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3387阅读
  • 28回复

"永远的丰碑:石油人物简史"有奖征集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忆唐
发帖
100
财富
11115
威望
30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7-06-05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我国石油化工科研的带头人——魏文德

(1911—1998)




魏文德,有机化工专家。他长期从事科研工作,是我国石油化工科研的带头人,领导和参加石油化工研究开发获得多项重大成果,曾主编及编写出版《有机化工原料大全》等著作。为推动我国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魏文德,1911年出生于河北省藁城县。1919年人塾,1923年人藁城县高等学校,两年后以成绩第一毕业。1925年入河北省立第七中学。时值北方军阀混战,学校多次驻军,他始终坚持努力学习,并两次获奖免交学费。1929年人北京大学预科,1931年人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略的矛头逐步指向平津,时局动荡,求职艰难。1935年他大学毕业时,因学习成绩优良,经系主任曾昭伦推荐,就职塘沽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

  魏文德到职后,首先要做一次工业用黏土的定量全分析,作为进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的实验技术考核。魏文德在校时未做过工业分析,但他依靠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细心的操作,顺利完成了分析报告,得到主管领导好评,被安排承担海藻中碘、钾利用的研究。

  1937年发生“七·七事变”,日军占领塘沽。魏文德于8月返回原籍,10月赴西安,1938年经人介绍作为受救济的战区技术人员被派到陕西省工业试验所任化验员。不久,他得知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已随永利公司迁四川省五通桥,遂于11月离西安人川,重回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工作。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在五通桥期间,设备仪器简陋,研究工作困难重重,只能开展一些适合当地资源利用的课题。魏文德参加了五棓子化工综合利用的研究,并使一部分从五棓子中提取的产品投人生产。由于魏文德努力进取和严格的科学态度,在实验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1945年被选派赴美留学。

  1946年魏文德人印地安那州普渡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48年获有机化学硕士学位。在美学习期间,魏文德一方面接触了美国的先进科学技术,一方面也看到了美国社会的不平等和种族歧视,深感作为一个中国人,自己的事业在祖国,只有中国强大起来了,中国人才能受到尊重。于是,他放弃了普渡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提供的优越工作机会,毅然回国。

  1949年,魏文德受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委托赴青岛筹备中间试验基地。后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改变计划,在北京芳嘉园新址建所,魏文德负责组建有机研究室。1952年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移交国家管理,菌学部分转中国科学院,魏文德随其他部分并入重工业部北京工业试验所。1954年又随这个所的有机室并入沈阳化工研究院。这段时期,魏文德在有机室领导研究工作,自己还主持中定剂和多项有机化学品的研制。1956年起,他根据世界化学工业发展动向,提出并积极致力石油化工利用的研究。在有机室开设了石油烃裂解制乙烯、丙烯及烯烃加工制有机化学品的一系列重要研究课题。1957年他参加化工部代表团赴罗马尼亚考察天然气及石油的化工利用。1958年,化工部组建北京化工研究院,魏文德随机构调整转入该院,先后担任副总工程师、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技术委员会主任等技术领导职务。为了系统地进行石油化工的研究,他深入调查分析石油化工技术路线,认真制订科研规划,并积极建设了一批中间试验装置,为石油化工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在魏文德的直接指导和参加下,通过30多年努力,先后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石油化工技术成果。如石油烃管式炉裂解、蓄热炉裂解、深冷分离、丙烯羰基合成制丁辛醇、丙烯氯化制环氧氯丙烷及甘油、低压聚乙烯、本体法聚丙烯、聚烯烃高效催化剂等,并陆续实现了工业化。同时,魏文德还领导并参加了重要国防化工产品中定剂、偏二甲肼、羰基铁粉、高锰酸钾催化剂等的研制,为工业化提供了可靠的生产技术成果。

  1961年魏文德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被授予北京市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曾为国家科委化工专业组成员,化工部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技术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曾当选为中国化工学会31、32及33届理事、常务理事及石油化工学会理事长,北京市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并曾当选为北京市第7届人大代表。

为石油化工研究开发奠定基础

  石油化学工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开始建立起来的。魏文德早在美国留学期间就了解到这方面的情况,开始认识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性。1950年魏文德随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代表团参观考察大连、沈阳、抚顺、锦州、长春、四平等地日伪留下的科研机构和页岩油炼制与煤炼油装置过程中,感到石油化工的发展能够超过原料的限制,在我国发展石油化工势在必行。因此,他在所领导的研究室首先开展了石油化工利用的研究,并亲自担任了国家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重点项目“环氧乙烷”的负责人。他还多次向主管工业部提出建立石油馏分裂解分离制乙烯、丙烯试验基地的建议,并曾在《人民日报》上撰写文章,宣传石油化工的重要性。

  1958年北京化工研究院成立后,魏文德担任院主要技术领导。在艰难的创业环境中,他从选定课题到指导实验,坚持在科研第一线带领广大科研人员,陆续建立起从石油烃裂解分离到烯烃加工利用的多套中间试验装置,并亲自参加中试倒班。在魏文德主持下,通过青年技术人员的努力,首先取得了渣油蓄热式裂解制乙烯、丙烯技术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建起了一批小石油化工厂,为发展小石油化工发挥了历史作用。为配合现代乙烯工业的发展,60年代初期,魏文德又提出进行管式炉裂解及深冷分离技术的开发研究。当时正处于3年自然灾害时期,既缺乏资金,又缺乏资料,要开发现代的乙烯制造全套技术是十分困难的。他曾到国外某著名公司石油化工厂参观考察,想了解国外裂解分离技术发展情况,但只让他在裂解分离装置前的马路上观看了1分钟。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魏文德经过千方百计深入钻研,反复比较,提出了石油裂解气加压深冷分离,后加氢提纯乙烯、丙烯的先进流程,并带领近百名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进行了多年艰苦奋斗,终于掌握了石油烃类在高温800℃下裂解和-100℃下深冷分离的技术。经与兰州石油化工公司合作应用该技术,将从前苏联引进的乙烯装置从油吸收分离法改为深冷分离法,使装置的乙烯生产能力从5000吨/年提高到了20000吨/年。这项科技成果获得了1978年国家科技大会奖。在此基础上魏文德配合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又组织领导了万吨级乙烯裂解炉、碳五分离、碳三液相加氢、碳二加氢催化剂与加氢工艺、乙烯氧氯化法制氯乙烯、本体法聚丙烯、聚丙烯高效催化剂和丙烯羰基合成法制丁辛醇等重要项目的研究开发,先后取得丰硕成果,并在大型石油化工装置的国产化配套和炼厂气化工利用上得到推广应用。仅本体法聚丙烯一项就推广应用了近40个厂家,总生产能力达30万吨/年。



  新型催化剂的研究是石油化工工艺开发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魏文德从实践总结中认识到固体催化剂的成型方法对催化剂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遂与催化剂专家胡媄共同提出建立催化剂成型车间的建议,由此建立起各种固体催化剂的成型装置,为新型固体催化剂放大试制,提供批量产品给工厂应用,促进工业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急国家所急努力为国防提供新产品

  抗美援朝时期,国防部门急需一种爆炸药物稳定剂——中定剂。制备中定剂的第一步是合成剧毒的光气,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有机合成反应制得成品。魏文德担任攻关的负责人。试验中虽然采取了各种防护措施,但参加试验的人员,仍忧心忡忡。魏文德通过反复琢磨,提出了一种识别光气气味的方法,提高了对光气泄漏的敏感,解除了参试人员的顾虑。在他的带领下,攻关人员日夜奋战,仅用1年时间就完成了中间试验,为国防提供了急需的技术和产品。

  50年代后期,魏文德接受了国防急需的推进剂用催化剂和羰基铁粉的研制任务,要求用高纯度一氧化碳在高压下将氧化铁制成液态五羰基铁,然后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加工制得。魏文德立下军令状,限期保量保质完成。他急国防所急,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深入中试第一线,组织参加会战的人员奋力拼搏,克服中毒、爆炸的危险,在两年内完成了这两项研制任务,为国防产品的更新换代作出了重要贡献。

  60年代,北京化工研究院接受了航天工业用推进剂和特种橡胶的研制任务。魏文德作为研究院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亲自选择、确定技术路线,制订试验方案,组织中间试验,圆满完成了研制任务,为建设推进剂工厂提供了完整的数据,并向航天工业部门提供了特种橡胶批量产品。

