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3445阅读
  • 85回复

“油气田开发研究领域知名学者介绍”有奖征集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忆唐
发帖
100
财富
11115
威望
30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80楼 发表于: 2007-06-2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李明远


男,1955年3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
tell: 010-89734145(o)
Email: mingyuanli@cup.edu.cn


1982年1月于抚顺石油学院机械系石油储运专业毕业,获工科学士学位,留校任教;1988年8月由国家教委派往挪威卑尔根大学化学系进修学习,1989年8月被挪威卑尔根大学破格录取为博士研究生,1993年8 月获卑尔根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之后,于挪威卑尔根大学化学系工作。1995年4月回国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作,历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部主任、化工学院院长、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副主任。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础研究)、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项目12项。

主要研究领域:
1、原油乳状液稳定机理及油水界面性质研究;
2、交联聚合物溶液性质及油藏深部调驱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胶体与界面化学
2、高分子溶液
3、石油化学;


1985年以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 其中SCI、EI收录18篇


参编国外专著3部、国内出版专著6部。获得发明专利2项。


【已发表论文】:
[1]马海霞 林梅钦 李明远 郑晓宇 吴肇亮.交联聚合物微球体系性质研究[J].应用化工,2006,35(6):453~
[2]张春玲 林梅钦 宗华 李明远 方洪波 郭继香.破乳剂浓度对聚合物驱原油乳状液破乳及界面性质影响[J].应用化工,2006,35(1):24~
[3]杨颖 李明远 林梅钦 郑晓宇 吴肇亮.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与固液界面吸附特性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6,30(3):123~
[4]林梅钦 宋锦宏 孙爱军 李明远 吴肇亮.用不同类型粘度计测定交联聚合物溶液流变性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6,30(3):119~
[5]李明远 宋伟 顾鹏翔 林梅钦 董朝霞 吴肇亮.3种不同物质的动态界面剪切粘度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6,30(1):126~
[6]骆小虎 林梅钦 董朝霞 李明远 吴肇亮.交联聚合物溶液封堵性质的影响因素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2006,26(1):88~
[7]彭勃 李明远 Laila Stordrange Harald Hoiland.原油减压渣油馏分的油-水界面性质:Ⅷ.减渣馏分分子参数与其模拟乳状液的稳定性[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6,22(4):66~
[8]耿云鹏 李明远 林梅钦 郑晓宇 吴肇亮.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对交联聚合物溶液性质的影响[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6,22(4):30~
[9]彭勃 李明远 赵锁奇 吴肇亮 Harald Hoiland.原油减压渣油馏分的油-水界面性质——Ⅻ.伊朗轻质减渣和大庆减渣乳状液的Zeta电位[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6,22(2):103~
[10]彭勃 李明远 赵锁奇 吴肇亮 Harald Hoiland.原油减压渣油馏分的油-水界面性质Ⅺ.伊朗轻质减压渣油和大庆减压渣油乳状液的粒度特征[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6,22(1):66~
[11]宗华 林梅钦 顾鹏翔 吴华 李明远.HPAM对孤岛原油及沥青质油水界面特性影响的研究[J].应用化工,2005,34(2):86~
[12]吴华 林梅钦 宗华 李明远 吴肇亮.孤岛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J].应用化工,2005,34(1):15~
[13]顾鹏翔 夏立新 杨影 李明远 吴肇亮 刘泉.表面活性剂和固体粒子对动态界面剪切粘度的影响[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2(3):225~
[14]孙涛垒 彭勃 李明远 张路 赵濉 赵锁奇 俞稼镛.原油减渣馏分油水界面膜的扩张粘弹性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6):113~
[15]王慧云 李明远 刘愉平 吴肇亮 林梅钦 董朝霞.二元复合驱体系中钠型蒙脱土的表面电性质[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4):111~
[16]王慧云 方洪波 吴肇亮 李明远 董朝霞 林梅钦.石油磺酸盐对胜利油田原油、胶质、沥青质界面性质的影响[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2):112~
[17]赵怀珍 吴肇亮 郑晓宇 林梅钦 李明远.季铵盐催化合成二烯丙基聚乙二醇的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1):101~
[18]林梅钦 董朝霞 韩飞雪 李明远 吴肇亮.核微孔滤膜评价交联聚合物线团大小的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2005,25(2):42~
[19]王慧云 李明远 吴肇亮 林梅钦 董朝霞.石油磺酸盐、HPAM、pH值对蒙脱土zeta电位的影响[J].应用化学,2005,22(8):915~
[20]赵怀珍 吴肇亮 郑晓宇 林梅钦 李明远.水溶性交联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性能[J].精细化工,2005,22(1):62~
 
[21]彭勃 李鸿雁 张路 赵濉 李明远.原油减压渣油馏分的油-水界面性质 X.大庆减渣与伊朗轻质减渣馏分油-水薄液膜的性质[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5,21(4):91~
[22]彭勃 孙涛垒 张路 赵濉 李明远.原油减压渣油馏分的油-水界面性质Ⅸ.大庆减渣馏分油-水界面膜的扩张粘弹性[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5,21(2):75~
[23]孙志斌 郑延欣 李明远 林梅钦 吴肇亮.交联聚合物溶液封堵多孔介质机理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21(2):225~
[24]林梅钦 宋锦宏 唐亚林 董朝霞 李明远 吴肇亮.柠檬酸铝溶液中铝的形态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05,21(2):202~
[25]赵怀珍 吴肇亮 郑晓宇 林梅钦 李明远.Span80-Tween60/白油/丙烯酰胺/丙烯酸钠/H2O体系形成反相微乳液的研究[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5,21(1):43~
[26]彭勃 孙涛垒 张路 赵濉 李明远.原油减压渣油馏分的油-水界面性质——Ⅷ.伊朗重质减渣馏分油-水界面膜的扩张粘弹性[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5,21(1):76~
[27]孙志斌 郑延欣 李明远 林梅钦 吴肇亮.交联聚合物溶液突破性能[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5,19(5):608~
[28]孙爱军 吴肇亮 林梅钦 李明远.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柠檬酸铝交联体系流变性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5):65~
[29]林梅钦 宋锦红 李明远 吴肇亮.柠檬酸铝结构形态及其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体系交联性质的影响[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4):125~
[30]郭继香 吴肇亮 李明远 林梅钦.羊毛脂的界面性质研究[J].精细化工,2004,21(7):485~
[31]董朝霞 吴肇亮 林梅钦 李明远.交联聚合物溶液与聚合物溶液的特性差异[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4,20(6):8~
[32]彭勃 李明远 赵锁奇 吴肇亮 HaraldHoiland.原油减压渣油馏分的油-水界面性质 Ⅶ.大庆减渣馏分的L-B性质[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4,20(6):79~
[33]孙爱军 吴肇亮 林梅钦 李明远.NaCl浓度对低浓度HPAM/AlCit体系流变性的影响[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4,20(5):32~
[34]林梅钦 骆小虎 董朝霞 李明远 吴肇亮.剪切作用对交联聚合物溶液封堵性能的影响[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4,20(5):48~
[35]王宜阳 张路 李明远 赵濉 俞稼镛.油酸钠和失水山梨醇油酸酯的油-水界面扩张粘弹性比较[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4,20(5):87~
[36]彭勃 李明远 赵锁奇 吴肇亮 HaraldHoiland.原油减压渣油馏分的油-水界面性质Ⅵ.伊朗轻质减渣馏分的L-B性质[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4,20(4):67~
[37]彭勃 李鸿雁 李明远 赵锁奇 HaraldHoiland.原油减压渣油馏分的油-水界面性质V.表面活性剂对减渣馏分油-水界面粘度的影响[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4,20(3):72~
[38]林梅钦 孙爱军 董朝霞 唐亚林 李明远 吴肇亮.低浓度HPAM/AlCit交联聚合物溶液性质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04,20(3):285~
[39]彭勃 李鸿雁 李明远 赵锁奇 HaraldHoiland.原油减压渣油馏分的油-水界面性质Ⅳ.大庆减压渣油馏分的油-水界面粘度[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4,20(2):57~
[40]康万利 张红艳 李道山 吴肇亮 李明远 高慧梅.破乳剂对油水界面膜作用机理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04,20(2):194~
[41]林梅钦 杨红生 乔爱军 李明远 吴肇亮.大庆原油活性组分及相关界面性质[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5):92~
[42]孙爱军 林梅钦 李明远 吴肇亮.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交联体系粘度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规律[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5):96~
[43]彭勃 李明远 赵锁奇 吴肇亮 HaraldHoiland.大庆减压渣油馏分油水界面张力的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4):102~
[44]许关利 林梅钦 李明远 吴肇亮.交联聚合物溶液驱油效果的实验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4):113~
[45]林梅钦 韩飞雪 李明远 吴肇亮.核微孔滤膜评价交联聚合物溶液封堵性质的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2003,23(2):11~
[46]骆小虎 林梅钦 吴肇亮 李明远.三元复合驱中原油乳化作用研究[J].精细化工,2003,20(12):731~
[47]郭继香 吴肇亮 李明远 林梅钦.界面剪切黏度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J].精细化工,2003,20(11):660~
[48]郭继香 刘青 林梅钦 李明远 吴肇亮.孤东原油组分的界面张力测定[J].精细化工,2003,20(10):601~
[49]彭勃 李鸿雁 李明远 赵锁奇 HaraldHoiland.原油减压渣油馏分的油-水界面性质--Ⅲ.伊朗轻质减渣馏分油-水界面粘度[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3,19(6):75~
[50]彭勃 李明远 赵锁奇 吴肇亮 HaraldHolland.原油减压渣油馏分的油-水界面性质 Ⅱ.大庆减渣馏分与伊朗轻质减渣馏分油-水界面张力的比较[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3,19(5):92~
[51]彭勃 李明远 赵锁奇 吴肇亮 HaraldHoiland.原油减压渣油馏分的油-水界面性质—I.伊朗重质减渣馏分的油-水界面张力[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3,19(4):64~
[52]董朝霞 吴肇亮 林梅钦 李明远.聚合物浓度对交联聚合线团尺寸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19(4):159~
[53]林梅钦 李明远 韩飞雪 许关利 吴肇亮.盐度对交联聚合物溶液性质的影响[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3,19(3):43~
[54]林梅钦 董朝霞 宋锦宏 唐亚林 李明远 吴肇亮.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体系临界交联浓度的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3,(6):816~
[55]韩飞雪 李明远 等.交联聚合物溶液封堵性能影响因素分析[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6):59~
[56]林梅钦 李明远 等.重烷基苯磺酸盐溶液与原油间动态界面张力的实验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5):55~
[57]李明远 肖建洪 等.交联聚合物溶液深部调驱先导试验[J].石油学报,2002,23(6):72~
[58]刘卫东 李明远 等.化学驱油体系的油/水界面粘度[J].油田化学,2000,17(4):337~
[59]李明远 董朝霞 等.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交联体系分类探讨[J].油田化学,2000,17(4):343~
[60]李明远 王兆江.交联聚合物溶液深部调剖矿场试验[J].油田化学,2000,17(2):144~
[61]李明远 赵立志.声波振动与岩石表面润湿性[J].石油学报,1999,20(6):57~
[62]彭勃 李明远.聚丙烯酰胺胶态分散凝胶体系粒度研究[J].油田化学,1999,16(3):254~
[63]苏建国 李明远.玻璃,环氧酚醛烘干漆衬里管道防蜡机理[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2(1):73~
[64]彭勃 李明远.聚丙烯酰胺胶态分散凝胶微观形态研究[J].油田化学,1998,15(4):358~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50 版块管理 2007-06-22
离线忆唐
发帖
100
财富
11115
威望
30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81楼 发表于: 2007-06-2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金强


