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24阅读
  • 0回复

[国际新闻]打造中国石油的“数据银行”-大庆油田开发A1系统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kiyuwwb
 
发帖
193
财富
360
威望
55
交易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12-05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记者王志田 通讯员张佳
  信息时代如何利用已有的数据信息准确描述地下状况,控制勘探开发成本,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这不仅是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石油企业面对的课题。

  近两年来,大庆油田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由大庆油田公司承担、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负责实施的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项目——“地球科学与钻井系统”(简称A1系统)即将投入使用。A1系统是集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发布和服务于一体的勘探开发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可实现对大庆油田油气勘探开发生命周期内各种原始资料、生产数据、研究成果的全面管理,是大庆油田迈向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进程的加速器,将在中国石油系统全面推广,堪称中国石油的“数据银行”。

  打造合理“银行”结构

  这个“银行”可不简单,含有勘探开发主数据库和录井、测试、试采等6个专业库,以及勘探、油藏评价、油田开发等多个项目库。科研人员构造一个组织上松散——跨越油田各生产单位,管理上严格——全油田实施同一套管理办法,逻辑上统一——全生命周期一套数据字典的拓扑结构,实现油田各类数据的集成化管理。

  专业数据库负责向数据中心运送数据,数据中心直接支持项目数据库数据的存取,应用系统基于项目数据库开展工作。在这种模式下,各库之间可以独立、顺畅地完成工作。

  存入庞杂基础数据

  为在进入高含水后期的大庆油田找寻更多的油气资源,科研人员70%的时间用于前期的数据资料准备。如何将数据信息尽快存入“银行”,一直萦绕在A1项目组成员的心头。

  项目组人员从大庆会战时期的资料入手,翻阅、收集40多年来218个工区的地震资料,分析、抄录数万张地震纸剖面,对油田施工的二维、三维地震数据进行“过筛子”式的分析,将缺失信息逐个补齐,改正错误数据,完成地震导航数据与地震数据体的匹配,最大限度地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统一多样数据格式

  大庆油田的历年勘探开发采用多种测井软件,产生10多种数据存储格式,将这些不同数据格式进行统一,是支持用户访问、数据中心协调各库的基本保障。近两年来,科研人员收集全油田6万多口井的测井数据,经历几百次编程测试和无数次试验论证,成功开发出数据格式转换程序,使大庆油田从此拥有统一的测井数据格式、编目代码和技术规范。原来一个技术人员一天的工作量现在只用10分钟即可完成。

  地震、测井对地层研究至关重要。目前,对地震和测井数据进行资产化管理在国内油田尚属首次。

  “数据银行”前景广阔

  这个全新的数据管理中心基本满足地震解释、测井解释、圈闭评价、井位部署、数值模拟、经济评价等对数据的需求,可大大节省勘探开发人员收集资料的时间和费用,将真正成为一应俱全的“现代化数据银行”。同时将促进勘探生产流程和数据流程的优化,缩短勘探开发整体研究规划周期,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预测解释精度和勘探成功率。

  据有关人员介绍,该数据管理中心的建立,将使大庆油田公司与国际大型油气田公司在信息化建设上的差距缩短5年至8年。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网站事务咨询:QQ:1392013 | 26189883
阿果石油网为免费个人网站,为石油人提供免费的在线即时技术交流场所,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和行为!
如有言论或会员共享的资料涉及到您的权益,请立即通知网站管理员,本站将在第一时间给予配合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