫链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某些动态系统的发展过程,并预测其变化趋势的方法。在地质方面,利用马氏链对沉积相进行一维和二维预测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马氏链模型是岩相随机模拟中最重要的模型之一,岩相二维模拟研究也进行了探索。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  火成岩与沉积岩相比,由于它具有地震波传播速度快、密度大、磁化率高、电阻率大、地震波吸收能量大等特征,这就为综合应用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提供了依据。
美国加利福尼亚梅德福地区综合应用地震、地质、区域重力和大地电磁测量方法,探明了浅层广泛分布的火山岩厚度和深层白垩系、侏罗系地层的走向及构造形态,成功地提供了可供钻探的远景目标。
开发技术与装备
钻井装备与技术  目前火成岩油气藏的钻井技术与常规油气田的钻井技术相差无几,主要应用的技术有水平井钻井、大位移钻井和欠平衡钻井。
    水平井钻井技术目前已作为常规钻井技术应用于各类油藏。水平井钻井成本已降至直井的1.5~2.0倍,甚至有的水平井钻井成本只是直井的1.2倍,而产量则是直井的4~8倍。
    对于裂缝较少或主要为垂直裂缝的地层,宜钻斜井开采,并且应使井底倾向存在裂缝的地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位移井已经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由于上世纪90年代发展了旋转导向技术及其工具——变径稳定器和可控偏心器,解决了钻柱摩阻增大和清除井内钻屑问题,使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得以向前发展。近十年来,欠平衡钻井技术在北美地区(如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湾)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图6、7)。
    完井技术  由于火山岩基质岩块很致密,不容易垮塌,所以,这类油气藏完井基本采用裸眼或下筛管完井。也有的采用半裸眼完井,其余部分下套管注水泥固井,再自下而上按可采储量射孔(如萨姆戈里)。裸眼完井方法没有固井造成的油层堵塞与污染,以及射孔带来的井底不完善及所需生产压差较大的问题,而且单井产能较后者高,但不利于进行分段措施,比较适用于裂缝发育较均匀的底水,厚度大、强天然水驱油气藏。
    压裂技术  目前火成岩储层压裂的核心技术是:火成岩储层压裂风险预测技术和火山岩储层水力压裂裂缝延伸控制技术。
    风险预测的基本思路在建立火山岩破裂与延伸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确定将导致风险的因素, 针对风险因素优化可调施工参数,采取主动措施避免产生风险。
火成岩裂缝性双重介质稠油油藏,裂缝中的原油储量少,容易开采;而基质中的原油储量多,但开采难度大。目前国外在这类油藏的开采方法是:酸化或降黏处理、注水开采、衰竭式开采和蒸汽吞吐开采。
未来展望
    随着勘探开发难度和精度的不断提高,地震技术正朝着由叠后向叠前、时间向深度、构造向岩性、勘探向开发等方向发展;向高精度、精细处理解释的方向发展,地震仪器的精度将不断提高,数据准确度不断提高。
    非地震勘探仪器正向着数字化、自动化、灵敏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方向发展,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将远远超出了勘探前期辅助手段的概念。三维电磁采集设备也已基本完善,随着快速精确的三维正、反演算法的突破,三维非地震勘探将在复杂构造的综合处理解释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多分支井装备技术将在未来火成岩油气藏开发中的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提高采收率方面,将来的发展趋势是将常规油气藏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如:化学驱油、微生物驱油工艺、聚合物驱油气工艺等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将应用到火成岩油气藏的开发当中,将大幅提高火成岩油气藏的采收率。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379875110@qq
发帖
78
财富
233
威望