严谨治学 为人表率

  魏文德出身农民家庭,生活俭朴,平易近人,严于律己,诲人不倦。在科学研究中严肃认真,一丝不苟。60年代曾有一项重要中间试验成果准备进行技术鉴定,会议通知发出后,魏文德发现总结报告引用的数据和论点有不适之处,当即组织有关人员,连夜查阅原始数据,修改报告,重新编写打印。他强调:搞科学实验的人,一定要有严格的科学态度,要有对数据负责和对用户负责的精神。他还经常教育青年科技人员:“当你在实验中发现好的结果和好的数据时,首先应该仔细检查试验方法的可靠性,分析测试数据的准确性,然后再重复试验结果,这样才能够提出科学的可靠数据。”在魏文德严格的治学精神带领下,培养出了一大批活跃在石油化工战线上的研究人才。

  魏文德从事科研开发工作几十年,一贯坚持科学技术与生产建设相结合的方针,强调科研成果必须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始终自觉地身体力行。推广聚丙烯技术时,他已年近60,但仍亲自带领青年技术人员下厂1年,参加会战,坚持吃住在工厂,帮助解决工艺流程和设备问题,直到全流程过关,拿出合格产品,为青年科技人员作出了好榜样。在进行“六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碳五分离中间试验时,魏文德经常清晨5点钟就到试验现场,查看数据,讨论试验中碰到的问题。他的这种认真负责、忘我工作的精神,不断激励着青年科技人员刻苦奋进、勇攀科学技术高峰。

 


简历

  1911年9月27日 出生于河北省藁城县(今藁城市)。

  1931—1935年 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

  1935—1946年 任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助理研究员。

  1946—1948年 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研究生院化学系,获科学硕士学位。

  1949—1952年 北京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研究员兼有机室主任。

  1952—1954年 中央重工业部化工局北京工业试验所有机室副主任。

  1954—1957年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机一室主任。

  1958—1988年 化学工业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1978年 当选为中国化工学会石油化工学会第1届理事长。

  1988— 化学工业部北京化工研究院技术委员会顾问。

  1998年12月21日 在北京病逝。

主要论著

  1 魏文德.发酵菌类对没食酸之消食.黄海发酵与菌学特辑,1939,1(1):7—8

  2 魏文德.发酵液内丹宁、没食酸及全酸度变化之测定.黄海发酵与菌学特辑,1939,1(3):4—5

  3 魏文德.五棓子中丹宁之浸出.黄海发酵与菌学特辑.1941,2(5)

  4 魏文德,唐士培,李蕴昌.氯苯制造的研究.化学工业与工程,1951,2(3)71

  5 魏文德,宋娟娟,唐士培,李蕴昌.酸洗抗蚀剂试验报告.化工技术通讯,1954,(2):55-59

  6 魏文德.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人民日报,1962年10月23日

  7 魏文德.赵博泉,等.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工作概要.化学通讯,1982(9),47

  8 魏文德.周启昭.发展以羰基合成为基础的精细化学品.现代化工,1983,3(4):1—5

  9 魏文德.石油化工: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572—573

  10 魏文德.蔡惠林.石油化工发展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574—575



  11 魏文德,戴伟,等.铁钴异核簇HFeCO3(CO)12在丙烯甲酰化反应中催化作用的研究.石油化工,1988,17(1):707—713

  12 魏文德.施萍,等.甲烷氧化偶合制乙烯的研究.石油化工.1989,18(5):287—290

  13 魏文德主编.有机化工原料大全(共4卷).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1,2卷),1990(3卷),1993(4卷)

  14 魏文德.我国石油化工科研发展的回顾:见林华主编.石油化学工业技术与经济.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423-430

  15 魏文德,刘福胜.氯对甲烷在催化剂上氧化偶合反应的影响.石油化工,1991,20(3):149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40 版块管理 2007-06-05
离线eclipse
发帖
1929
财富
1931
威望
234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7-06-05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武迟——为振兴我国石化工业献出毕生精力


  武迟,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他早年参加创建我国高校石油炼制专业,为我国石油工业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后长期致力于石油炼制生产技术开
发和科技管理工作,在大庆原油的合理加工,炼油厂挖潜改造,“五朵金花”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顺丁橡胶工业化技术的突破,炼油和石油化工催化剂的国产化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武迟,字小樊,浙江省杭县(今杭州市)人,1914年12月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庭。父亲武曾传,爱好诗画,擅长书法。母亲严纯,幼承家教,能咏诗作词。武迟青少年时,家境不裕,读大学时曾接受舅父严鸥容(早期留学英国)的经济资助。他在青年时期就好学上进,热爱祖国。

  1932年武迟毕业于杭州蕙兰中学,考取清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在校期间,他勤奋读书,成绩显著,是理学院获得奖学金的优等生。他还满怀爱国热情,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被北平市警方拘留,经学校多方交涉,才保释出狱。他于1936年秋在清华大学毕业,因成绩优异进入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所工作。同年他又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赴美留学。原定1937年8月赴美,不料日本侵略军大规模侵华。他认为中国受侵略和欺辱是国家太贫穷,太落后。在工业救国和科学救国思想的指引下,他带着对祖国的热爱,带着亲人的嘱托,远渡重洋,求学异域,以期学有所成,为振兴中华作出贡献。

  武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期间,系统地学习了化工专业知识,于1939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他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为学习更多的生产实践知识,他放弃了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毅然参加学院办的化工实践学校,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帮助工厂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从多方面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久,他应聘于美国纽约世界贸易公司和福斯特惠勒公司,担任工程师10余年。在这期间,他曾直接在侯德榜领导下做技术工作,并到美国和加拿大的几个大化工厂实习,业余时间还学习电机、机械和自动化方面的专业课程,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更为丰富,为日后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远在海外的武迟看到了祖国的希望和光明的前景。他毅然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高薪职务,高兴地接受了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的聘约。1950年回国前,他将自己在美国工作10余年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大量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并对美国和欧洲化学工业现状做了分析对比。在此基础上他与施铨元(著名美籍华人工程师)合作编写了数十万字的教材《基础化学工业技术》(The Technology of Basic Chemical Industries)一书,为回国任教作了充分准备。

  武迟回国后积极参与创建了清华大学石油系。不久,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他与其他同志一起以清华大学石油系为基础参加筹建北京石油学院。他相继担任教授、系主任和副教务长,并兼任研究生导师,为石油炼制工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1958年武迟调任石油工业部生产技术司总工程师,负责生产技术组织管理工作,对合理利用大庆原油资源,加强炼油厂的挖潜改造,提高炼厂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对采用炼油新工艺“五朵金花”的工业应用等做了大量组织工作。

  1966年在锦州石油六厂进行顺丁橡胶会战期间,武迟担任副指挥,全面负责技术领导工作,经过数月的日夜奋战,为万吨级工业生产装置设计提供了可靠数据。1969年受“文化大革命”冲击,他下放“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回京恢复工作,担任燃化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全面负责科研规划和开发工作,亲自主持催化重整和提升管催化裂化等新工艺的开发。该工艺在工业生产上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得到全国科学大会嘉奖。

  1983年后,他年事日高,身体逐渐衰弱,特别是肺心病日益加重。但他在行动极端不便的情况下,仍一心倾注于科研工作,孜孜不倦地阅读文献和专利,甚至在家里边吸氧气边书写对全院科研工作的建议和长远设想,此情感人甚深。由于过度劳累,病情恶化,抢救无效,不幸于1988年3月1日与世长辞。

  武迟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他为我国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科技事业的发展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是一位德才兼备的教育家,杰出的科技专家。

为石油炼制工业培育英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石油工业极其薄弱,在高等学校中没有培养高级石油人才的专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适应迅速发展石油工业的需要,在清华大学酝酿成立石油工程系。1950年武迟回国后,积极投身于石油工程系的筹建工作,担任代理系主任、教授,同时建立了燃料研究室,组织开展了天然石油和页岩油加工的研究。1952年秋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武迟积极参与筹建北京石油学院,任炼制系主任和副教务长。他在教学中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开设炼油工艺新课程,如炼油工程、马达燃料等;常深入基层,到东北有关炼油厂搜集人造石油和页岩油生产资料,以充实教学内容;积极创建石油炼制专业试验室,亲自开展催化裂化催化剂和工艺研究;还兼任研究生导师,培养了多名研究生。

