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气水可以倒置吗?
回帖:向李老师请教:
最近阅读了李老师关于油气运移的帖子和文献,支持李老师关于油气初次运移的观点,油气运移动力为浮力,方向向上,以游离态为主!
如图
烃源岩相对较均质,紧邻其上为具有正韵律的致密储层,孔隙及喉道小,但相对烃源岩为相对的高渗,致密储层具有图示的背斜(或微背斜)形态,,图示的断层封堵能力很好。
烃源岩源源不断的供气,小气泡聚集成大气泡,越来越多,在背斜里聚集,伴随着压力升高,微观上看,每一个小气泡的运移都是与水发生置换,但是宏观上看表现为气藏气水界面下移,呈现为气排水!气藏压力升高必然需要释放(膨胀),(当然由于烃源岩生烃慢,压力的升高与释放也是缓慢传递的过程)图示上方有盖层,左边有断层,下边是烃源岩,压力释放总的趋势向右,,这时候宏观来看驱动气水界面移动的因素是气体的膨胀,气排水的动力为膨胀力(其本质其实还是小气泡的浮力)。当气水界面con2到达溢出点时,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溢出点……大气泡能否继续整体的排驱孔隙水呢??大气泡会分裂成小气泡从溢出点逃逸吗?
有的文章说在亲水介质中, 天然气要通过致密储集层中的毛细管或微毛细管的孔喉运移, 必须克服巨大的毛细管阻力, 条件是膨胀压力大于毛细管阻力, 天然气才能不断排替致密储集层中的孔隙水而整体地向前推进, 形成下气上水的深盆气藏(据《深盆气预测与评价中的两个问题》)。所谓膨胀力其实就是异常高压,同时水的压力一样高,为什么气一定要排水呢?岩石是亲水的,润湿角小于90度,

浏览大图

下一楼›:11062027:向李老师请教:
最近阅读了李老师关于油气运移的帖子和文献,支持李老师关于油气初 ..
‹上一楼:学习了,自己平时的疑惑也有了深入思考的方向,不错。

查看全部回帖(130)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