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地磁场的周期性转向是地球历史的一个基本特征。学者们没有能够解答古地磁极正向、反向的180度倒向表达的形成机制,也没有谁给人们解释古地磁极倒向的物理学和地质学意义。而新发现的地球翻转运动现象,是古地磁极倒向的最基本、最直观的机制,用自转轴翻转运动合理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古地磁极的变化现象。而且直言传统科学界采用的古地磁极正向、反向的180度倒向表达是错误的,需要古地磁学的学者、专家、院士、权威人士们,在地球翻转新观念基础上建立新的古地磁学年表。
关键词古地磁极倒向 地球翻转 翻转90度 错误表达
古地磁学作为地质学中的一个分支,在最近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已经获得了大量科学数据,并建立了一连串的古地磁年表。学者们的功劳不可泯灭,但是,在古地磁学工作中存在着极其明显的错误,对于实际存在的错误也必须正视。否则,错误延续越久,造成的损失就越大。笔者把古地磁学中存在的错误详细解析一下,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说服古地磁学方面的学者、专家和权威人士,就让时间和岁月去见证吧!
20世纪50年代,古地磁研究结果表明,岩石中约有一半是正向磁化,另一半为反向磁化,提示地球磁场曾经反复转向,即磁北极变为磁南极,磁南极变为磁北极。美国A·V·考克斯、R·R·多尔和G·B· 达尔林普尔等,从世界各大陆采集熔岩标本,用同位素方法测定正、反向磁化的标本的年龄,于1963年发表了最早的地磁极性转向年表。此后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大多数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已相信地磁场的周期性转向是地球历史的一个基本特征[1]。但是这种磁北极变为磁南极,磁南极变为磁北极的机制,就是最权威的古地磁学方面的院士、学者也无法给我们说清楚它的形成,以及其中包涵的物理学意义和地质学意义。古地磁工作者于是就以古地磁极与现在的磁北极一致的状态,命名为正向期,以古地磁极与现在的磁北极不一致的状态,命名为反向期。二者之间是180度的大翻转现象。
笔者认为,地球翻转运动现象是古地磁极倒向的最基本、最直观的机制,而且古地磁极正向、反向的180度倒向表达是错误的。数学上、物理学上、地质学上、古籍中记载的历史现象等等,都没有任何现有知识支持180度倒向表达。笔者并不反对古地磁研究工作中的定向采集标本、零磁空间测定、复杂的水平产状恢复、地磁磁倾角投影计算等技术性工作程序和原理。笔者认为,地球翻转运动现象是地球在太空轨道上处于失重状态下,由于内部和外部诸多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