男,汉族,1956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1984年和1994年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年6月破格晋升教授,1998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是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会员。现为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教授。目前任中国石油学会地质专业委员会油气有机地球化学学科组成员,《石油大学学报》、《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和《石油实验地质》3个全国核心期刊的编委,被国际期刊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聘为审稿人和客座编辑。

近5年来共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了“油气地球化学”等9门课程,负责完成了学校“十五”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地球科学系列课总体规划与建设”,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8名。

在过去20年里不间断地进行了30多项国内外研究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近5年内,完成和承担了国家项目3项、省部项目3项、国外合作项目1项。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5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8篇,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32篇,与他人合作发表论文6篇。多篇论文被SCI、EI、PA、GeoRef和CA收录。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宣读论文10篇。

近5年来取得的创新性学术成果有:咸化湖盆蒸发岩与有机质共生沉积理论;火成岩与烃源岩相互作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天然气混源成藏的地球化学模型;运用测井信息提出烃源岩非均质性的成因规律和评价方法;通过模拟实验提出CO2与烃类共生共聚的模式。

主要研究方向:
石油地球化学
含油气系统油气资源评价
储层表征等石油地质综合研究


【已发表论文】:
[1]万从礼 金强 李继红 赵勇.东营凹陷纯西辉长岩-变质岩组合油藏成藏机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1):115~
[2]金强 万从礼 周方喜.金湖凹陷闵桥玄武岩中微量元素向烃源岩的迁移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6,30(3):1~
[3]任拥军 周瑶琪 查明 金强.东营凹陷古近系烃源岩成熟度特征[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6,30(2):6~
[4]程付启 金强 姜桂凤 张永梅 侯泽生.地层水在天然气保存中的积极作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6,27(5):626~
[5]朱光有 金强 张水昌 张林晔 李剑.惠民断陷湖盆演化过程与油气生成[J].新疆石油地质,2006,27(1):27~
[6]程付启 金强.四川盆地混元气藏形成的地质基础[J].天然气工业,2006,26(4):11~
[7]朱光有 金强 张水昌 张林晔 张善文 郭长春.车镇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生烃系统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6,26(3):19~
[8]陈中红 查明 金强.东营凹陷波动古湖相烃源岩沉积特征[J].湖泊科学,2006,18(1):29~
[9]朱光有 金强 戴金星 张水昌 张林晔 张英利.复合生烃系统——陆相断陷盆地烃源岩评价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J].地质科学,2005,40(1):133~
[10]郭长春 金强 姚军.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烃源岩[J].石油学报,2005,26(4):50~
[11]王力 金强.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烃源灶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4):467~
[12]张丽艳 金强 王居峰.FMI资料在罗家-垦西地区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5,26(3):304~
[13]金强 翟庆龙 万从礼.裂谷盆地烃源岩中的火成岩及其活动模式——以东营凹陷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2005,26(3):231~
[14]陈中红 查明 金强.牛38井烃源岩排烃门限的确定[J].天然气工业,2005,25(11):7~
[15]程付启 金强.两元混合天然气定量研究新方法[J].沉积学报,2005,23(3):554~
[16]冀登武 金强.济阳坳陷车西洼陷漫湖洪水—风暴沉积与砂体横向预测[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3):53~
[17]钱志 金强 王锐 肖红艳.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在西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石油仪器,2005,19(5):62~
[18]程付启 金强.成藏后天然气组分与同位素的分馏效应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4):522~
[19]朱光有 金强 张水昌 王冠民 梁英波.东营凹陷湖相烃源岩TOC与Sr的正相关性及原因[J].地学前缘,2005,12(4):551~
[20]王圣柱 金强 田义民.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油源及其成藏特征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5,12(4):24~
[21]朱光有 金强 张水昌 戴金星 王冠民 张林晔 李剑.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深湖相油页岩的特征及成因[J].古地理学报,2005,7(1):59~
[22]朱光有 金强 张水昌 戴金星 张林晔 李剑.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湖相烃源岩的组合特征[J].地质学报,2004,78(6):847~
[23]朱光有 金强 张水昌 戴金星 张林晔 李剑.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湖相烃源岩的组合特征[J].地质学报,2004,78(3):416~
[24]陈中红 查明 金强.自然伽玛及自然伽玛能谱测井在沉积盆地古环境反演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04,47(6):1145~
[25]陈中红 查明 金强.东营凹陷牛38井沙河街组烃源岩生排烃评价[J].地质科学,2004,39(3):356~
[26]朱光有 张水昌 李剑 金强.中国高含硫化氢天然气的形成及其分布[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3):18~
[27]金强 程付启 刘文汇.混源天然气成藏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6):1~
[28]翟庆龙 金强 曾怡 万从礼.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滨南地区玄武岩-烃源岩共生体的油气地质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04,26(5):448~
[29]林腊梅 金强.孤南洼陷水动力场演化与油气运聚[J].新疆石油地质,2004,25(6):617~
[30]朱光有 金强 戴金星 张水昌 郭长春 张林晔 李剑.东营凹陷油气成藏期次及其分布规律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25(2):209~
[31]朱光有 金强 张水昌 郭长春 张善文 张林晔.陆相断陷盆地复式成烃及成藏系统研究——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为例[J].石油学报,2004,25(2):12~
[32]朱光有 金强 周建林 王铜山 李剑 张林晔.济阳坳陷胜坨油田原油物性及其成因探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25(1):9~
[33]朱毅秀 刘洛夫 金强.亚诺斯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J].新疆石油地质,2004,25(1):110~
[34]朱光有 戴金星 张水昌 李剑 金强 陈践发.中国含硫化氢天然气的研究及勘探前景[J].天然气工业,2004,24(9):1~
[35]金强 程付启 刘文汇.混源气藏及混源比例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4,24(2):22~
[36]朱光有 金强 张善文 张林晔 郭长春.渤南洼陷盐湖-咸水湖沉积组合及其油气聚集[J].矿物学报,2004,24(1):25~
[37]朱光有 金强 高志卫 周李军 李剑 张林晔.沾化凹陷复式生烃系统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4,24(1):105~
[38]王圣柱 金强 王强.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油气运移方向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6):19~
[39]朱光有 金强 戴金星 张水昌 张林晔 李剑.东营凹陷沙四中亚段盐湖相烃源岩研究[J].高校地质学报,2004,10(2):257~
[40]金强 翟庆龙.裂谷盆地的火山热液活动和油气生成[J].地质科学,2003,38(3):342~
[41]朱光有 金强 周建林.东营凹陷旋回式深湖相烃源岩研究[J].地质科学,2003,38(2):254~
[42]朱光有 金强 周建林 张林晔.东营断陷湖盆充填过程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研究[J].地质地球化学,2003,31(2):73~
[43]王永诗 金强 朱光有 郭长春.济阳坳陷沙河街组有效烃源岩特征与评价[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30(3):53~
[44]万从礼 金强 翟庆龙.东营凹陷滨南地区水下火山喷溢对烃源岩形成及生烃演化的作用[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3):17~
[45]金强.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蒸发岩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地球化学特征[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2):1~
[46]朱光有 金强 王锐.有效烃源岩的识别方法[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2):6~
[47]朱光有 金强 张林晔.用测井信息获取烃源岩的地球化学参数研究[J].测井技术,2003,27(2):104~
[48]朱光有 金强 郭长春 张林晔 曲江秀 张英利.渤海湾盆地东营-沾化凹陷油气聚集的差异性及控制因素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3,25(4):353~
[49]张敬轩 金强.山东莱芜地区太古界露头裂缝特征及其油气储层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2003,25(4):371~
[50]朱光有 金强 周建林 张林晔.渤海湾盆地东营断陷湖盆充填模式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3,25(2):143~
[51]万从礼 金强.东营凹陷纯西辉长岩对烃源岩异常生排烃作用研究[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03,25(1):20~
[52]朱光有 金强 张水昌 张林晔.烃源岩非均质性的控制因素研究——以东营凹陷为例[J].矿物岩石,2003,23(4):95~
[53]朱光有 金强.东营凹陷两套优质烃源岩层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沉积学报,2003,21(3):506~
[54]金强 王端平.潜山型碳酸盐岩储集空间成因模式[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10(5):12~
[55]陈中红 查明 王克 金强 朱光有.烃源岩生排烃研究方法进展[J].地学前缘,2003,10(3):86~
[56]朱光有 金强.利用测井信息评价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J].地学前缘,2003,10(2):494~
[57]赵伟卫 金强 等.河南济源凹陷邓2井油藏成因分析[J].高校地质学报,2003,9(1):113~
[58]赵伟卫 金强 等.华北盆地济源凹陷古地温梯度的研究--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应用[J].石油实验地质,2002,24(6):555~
[59]朱光有 金强.烃源岩的非均质性研究——以东营凹陷牛38井为例[J].石油学报,2002,23(5):34~
[60]朱光有 金强.烃源岩的非均质性研究——以东营凹陷牛38井为例[J].石油学报,2002,23(5):34~
[61]金强.关于东部油气富集盆地勘探可持续性的一些思考[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9(1):5~
[62]金强.裂谷盆地火山活动与油气藏的形成[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5(1):27~
[63]金强 田海芹 等.微量元素组成在固体沥青—源岩对比中的应用[J].石油实验地质,2001,23(3):285~
[64]金强 赵磊 等.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盐湖相有效生油岩的识别[J].沉积学报,2001,19(1):125~
[65]金强.有效烃源岩的重要性及其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1,8(1):1~
[66]金强 查明.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蒸发岩与生油岩共生沉积作用研究[J].地质科学,2000,35(4):465~
[67]金强 荣启宏.无机与有机混合成因的天然气藏[J].矿物岩石,1999,19(3):41~
[68]金强.裂谷盆地生油层中火山岩及其矿物与有机质的相互作用:油气生成的催化和加[J].地球科学进展,1998,13(6):542~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50 版块管理 2007-06-22
离线忆唐
发帖
100
财富
11115
威望
30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82楼 发表于: 2007-06-23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陈元千