  武迟在教学方法上有特色。他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培养研究生时,对专业基础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给学生指定有关原文专业书籍,规定阅读页数和时间,定期和研究生、辅导教师围坐一起,提出问题,相互质疑,共同讨论。他平易近人,谦虚谨慎,对一时不清楚的问题,采取探讨的态度,而不是好为人师。他治学严谨,结合实际,出题考试,总是自行验算准确无误,才将试卷下发。他对学生要求严格,重视品德教育,学生和辅导老师对他十分敬佩。武迟培养的研究生绝大部分品德兼优,有些毕业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有些申请了专利。他淡泊名利,在对外发表文章时,在申请专利时,总谦虚地不署自己的姓名。




  武迟在清华大学、北京石油学院和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和科技人才,为炼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组织攻关会战 促进技术进步

  60年代初期,我国发现大庆特大油田,石油部提出充分利用石油资源,深度加工,老厂革新改造挖潜,提高效率,大力开发新工艺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以求达到3年过关,5年立足于国内的目标。此时,武迟已调任石油部生产技术司任总工程师。为了熟悉各炼油厂的生产技术情况,他走遍全国各炼厂进行调查研究,亲自参加半工业试验和试生产工作。1961年在石油七厂的大庆原油加工的会战中,他积极发挥技术领导作用,与会战人员共同努力,解决了大庆原油质重蜡多、易凝固、难炼等难题,提高了产品的收率,缩短了沥青氧化时间和炼焦时间,为其他炼厂炼大庆油提供了宝贵经验。他自己也从中经受了锻炼和提高,积累了生产实践经验。

  1963年他在石油三厂参与催化重整半工业试验装置攻关会战的领导,经过多次试验,使试验装置不断完善,为日后重整新工艺、新催化剂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完善的半工业试验场所。1965年他参加大庆炼油厂重整装置开工的领导,当时年事已过半百,一次为了查找抽提塔操作不正常的原因,他不顾身体疲劳,亲自爬到塔上检查。这种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深受人们称赞。

  合成橡胶是战略物资,60年代初期我国合成橡胶的品种和产量都很少。为了加快合成橡胶的开发,1966年在国家科委领导下,由化工部、石油部、中科院、高等院校组成攻关会战队伍,在锦州石油六厂进行顺丁橡胶半工业生产试验攻关会战。武迟受命任现场攻关会战技术领导工作。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初期,社会秩序混乱,他以高度的责任心,组织来自四面八方的科技人员,与现场职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攻克了我国自行研制的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丁二烯聚合制顺丁橡胶千吨级半工业试验全套技术和设备的难关。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强的创新精神,从每个工序的试车方案到投料试验,始终坚持在第一线、现场指挥。有些技术难题,亲临现场研究解决。在气体分馏试车中,一直得不到合格产品,而各工艺指标都显示正常,其原因何在?武迟深入现场调查分析,判定塔内塔盘有堵塞。经拆卸塔盘后发现安装间隙太小,使塔内处于液泛状态。经过整修,问题迎刃而解。在丁二烯聚合试验时,他多次与会战人员研究改进搅拌桨的型式,从而确定了目前各大生产装置使用的类型。在聚合溶剂再生蒸馏试验时,达不到指标要求,他提出了先脱水后分离的流程新方案,经改装后,试验一次成功。现在该生产装置仍被普遍采用。

  历经半年多的艰苦奋战。顺丁橡胶千吨级半工业试验装置会战工作于1967年初结束,投入正常运转,为设计万吨级大生产装置提供了基础设计数据。燕山石化公司胜利橡胶厂在此基础上建成了一套万吨级顺丁橡胶生产装置,开车后运转很不正常,发生“挂胶”、“堵塞”、“污水”、“质量”四大问题。武迟于1972年从“五七”干校回京后,再次参加组织万吨级生产装置攻关会战的技术领导工作。经过几十天日夜奋战,终于解决生产运转中的四大难题,为我国顺丁橡胶大型生产装置正常生产作出了新的贡献。1986年顺丁橡胶工业化科技成果获得国家首届科技进步奖的特等奖,自行研制开发的生产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很快畅销国内外。

重视基础性研究 开发新型催化剂

  1972年后,武迟担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分管全国石化系统的科研规划和重大项目的开发工作。他十分重视应用基础性研究,同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围绕生产建设任务协调各个领域的科研课题。对分子筛提升管催化裂化新工艺、渣油催化裂化新工艺、多金属重整催化剂的研制与开发应用等,他都亲自指导协调各方面工作。为使1974年从国外引进的重整装置所用的催化剂能自力更生,立足于国内,武迟组织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综合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石油三厂,上海、南京炼油厂,抚顺炼制所等单位联合攻关。从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验室的研制到石油三厂进行催化剂放大制备,从半工业试验装置考核到组织催化剂工业生产,最后在石油七厂重整装置上实际试用成功,达到引进的国外催化剂水平,他一直参加领导和决策。他始终以严谨扎实的科学态度来指导工作。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为了使各单位所做催化剂的性能有同一标准的可比性,他提出将各家催化剂集中到一个单位,用相同的设备、条件、人员操作,进行科学的对比,在此基础上取各催化剂的特点,再集中人力进行研究。最后选出了铂、铱、铝、铈多金属催化剂配方,在石油三厂进行催化剂放大试验,以及在半工业重整装置上进行投料试运转。在此过程中,武迟又组织制定开工方案,发动技术人员献计献策,做到人人心中有数,严格把关,从而顺利地完成了催化剂的开发工作。1977年大连石油七厂使用国内生产的这种多金属重整催化剂时,武迟又深入现场,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兢兢业业地修改开工方案,对重要的操作岗位组织专人负责值班,他自己不分昼夜深入现场指导,技术把关。他常因操劳过度,每晚午夜服用安眠药方能入睡。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大连七厂重整装置使用国产催化剂,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获得国家科委的奖励。


  1978年后,为了开发更好的重整新型催化剂和新工艺,武迟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经过充分讨论,选定双金属铂-铼和铂-锡两种催化剂作为主攻方向,同时加强重整工艺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现在这两种催化剂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在工业上推广应用,且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武迟在重整催化剂开发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振兴石化工业献出毕生精力

  武迟是石化战线具有渊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他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勤奋好学;他密切注视着世界科技发展动态,勇于实践;他谦虚谨慎,淡泊名利。1966年夏季,他在锦州石油六厂指挥顺丁橡胶攻关会战,有一次晚上骑自行车去工厂的路上与人相撞,摔倒昏迷,人事不知,经医院抢救才苏醒过来。他稍事休息几天,又带病坚持上班。

  1969年,武迟被下放“五七”干校劳动锻炼。由于过度的体力劳动,胃溃疡3次发作、出血,身体虚弱难于支持。1970年他咏诗明志:“雾里水塘春水漾,岸边弱柳嫩条鲜;诚属放眼量风物,尽瘁还余十几年。”充分表述了他为振兴祖国的踌躇之志。1972年他从干校回到北京,虽身体衰弱,百病缠身,但仍充满信心,他说:“我躯虽衰志未衰,愿继前贤迎盛时”。他常摇晃着瘦长的身躯,坚持看书学习,钻研催化工艺及有关理论,大力推动分子筛催化剂的研制及工艺开发工作。

  1985年后,武迟因过度劳累,肺心病恶化,呼吸功能衰竭,靠吸氧维持生命,但心中仍想着祖国事业的发展,壮心不已。他写道:“春日唯余窗下坐,喜看老树绿枝鲜。神州古国多生气,剩勇犹争献几年。”他在家里一边吸氧一边阅读文献资料,强忍病痛的折磨,写出了对石油化工学院工作的建议和长远发展的设想。他经常打电话、写条子招呼人到家里来商谈工作,并就所看到的资料和专利文献写出自己的意见和评论,提供给专题组参考。他躺在医院病床上,仍逐字逐句地修改研究生的论文。在他病危抢救、用人工呼吸维持生命、已经不能说话、而头脑仍清醒时,还用颤抖的手写字询问国产重整催化剂的开工情况,并提出对新催化剂制备时要注意的问题。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他想的还是祖国的石油化工事业。他为石油化工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民的事业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作者:王君钰 严可居)

