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对Hall(1953)有效岩石压缩系数与孔隙度变化曲线的理解
回帖:xnlj:
不是油藏人,凑热闹。

我赞同孔隙度不变原则。当然,是基于“压缩”而不是“压实”这个前提。

碎屑岩里,大体情况下,埋深越深,孔隙度越小,应当是压实作用和压实效果的不同,导致深部的孔隙度更小,比如浅部的砂岩里,胶结类型里容易见到孔隙式、接触式,而深部砂岩里,更容易见到嵌入式的。我的认识是,这些反映的是压实效果上的差异,而不是压缩效果上的差异,因为岩石的结构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
我并不反对阁下接受“孔隙度不变原则”。只是你将地层的压缩理解成了可压缩后释放可恢复的弹簧了。地层流体被采出以后,储层孔隙压力下降,有效应力增大,地层这个“弹簧”就受到压缩,有效应力越大,储层压缩就越严重。弹簧就压的越紧,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的恢复力。有所谓的可逆之说。
下一楼›:岩石压缩系数受多孔介质的物理特性、岩石类型、胶结物量、胶结强度、储层地质应力和压实程度等影 ..
‹上一楼:不是油藏人,凑热闹。

我赞同孔隙度不变原则。当然,是基于“压缩”而不是“压实”这 ..

查看全部回帖(135)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