主要研究方向:油气藏工程、油气田开发和油气田储量方面的科研、教学和评估工作

出生年月:1933年

籍贯:浙江省瑞安县


所在的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职称职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教育履历: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采矿系
1956年毕业于原北京石油学院采油专业

陈元千教授是勘探开发院的元老级人物,共发表论文300篇,著有论文集六部,在油田产量和可采储量预测模型的创建上处于世界一流水平。



【已发表论文】:
[1]赵庆飞 陈元千.对我国石油消费量和原油自供量的预测与分析[J].石油科技论坛,2006,(1):26~
[2]陈元千.预测油气田可采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的快速方法(为庆祝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50周年而作)[J].新疆石油地质,2005,26(5):544~
[3]陈元千.井控网格法在储量评估中的应用[J].试采技术,2005,26(2):1~
[4]陈元千 赵庆飞.预测油气田剩余可采储量和储采比的方法[J].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5,17(4):242~
[5]陈元千 赵庆飞.预测剩余可采储量和储采比的方法——以大庆油田萨北过渡带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12(1):44~
[6]陈元千.对我国《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行业标准的评论与建议[J].石油科技论坛,2005,(5):17~
[7]陈元千.对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常用量和单位》行业标准的商榷与建议[J].石油科技论坛,2005,(3):30~
[8]陈元千.翁氏两种旋回模型的拓展性研究——为怀念翁文波先生而作[J].石油科技论坛,2005,(1):23~
[9]陈元千.气井表皮系数分解法[J].新疆石油地质,2004,25(2):160~
[10]陶自强 余元洲 杨广荣 孙兵 陈元千.指数递减法在凝析油气藏中的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4,25(1):80~
[11]陈元千 王惠芝.丙型水驱曲线的扩展推导及其在埕北油田的应用[J].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4,16(6):392~
[12]陈元千 赵天森.预测油气田可采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的新方法[J].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4,16(4):254~
[13]陈元千 闫凤玉.两种IPR方程在渤海油区的应用与评价[J].油气井测试,2004,13(4):16~
[14]陈元千.瑞利模型的完善推导与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4):39~
[15]杨广荣 陈元千 余元洲 杨波 朱小丽.压降法在凝析气藏应用中的改进[J].断块油气田,2004,11(3):39~
[16]陈元千 叶继根.弹性二相法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J].低渗透油气田,2004,9(2):21~
[17]陈元千.试谈“川气出川”的资源保障问题[J].石油科技论坛,2004,(6):20~
[18]陈元千.关于翁氏预测模型建立的回顾、思考与探讨——纪念《预测论基础》发表20周年[J].石油科技论坛,2004,(5):26~
[19]陈元千.对D&M公司储量评估方法的评述与推导[J].石油科技论坛,2004,(3):39~
[20]陈元千.中外三个大气田对比的启示[J].石油科技论坛,2004,(1):35~
[21]陈元千 闫为格.压降曲线在定容气藏上的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3,24(6):555~
[22]陈元千.确定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的快速方法[J].油气井测试,2003,12(5):1~
[23]陈元千 阎为格.表皮系数的分解方法[J].断块油气田,2003,10(6):32~
[24]陈元千 赵庆飞.压降曲线在定容油藏中的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10(5):46~
[25]赵庆飞 陈元千.关于经济极限储采比的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3,10(1):36~
[26]陈元千.储量评审工作改革之路[J].石油科技论坛,2003,(5):12~
[27]陈元千.大庆油田的开发形势及宏观预测[J].石油科技论坛,2003,(3):33~
[28]陈元千.我国未来石油产量和最终可采储量的预测[J].石油科技论坛,2003,(1):26~
[29]陈元千.确定异常高压气藏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的新方法[J].新疆石油地质,2002,23(6):516~
[30]陈元千.确定异常高压气藏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的新方法[J].新疆石油地质,2002,23(6):516~
[31]陈元千.新型IPR方程的应用与对比评价[J].油气井测试,2002,11(2):1~
[32]陈元千 赵庆飞.油井二项式的推导及新的IPR方程[J].油气井测试,2002,11(1):1~
[33]陈元千.确定气井高速湍流系数的新相关经验公式[J].断块油气田,2002,9(1):29~
[34]陈元千.对长庆气区气田开发问题的思考[J].石油科技论坛,2002,(5):22~
[35]陈元千.对《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行业标准的评论与建议[J].石油科技论坛,2002,(3):25~
[36]陈元千.对西气东输资源问题的思考[J].石油科技论坛,2002,(1):23~
[37]陈元千 赵庆飞.西达里亚油田可采储量、地质储量、可动油储量的预测[J].试采技术,2001,22(3):1~
[38]陈元千.对中国石油未来潜在可采资源量的预测[J].新疆石油地质,2001,22(1):45~
[39]陈元千 赵庆飞.Hubbert模型与水驱曲线联解法[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1,15(3):194~
[40]陈元千.水驱体积波及系数变化关系的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1,8(6):49~
[41]陈元千 董宁宇.确定气井湍流系数和湍流表皮系数的新方法[J].断块油气田,2001,8(1):20~
[42]陈元千.对我国石油最终可采资源量的预测[J].石油科技论坛,2001,(5):20~
[43]陈元千.对我国油气资源与储量分级分类体系标准的建议[J].石油科技论坛,2001,(4):31~
[44]陈元千.油田可采储量计算方法[J].新疆石油地质,2000,21(2):130~
[45]陈元千 赵庆飞.注水开发油田储采比的分析方法[J].断块油气田,2000,7(1):31~
[46]陈元千.地层压降对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的影响及预测[J].钻采工艺,1999,22(5):33~
[47]陈元千 田建国.塔河油田T48井的产能分析[J].试采技术,1999,20(3):8~
[48]陈元千.确定凝析油阻塞半径和阻塞表皮系数的方法及其应用[J].试采技术,1999,20(2):1~
[49]陈元千.广义翁氏模型与水驱曲线的联解法[J].新疆石油地质,1999,20(2):134~
[50]陈元千 赵庆飞.油气田储采比变化关系的研究[J].断块油气田,1999,6(6):23~
[51]陈元千 董宁宇.油田品位的综合评价方法[J].油气采收率技术,1999,6(4):35~
[52]陈元千 董宁宇.气藏和凝析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式的新推导[J].断块油气田,1999,6(3):24~
[53]陈元千.预测油田天然气可采集量的方法[J].断块油气田,1999,6(1):26~
[54]李从瑞 陈元千.预测产量及可采储量的广义数学模型[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8,25(4):38~
[55]陈元千.预测水驱油田开发动态的一种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8,25(1):43~
[56]陈元千 田建国.哈伯特二次函数的推导与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1998,19(6):502~
[57]陈元千.对预测含水率的翁氏模型推导[J].新疆石油地质,1998,19(5):403~
[58]陈元千.地层原油粘度与水驱曲线法关系的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1998,19(1):61~
[59]陈元千 董宁宇.确定高速速度系数β的方法及其相关经验公式[J].断块油气田,1998,5(6):20~
[60]陈元千.水驱油田开发指标的预测方法[J].断块油气田,1998,5(3):29~
[61]陈元千.预测油气田可采储量方法的优选[J].油气采收率技术,1998,5(2):47~
[62]陈元千.预测水驱凝析气藏可采储量的方法[J].断块油气田,1998,5(1):27~
[63]陈元千.对广义水驱曲线的质颖与讨论[J].低渗透油气田,1998,3(1):42~
[64]陈元千.预测油气田经济可采储量的方法[J].试采技术,1997,18(1):1~
[65]胡建国 陈元千.油气田产量预测的模型研究[J].天然气工业,1997,17(5):31~
[66]陈元千.对我国石油科技期刊英文摘要问题的评述与建议[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1997,13(11):7~
[67]陈元千 陶自强.高含水期水驱曲线的推导及上翘问题的分析[J].断块油气田,1997,4(3):19~
[68]陈元千.预测水驱油田开发指标及可采储量的方法[J].试采技术,1996,17(3):1~
[69]陈元千.确定气藏可采储量的方法[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1,5(2):15~
[70]陈元千.校正水驱曲线的方法[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89,3(6):39~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50 版块管理 2007-06-23
离线忆唐
发帖
100
财富
11115
威望
30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83楼 发表于: 2007-06-23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付广