简历

  1914年12月16日 出生于北京。

  1932年 毕业于浙江杭州蕙兰中学。

  1932—1936年 北京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

  1936年 任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37—1939年 就学于美国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获化工实践科学硕士。

  1939—1949年 美国纽约世界贸易公司及美国福斯特惠勒公司任工程师。

  1950—1953年 任北京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代系主任。

  1953—1958年 任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主任、副教务长。

  1958—1969年 任石油工业部生产技术司总工程师。1965年后兼石油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1969—1972年 湖北潜江石油部“五七”干校。

  1972—1983年 任燃化部、石油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1973—1988年 任中国石化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高级技术顾问、中国石化总公司技术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

  1988年3月10日 逝世于北京。

主要论著

  1 武迟,杨光华石油化工的现代发展.燃料学报,1956,1(65)

  2 武迟,周佩正.异丙苯催化动力学及硅铝催化剂中毒燃料学报,1959,4(1)

  3 武迟,王君钰.共胶硅铝催化剂的酸性,燃料化学,1959,4(3):199

  4 郑长波,李再婷,武迟.在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的减压瓦斯油催化裂化产品分布及动力学.石油学报,1988,4(2):20
1条评分
10:10 财富 +40 版块管理 2007-06-05
本人所回复内容为网络提供,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合法性由国际互联网负责,本人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离线eclipse
发帖
1929
财富
1931
威望
234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7-06-06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侯德封——我国地球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侯德封,区域地质学家、矿床学家、地球化学家。他所著第三、四、五次《中国矿业纪要》对我国矿产资源作了详细总结。善于从生产实践中发展



新学科和新的科研机构,培养了一批人才。他由总结锰矿而推动了沉积矿床学之研究;倡导“陆相生油论”而筹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室”;因从事水土保持而创立“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并提出“化学地理”、“化学地史”概念;由铀矿床和核实验地质之研究而开拓“核地质学”之新方向,成为联系实际为生产服务之楷模。


  侯德封,字洛村。童年学习努力,11岁入河北保定高师附小。13岁入保定育德中学。4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进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23年毕业。当时就业困难,改行到山东莱阳中学教书2年。从1926年开始,辗转于矿业和地质调查部门,奔波于高山大江矿井钻台,为祖国的工矿事业和地质矿产调查研究进行了广泛实践,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使他成为中国早期的一位学识广博的地质学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候德封积极参加组建地质工作机构和主持地质科学研究,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为满足我国各项建设对地质矿产的需求,为创新和发展我国地质科学,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尤以他对新人才、新机构的培养扶植,对新理论、新技术的倡导支持,在地学界享有很高的威望。1978年,他提出的核子地质学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在他去世后的1982年,因他在“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学工作”中的突出贡献而成为获得这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主要人员。他先后当选为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数十年进行矿产调查,对锰矿勘查提出创见
  早年,我国地质事业几乎一片空白,侯德封花了很大精力编写《中国矿业纪要》。1929年,候德封编写了第3次中国矿业纪要,收录了全国208个矿区、43个矿种,包括煤、铁、石油、金属、非金属等矿产的情况。1932年和1935年出版了第4次和第5次《中国矿业纪要》,记录了调查到的和收集到的矿产资源资料,基本勾划出当时全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些仍然具有找矿勘探的重要参考价值。
  1937年出版了《黄河志·地质志略》,是侯德封早年又一项重要的工作。这本志略叙述了秦岭以北、阴山以南,包括甘、陕、晋、冀全省和青海、宁夏、内蒙、河南、安徽、江苏等省部分地区的黄河流域的地貌、地层、构造和矿产等情况,是治理黄河、开发黄河流域的一份珍贵资料。
  在此期间,侯德封从北到南亲自进行了广泛的地质矿产调查,包括黑龙江的沥青和褐炭,河北开滦的煤矿,太行山东麓的煤田,河北的石棉,河南修武的煤田,山西的菱铁矿,福建的漳龙地质,甘肃的兰州地质剖面等,还进行了中国黄金的研究,先后写有20多篇报告和论文。
  1938年侯德封到四川地质调查所工作后,地质矿产调查活动更趋繁忙。广元南江地质矿产、犍为煤田、河北磁县粘土矿的调查,黔北地质矿产调查、四川铁矿、四川地质构造与矿产关系的研究总结等,为当时和后来的矿业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指导方向。
  1946年侯德封到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率队调查了长江三峡的水库坝址问题,这是我国自己第一次认真进行的这种地质勘察。从此,他又萌发了对我国工程地质工作和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的注意和重视。在此期间,作为陈列馆的主任,他精心地布置地质与矿产的陈列和展示,其中生物发展史特别是人类发展史资料完整,设计新颖,颇受欢迎,为我国地质博物学的创立和发展起了开拓作用。
  1950年,侯德封组织和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大规模的东北地质矿产调查,为恢复与发展东北地区钢铁基地和其他工矿业的资源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不久,我国钢铁工业支柱之一,湖南湘潭锰矿资源告急,侯德封等组织和参加了研究工作,发现已濒于枯竭的浅部氧化锰矿。根据成矿规律和调查情况,预测其深部可能存在原生碳酸锰矿。钻探结果证实了这个创造性的预见,解救了我国钢铁工业断锰的危机。这件事在当时各报刊上广为登载,为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科技服务于经济工作起了积极的作用。
  1955年,侯德封领导并参加了西北石油地质调查工作。他提出,有无石油生成,不在于地层是陆相还是海相,主要是有没有合适的古气候和古构造。地层厚、有潮湿气候期,是生油层和储油层发育的基本条件。下降生油,隆起聚油,一生一聚形成油田。不仅我国西部中新生代巨厚的陆相沉积盆地有油田,我国西南和东北中、新生代凹陷也很有生油前景。他当时的见解,不仅成功地解释了我国西部的油田成因,推动了青海的石油勘探工作,成为把我国石油勘探基地由西往东进行战略转移的决策人之一,导致了大庆油田和东部其他油田的发现。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于60年代初内部出版的我国第一部《陆相生油》专著,是在侯德封指导下,由一批年轻科技人员完成的。陆相生油理论是我国石油地质科学的一个创造,为今后的石油普查勘探起着长期的指导作用。
  1960年,我国国防工业由于国内外的情况变化而处于困难境地,侯德封为此领导和参加了有关工作。他与其他专家共同领导调查我国各地的许多铀矿,进行了成矿理论研究,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推动了铀矿事业的发展。侯德封和叶连俊、谷德振等一些学者承担和领导了核试验场的地质工作,包括场地的工程地质研究和爆炸力的地质效应研究。在缺乏资料、缺乏前人经验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开拓创新,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在国内首创核子地质学
  侯德封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的时候,已经51岁了,而他那创新的理论思维和学术思想,日益蓬勃发展。