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2-14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世界领先的海洋油气酸化技术与装备
世界领先的海洋油气酸化技术与装备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0-21 14:12:51

   酸化是油气井增产或注水井增注的重要措施,在油田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95年,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就曾经对利马油田的一口油井注入一定浓度的盐酸,见到了增产的效果。它的发明者是怀丁炼油厂化学工程师弗莱希,1896年获得了专利权;同时,该厂总经理戴克获得另外一项专利,即用硫酸作为酸化液。但是,注下去的酸液会迅速腐蚀油管、套管,因此不解决缓蚀问题,酸化是不可能实施的。1931年美国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在它位于塔尔萨市中心的办公大楼里开辟了一个实验室,开展油井酸化工艺的研究。
   20世纪30年代初,陶氏化学公司研发出了酸缓蚀剂,普尔石油公司主动和它合作,试验对石灰岩油层进行酸化,并成立道威尔公司实现商品化和工程化的酸化服务。哈里伯顿公司于1930年初在邓肯设立了化学实验室,研究表明:盐酸和其他酸类在一定的压力下进入石灰岩或其他碳酸岩油层中,可以扩大岩石中的空隙或裂隙,扩大油的流动通道,使原油更加通畅地产出。哈里伯顿公司收购了酸化主要专利权,1935年形成了酸化的工艺、配套的装备,开始为客户提供酸化作业服务。图1为国际大公司文献所占比例。
目前酸化技术主要有:稠化酸酸化技术、乳化酸酸化技术、复合解堵酸化技术、缩膨降压增注技术、注水微量滴加增注技术。国外海上油田应用的酸化增产增注措施一般采用增产作业船进行酸化作业,哈里伯顿公司酸化技术代表了世界领先水平。
先进的海洋油气酸化技术  
   DuraKleen® Service。该项技术主要针对传统的生产设备沥青和石蜡问题。采用水/芳烃溶剂等酸化液,能够保证产能维持周期长。图2为井下工具串在除垢前后的对比。该项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能够清除积垢;清除管柱蜡质和沥青质;处理后产能更持久;安全,环境危害小;不含BETX(苯、苯乙烯、甲苯和二甲苯);闪点大于145ºF (63ºC);药品运输量小;组份全溶解;可以分批混合或者搅拌混合;适用于重油生产井。
   Guidon AGSSM Service。该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用于酸化处理优化技术,是指导酸化过程的虚拟助手,确保所有目标产层都被充分酸化。其优点包括:适合几乎所有油井;不需要胶凝和凝固作业来进行酸液分离;降低水渗透率,从而提升油气渗透率;操作简捷,无需带状分隔,无需催化剂,无需特殊酸化定位。图3、4为普通酸化、该技术酸化对比效果图。
   由图中可见,与AGS处理岩芯效果比较,可以看出酸化处理对水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提高了油气的渗透率。
   StimWatch® Stimulation Monitoring Service。该技术能够增强酸化作业实时监控能力和增产措施优化,作业分派以及最大化产能。酸化作业过程中,利用光纤分布式温度监控系统来不断监测整个油井的温度状况。通过对比分析温度-时间变化曲线,为井筒不同位置的泵入作业提供指示。StimWatch能够提供实时数据,指导现场作业优化,并为后续优化作业提供依据。图5 为StimWatch酸化作业示意图。
   Guidon AGSSM Service。该酸化导向系统,能够保证对所有目标酸化层进行有效酸化。
该系统优势:可以确定哪些油井需要酸化作业;提供高效的酸化导向作业,使用简便容易;不用对油层进行分层;不使用接触剂;不需要使用特殊的充填技术。
   Power Safe-D-Scale Service。该技术是水基反应流体系统,该系统可解决因钻井液或循环液中含有碳酸钙或碳酸镁。该技术优点:可以溶化井眼与钻柱之间的泥饼;可以溶解筛管上的聚合物残渣、泥饼以及碳酸钙;清洗安装筛管过程中因使用钻井液对筛管造成的伤害;解决因钻井液漏失引起的储层伤害;将某些合金上的因完井过程而沉积的钻井液残渣和碳酸钙沉积清洗掉。图6为应用改系统酸化前后储层效果图。
   Carbonate™ 20/20 Acidizing Service。该系统可以提高远井眼的碳酸岩地层渗透率,延长生产井的寿命;通过设计和布置,该系统在复杂裂缝中应用良好:针对碳酸岩完井酸化;针对碳酸岩乳化酸化;针对碳酸岩增注酸化;针对提高采收率酸化;针对干热岩酸化;针对分层酸化。图7为应用改系统酸化前后储层效果图。
