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1、从曲线面上看施工设计有不合理的地方,设计排量3.5-4.0方,前置3.3方的排量泵压都到68了(没干过水井改造,估计很少有邻井对比);前置初期突然压降68-60MPa时有个提排量的动作,估计也是害怕滤失太大了,但是没起到效果,压力持续降低,分析有两种可能,一是遮挡层较薄同时设计排量稍高使得缝高失控,裂缝高度突破至低应力层,二是沟通了天然裂缝,不管是哪种都会导致主裂缝缝宽不足,如果是致密砂岩地层的话压开隔层的可能性比较高,如果是裂缝发育的话(前置初期的排量控制在1方附近是不是这个原因?)那又另当别论,所以窃以为排量设计过高,考虑到后续加砂排量3方为限比较合适。
2、5%的段塞入地砂堵在压裂施工中是非常非常难得出现的,除了前面分析的缝宽不足外,大斜度井的强烈近井效应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射孔相位角不当,压开时形成夹角较大的弯曲裂缝是铁定发生的,低砂比砂堵也就不奇怪了,缝口的高剪切让脱砂很快,当然压裂液的携砂能力差一点的话就更恼火了,清洁压裂液的KCL液或者是表活剂注入速率控制不当?
3、当然脱砂也可能发生在油管内节流部位比如滑套喷砂器,不过一般是在中高砂比阶段因砂比控制不好出现压力陡增、超压的现象,现场处置时只要及时停砂有一定的几率能控制住,但是反洗排除了这个可能性。
4、现场排砂返液共12方,后继续施工入地又是12方后瞬间超压!说明缝口砂桥还在那,已经塞实了,要干的话过两天重复压裂吧,要不要补射孔,会不会形成新的主裂缝还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延伸都是未知数,重复压裂的设计都很麻烦。
5、关于前置段塞设计个人比较习惯在两个段塞间设置纯液段作缓冲,另一个是关于操作的,5%入地后压力升高的离谱了,个人建议一般先等待压力稳定后再提7%,这里是个施工指挥的败笔,尽管是5%造的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