  1956年,侯德封领导了我国第一个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实验室的创建。他和李璞等专家一起,培养了我国第一支同位素地质学科技队伍,开拓了我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和其他测试工作,为把我国地质科学和普查勘探工作提高到一个崭新水平提供了一项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术。
  1957年,侯德封首先开创了我国稀有元素和稀土元素的调查研究工作。这项工作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国家建设对稀有、稀土元素的急需,一方面是为提高我国地质科学研究水平开辟新的理论方向。在他和郭承基、司幼东等的指导下,使我国的这项研究获得迅猛发展。他们多次到白云鄂博指导工作,把一个大铁矿变成为一个特大的稀土矿床,以后又在其他地区和一些盐湖中陆续发现许多稀有元素和稀土元素矿床,使我国成为一个稀土材料生产大国。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侯德封倡导和开拓了我国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成为我国地球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把宏观的构造、地层、岩石、矿物、矿床的研究深入到微观的物质结构和元素活动的层次上来,提出用化学地理和化学地史方法研究地球历史和成矿规律,划分出外能圈(包括大气元素、海洋物质、腐植质、盐类、风化壳、沉积地层等)和自能圈(包括花岗岩组分区和辉长岩组分区),推动了我国地球化学这一门新兴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60年代初,侯德封在实践中认识到,应该把物质结构和元素活动的研究再深入到核子的层次上去,用原子核的转变及其能量的积累与释放的微观认识来解释宏观的地质问题,从物质由基本粒子组成这一基本概念出发来认识地球物质的性质和运动规律。1961年,年逾花甲的侯德封,连续在《科学通报》上发表3篇论文,正式提出了他的核子地球化学理论,亦即核子地质学。这个理论认为,组成地球的一切元素或同位素在地球发展的自然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认识元素的共生系统和量与质的变化规律;核转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是地球物质演化的基本因素和动力。
  1964—1965年,侯德封用他的核子地质学理论研究了金属成矿问题,在《地质科学》上连续发表3篇论文,论述了其研究结果。他指出,根据铀同位素丰度的计算,20—22亿年前,天然铀中的235U丰度特别高,如果岩石中存在慢化剂(如水、碳等),按反应堆中铀产生链锁反应的理论计算,岩石或矿石中有可能产生规模较大的链锁反应。1972年,法国科学家证实,非洲加蓬的Oklo铀矿区在20亿年前有9—10个天然核反应堆区,每个区有若干个反应堆,链锁反应时间持续了60—140万年。这是对侯德封理论推断的极好证明。
  根据这个理论,侯德封在70年代又倡导开展寻找自然超铀和超重元素的研究。他推断自然界可能存在第124号超重元素。果然,1974年,美国一个实验室在独居石中发现了124号和126号元素。我国也于1982年在一些铀矿物和稀土矿物中找到了超重元素钚。
  1974年,侯德封的《核转变能与地球物质的演化》一书出版,详细阐述了核子地质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核子地质学。
为新中国地质科学事业做了大量规划组织工作
  50年代的东北地质矿产调查,西北石油地质考察,祁连山综合考察,黑龙江流域地质考察,三门峡水土保持考察;60年代初的海南岛红土沉积考察等,侯德封都是组织者和领导者,为完成国家任务和培养科学人才作出了贡献。他参加50年代初我国地质机构的调整工作及国家12年科学发展规划和10年科学发展规划的制定,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建立、搬迁和发展制定许多长期的和年度的规划计划,为发展我国地质科学发挥了很大作用。他任过地质陈列馆主任、《地质论评》编辑部主任,长期兼做中国地质学会的组织工作,为活跃地质学术交流花费了许多心血和精力。
  侯德封是我国工程地质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我国第一个工程地质研究室和第一个第四纪研究室是侯德封于50年代早期在地质研究所建立的。1954年,他组织北京地质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古生物研究所和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室的科研人员进行三门峡水库淹没区的第四纪地质研究。1957年他和杨钟健一起协助李四光组建了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并一直担任这个委员会的副主任之一。
  1958年,侯德封参与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别是该校地球化学系的创建工作,并担任这个系的系主任。在教学计划中,他强调该系学生一定要打好数、理、化坚实的基础,一定要练好新兴实验技术的基本功。在他的指导下,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化学系毕业的一批批学生,即以知识面宽、思路活跃和技术熟练而活跃于地质学界,为提高我国地质科学水平,为发展我国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技术,起到了推动和骨干作用。
  侯德封十分关心新学科的建立,同时也认为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要为新学科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他和张文佑、尹赞勋、涂光炽等一道,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发展了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两个研究方向,并适时地于1966年完成了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组建工作,亲自兼任该所所长。后来,许多与地球化学有关的新学科,如有机地球化学、矿床及层控矿床地球化学、天体地球化学、稀有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为国家建设作出了许多新贡献,都是与地球化学学科和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分不开的。


  在侯德封的关心、倡议和推动下,中国科学院的兰州地质研究所、青岛海洋研究所及该所沉积室、南海海洋研究所、青海盐湖所及该所地球化学室等相继建立,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地质和海洋湖泊科研战线上的几支活跃的生力军。
  侯德封为中国地质科学事业终生奋斗的成果和精神,深为后人景仰。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设立的侯德封奖,已成为鼓励年轻一代的矿物学家、岩石学家和地球化学家成长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易善锋 姜传武 夏明)
简历
  1900年5月4日 生于河北省高阳县河西村。
  1917年 入北京大学预科。
  1923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1924—1925年 山东莱阳县中学任教。
  1926—1927年 任河南中原煤矿公司钻探师。
  1928—1935年 任农矿部(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技士。
  1936—1937年 任山西太原晋绥矿产测探局矿产课技正、课长。
  1938—1945年 任四川省地质调查所技正。
  1943—1945年 任四川省地质调查所所长,兼任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 
  1946—1949年 任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兼陈列馆主任。
  1950 年任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
  1951—1980年 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1951年 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南京办事处主任。
  1952年 加入九三学社。
  1954—1962年 任中国地质学会书记、秘书长。
  1955年 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6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1980年 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1958年 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系系主任。
  1958-1964年 被选为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8-1980年 兼任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
  1978年 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78年 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名誉理事。
  1979年 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1980年2月24日 在北京逝世。
主要论著
  1 侯德封.开滦煤矿.河北矿学界,1929(1).
  2 候德封.第三次中国矿业纪要.农矿部地质调查所,地质专报,丙种,1929(3):1—366.
  3 侯德封.太行山东麓煤田地质构造研究.农矿部地质调查所,地质汇报,1930(15):25—51.
  4 侯德封.河南修武煤田地质.农矿部地质调查所,地质汇报,1930.
  5 侯德封.第四次中国矿业纪要.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地质专报,丙种,1932(4):1—456.
  6 侯德封.黑龙江省札诺尔沥青矿及褐炭矿地质.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地质汇报,1932.
  7 侯德封.黄金.自然,1933,1(32).
  8 候德封.黄河上游之地质与人生.地理学报,1934,1(2).
  9 侯德封.福建漳龙一带地质.自然,1934,2(上册).
  10 侯德封.第五次中国矿业纪要.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地质专报,丙种,1935(5):1—628.
  11 侯德封.黄河志(第二篇).地质志略,国立编译馆,1937.
  12 侯德封.山西之菱铁矿.中国地质学会会志,1937,17:451-458(英文).
  13 侯德封.广元南江间地质矿产.四川省地质调查所丛刊,1939(2):1—64.
  14 侯德封.犍为煤田地质.四川省地质调查所,矿产专报,1940(2).
  15 侯德封.北川绵竹平武江油间地质.四川省地质调查所丛刊,1941(3):1—30.
  16 侯德封.四川铁矿概略.四川省地质调查所,矿产专报,1941(4).
  17 侯德封.黔北地质矿产.四川省地质调查所丛刊,1945(8).
  18 侯德封.四川地质构造史及其与矿床之关系.中国地质学会会志,1947,27:253—263(英文).
  19 侯德封.从地层观点对中国锰铁等矿产的寻找提供几点意见.地质学报,1953,33(1):29—45.
  20 候德封.目前中国的锰矿问题.地质学报,1953,33(3):183—195.
  21 候德封.目前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中的基本问题.地质知识,1955(4):1—7.
  22 侯德封.地层的地球化学概念.地质科学,1959(5):68—71.
  23 侯德封.关于陆相沉积盆地石油地质的一些问题.地质科学,1959(8):225—227.
  24 候德封.化学地理和化学地史.地质科学,1959(10):290—293.
  25 侯德封.核子地球化学.科学通报,1961(10):1-20.
  26 侯德封.几种主要内生铀矿床元素共生的检查.科学通报,1961(10):22—29.
  27 候德封.分散元素与金属元素的共生与裂生关系.科学通报,1961(12):1—5.
  28 侯德封.金属成矿论.地质科学,1964(4):299—312.