出生年月:1962年

主要研究方向:
油气藏的形成与保存条件研究
盖层研究与评价
天然气扩散系统及损失量估算
断层封闭性
含油气系统划分与评价
油气藏形成与分布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研究


社会关系、社会职务: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第五届、第六届编委
《特种油气藏》第二届和第三届编委
《天然气地球科学》第四届编委



职称职位:大庆石油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履历:199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勘探系石油地质专业

工作履历:现任石油地质科研室主任。


个人获奖情况:1999年、200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院级劳动模范
2000年被评为大庆石油管理局劳动模范



【已发表论文】:
[1]付晓飞 王朋岩 申家年 付广 吕延防.简单斜坡油气富集规律——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北段为例[J].地质论评,2006,52(4):522~
[2]付广 孙永河 吕延防.输导通道类型对天然气聚集效率的影响[J].地质论评,2006,52(2):236~
[3]付广 黄劲松 康德江 周海超.源断裂在油气成藏与分布中的作用研究——以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为例[J].石油物探,2006,45(5):459~
[4]付广 苏玉平.利用声波时差研究异常孔隙流体压力释放次数及深度的方法[J].石油物探,2006,45(1):21~
[5]苏玉平 吕延防 付晓飞 付广 梁玉杰.分形理论在贝尔凹陷基岩潜山裂缝预测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36(4):563~
[6]付广 康德江 段海凤.泥质岩盖层对水溶相天然气封闭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36(1):60~
[7]付广 梅丽.乌尔逊凹陷大一段垂直断裂缝垂向封闭性分析[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6,30(5):13~
[8]付广 孟庆芬.西斜坡区萨二、三油层天然气输导能力综合评价及有利成藏区预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28(2):23~
[9]付广 于丹 吕延防.我国不同类型盆地形成大中型气田的输导条件[J].新疆石油地质,2006,27(3):273~
[10]付广 吕延防 于丹 刘江涛.气藏天然气输导效率研究[J].石油学报,2006,27(3):32~
[11]付广 段海凤 万雪峰.泥岩盖层古抑制浓度封闭能力恢复方法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6,26(7):22~
[12]康德江 付广 吕延防.贝尔断陷南一段泥岩盖层和对成藏的控制作用[J].海洋石油,2006,26(1):34~
[13]孙建国 付广 刘江涛.西斜坡区萨二、三油层油气运移路径及其主控因素[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25(5):27~
[14]付广 石巍.徐家围子地区深层天然气成藏机制及有利勘探区预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25(3):23~
[15]付广 康德江 刘江涛.黑龙江滨北地区生物气扩散散失量估算及其研究意义[J].地质科技情报,2006,25(1):60~
[16]付广 段海凤 付晓飞 孙永河 祝彦贺.库车坳陷断裂输导天然气成藏模式及作用分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25(1):37~
[17]付广 孙永河 吕延防 黄劲松.西斜坡区萨二、三油层砂体输导层输导天然气效率评价[J].沉积学报,2006,24(5):763~
[18]付广 苏玉平.泥岩盖层抑制浓度封闭形成与演化及其研究意义[J].沉积学报,2006,24(1):141~
[19]付广 于丹.海拉尔苏仁诺尔断裂侧向封闭的空间分布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J].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6,18(2):87~
[20]付广 刘江涛.一种断层侧向封闭性研究思路及方法的探讨[J].西北油气勘探,2006,18(1):1~
[21]孙永河 吕延防 付广 付晓飞 张兴彦.断裂输导体系输导天然气效率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17(1):73~
[22]康德江 付广 吕延防.贝尔断陷布达特群泥岩盖层综合评价[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13(5):44~
[23]付广 周海超.敖古拉断裂带在大庆长垣以西地区油气运聚成藏中的作用[J].特种油气藏,2006,13(5):40~
[24]付广 刘江涛.乌尔逊凹陷北部苏仁诺尔断裂带在大一段垂向封闭性演化及其研究意义[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13(4):4~
[25]付广 康德江.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含气系统演化及对天然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13(2):30~
[26]付广 刘江涛.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天然气输导特征及成藏[J].特种油气藏,2006,13(1):20~
[27]付广 段海风 祝彦贺.原油通过断裂带渗滤运移的物理模拟及其研究意义[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13(1):40~
[28]付广 苏玉平.声波时差在研究非均质盖层综合封闭能力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05,44(3):296~
[29]吕延防 孙永河 付晓飞 付广 杨勉 祝彦贺.逆断层中天然气运移特征的物理模拟[J].地质科学,2005,40(4):464~
[30]付广 吕延防 祝彦贺.断层垂向封油气性综合定量评价方法探讨及应用[J].地质科学,2005,40(4):476~
[31]薛永超 程林松 付广.大庆长垣以东地区登二段泥质岩盖层封气能力综合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5):626~
[32]付晓飞 方德庆 吕延防 付广 孙永河.从断裂带内部结构出发评价断层垂向封闭性的方法[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30(3):328~
[33]付广 刘洪霞 段海风.断层不同输导通道封闭机理及其研究方法[J].石油实验地质,2005,27(4):404~
[34]吕延防 付广 于丹.中国大中型气田盖层封盖能力综合评价及其对成藏的贡献[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6):742~
[35]付广 吕延防 于丹.中国大中型气田天然气聚集效率及其主控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6):754~
[36]付广年 于丹.苏仁诺尔断裂垂向封闭时空分布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J].石油学报,2005,26(6):40~
[37]付广 祝彦贺 付晓飞.F1断裂在克拉2气田形成与保存中的作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5,26(5):513~
[38]付广 孟庆芬.断裂带封闭油气所需泥质含量物理模拟[J].新疆石油地质,2005,26(3):234~
[39]付晓飞 云金表 卢双舫 付广.松辽盆地无机成因气富集规律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5,25(10):14~
[40]付广 吕延防 付晓飞 孟庆芬.断层静止期垂向封气性评价标准的物理模拟实验及其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5,25(7):20~
[41]付广 刘洪霞.乌尔逊凹陷北部大一段断层封闭性演化及对成藏的控制作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5):9~
[42]王金生 付广 刘洪霞 付晓飞 吕延防 祝彦贺.从源盖断时空匹配关系剖析乌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前景[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4):1~
[43]付广 段海凤 孟庆芬.不整合及输导油气特征[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1):13~
[44]付广 杜春国 孟庆芬.乌尔逊凹陷油气成藏与分布控制因素分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1):8~
[45]付广 孟庆芬.西斜坡区高台子油层油气成藏特征及分布规律[J].西北油气勘探,2005,17(3):21~
[46]付广 康德江.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对各种相态天然气的间接封闭作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6):700~
[47]康德江 吕延防 付广 王磊.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区萨尔图(S)油层段储层特征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5):592~
[48]付广 康德江.乌尔逊凹陷大一段泥岩盖层封闭能力及其研究意义[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3):269~
[49]付广 孟庆芬.徐家围子地区(K1sh+K1yc)-K1d2含气系统研究与评价[J].特种油气藏,2005,12(5):14~
[50]付广 于丹 孟庆芬.西斜坡区萨二、三油层油气运移特征及对成藏的作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12(4):39~
[51]薛永超 程林松 付广.深层封盖条件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断块油气田,2005,12(2):11~
[52]付广 孟庆芬 祝彦贺.断裂对乌尔逊凹陷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12(1):33~
[53]薛永超 程林松 付广.利用最大隶属度评价泥质岩盖层封盖性能[J].小型油气藏,2005,10(1):1~
[54]付广 康德江 付晓飞.库车坳陷下第三系膏泥岩盖层及其对天然气的封盖作用[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5,1(1):6~
[55]付广 孟庆芬.声波时差资料在天然气综合扩散系数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04,43(2):145~
[56]付晓飞 吕延防 付广 文慧俭.逆掩断层垂向封闭性定量模拟实验及评价方法[J].地质科学,2004,39(2):223~
[57]付广 孟庆芬 徐琴.乌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34(3):377~
[58]杜春国 付广 王安.断裂在乌尔逊凹陷油气成藏中的作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4,25(5):495~
[59]付广 付晓飞 孟庆芬.车古20潜山主要断层垂向封闭性评价[J].新疆石油地质,2004,25(2):134~
[60]付广 吕延防 付晓飞 苏玉平.断裂缝垂向封闭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4,24(10):20~
[61]付广 杨丰平 孟庆芬 杜春国.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垂向运移及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J].海洋石油,2004,24(3):14~
