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64阅读
  • 4回复

[其他内容]原创已发表过:单层突进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rq1990
 
发帖
602
财富
664
威望
81
交易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11-2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祝贺新版开张,发一个以前自己论文的片断。公式贴不上来,自己查文献吧。

利用渗流速度公式对这一问题做一分析。

v——渗流速度,μm/s
k——渗透率,10-3μm2
Δp——压差,Mpa
Uw——水相区平均渗流阻力,mpa.s
Lw——水相区长度,m
Uow——两相区平均渗流阻力,mpa.s
fw——平均饱和度对应的分流率,小数
Low——两相区长度,m
Uo——油相区平均渗流阻力,mpa.s
Lo——油相区长度,m
根据上式可以发现,注水初期决定各小层吸水速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小层渗透率,高渗层吸水速度快而低渗层吸水速度慢。
随着注水时间的延长,高渗层内油相区长度不断缩小,两相区长度不断加大;低渗层因为吸水量较少,其层内两相区长度的增加速度要慢于高渗层。由于两相区渗流阻力低于油相区渗流阻力,导致高渗层的渗流阻力比低渗层渗流阻力下降快,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高渗层的吸水速度。
当高渗层内注水前缘突破时,其层内油相渗流阻力消失,而低渗层内油相渗流阻力仍然存在,使高、低渗层间渗流阻力差距进一步扩大,高渗层的吸水速度进一步加快。
上述高、低渗层吸水速度差异的变化表现在吸水剖面上就是高渗层的吸水百分比不断加大,最终形成严重的单层突进,大大降低水淹厚度系数(Hk),从而大大降低油藏水驱波及系数。
这一现象普遍存在。如S20-40井2000年9月测得吸水剖面,其主要吸水层吸水百分比依次为:17%、13%、12%、10%;而10月测其吸水剖面,发现这4个主吸层吸水百分比依次为:21%、19%、17%、14%。再如Z170井99年11月测得其吸水剖面,主吸层25号层吸水百分比为26.0%,而2000年1月测其吸水剖面发现该层吸水百分比已达到51.0%。
所以,为控制单层突进的发展,应立足于早分注,即在层间矛盾还不突出的情况下就实施分注。
1条评分
By 起舞弄清影 财富 +10 | 理由: 版面新开,鼓励原创! 公式可以用图片上传! 2006-11-22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lrq1990
发帖
602
财富
664
威望
8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11-24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这个贴这么没人讨论阿?
当初写这篇文章,就是因为现场经常是以静态的眼光看吸水剖面,有时一看主吸层并不突出嘛,就放一放,结果2个月后再一测,傻了。
发帖
2422
财富
6580
威望
150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11-24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单层突进后流体的流度降低,相渗透率提高,同一注水压力下显然是向高渗层窜通的!
思想无罪,准我一生以沉默相许!
离线yengine
发帖
56
财富
45
威望
1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4-2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楼主显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毛管力! 油湿\水湿毛管内的渗流情况是不同的!!
离线bigwaspist
发帖
1631
财富
0
威望
3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8-07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非常不错的资料,谢谢分享楼主

网站事务咨询:QQ:1392013 | 26189883
阿果石油网为免费个人网站,为石油人提供免费的在线即时技术交流场所,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和行为!
如有言论或会员共享的资料涉及到您的权益,请立即通知网站管理员,本站将在第一时间给予配合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