  29 侯德封.金属成矿各论(一).地质科学,1965(2):95—105.
  30 侯德封.金属成矿各论(二).地质科学,1965(4):303—311.
  31 侯德封.同位素周期表的试作.地质科学,1973(3):245—249.
  32 侯德封,欧阳自远.核转变能与地球物质的演化.科学出版社,1974.
1条评分
10:10 财富 +40 版块管理 2007-06-06
本人所回复内容为网络提供,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合法性由国际互联网负责,本人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离线忆唐
发帖
100
财富
11115
威望
30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7-06-10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我国地貌学开创者之一——叶良辅
 
(1894—1949)


叶良辅,地质学家、岩石学家、地貌学家、地学教育家。是我国第一批地质工作者之一。他的《北京西山地质志》、与谢家荣合著的《扬子江流域巫山以下地质构造与地文史》都是我国区域地质研究的典范。以湖北大冶、宁镇山脉和东南沿海等岩浆岩之研究为我国岩浆岩岩石学奠定了基础。他以构造地质、岩石学为依据对长江三峡、山东胶州湾地貌之研究,开创了我国地貌学新局面。晚年长期致力于地学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地学人才。



  叶良辅,字左之。原籍浙江余杭县,出生于杭州佑圣观巷。童年时期,父母双亡,全赖祖母教养。他自幼生活简朴,秉性聪颖,冷静寡言,学习勤奋,在上海南洋中学读书时,就深受老师丁文江的器重。1913年毕业后,考入北洋政府农商部地质研究所,该所相当于地质专修科,学制三年,受教于丁文江、章鸿钊、翁文灏及顾问安特生等名师。该班同学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届地质人才,他成绩居全班之冠,为当时师友所共同赞赏。后在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工作。1920年1月派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进修,1922年6月获理学硕士学位。他在美国学习期间,除攻读地质学方面课程外,还随D.W.约翰逊(Johnson)攻读地形学,为他后来研究地形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叶良辅自1916年起先后在地质调查所工作9年,在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工作10年,在这期间发表论著21篇,均为地质调查和研究开创性成果。1936年他因积劳成疾,染患了肺病。1938年仍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之聘,去浙江大学任地质学、地形学教授。他在浙江大学任教12年,这时他更着重于地形学的研究,发表的论著也多属地形学的范畴。他一生著作十分严谨,内容丰富,文字简练,论点精辟,富有创见,研究方法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当时地质学、地形学启蒙时期,发挥了开拓性的作用,直至今日,他的著作还有重要参考价值。

  他在地学方面的知识是很渊博的,培养了很多地质、地貌和地理方面的人才,尤其新中国地貌学发展成很多分支学科,他的学生们是尽了心力的,但光荣的奠基者应属于叶良辅。

主编我国第一部区域地质专著

  他主编《北京西山地质志》,成稿于1919年,出版于1920年,内容分地层系统、火成岩、构造地质、地文以及经济地质等五章,是我国最早的也是当时最完善的一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所附地质图由1:5万实测,缩小为1:10万,也是当时水平最高的图件。这份资料长期为后人所参考,可谓文图俱优,誉满中外。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秉维说:“叶先生的《北京西山地质志》是我最早而又读得最多的一种资料,印象较深”,“我背着叶先生的地质志和地质图,跋涉于门头沟、斋堂之间时,叶良辅三字常常浮现于脑海之中……”,可见《北京西山地质志》所起的作用。本区地质测量由叶良辅、赵汝钧、刘季辰、陈树屏、王竹泉、朱庭祜、谭锡畴、谢家荣、马秉铎、卢祖荫、李捷、徐渊摩、仝步瀛等13人分组负责,最后由叶良辅综合成图。文字方面除火成岩一章系翁文灏供稿外,其余均为叶良辅所撰写。他对庞培里、李希霍芬的地层分类,及梭尔格的地质构造的错误处,均曾一一予以纠正。《北京西山地质志》问世后,叶良辅就自然被公认为同辈中的佼佼者了。

  1928年,叶良辅与赵国宾合著《湖北阳新大冶鄂城之地质矿产》、1926年著《安徽南部铁矿之类别及成因》和《湖北鄂城灵乡铁矿》是我国早期关于长江中下游地质和铁矿矿床学研究的论著,调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产地,其论著的重要历史意义和实用价值自不待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些论著仍为地质勘探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

  1930年著《浙江平阳之明矾石》(与李璜、张更合著),1936年著《研究浙江平阳矾矿之经过》,1931年著《浙江青田印章石》(与李璜、张更合著),为我国研究该两矿种的先驱,浙江地质人员在50年代起对矿区开展普查勘探工作时,就一直参考他的报告及所附图件,他计算的矾山明矾矿储量与今日勘探结果并无多少差异,其精确性尤其令人敬佩!当时他还发现了苔湖及南雁荡仙姑洞附近的新岩洞等处明矾石矿,提供了后备基地的资料。

  他在研究明矾矿时,主张对矿石作工业试验,他说:“本来一种试验,不能一定成功,不过不试验是永不能成功的,况且原料的价格因社会需要、生产方法及产量多少而变迁,今日称为不可用的,又安知非将来的宝藏呢?我们的基础研究工作,做了总是有用的。”这是至理明言。明矾矿如此,其他矿种也莫不如此,他称赞丁文江提出的“同样的研究何不研究应用问题”的研究方针,直至今日,这种科研方针,无疑也是正确的。

  他调查过河北临榆柳江煤田、安徽宣城泾县煤田、浙江长兴煤田和鄂东煤田等处,他对地层划分也具有创见,并曾加以命名,如他曾详细研究过侏罗纪地质,确定“门头沟煤系”代表下侏罗统,“髫髻山系”代表上侏罗统;并首先命名志留纪“铜官层”和中上二叠统“宣泾煤系”。据称“铜官层”居下石炭统之下,以砂岩、砂质页岩、硅质砂岩和石英岩为主,因初见于铜陵县铜官山故名。“宣泾煤系”在宣城泾县最为发达,且富于化石,时代可以确定,故以宣径煤系名之。

为岩浆岩研究奠定基础

  他主张地质工作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野外与室内工作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他重视野外调查研究,但也注意室内岩矿鉴定和综合研究工作,他的火成岩的研究成果居当时国内之首,1925年著《中国接触变质铁矿区闪长岩之岩性研究》,概述了闪长岩的矿物成分、岩石种类、产状及侵入时期,尤着重与铁矿关系的研究,他研究的矿区包括山东金岭镇,江苏利国驿,南京近郊凤凰山、静龙山、蒋庙,湖北大冶、鄂城,安徽当涂、铜官山,湖南武安的红山等,对各处铁矿的开发也发挥了指导作用。




  他于1930—1931年连续发表了《浙江沿海之火成岩》,《中国东南沿海区流纹岩及凝灰岩之矾石化及叶腊石化作用》及《中国东南沿海火成岩之研究》。他研究的区域包括浙江永嘉、瑞安、平阳、青田、玉环、乐清、黄岩等县,研究的内容有火成岩的种类、分布、侵入岩时代及产状等,并根据显微镜下研究,确认“明矾石乃流纹岩及凝灰岩变质而成的次生矿物”,“笔腊石(即叶腊石)则为块状流纹岩或凝灰岩经热液作用变质而成”。他的研究方法对后人提供了示范性的作用;他的研究成果一直为浙江地质工作者和岩矿鉴定工作者所学习和利用,并视为宝贵资料。

  1934年他与喻德渊合著之《南京镇江间之火成岩地质史》发表,据作者自述“本篇研究除野外之观察外,特重于室内显微镜下之研究与化学成分之分析,凡所有岩石之分类系以尼格里氏之分类法为本,而以矿物与结构为辅”。作者共制成薄片1500余块,加以观察研究,对宁镇山脉火成岩的分布、期次、种类、岩浆类别及岩浆循环等均有精详的研究,并论述火成岩侵入或喷出的影响,本区有接触变质岩的产生及矿产的沉积。1938年张兆瑾曾作书评,谓“此书为研究经济地质及变质岩者所不可不读,欧美各国对于火成岩之研究甚早,独我国对于此类之研究殊属罕见,此篇为著者3年心血之结晶……”本文在当时为我国研究区域火成岩的杰作和指南,曾受到中国地质学会的特别奖励。

我国地貌学开创者之一

  他在初期著作中就重视地貌的研究,如《北京西山地质志》就专列地文一章,他以构造地质学、岩石学为基础,从事地貌学的研究。

  1925年与谢家荣合著发表了《扬子江流域巫山以下地质构造与地文史》。该文以地质构造为基础研究地貌。作者对长江三峡的成因和鄂西地文期有独创的见解,明确提出长江三峡的形成,首先由于河流劫夺,而后是复幼深切的论断,并倡议建立鄂西期准平面,山原期壮年地面和峡谷期的3个著名地文期。后来许多学者如李承三、沈玉昌、杨怀仁等调查研究所得结论都和他一致。近年来并陆续证明,这3期地貌在云贵高原上皆有发育。据南京大学教授杨怀仁称:“巫山以下地文期之研究论点发表后经60余年之考验,不仅地貌上可靠,而且更得到地球物理性质上的证实”,这篇著作对今日长江三峡的开发研究,也具参考价值。

