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65阅读
  • 0回复

[公告]石油院校毕业生分配就业工作程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wangxing2009
 
发帖
152
财富
212
威望
6
交易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3-30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石油院校毕业生分配就业工作的程序,是在国家毕业生分配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毕业生分配就业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结合石油院校的具体情况确定的。这一程序的循环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毕业生供需信息的收集、汇总与交流

  毕业生供需信息的收集。汇总与交流是毕业生分配就业工作的基础。毕业生作为国家的特殊资源----掌握某种专业知识的人才,毕业前应通过学校向社会发出求职预报,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提出对毕业生的需求,然后供需双方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达成毕业生资源配置协议,从而为毕业生的合理配置奠定基础。
  (一)毕业生资源信息的整理与预报
  由于完成毕业生资源配置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所以毕业生资源信息的整理与预报需要多次进行才能完成。一般情况下,毕业生资源信息在学生毕业前的倒数第三个学期结束前向社会公布,这样才能保证毕业生资源配置工作顺利进行。当然,随着学生学业的进行,生源的情况会有各种变化。所以,严格来讲,只有在学生毕业前才能准确提供毕业生信息资源。
  毕业生资源信息包括毕业生的生源、科类、学历、专业、数量,以及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方向介绍等等。随着现代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毕业生资源信息还应包括毕业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等等。石油院校一般在每年5月份向各石油企事业单位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提供次年毕业生资源信息,供各用人单位制定需求计划时参考。
  (二)毕业生需求信息的收集与汇总统计
  毕业生需求信息的内容,是指用人单位对所需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包括毕业生的生源、科类、专业、数量、基本状况,以及所需毕业生的各种素质要求等等。石油院校可多渠道收集毕业生需求信息,主要有: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系统内各用人单位;院校所在省、市各用人单位;其它部委用人单位;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收集的有关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等。学校对收集到的毕业生需求信息,应及时进行分门别类的汇总统计,以便在编制毕业生建议就业计划时作为重要依据。
  (三)毕业生供需信息的交流
  毕业生供需信息的交流,是指学校和用人单位交换毕业生的具体供需信息。现阶段,石油院校与石油企事业单位信息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同时参加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毕业生分配就业主管部门主持召开的每年一度的“供需协调会”,会上通过充分交流,达成供与需的有关协议。

  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和就业计划的编制与审批

  (一)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
  1995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直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方案基本上是通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模式落实的。每年3~4月份,由学校组织,用人单位到学校设摊位招聘所需毕业生。“双选”市场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双方均有权按照各自的意愿选择对方,在不违反国家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政策的前提下,任何个人、集体不得指定或限制双方的选择权。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并经学校认可签章后即可生效。签约的任何一方不得以不正当的理由违约,否则,应受到相应的经济制裁。
  (二)毕业生分配就业计划的编制与审批
  毕业生分配就业计划的编制与审批,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石油院校编制就业计划时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遵循国家、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和规定。
  2.坚持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
  3.优先保证石油骨干企业、重点工程、新上项目等单位的需要。
  4.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合理搭配的原则。
  5.遵循国家有关保证重点和地方留成的规定。
  根据上述原则,目前石油院校编制的分配就业计划包括:国家重点保证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系统内计划;地方留成计划;其它部委、省市调剂计划等四部分。
  各石油院校形成就业计划后,以软盘和报表的形式报送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人才交流中心审定,并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将审定汇总后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派遣计划报送国家教委,由国家教委最后审批。该计划一经下达,任何部门或个人都必须严格执行。

  三、毕业生离校前的鉴定、体检和派遣

  毕业生离校前的鉴定、体检和派遣,是毕业生就业后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毕业生的鉴定及体验表都要装入毕业生档案。
  (一)毕业生离校前的鉴定
  毕业生离校前的鉴定,是指毕业生本人,所在班级及学校对毕业生从入校到毕业整个在校过程中德、智、体几方面情况进行的综合评定。包括自我总结、集体评议和组织鉴定。无论是个人总结,还是组织评议或鉴定都应以精炼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对毕业生进行全面的评价,特别是学风、纪律、相容性、各种能力及综合素质评价。毕业鉴定应按个人总结、集体评议、组织鉴定的步骤进行,最后结果以填写《毕业生登记表》的方式与评选出的“优秀毕业生”材料一起装入个人档案,供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综合表现时使用。
  (二)离校前的体检
  毕业生离校前的体检,是指学校在毕业生离校前对毕业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所有参加就业分配和派遣的毕业生都必须进行体检,体检结果以《毕业生体验表》的方式装入个人档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明确规定:从1998年开始,石油院校毕业生除常规的体检外,还必须进行肝功、心肺功能和慢性病、精神病及传染病的专科检查,确有疾病的不予派遣。随着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的实施,用人单位需要在选聘毕业生前了解毕业生的身体状况,因此,毕业生体检一般也要相应提前。
  (三)毕业生派遣
  毕业生离校派遣,是指学校根据国家教委审批后下达的就业计划,把毕业生派遣到相应的报到单位。为保证派遣毕业生的质量,对不符合派遣条件的,如毕业设计不及格、体检不合格的学生等都暂不予派遣。

  四、毕业生离校到工作单位报到

  毕业生派遣名单公布后,毕业生应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和统一安排, 到学校相应部门办理户口、粮油、组织关系迁移手续,以及领取《毕业证书》、《学俭证书》、《报到证》及派遣费等。
  毕业生离校后应按《报到证》规定的时间到用人单位报到。已经确定了具体工作单位(指二级单位)的毕业生可以直接到单位报到,尚未明确具体工作单位的毕业生,要首先到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安置接待部门报到。毕业生到了具体单位后,工作单位会帮助毕业生办理户粮关系、党团关系,领取劳保等工作必需品。
  毕业生办理完报到手续后,还需要做好以下两件事。
  (一)接受入厂教育
  入厂教育是毕业生加入石油队伍、转变学生角色的重要一课。通过入厂教育可以全面了解工作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规章制度。入厂教育一般在毕业生报到后的一个月内进行。
  教育内容包括:
  1.我国基本国情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石油工业的发展形势及艰苦创业优良传统教育,厂纪、厂规、法制、安全教育。
  2.向毕业生介绍油田及本单位的发展史,组织参观油田及本单位的主要设施,增强毕业生献身油田生产建设和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3.请往届毕业生谈自己的入厂、实习以及成长的过程,增强毕业生的感性认识。
  (二)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应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一般只签订短期合同,待转正定级以后再签订中期或长期劳动合同。合同一经签订,双方均应严格遵守。
  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用人单位可以解除与毕业生签定的劳动合同:
  (1)在试用、实习(见习)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毕业生(劳动者)可以随时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以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2)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规定支付劳动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的。
  (3)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网站事务咨询:QQ:1392013 | 26189883
阿果石油网为免费个人网站,为石油人提供免费的在线即时技术交流场所,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和行为!
如有言论或会员共享的资料涉及到您的权益,请立即通知网站管理员,本站将在第一时间给予配合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