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1、水和油的微尺度流动实验
通过微管流动实验,发现了水和油的微尺度流动效应;开展了微尺度水电动力效应的实验研究;研究了水在并联微管中的流量分配规律;通过微管中的油水两相驱替实验研究了微孔中动态界面特性。
2、研究了粘土的膨胀及抑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研究了酸液对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规律;重点研究了低渗油藏开采过程中压敏性和直流电场对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建立了利用直流电场改善低渗油藏储层物性的技术思路。
3、研究了以壁面双电层为主要机理之一的壁面流体层对渗流特性的影响;研究了电场对低渗透岩心孔隙中微尺度流动效应的影响;开展了直流电场作用下的低渗透岩心渗流和水驱油实验,探索及利用直流电场改善低渗油藏水驱油效果的方法。
4、通过微管中油水两相驱替流动实验,探索了微管中两相运移特性及界面的运移形态,提出界面运移速度也是影响微孔隙中油水界面特性的重要因素;探索了利用直流电场改善两相界面张力的可能性;在不同润湿性微观孔隙模型上观测了水驱残余油的分布;研究了润湿性对微尺度流动和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影响。揭示了水和油在低渗透油藏中低速非线性渗流的微观机理;基于油和水的微尺度流动效应,提出了低渗油藏视渗透率和极限渗透率的概念;建立了低速非线性渗流的理论框架,长期以来,在学术和技术界存在争议的热点问题,如低速非线性渗流、启动压力等,都可以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得到本质的解释。
5、 发展了对低渗透油藏压敏性对开采效果影响机理的认识——压力变化越快,储层渗透率损失越大;由此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在低渗透油藏开采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地层压力的急剧降低,减小对储层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