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1958年12月20日一28日,苏联专家布洛德由勘探司付司长沈晨陪同、李国玉任翻译来到松辽盆地考察,他的助手克拉夫钦柯是一位地层对比专家,对电测图很有研究,我们抽调当时刚从苏联留学回国的罗大山与他一起研究松辽盆地的地层对比。布洛德详细地听取了松辽盆地勘探成果的汇报,经过与大家一起讨论思考后 ,他提出对松辽盆地的看法,认为中央坳陷是含油最有希望的地区、看了电测图 后,对松基2井泉头组叁段、四段的几组高电阻层很感兴趣,他认为这些砂岩层不是淡水层就是好油、气层,建议要尽快试油。在天寒地冻的12月,他兴致勃勃的要到野外前郭旗现场查看松基2井的岩心和录井成果,认为松辽盆地生油、储油层、益层、圈闭都很理想,我和杨继良还陪同他登上飞机在松辽盆地上空观察地貌 ,他认为大庆长垣、登娄库构造和盆地南部构造群在地貌上都有反映,山前带有 典型的冲积局、冲积平原,松辽生地是一个大型的自流盒地,很有希望。离开长 表前他作了一个很精彩又很有价值的学术报告。结合苏联俄罗斯地台等覆盖区的勘探经验,提出要进一步开展松辽盆地区域综合勘探的建议,以整体解剖全盆地。根据这一建议,我和吉林地质局靳玉贵总地质师共同编制了松辽盆地1959年勘探部署,部署基本点是:(1)横贯松辽盆地做四条区域综合大剖面,第一条自公主岭──沈南,第二条德惠──泰来,第叁条:拉林──景星,(穿过长春岭和大庆长垣),第四条:哈尔滨──甘南。在每条综合大剖面上多勘探工种联合作战:要做地震反射、折射、重磁力、电法、还在剖面上打基准井、参数井和地质浅井… …等,(2)对10个构造进行详查,提供予探,这些构造是:大同镇(大庆)、钓鱼台、华字井、长表岭、任民镇、隆盛合、团山子、扶余磁力高、八面城重力高,乾安重力高。详查要以地震与浅钻相结合。(3)对二个构造投入工业钻探,即公主岭、登娄库。(4)钻探叁口基准井,即大同镇(大庆)井位已定、大鲁(或扶余),长岭地区,基准井尽可能定在凹陷中的隆起上。
1959年松辽盆地的勘探部署是学习苏联在平原覆盖区区域勘探经验的具体体现, 1959年的勘探部署经受了实践的考验,终于在1959年9月26日发现了大庆油田。同年9月27日又发现了扶余油田。大庆油田的发现也应该感谢苏联专家布洛德为此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