  1932年叶良辅与喻德渊合著发表了《山东海岸变迁之初步观察及青岛一带火成岩之研究》。该文以岩性为基础研究地貌。叶良辅在研究工作中,从不迷信专家和洋人。他指出胶州湾与青岛一带地貌之构成主要受花岗岩、火山岩的岩性影响,并就唐县期侵蚀面的研究,否定了日本学者所谓海岸上升的论点。

  1943年著《瀚海盆地》,初由浙江大学石印问世,1948年由正中书局重印。此书主要依据C.P.勃克(Berkey)与E.K.毛里士(Morris)《蒙古之地质》和20多种地质地理文献,提炼精华编写而成。本著沿19条路线进行地貌特写,叙述岩石和构造,从而进一步认识地貌,是一份极其重要的区域地质学和地貌学教材,也是我国干旱区地貌中一本划时代的佳作。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赵松乔称:“我多次在蒙古高原上考察,差不多到过内蒙古自治区的每个旗(县)以及中蒙边界的大部分地方,《瀚海盆地》一书均成为不可缺少的基本参考书”,赵松乔曾发表很多篇有关内蒙古自治区的调查和研究著作,均大量引用《瀚海盆地》中资料,可见《瀚海盆地》的重要价值了。

  1938—1940年,叶良辅发表了《科学方法之研讨》(译文)、《科学研究指要》和《科学方法与地学研究》等3篇论文。他以地貌现象为例,阐明科学研究方法,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是专讲科学方法论的珍贵著作,长期以来为地貌学研究生和地貌工作者的重要参考资料。他指出“求真为科学之精神,科学方法乃求真之途径”,“臆说与精细之分析,合而为用,实为求得准确之工具,亦为科学研究最善之保障”,“科学之精神,非科学家所特有,亦非科学家所尽有,但为科学家所应有,其所养成之习惯,为公正、谨慎、坦白、温柔、诚实等诸美德,其影响于吾人处世之态度,遇事之方术者至大,故吾人之所以研究地学也,其目的为真理,其副产品为道德之修养,与其他科学之研究,固无异也”。叶良辅本人治学中所坚持的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及道德情操,正是吾人学习的典范。

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

  他是中国地质学会26位创立会员之一,也是永久会员。中国地质学会于1922年成立,他任第1届评议会编辑,第2届、第3届编辑主任,自第2届至第6届(1923—1928年)任评议会评议员,第7届(1929年)任评议会副会长。学会自第9届起,将评议会改称理事会,会长改称理事长,评议员改称理事,叶良辅自第9届至15届(1938年)连任理事,并在第12届(1935年)时担任理事长。学会自第20届(1944年)起增设监事会,叶良辅连任监事,直至1949年逝世为止。

  叶良辅一生中在中国地质学会担任重要职务,为学会做了大量工作,在学会活动和中国地质学科的发展上,叶良辅是贡献心力的,也是今日中国地质学会会员们所难以忘怀的。




我国地学界德高望重的教育家

  他早期在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任教,时间都不长。自1938年到浙江大学任教后,就一直没有离开,他除担任研究生导师外,曾先后开设过自然地理学、普通地质学、历史地质学、经济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及高等地形学、地形学等课程,还为土木系开设工程地质学。他长期肺病缠身,一直是带病上课,声音低弱。但同学们专心听讲,安静无声,均以听他讲课为快。1946年他携家随浙江大学由遵义迁返杭州,以后他的体质更加衰弱,声音嘶哑。同学们不忍心他从佑圣观巷家中走到学校上课,劝他在家中讲课。他执意不肯,同学们只得请他在课堂里坐着讲授,但他经常咳不成声,有时要连续咳喘几分钟才稍安静,但又接着讲课,同学们既为他的严重病情担忧,又为他的崇高工作态度所感动。

  他教育学生,要求德才兼备。他曾向同学们介绍原农商部地质调查所老一辈人的为人之道:“他们自有其特点,奉公守法,忠于职务,虚心忍耐,与人无争,无嗜好,不贪污,重事业,轻权利,所以地质调查所内部颇富于融融和睦与实事求是的风气,从未有恭维迎合,明争暗斗,偏护猜忌的那种衙门恶习,后进人才,也跟了同化,这是大有助于事业进步的一个因素。”他的教育思想,在旧社会确乎是难能可贵的,即使在今天,也有实际教育意义的。

  叶良辅热情关心年轻人的成长,辛勤培育了很多地学人才,他在工作中先后指导和帮助赵国宾、李璜、张更、喻德渊、陈凯、丁骕、孙鼐、刘之远、赵松乔等人,他们后来都成为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地貌学家或地理学家。丁骕称叶良辅为恩师,“恩者,是……承他相遇,在公私两方面鼓励与资助,使我能发奋、坚毅,度过我一生中最艰苦的时代;师者,他并不曾教过我的书,却在短短2年中,为我忧、为我乐,一个微笑,一句简单的言辞,都含有指示,因此我在出国留学之前,拜他为师”。

  孙鼐于1946年应骋到浙江大学接替叶良辅开设普通地质学,叶良辅当时教授地形学,为了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以及研究普通地质学的教学方法等问题,他经常给孙鼐以指导性的帮助。孙鼐在浙江大学教学上的成功,很多方面实获益于叶良辅。

  刘之远在浙江大学时是叶良辅的助教,负责矿物岩石实习和野外实习,实习的内容和要求都是叶良辅帮助他拟定的,实习后,叶良辅经常征询同学们意见,帮助刘之远改进教学。

  赵松乔在回忆中说:“叶师曾一度失音,他命我代授普通地质学这门课,在病榻中,他仍严格帮助我备课,几乎要备上三四个小时,才能讲授一课,这也是叶师对我进行严格训练的一种方式。”

  叶良辅自浙江大学任教后,呕心沥血地培养人才,他指导研究生的过程是:指定必读书刊,按时审阅论文报告,注重启蒙式教育,引导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叶良辅为研究生拟定毕业论文,修改毕业论文,有时还要带病亲自到野外指导,最后他们毕业了,还要为他们的工作筹划和推荐,他的研究生莫不深感“恩师情深”。他先后指导的研究生9人,即严钦尚(与任美锷共同指导)、丁锡祉、沈玉昌、杨怀仁、施雅风、蔡钟瑞、陈述彭、陈吉余和李治孝等,他们专攻地貌学或地质学某个方面,在新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中起了骨干作用,并开拓了若干新领域。其中以严钦尚的第四纪沉积研究与地貌教育,丁锡祉的区域地貌学,沈玉昌的河流地貌学,杨怀仁的第四纪地质环境变化研究与地貌教育,蔡钟瑞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研究,陈述彭的遥感应用、地理信息与地貌制图,施雅风的冰川研究,陈吉余的河口与海岸研究与教育,李治孝的浙江地质矿产方面的研究、应用和地质教育,均卓有成效。施雅风和陈述彭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良辅教导过的学生中还有原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海洋学家毛汉礼,地理学家杨利普,美国匹兹堡大学地理学教授谢觉民,台湾文化大学董事长张镜湖等,今日叶良辅的学生们很多是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和教授。

  叶良辅平时教育学生是言教与身教并重的,他主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中很重视野外实习,但自患肺病后,长期不能出野外,他极为遗憾。1944年初夏,他不顾病体,毅然带三四年级学生去云贵高原西部考察,不料天气突变,就引起了严重感冒、咳嗽不停,使同学们都极为感动;他认真的工作态度,更使同学们深受教育。他从不吹嘘自己的成就,记得他在上历史地质学第一课时,首先开列一些参考书籍后,就特别说明自己对古生物学没有很好研究,希望同学们着重参考A.W.葛利普(Grabau)所著《Stratigraphy of China》中的古生物部分。他公开承认自己的弱点,虚怀若谷,实事求是的精神,令人备加敬佩,并受到教育。

  他对学术研究从来是实事求是的,1947年李四光在杭州提出九溪十八涧一带的“之江层”(盛莘夫以后命名)为冰川沉积物,叶良辅为了研究其可靠性,竟不顾身体病弱,专程带同学们到现场进行详细观察,确定这是古九溪的洪积物,从而否定了冰碛物之说。他的科学求是精神和研究方法,从实际活动中教育了学生。