[62]付广 苏天平.非均质盖层综合天然气扩散系数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3):1~
[63]薛永超 付广 彭仕宓 朱红卫.三肇地区登娄库组天然气成藏过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3):4~
[64]付广 付晓飞 吕延防.新疆库车坳陷逆掩断裂在油气运聚中的作用[J].地质科技情报,2004,23(1):73~
[65]付晓飞 李兆影 卢双舫 付广.利用声波时差资料恢复剥蚀量方法研究与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1):9~
[66]付广 王朋岩 苏玉平.乌尔逊凹陷南二段主要成藏期油气运聚特征[J].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4,16(5):294~
[67]付晓飞 吕延防 付广 杨晶霞.库车坳陷北带逆掩断层在天然气运聚成藏中的作用[J].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4,16(3):161~
[68]付广 孙建军 徐淑艳.从源盖时空匹配关系预测徐家围子断陷的天然气远景[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15(6):580~
[69]付广 吕延防 付晓飞.天然气沿断裂运移规律的物理及数值模拟[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15(3):222~
[70]付广 苏玉平.控制地层剖面中天然气扩散散失的地质因素[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15(1):58~
[71]付广 吕延防 付晓飞 孟庆芬.断陷盆地源盖断时空匹配关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5):17~
[72]付广 孟庆芬.盖层对水溶相天然气的封闭机理及其研究方法[J].断块油气田,2004,11(3):23~
[73]付广 孟庆芬.乌尔逊凹陷大一段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及其对油气保存的作用[J].断块油气田,2004,11(2):4~
[74]付广 孟庆芬.徐家围子地区深层运移输导系统及对天然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2):18~
[75]付广 付晓飞 孟庆芬.用声波时差研究泥岩盖层毛细管封闭能力[J].石油物探,2003,42(2):261~
[76]付广 吕延防 付晓飞.泥岩盖层浓度封闭演化特征——以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泥岩为例[J].地质科学,2003,38(2):165~
[77]付晓飞 付广 李椿 卢双舫.松辽盆地北部主要烃源岩天然气扩散损失量估算[J].新疆石油地质,2003,24(6):565~
[78]付广 吕延防 马福建 付晓飞.断层垂向封闭性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3,24(5):451~
[79]卢双舫 王朋岩 付广 张云峰.从天然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剖析我国主要含气盆地天然气的勘探前景[J].石油学报,2003,24(3):34~
[80]声双舫 李宏涛 付广 王朋岩 张云峰.天然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剖析[J].天然气工业,2003,23(6):7~
[81]付广 孟庆芬.油气封盖的主控因素及其作用分析[J].海洋石油,2003,23(3):29~
[82]付广 张秀荣 等.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地区K1sh+yc~K1d2成藏系统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J].海洋石油,2003,23(1):8~
[83]付广 曾立智 赵金红.大庆长垣以东古隆起天然气成藏条件的差异性[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22(2):1~
[84]薛永超 付广 彭仕宓.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圈闭综合评价[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8(5):23~
[85]薛永超 付广 彭仕宓.三肇地区深层天然气成藏模式初步研究[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3,17(5):298~
[86]付广 吕延防 孟庆芬.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气藏形成时期及成藏模式研究[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3,17(4):236~
[87]孙英杰 付广 张然.松辽盆地北部源岩和盖层的时空匹配关系及其对天然气聚集与分布的控制[J].现代地质,2003,17(3):318~
[88]于建成 乔敏 付广 孟庆芬.天然气相态的转变及对成藏的作用[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3,15(2):1~
[89]付广 许凤鸣.盖层厚度对封闭能力控制作用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3,14(3):186~
[90]付广 孟庆芬.盖层封闭CO2气与CH4气的差异性分析[J].特种油气藏,2003,10(5):8~
[91]付广 李椿 孟庆芬.天然气扩散系数的系统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3,10(5):13~
[92]付广 孟庆芬.松辽盆地北部异常高压在油气成藏与保存中的作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10(1):23~
[93]付广 杨勉.利用断裂填充物中泥质含量研究断层封闭性的改进方法[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24(1):1~
[94]付广 吕延防 等.欠压实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定量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2002,23(4):295~
[95]付广 王朋岩 等.地层剥蚀对天然气扩散散失影响的定量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2002,23(1):32~
[96]张云峰 付广.一种计算气藏中水溶释放气贡献量的方法[J].新疆石油地质,2002,23(1):46~
[97]叶勇军 付广 等.利用输导层毛细管阻力分布特征研究油气运聚规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21(2):1~
[98]周丽华 付广.大庆外围气田复合排水采气技术[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2,14(1):27~
[99]付广 孟庆芬.断层封闭性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2,13(3):40~
[100]付广 吕延防 等.徐家围子断陷CO2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J].断块油气田,2002,9(3):1~
[101]杨喜贵 付广.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J].特种油气藏,2002,9(2):8~
[102]付广 王兴涛 等.利用声波时差资料研究欠压实浓度盖层抑制封闭作用形成时期及其研究意义[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1,36(3):279~
[103]付广 许泽剑 等.不整合面在油气藏形趸的作用[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1,25(1):1~
[104]付广 刘安英 等.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含油气系统与油气的关系[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1,23(6):1~
[105]付广 杨勉.断陷盆地油气成藏模式及分布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01,23(4):408~
[106]李海燕 付广 等.天然气扩散系数的实验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1,23(1):108~
[107]付广 薛永超 付晓飞.油气运移输导系统及其对成藏的控制[J].新疆石油地质,2001,22(1):24~
[108]付广 付晓飞 等.大庆长垣以西地区天然气成藏与分布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1,21(6):26~
[109]付广 薛永超.盖层与源岩的时空配置关系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J].矿物岩石,2001,21(2):56~
[110]李海燕 付广 等.气藏天然气扩散散失量的定量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20(6):25~
[111]付广 付晓飞.断裂输导系统及其组合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世界地质,2001,20(4):344~
[112]付广 杨勉.大庆长垣东西两侧扶杨油层天然气成藏差异[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20(3):16~
[113]付广 薛永超 等.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天然气成藏的控制因素及成藏模式[J].沉积学报,2001,19(4):617~
[114]付广 张云峰 等.实测天然气扩散系数在地层条件下的校正[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4):484~
[115]吕延防 薛永超 付广.泥岩盖层封气性演化阶段及其研究意义[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1,15(2):148~
[116]付广 刘安英.大庆长恒东西两侧萨、葡、高油层天然气成藏条件的差异性[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1,13(3):1~
[117]付广 闫玉民.松辽盆地北部黑帝庙油气成藏与分布有利区预测[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1,13(1):35~
[118]付广 刘安英 等.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深层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1,12(3):34~
[119]付广 杨勉.松辽盆地北部天然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1,8(6):28~
[120]付广 王朋岩 等.地层剥蚀对油气沿断裂渗滤散失影响的定量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1,8(5):8~
[121]付广 薛永超 等.油溶释放气量及其研究意义[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1,8(3):18~
[122]付广 薛永超 等.断层对流体势空间分布的影响及研究方法[J].断块油气田,2001,8(2):1~
[123]付广 薛永超 等.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气藏盖层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特种油气藏,2001,8(2):4~