   以上酸化技术均出自哈里伯顿公司。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由于面临低渗储层及储层污染情况,在挪威海油田,为了保持高的采收率,为了避免井眼流道阻塞,大范围的使用采用化学处理技术,如除垢剂及酸化增产措施等。为了避免对海上平台造成污染和腐蚀,海上作业使用一艘供应船。在供应船上将酸化液通过一段与该张力腿平台连接的柔性管泵入井内。Heidrun已经进行了超过20次海上化学处理作业,其中有两次是应用Norman Draupne供应船进行施工的。又进行了超过55次除垢剂和8次酸化增产作业。进行了5次不同的水基除垢剂作业。挪威国家石油公司酸化系列技术:鉴定和开发新的化学试剂、设计干扰相、对工艺过程进行后评价以及对水样进行分析。
   斯伦贝谢公司应用实例。Bijupirá油田位于巴西近海Campos盆地,Macae以东90英里(145千米),水深大约700米~850米。该油田1988年发现,2002年壳牌和巴西石油合作开发,油井采用气举方式生产,由EPSO负责生产作业。斯伦贝谢采用酸化增产措施,作业过程是在钻井船上进行。在水平井段采用连续油管之前进行除垢,返回液直接排入FPSO。酸液使用连续油管泵入,同时采用了高压旋转喷射枪。作业中没有直接用到氢氟酸,而是通过盐酸和氟化氢铵的化学反应,同时泵入清水、NH4Cl卤水和柴油。该作业也采用了软件来监控连续油管的张力和压力。
先进的海洋油气酸化装备
   海上酸化是有作业船完成的,斯伦贝谢、贝克休斯有技术先进作业船。斯伦贝谢公司的增产服务遍及世界上所有海域Big Orange XVIII号是斯伦贝谢公司按照北海作业环境安全要求建造的。该船可以执行各种海上增产作业任务。其特点为优越的操作和控制性能、较高的稳定性、以及配备有大气监测和环境监测系统。增产作业能力:混合、泵送和存储系统使该船作业具有可靠性和高效性并有助于复合增产作业要求。为了保证作业质量,所有的增产操作都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和监视,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快速断开”技术安全方便的处置。各项准备工作要与有特殊要求的作业程序相一致,所有的电缆在使用前都必须通过年检和认证以确保作业的安全和可重复性。井口压力范围要维持在安全线以内,每条主要的作业电缆都可以被隔离。压力转换器将压力信息数据传输到控制室然后再到钻机最后形成完备的信息告知所有操作人员。图8为BIG ORANGE XVIII号增产作业船结构图。
   DeepSTIM 增产服务船是斯伦贝谢公司一艘成熟高效、不受作业空间和作业复杂性限制的增产作业船。DeepSTIM II 是墨西哥湾海上惟一一艘配备有DP Class 1动力定位设备的增产服务船。船上安装的主要的系统:联系混合系统、支撑剂存储装置、支撑剂混合系统、中央控制室,FracCAT 数据采集系统。图9为DeepSTIM II号增产作业船结构图
世界海洋油气酸化技术展望
   酸化系列技术向着实时化、信息化、可视化、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酸化技术要实现酸液配置的更加科学和合理,利用计算机软件来监控酸液的泵入和腐蚀情况,同时和压裂相结合,达到地层的精确酸化,避免含水层的酸化。利用监控系统来实现高产油低产水的酸化新技术。酸化和酸压技术的发展主要是朝向酸化压裂组合进行方向发展,研究方向将是酸岩的反应机理、有机酸反应研究、多级注入闭合酸化压裂导流能力研究、酸液滤失以及溶蚀成洞方向、合金铸模试验分析等。酸化设计及实时监测评估软件的开发与完善为发展方向、比如泡沫酸压设计软件、基质酸化优化软件等。新型酸化技术包括清洁自转向酸酸化技术、水力喷射酸化冲击技术、超深井深度酸化、复杂岩性储层酸压技术等。随着政府对海洋环境保护越发重视,环境友好型酸化技术将日益得到重视。(本文受“中国石油科技专项“世界油气上游业务发展趋势及油气合作环境研究”资助,项目编号:20080118)
离线379875110@qq
发帖
78
财富
233
威望
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2-14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东海大油气田为何姗姗来迟?
东海大油气田为何姗姗来迟?
作者: 发布时间:2010-12-14 14:55:43

     中国近海的渤海、珠江口、琼东南、莺歌海等盆地,皆已找到了大油气田,石油天然气储量和产量显著增长,2010年中国海洋石油天然气产量将突破5000万吨油当量。
但是面积最大的东海盆地,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钻探,并获得高产油气流,时至今日,仅仅找到一批小油气田。人们不禁要问:东海盆地还能找到大油气田吗?是什么原因制约了东海大油气田的发现?
