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1楼的论述和理解基本是正确的。
一般的孔隙压缩系数在(5~22)×10-4MPa-1,而岩石骨架压缩系数在(0.2~5)×10-4MPa-1,相差25~4.4倍。但低孔低压缩,高孔高压缩这种结论与实际也不符合,一般泥岩、页岩孔隙度也很低,它不一定低压缩,而白云岩、碳酸盐岩及火山岩有丰富的孔、缝和洞,也不一定就高压缩。
研究1953年Hall H. N.撰写的 . Journal of Petroleum Technology, 1953,5(1):17-19],该文中发布了他在实验室得到的实验数据图版。经研究可知:Hall先生所言的“有效岩石压缩系数”就是“岩石孔隙压缩系数”,并在曲线的纵坐标轴上明确标注了,单位孔隙压力下单位孔隙体积的变化。文献.Tulsa, Petroleum publishing company]。在应用Hall曲线作图时,在此图上直接写出了公式
Cp=(1/Vp)(ΔVp/ΔP)(1)
由此可见,由上面的孔隙压缩系数数值和岩石骨架压缩系数数值相比,骨架压缩系数比岩石孔隙压缩系数小几倍或者小到几十倍,当忽略Cs时,岩石孔隙压缩系数可简化为
Cp=Cb/φ (2)
在此处将简述其Hall曲线的实验步骤供参考。取一定规格的岩心,抽提除油,在一定温度下烘干,测量其孔隙度及渗透率。然后将其装入岩心夹持器,加围压到一定值,用氦孔隙计测量原始孔隙压力,然后再抽真空。饱和一定量流体,模拟储层压力,建立围压及孔隙压力体系。保持上覆岩石压力不变,改变孔隙压力大小,引起了岩石孔隙体积的变化,应精密的计量仪表计量对应压力下的岩石孔隙体积变化,采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岩石孔隙体积的压缩系数。就可得到Hall曲线,它呈下凹的双曲线关系。
采用理论方程所得的岩石孔隙压缩系数Cp与孔隙度φ理论图版与Hall曲线是一致的。说明理论关系式也完全符合Hall曲线形式。从上面分析看出:Hall曲线的正确性已被理论推导和实验数据所证实,充分说明了Hall曲线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