[124]付广 王朋岩 等.库车坳陷下第三系盖层封闭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高校地质学报,2001,7(4):475~
[125]付广 付晓飞 等.盆地发育不同阶段天然气封盖条件的差异性—以松辽盆地北部为例[J].海洋石油,2001,(4):42~
[126]付广 薛永超.用声波时差资料确定欠压实泥岩盖层压力封闭形成时期及其意义[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0,35(5):632~
[127]吕延防 付广.超压盖层封烃能力的定量研究[J].沉积学报,2000,18(3):465~
[128]付广 庞雄奇 等.天然气运聚相态及其研究意义[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0,14(2):112~
[129]付广 付晓飞 等.大庆长垣以东地区含气系统及其演化特征[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0,12(4):5~
[130]付广 付晓飞.引起油气藏破坏与再分配的地质因素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0,11(6):1~
[131]付广 杨勉.盖层发育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作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0,11(3):18~
[132]付广 薛永超.有机质类型及演化阶段对泥岩盖层浓度封闭作用的影响[J].断块油气田,2000,7(5):1~
[133]付广 张云峰.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天然气成藏条件与模式[J].特种油气藏,2000,7(1):1~
[134]付广 薛永超 朱春玲.油气通过泥岩盖层渗滤散失机制分析[J].海相油气地质,2000,5(4):113~
[135]付广 朱春玲 等.油气通过泥岩盖层渗滤散失机制分析[J].海相油气地质,2000,5(3):113~
[136]付广 付晓飞.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天然气扩散损失量估算[J].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2000,5(2):31~
[137]付广 杨勉.断裂及砂体分布连续性对流体势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及其研究意义[J].复式油气田,2000,(4):49~
[138]付广 杨勉.断层垂向封闭性预测方法[J].复式油气田,2000,(3):38~
[139]付广 薛永超.利用声波时差资料研究岩石扩散系数的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9,34(6):696~
[140]付广 薛永超.异常高压对油气藏形成和保存的影响[J].新疆石油地质,1999,20(5):379~
[141]付广 吕延防.复合型盖层在我国大中型气田形成中的重要作用[J].新疆石油地质,1999,20(1):18~
[142]付广 杨勉.松辽盆地昌德气藏有效聚气量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9,18(2):13~
[143]付广 张发强.烃浓度盖层古异常含气浓度的恢复方法[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9,13(6):429~
[144]付广 付晓飞.盖层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9,10(5):17~
[145]付广 吕延防.天然气扩散源类型及扩散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9,10(3):43~
[146]石波 付广.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盖层封闭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9,10(3):49~
[147]付广 薛永超.欠压实泥质源岩异常含气浓度的研究方法[J].断块油气田,1999,6(6):13~
[148]付广 陈章明.天然气扩散损失量估算方法及其应用[J].断块油气田,1999,6(4):6~
[149]付广 薛永超.利用断裂填充物中泥质含量研究断层封闭性的方法[J].断块油气田,1999,6(1):9~
[150]付广 付晓飞.不同压力气藏的天然气扩散特征[J].特种油气藏,1999,6(1):1~
[151]付广 薛永超.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成因及其贡献探讨[J].海相油气地质,1999,4(4):46~
[152]付广 吕延防.油气运移通道及其对成藏的控制[J].海相油气地质,1999,4(3):24~
[153]付广 薛永超.天然气在二次运移中的损失量初探[J].海相油气地质,1999,4(1):34~
[154]付广 薛永超.泥质岩盖层各种封闭能力的影响因素[J].复式油气田,1999,(2):44~
[155]付广 陈章明.松辽盆地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泥岩盖层封闭能力形成时期[J].地质论评,1998,44(3):295~
[156]付广 王明岩.利用测井资料研究泥质岩盖层阻止天然气扩散的能力[J].石油物探,1998,37(3):124~
[157]付广 张发强.利用声波时差资料研究欠压实泥岩盖层古压力封闭能力的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8,33(6):812~
[158]付广 张发强.利用声波时差资料求取烃盖层异常含气浓度的方法及其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8,33(4):511~
[159]吕延防 付广.延吉盆地东部坳陷油气运聚系统及有利探区预测[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8,28(1):59~
[160]付广 卢连生.泥质岩盖层封盖性能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石油实验地质,1998,20(1):80~
[161]付广 王朋岩.塔中地区石炭系主要断层的侧向封闭性[J].新疆石油地质,1998,19(5):362~
[162]白新华 付广.两江地区青山口组泥岩封盖能力及对油气控制作用[J].石油学报,1998,19(2):28~
[163]付广 王朋岩.断层垂向封闭模式及研究方法[J].新疆石油地质,1998,19(1):7~
[164]付广 张发强.泥岩盖层封闭游离相天然气有效性及其研究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8,17(6):8~
[165]付广 李凤君.断层侧向封闭性与垂向封闭性关系分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8,17(2):6~
[166]付广 李庆章 等.断层侧向封闭模式及研究方法[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8,12(1):42~
[167]付广 张发强.厚度在泥岩盖层封盖油气中的作用[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8,9(6):20~
[168]付广.泥岩盖层对各种相态天然气封闭能力的综合评价研究[J].断块油气田,1998,5(3):16~
[169]付广 姜振学.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致密油层成藏系统的划分与评价[J].特种油气藏,1998,5(2):12~
[170]付广 付晓飞.天然气扩散量的多气源模式估算方法初探[J].海相油气地质,1998,3(3):54~
[171]付广 任述民.利用声波时差资料研究断层垂向封闭性的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7,32(5):724~
[172]付广 陈章明.利用测井资料综合评价泥质岩盖层封闭性的方法及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7,32(2):271~
[173]付广 陈章明.泥质岩盖层对扩散相天然气的封闭作用及研究方法[J].石油实验地质,1997,19(2):183~
[174]付广 姜振学.盖层烃浓度封闭能力评价方法探讨[J].石油学报,1997,18(1):39~
[175]付广 李玉喜.断层垂向封闭油气性研究方法及其应用[J].天然气工业,1997,17(6):22~
[176]吕延防 付广.延吉盆地东部坳陷油气运聚模式[J].天然气工业,1997,17(2):1~
[177]付广 冷鹏华.利用镜质体反射率计算泥岩排潜压力[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7,16(4):6~
[178]付广 陈章明.煤浓度盖层封闭天然气的有效性及其研究意义[J].沉积学报,1997,15(1):147~
[179]付广 吕延防 等.利用气势能研究盖层封闭天然气的能力[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7,11(2):95~
[180]付广 王朋岩.断层侧向封闭性的粘土涂抹势研究方法及应用[J].断块油气田,1997,4(1):17~
[181]付广 陈章明.昌德致密砂岩气藏天然气运聚动平衡特征研究[J].特种油气藏,1997,4(1):1~
[182]王文广 付广.泥质岩盖层对水溶性天然气的封闭作用及研究方法[J].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1997,2(4):47~
[183]付广 张建英.泥质岩盖层微观封闭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海相油气地质,1997,2(1):36~
[184]付广 梁海龙.利用异常压力系数评价超压实泥岩盖层压力封闭能力方法及其应用[J].复式油气田,1997,(3):42~
[185]付广 刘厚发.利用地震资料研究盖层及其封闭能力[J].石油物探,1996,35(4):97~
[186]付广 庞雄奇.利用声波时差资料研究泥岩盖层封闭能力的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6,31(4):521~
[187]付广 陈章明.塔中地区石炭系泥岩盖层封闭性能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1996,17(4):380~
[188]张靖 付广.岩石扩散系数研究方法[J].河南石油,1996,10(6):11~
[189]付广 庞雄奇 等.大庆嫩二段泥岩盖层封气性综合定量评价[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6,10(2):91~
[190]付广 任继红.甲烷和乙烷通过气藏盖层的扩散:深成热解作用时间及持续时间的推算[J].世界石油工业,1996,3(12):13~
[191]付广 王宏伟.油气成藏系统划分方法及其应用[J].海相油气地质,1996,1(4):21~
[192]付广 刘厚发.压力封闭油气的有效性及其研究意义[J].海相油气地质,1996,1(3):24~
[193]付广 陈章明.地层剖面中天然气扩散系统划分及其研究意义[J].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1996,1(2):38~
[194]付广 陈章明.泥质岩盖层封闭天然气的有效性及其研究意义[J].复式油气田,1996,(4):39~
[195]付广 陈章明 等.上覆烃浓度差层对下伏天然气扩散的屏蔽作用及其应用[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5,9(6):383~
[196]付广 陈章明 等.盖层物性封闭能力的研究方法[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5,9(2):83~
[197]姜振学 付广.三肇地区扶余油层油气运移形式及供油气单元特征[J].天然气工业,1994,14(6):24~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40 版块管理 2007-06-23
离线忆唐
发帖
100
财富
11115
威望
30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84楼 发表于: 2007-06-24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赵靖舟