     笔者分析了东海盆地石油地质条件、资源状况及勘探历程,认为该盆地具有形成大油气田的有利条件,但由于工程事故、综合评价和外国干扰等诸多因素,影响了东海大油气田的及时发现。只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认识,选准战略突破口,东海大油气田必将迅速出现在人们面前。
工程事故阻碍
大油气田及时发现
     龙井1井是东海第一口探井,钻在大型背斜构造—龙井构造的顶部,该井在3200m以下的古近系花港组,钻遇高压油气层,发生井涌,录井、气测显示明显,电测油气层厚度超过30m。在向下钻探过程中,又发现高压层,由于措施不当,发生卡钻,被迫完井。根据地质人员分析,龙井1井所钻圈闭规模大,储盖组合好,油气层落实,很有可能是高产大油气田。但由于应对高压油气层的技术不过关,而失掉了发现大油气田的宝贵机会。
逆冲断裂体系的认识
制约重大发现
     东海盆地不同于近海的渤海、珠江口诸盆地。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受板块构造运动影响,在新近纪早期的中新世末期发生强烈的挤压逆冲,形成了长达数百公里的浙东长垣逆冲断裂构造带,这是东海盆地油气勘探面临的新课题。随着地震技术的不断进步,逆冲断裂构造面目日益清晰:逆冲断裂上升盘褶皱明显,中新统剥蚀强烈,不利于油气保存;而逆冲断裂下降盘,有断背斜或断鼻圈闭,与上升盘比较,褶皱与剥蚀较轻微,有利于油气保存,见图1。
勘探早期,由于我们对逆冲断裂构造油气聚集认识不清,探井多布在逆冲断裂上升盘,由于种种原因未取得重要突破。
      上世纪90年代,在浙东长垣南段的钻探中,既钻上升盘,又钻下降盘,获得高产油气流。勘探工作者认识到:逆冲断裂下降盘油气层厚度大,测试产量高,是由于下降盘更贴近生烃洼陷,油气充沛,加之保存条件好。下降盘圈闭成藏条件优于上升盘,这是认识的一次飞跃。浙东长垣中北段逆冲断裂下降盘有断背斜、断鼻圈闭,贴近万米深洼烃源中心,有利于形成富集高产的大油气田。
新疆塔里木盆地库车拗陷北部,于1958年在逆冲断裂上升盘发现依希里克小油田,40年后,由于地震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处理和解释,在逆冲断裂下降盘发现了背斜构造,1998年钻探逆冲断裂下降盘的有利圈闭,发现了克拉2号大气田,见图2。
      事实说明,对逆冲断裂构造带油气聚集规律,有一个认识过程和勘探过程。浙东长垣中北段逆冲断裂发育,下降盘块体大,倾复明显,有利于油气富集。特别是中新统厚度大、保存好,是重要勘探层系。
区域综合评价
影响战略突破
      西湖凹陷是东海盆地重要单元,油气资源居各单元首位,也是钻探成功率较高的单元。较长时期把西湖凹陷南部作为“金三角”,即重点勘探区,主要理由是西湖凹陷南部是古近系平湖组、花港组的沉积、沉降中心,油气源条件好。但是,西湖凹陷南部,圈闭规模小,新近系厚度小。西湖凹陷中北部浙东长垣圈闭规模大,新近系厚度大、古近系埋深大,热演化程度高,能生成大量天然气,并可能运移到中新统龙井组和玉泉组储层,形成中新统油气藏。
上世纪80~90年代,对西湖凹陷南部的有利圈闭进行钻探,发现了春晓、残彐、断桥、平湖等一批小油气田,见图3。
      对一个盆地、凹陷的综合评价,有一个从浅到深的过程,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不断调整认识。
      西湖凹陷中北部,是继承性沉降区,新生界总厚度超过12,000m,浙东长垣中北段圈闭规模大,逆冲断裂上下盘皆有断背斜、断鼻圈闭,有利于油气聚集。
      从沉积与储层的角度看,中北部有海礁、虎皮礁隆起物源区,河流三角洲和水下扇砂体插入深洼烃源区,在浙东长垣西侧、逆冲断裂下降盘和西斜坡东侧倾复部,形成多种类型油气藏。
因此,西湖凹陷中北部的中央带和西斜坡,是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主战场,见图4。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古近系平湖组、花港组为主要勘探层找到一批小油气田。
     从构造、断裂活动对油气运聚影响的角度看,西湖凹陷中新统末期的龙井运动,是最强烈的构造运动,形成了规模巨大的浙东长垣,也对西斜坡有深刻影响。古近系和新近系下部烃源岩生成的油气,通过断裂运移到中新统中下部的玉泉组、龙井组储层,形成中新统油气藏,是自然发生的过程。浙东长垣和西斜坡,已有一批探井发现中新统油气层,应引起高度重视。
外国干扰影响勘探突破
      东海盆地是中国大陆向海域的自然延伸,自然属于中国领海范畴。位于东海盆地东南部的钓鱼岛、赤尾屿自古就是中国固有领土。日本政府强词夺理,企图霸占中国岛屿,还在钓鱼岛与中国大陆之间划所谓的“中间线”,并以此线为界,干扰破坏中国石油公司对东海盆地的油气勘探。“中间线”以东海域,不仅有洼陷和断裂构造带,还有大中型圈闭,极有可能找到大中型油气田。由于日本政府的干扰和破坏,极大影响了中国公司对东海盆地的区域勘探和战略突破。
      综合上述原因,由于工程技术、远景评价、勘探部署及外交等诸多因素影响了东海盆地的战略突破。总结30多年勘探实践,分析油气聚集规律,进一步明确了西湖凹陷中北部是战略突破、发现大油气田的勘探主战场。在中石化、中海油共同努力下,东海大油气田必将横空出世,震惊环宇
离线wolfupccom
发帖
685
财富
57
威望
7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2-14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期待东海有大发现。

网站事务咨询:QQ:1392013 | 26189883
阿果石油网为免费个人网站,为石油人提供免费的在线即时技术交流场所,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和行为!
如有言论或会员共享的资料涉及到您的权益,请立即通知网站管理员,本站将在第一时间给予配合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