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13年3月21日,中国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设立整一年。一年来,西南油气田按照集团公司关于加快发展页岩气业务的要求,全力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屡获新进展:钻获第一口高产页岩气井,初步形成页岩气开发的三项核心技术,探索平台式“工厂化”作业开发模式,持续领跑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
2012年3月21日,长宁—威远页岩气产业化示范区获国家发改委及国家能源局正式批文,成为国内首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一年来,西南油气田一方面加强页岩气资源评价研究,优选有利目标。认真开展《蜀南地区龙马溪组和筇竹寺组页岩气有利区带评价》研究,完善页岩气地质评价技术和方法,并利用优质页岩的埋深、空间展布、可压性、含气性、地压系数、生烃能力及资源潜力等评价指标,综合评价并优选有利勘探目标。估算了长宁—威远地区龙马溪组有利开发面积6266平方公里,页岩气资源量为1.9万亿立方米,优选了核心建产区宁201井区等。另一方面,整合川渝油气开发技术资源,强化自主攻关。结合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深化页岩气藏地质认识,建立了页岩气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形成了页岩气评层选区、含气性评价、测井参数评价、“甜点”地震预测四项地质评价技术,水平井钻井地质导向、钻井液体系、固井三项钻井技术,体积压裂改造、大型压裂施工配套工艺、体积压裂滑溜水液体体系、水平井分段压裂复合桥塞与多簇射孔工具四项储层改造技术;尤其是水平井钻井地质导向、钻井液体系、长水平段固井三项技术获得了长足进步,初步形成了区块页岩气勘探开发配套技术。
在研究成果和系列配套技术的支撑下,页岩气示范区建设得以稳步推进。2012年5月,西南油气田在示范区钻获第一口高产量页岩气井宁201-H1井,7月,该井放空页岩气实现回收利用,成为国内首口采用CNG技术实现无管网情况生产销售的页岩气井;11月,H2、H3水平井平台开钻,率先在国内探索页岩气“工厂化”开发模式。一年来,示范区新开钻井9口,完成试油井6口,获气井井6口,成功率100%,获测试日产气量20.51万立方米;5口页岩气井投产,累计产气超2275.71万立方米,其中进管线和回收利用天然气1375.11万立方米。(蜀南气矿:杨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