所在的机构:石油大学(西安)

主要研究方向:成藏地质学、天然气地质及地球化学研究。

出生年月:1962年

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1986年分配至西安石油大学任教至今。其中,1994---1996年响应组织号召赴塔里木参加石油勘探会战,1999年考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攻读在职博士,师从著名天然气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戴金星教授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总地质师贾承造教授,主攻天然气地质及地球化学,2002年毕业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现为我校石油工程学院教授,地质学科部主任及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地质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成藏地质学、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
 
    赵靖舟教授从事石油地质工作以来,先后负责承担了多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包括国家“八五”、“九五”、“十五”等4个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等6个国家级课题。在《科学通报》、《地质学报》、《石油学报》等多种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科技成果奖励多项(包括省部级奖2项、陕西省教委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和局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01992年入选陕西省百名科技新秀。其中近3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科技成果奖励3项(包括省部级二等奖1项、局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o
    在石油地质研究中,赵靖舟教授始终能够注意跟踪和把握学科前缘动态,并选择既有重要石油地质理论意义又是油气勘探核心问题的成藏地质学与21世纪中国油气工业发展重点的天然气地质学作为其主要研究方向。特别是在成藏年代学、成藏动力学、叠合盆地油气分布规律、以及前陆盆地天然气成藏理论研究方面,已取得了许多重要科研成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和理论见解。在中国含油气盆地成藏地质学研究方面,赵靖舟教授一直十分关注对中国中西部复杂叠合盆地的成藏特征研究,尤其是对塔里木盆地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所提出的“多期成藏、晚期调整”、“古隆起控油、斜坡富集”以及“幕式成藏理论”等被认为对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并已被勘探界和学术界广泛接受。


【已发表论文】:
[1]赵靖舟 杨县超 武富礼 时保宏.论隆起背景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区三叠系油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J].地质学报,2006,80(5):648~
[2]秦胜飞 戴金星 赵靖舟 石昕.新构造运动对中国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地质论评,2006,52(1):93~
[3]时保宏 张艳 康永尚 赵靖舟.圈闭预探勘探开发一体化评价方法与应用[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3):427~
[4]王起琮 李文厚 赵靖舟 罗静兰.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1段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34(1):26~
[5]赵靖舟 蒙晓灵 杨县超 武富礼.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姚店油田南区长6段沉积相特征及其控油规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33(1):49~
[6]赵靖舟 武富礼 闫世可 顾根深 郭德运 杨县超.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油气富集规律研究[J].石油学报,2006,27(5):24~
[7]赵靖舟.幕式成藏的机理和规律探讨[J].天然气工业,2006,26(3):9~
[8]郭德运 赵靖舟 王延玲 庞雯.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上三叠统长6油层孔喉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1):25~
[9]王晓梅 王震亮 管红 赵靖舟.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矿区油气运移成藏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17(4):485~
[10]秦胜飞 赵靖舟 李梅 刘银河.水溶天然气运移地球化学示踪——以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为例[J].地学前缘,2006,13(5):524~
[11]赵靖舟 时保宏.沁水盆地煤层气富集单元划分[J].科学通报,2005,50(B10):126~
[12]时保宏 赵靖舟 权海奇.试论煤层气藏概念与成藏要素[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1):22~
[13]赵靖舟.幕式成藏理论的提出及其勘探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2005,27(4):315~
[14]赵靖舟 时保宏.中国煤层气富集单元序列划分初探[J].天然气工业,2005,25(1):22~
[15]赵靖舟.论幕式成藏[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4):469~
[16]庞雯 郭德运 赵靖舟 时宝宏.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东区长6油层储层特征及储层评价[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5):96~
[17]庞雯 郭德运 赵靖舟 李瑞 刘曙光 张新春.甘谷驿油田延长组长6油层沉积特征[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4):465~
[18]赵靖舟 李启明 王清华 庞雯 时保宏 罗继红.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形成及分布规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2):212~
[19]庞雯 赵靖舟.塔北隆起中、新生界陆相碎屑岩储集层特征及评价[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4):36~
[20]赵靖舟 时保宏.中国煤层气聚集单元研究现状[J].新疆石油地质,2004,25(5):546~
[21]赵靖舟 郭德运 阎红军 时保宏 庞雯.塔北轮南地区油气成藏年代与成藏模式[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6):1~
[22]庞雯 郭德运 赵靖舟 李瑞 刘曙光 张新春.陕北甘谷驿油田东区延长组长6油层沉积相特征[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5):25~
[23]孙冬胜 李文山 罗纪红 赵靖舟.陕北新庄地区延长组长2油层组储层特征[J].西北地质,2003,36(1):59~
[24]戴金星 赵靖舟 等.晚期成藏对大气田形成的重大作用[J].中国地质,2003,30(1):10~
[25]吴少波 赵靖舟 罗继红 雷晓兰 樊万红.子长油田上三叠统长2油层组储层成岩作用及物性的影响因素[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8(4):7~
[26]赵靖舟 时保宏 罗继红.论成藏动力系统的划分方法[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3,14(6):429~
[27]赵靖舟 贾承造.塔里木盆地阿瓦提—满加尔低梁构造特征和形成演化[J].地质论评,2002,48(1):68~
[28]赵靖舟.油气包裹体在成藏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分析[J].地质地球化学,2002,30(2):83~
[29]赵靖舟.塔里木盆地烃类流体包裹体与成藏年代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4):21~
[30]赵靖舟 罗继红 等.塔里木盆地成藏系统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02,24(4):311~
[31]赵靖舟 李秀荣.成藏年代学研究现状[J].新疆石油地质,2002,23(3):257~
[32]赵靖舟 李秀荣.晚期调整再成藏—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藏形成的一个重要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02,23(2):89~
[33]赵靖舟 戴金星.库车前陆逆冲带天然气成藏期与与藏史[J].石油学报,2002,23(2):6~
[34]赵靖舟 田军 等.塔里木盆地哈得逊隆起的发现及其勘探意义[J].石油学报,2002,23(1):27~
[35]赵靖舟 田军.塔里木盆地哈得4油田成藏年代学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2,21(1):62~
[36]赵靖舟 戴金星.库车油气系统油气成藏期与成藏史[J].沉积学报,2002,20(2):314~
[37]赵靖舟.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3):378~
[38]庞雯 赵靖舟.塔北隆起三叠系储层评价及储盖组合[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7(2):1~
[39]赵靖舟 罗继红 等.成藏动力系统的内涵及其勘探意义[J].中国石油勘探,2002,7(4):15~
[40]赵靖舟 田军 等.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海相油气成藏规律[J].海相油气地质,2002,7(1):7~
[41]赵靖舟.油气水界面追溯法与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成藏期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28(4):53~
[42]赵靖舟 庞雯.满加尔凹陷西部地区不整合分布与构造运动[J].石油实验地质,2001,23(2):149~
[43]赵靖舟 李启明.塔里木盆地含油气系统特征与划分[J].新疆石油地质,2001,22(5):393~
[44]赵靖舟 田军.满西地区构造演化史[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1,22(2):108~
[45]赵靖舟.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奥陶系海相烃源岩重新认识[J].沉积学报,2001,19(1):117~
[46]赵靖舟.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研究烃类流体运聚成藏史的一种重要方法[J].地学前缘,2001,8(4):373~
[47]赵靖舟 吴保国.塔里木盆地哈得4油田成藏模式探讨[J].中国石油勘探,2001,6(1):20~
[48]李溪滨 赵靖舟.新疆煤层气找气领域探索[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1998,13(1):7~
[49]赵靖舟.子北油田长6油组砂体分布及相带展布[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1998,13(1):11~
[50]赵靖舟.油气系统理论及中国西北含油气系统划分[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1997,12(5):14~
[51]赵靖舟.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基本特征[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1997,12(2):8~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40 版块管理 2007-06-24
离线忆唐
发帖
100
财富
11115
威望
30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85楼 发表于: 2007-06-24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邓宏文


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

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82320862   
email: dhwen@cugb.edu.cn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1983年于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获工学硕士学位;1990年于中国地质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3~1994年赴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进修。前任能源学院主任、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委员、沉积学组副组长、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委员、北京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委员、SEPM(Society for Sedimentology Geology)会员。

长期以来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教学与科研工作。具有本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自1992年以来独立指导研究生、博士生20余名,均以良好学习成绩和优秀论文获得学位。现在校硕士生、博士生20余名。承担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课程3门。

近五年来,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了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国家973科技攻关课题、博士点基金课题、部级重点研究课题及与各主要油田合作的横向课题近20项。发表专著3本,论文三十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层序地层学与油气成藏系统评价、沉积学与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地质。

代表著作:“沉积地球化学与环境分析”、“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应用”。
率先将美国以T.A.Cross为代表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与研究方法引入我国,并将其运用到我国不同类型盆地油气田勘探实践中,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同行的广泛承认。目前该项理论和研究方法正在我国相关领域中推广和应用。


【已发表论文】:
[1]李玉君 邓宏文 田文 程彦武 张艳秋.波阻抗约束下的测井信息在储集层岩相随机建模中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33(5):569~
[2]李顺明 邓宏文 吴修利 张海娜.阿尔及利亚Zarzaitine油田下泥盆统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33(3):383~
[3]郭建宇 邓宏文 宋秋银.油水井措施经济效益分析方法[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6,29(2):64~
[4]王居峰 蔡希源 邓宏文 刘丰臻 刘红兵.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J].石油学报,2006,27(2):16~
[5]张永旺 邓宏文 高霞 刘军 徐志伟.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特征[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6,26(3):37~
[6]邱春光 邓宏文 吴铁壮 王胜建.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J].新疆地质,2006,24(2):165~
[7]张永旺 高霞 邓宏文.东营凹陷北带中段砂砾岩扇体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特征[J].铀矿地质,2006,22(4):202~
[8]刘智荣 王训练 周洪瑞 邓宏文 洪顺英.准噶尔盆地南缘郝家沟剖面下侏罗统三工河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J].现代地质,2006,20(1):77~
[9]周士科 魏泽典 邓宏文 王洪亮 谢武仁 杨孝.渤中凹陷古近系构造层序研究[J].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6,18(4):236~
[10]樊长江 王贤 邓宏文 卞德智.地震反演中储层表征的对策和思路[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17(4):543~
[11]魏泽典 邓宏文 李永根.孤北斜坡带隐蔽圈闭成藏条件分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13(2):43~
[12]周洪瑞 王训练 刘智荣 邓宏文.准噶尔盆地南缘上三叠统黄山街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J].古地理学报,2006,8(2):187~
[13]苏宗富 邓宏文 陶宗普 林会喜 齐陆宁 周传迅 曲剑.济阳坳陷古近系区域层序地层格架地层特征对比[J].古地理学报,2006,8(1):89~
[14]王居峰 邓宏文 蔡希源.准噶尔盆地中部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1):23~
[15]王居峰 邓宏文 蔡希源.准噶尔盆地腹部下侏罗统三工河组沉积体系[J].新疆石油地质,2005,26(2):137~
[16]尹太举 张昌民 李中超 毛立华 邓宏文.层序地层学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实践[J].沉积学报,2005,23(4):664~
[17]方勇 邓宏文 唐子军 石世革 陈狄.层序界面在预测樊东地区岩性圈闭中的作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39(4):472~
[18]方勇 邓宏文 郝雪峰 晁静.东营三角洲高频旋回划分与浊积砂体预测[J].物探与化探,2004,28(6):504~
[19]王居峰 蔡希源 邓宏文.东营凹陷中央洼陷带沙三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岩性圈闭特征[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4):7~
[20]刘鹏程 王晓冬 候晓春 李凡华 邓宏文.圆形封闭油藏垂直裂缝合采油井产能分析[J].新疆石油地质,2004,25(3):297~
 
[21]邓宏文 王红亮 阎伟鹏 苏宗富 谢晓军 宋国齐 林会喜.河流相层序地层构成模式探讨[J].沉积学报,2004,22(3):373~
[22]陈程 居春荣 邓宏文 郑宽兵.江苏黄珏油田戴南组储层结构及合理注采井距[J].现代地质,2004,18(3):366~
[23]王居峰 邓宏文.基山砂体层序地层特征及成因类型分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3):7~
[24]方勇 邓宏文 MassimoSARTI 万晓樵 冯晓杰.东营三角洲演化特征与岩性圈闭分布规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30(5):123~
[25]郭建宇 邓宏文 李晓平 宋秋银 吴红珍.对中原油田天然气经营思路的分析和认识[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3,26(2):65~
[26]王居峰 蔡希源 邓宏文 苏法卿.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中央洼陷带沙三段基准面旋回变化与岩性圈闭[J].石油实验地质,2003,25(4):357~
[27]唐子军 邓宏文 方勇 石世革 李刚连.东营凹陷樊东地区沙三中沉积体系与成藏条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25(4):15~
[28]周新桂 邓宏文 等.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研究及评价方法[J].地球学报,2003,24(2):175~
[29]尹太举 张昌民 李中超 毛立华 尹艳树 邓宏文.濮城油田沙三中6—10砂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J].沉积学报,2003,21(4):663~
[30]方勇 邓宏文 王红亮 王居峰 颜志华.东营三角洲高频层序特征与岩性圈闭分布[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3,17(3):160~
[31]刘鹏程 王晓冬 邓宏文.现代油藏经营管理[J].特种油气藏,2003,10(4):90~
[32]余辉龙 邓宏文 等.从古地磁资料看柴达木盆地古构造环境[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6):41~
[33]邓宏文 王红亮 等.古地貌对陆相裂谷盆地层序充填特征的控制:——以渤中凹隐西斜坡区下第三系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1,22(4):293~
[34]林金逞 邓宏文 等.应用深度域高分辨率地震反演识别低渗透薄互层储层研究[J].地学前缘,2001,8(4):372~
[35]王红亮 邓宏文 等.准噶尔盆地南缘层序地层特征与有利含气区带预测[J].石油实验地质,2000,22(4):336~
[36]翟爱军 邓宏文 等.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层在层序中的位置及对比特征[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0,14(3):178~
[37]王洪亮 邓宏文.渤海湾盆地第三系层序地层特征与大中型气田分布[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0,14(2):100~
[38]邓宏文 王红亮.沉积物体积分配原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基础[J].地学前缘,2000,7(4):305~
[39]王洪亮 邓宏文.东濮凹陷濮卫环洼带层序划分与沉积体系[J].古地理学报,2000,2(1):49~
[40]翟爱军 邓宏文.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层序地层与储层预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20(4):336~
[41]郑小武 邓宏文.测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自动划分技术与应用尝试[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20(4):357~
[42]邓宏文 王洪亮.中国陆源碎屑盆地层序地层与储层展布[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20(2):108~
[43]王洪亮 邓宏文.昌图凹陷层序地层与油气储层预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20(2):160~
[44]邓宏文 徐长贵.陆东凹陷上侏罗统层序地层与生储盖组合[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8,19(4):274~
[45]邓宏文 李小孟.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在河流相中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7,18(2):90~
[46]王洪亮 邓宏文.地层基准面原理在湖相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7,18(2):96~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40 版块管理 2007-06-24

网站事务咨询:QQ:1392013 | 26189883
阿果石油网为免费个人网站,为石油人提供免费的在线即时技术交流场所,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和行为!
如有言论或会员共享的资料涉及到您的权益,请立即通知网站管理员,本站将在第一时间给予配合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