  叶良辅的学生们都说他如严父慈母,师生关系是非常融洽的。谢觉民在《吾爱吾师》一文中说:“当年我们这批流亡学生,远离江南富饶之地,深入内陆,来到了贫瘠的山区,既无家庭的温暖,又受颠沛流离,前途茫茫;更加上抗战艰苦,物质尤其缺乏,吃的是“八宝饭”(饭中多砂子与石粒),穿的是“空前绝后”(所穿袜子是前空后缺的),既恨日本人的残暴侵略,又气汉奸的卑鄙无耻。20岁左右的青年,满腔怒火,无处发泄。而叶师平正通达,情真意切,我们的牢骚,他总是静心的听,慢慢的解释与开导。


  他的家中实是学生们的第二课堂,也是学生们的第二家庭,他家中的常客就是他的学生,他们的话题,可以从具体的学习问题到研究方法,从国家大事到史地系分家,从个人思想到个人生活、前途等,范围广泛,无所不谈;而每次谈话后,总使同学们有所启发,有所收益。久而久之,同学们更感到叶师可亲可敬了。

  叶良辅爱护学生的事例是很多的,1942年浙大学生“倒孔运动”中,国民党特务将逮捕王天心同学,他从湄潭逃到遵义,由施雅风将王带到叶良辅家中,叶师招待他晚饭,安排他住宿,为他筹虑,彻夜不眠。次日王天心脱险,离开遵义,叶师才露出笑容。此外在“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学生运动中,反动派在浙大校园内散布了黑名单,笔者也名列在内,我曾向叶师倾诉胸中的愤恨,他热情地表达了对学生运动的同情,并对反动派表示无比厌恶。他叮咛嘱咐我行动小心,免遭祸害。他的慈母般温暖情意和他的崇高正义感,至今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永远不会忘记。1949年5月杭州解放,叶良辅心情振奋,不久担任了浙江大学地理系系主任。当时历史与地理分家,新建地理系工作十分繁重,加以政治学习和会议很多,他均尽力参加。终于支持不了,肺病加剧,1949年9月14日下午2时,溘然长逝,终年56岁。

  

简历

  1894年8月1日 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佑圣观巷。

  1913年 毕业于上海南洋中学,同年考入农商部地质研究所。  

  1916年6月 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调查员。

  1920年1月—1922年6月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进修,获理学硕士学位。

  1922年7月—1927年7月 在地质调查所工作并曾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

  1927年7月—1928年7月 任中山大学地质系教授兼系主任。

  1928年—1937年 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1929年 任中国地质学会第七届评议会副会长。

  1934年—1935年 任地质研究所代理所长并任中央研究院第一届评议会评议员。

  1935年 任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长。

  1938年—1949年 任浙江大学史地系教授。

  1943年—1945年 任浙江大学史地系系主任,兼史地研究所主任。

  1949年6月 任浙江大学地理系系主任,兼地理研究所主任。

  1949年9月14日 病逝于杭州。

主要论著

  1 叶良辅.浙江北部长兴煤田.地质汇报,1919(1):75—88,图版1—2.

  2 叶良辅,刘季辰.直隶临榆县柳江煤田报告.地质汇报,1919(1):27—55,图版1.

  3 L F Y ih,The geology of Hsi shanor thewesternhills of Peking,Mem.Geol.Surv.China,1920,A(1),Englishpp.1—113,Chinesepp.195,pls.1—15,text-figs.1—16.

  4 叶良辅,李捷.安徽宣城泾县煤田地质.地质汇报,1924(6):25—50,图版1.

  5 L F Yih,Petrogra phy of the Dioritic Rocks from the Contact Metamor-phicIronore Regions of China.Bul1.Geol.Soc.China,1925,4(2):105—117,pls.1-Ⅱ.

  6 L F Yih.An Analcite Syenite Porphyry from Ling Feng Hsien,Shansi.Bull.Geol.Soc.China,1925,4(2):119—124,pl.1.

  7 L F Yih & C Y Hsieh.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Physiographic His-tory fte Yangtze Valleybelow Wu-Shan.Bull.Geol.Surv.China,1925,7,Englishpp.81—109,Chinesepp.49—70.pls.1—8.

  8 L F Yih.Types and Genesis of the Iron Depositsin Nor thern Anhui.Bull.Geol.Soc.China,1926,5(1),65—76,pl.1.

  9 叶良辅.安徽南部铁矿之种类及成因.科学.1926,11(7):849—858.

  10 L F Yih & K P Chao.Geology and Mineral Deposits of Yang Sin,TaYehandO Cheng Districts,Hupeh.Mem.Nat.ResInst.Geol.Acad.Sinica,1928,1,Chinese1—38,English4,pls.1—3,map.1.

  11 L F Yih & K P Chao,TheLin HsiangIron Deposits of Hupeh.Mem.Nat.Res.Inst.Geol.Acad.Sinica,1928,5,Englishpp.1—9,Chinesepp.1—10,pls.1—7,map.1.


  12 叶良辅,李璜,张更.浙江平阳之明矾石.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集刊,1930(10):1—52,图版1—10,地形图1,地质图1.

  13 叶良辅.浙江沿海之火成岩.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集刊,1930(10).

  14 叶良辅,李璜,张更.浙江青田县之印章石.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丛刊,1931(1):1—31,图版1—7,地形图1,地质图1.

  15 叶良辅.中国东南沿海区流纹岩及凝灰岩之矾石化及叶腊石化作用.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集刊,1931(11):1—31.

  16 叶良辅.中国东南沿海火成岩区之研究.中央研究院十八年度总报告,1931:145—147.

  17 叶良辅,喻德渊.山东海岸变迁之初步观察及青岛一带火成岩之研究.中央研究院十九年度总报告,1932:175—176.

  18 叶良辅,喻德渊.南京镇江间之火成岩地质史.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专刊,乙种,1934(1):1—137;英文摘要1—83,图版1—18.

  19 叶良辅.研究浙江平阳矾矿之经过.地质论评,1936,1(2).

  20 叶良辅.地形研究指要.浙江大学史地教育丛刊,1940(1).

  21 叶良辅.科学方法与地学研究.浙江大学史地教育丛刊,1942(4).

  22 叶良辅.丁文江与徐霞客.浙江大学文科研究所丛刊,1942(4).

  23 叶良辅.老师作育的成功.地质论评,1947(12).
1条评分
10:10 财富 +40 2007-06-10
离线忆唐
发帖
100
财富
11115
威望
30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7-06-10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我国早石炭世生物地层学的奠基人——俞建章

(1899—1980)
 


俞建章,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地质教育家。对晚古生代地层及四射珊瑚化石研究建树尤多。提出中国下石炭统珊瑚的四个化石带,奠定了我国早石炭世生物地层学之基础。建立了中珊瑚目,为从古生代四射珊瑚到中生代六射珊瑚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在我国最早研究了异珊瑚化石,主撰的《石炭二叠纪珊瑚》是总结性经典。长期从事地质教育,培养了几代地质人才。



  俞建章,字端甫,出生于安徽省和县城里一个贫寒的家庭。辛亥革命那年,他才从小学毕业考入中学。高中毕业考入天津北洋大学。过两年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被校方选派赴日本作短期参观。

  1924年俞建章毕业于北京大学,经他老师孙云铸介绍受聘于河南开封中州大学,担任助教工作。1928年经他的老师李四光介绍进入了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得到美籍地质学家A.W.葛利普(Grabau)的指导。他参加了湖北南漳、荆门等地的煤田地质调查工作,于1929年与舒文博共同发表了《湖北襄阳南漳宜城荆门钟祥京山地质矿产》一文。之后,他与葛利普、黄汲清、尹赞勋、计荣森等一道,整理我国著名地质学先驱丁文江组织的西南地质考察所收集的大量地质资料工作。在不到5年时间里,就在珊瑚化石的研究领域取得成果。特别是对我国下石炭统珊瑚化石研究方面,建立了我国下石炭统的四个珊瑚带,首次与西欧作了对比,为我国早石炭世地层和珊瑚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这一成果,获得1933年度我国地质学界设立的赵亚曾奖金,并被派往英国留学深造。

  在英国,俞建章带着在我国华南各地收集的下石炭统珊瑚材料在布里斯托尔(Bristol)大学的S.史密斯(Smith)指导下,勤奋学习,决心在已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向更深的研究领域前进。他在研究我国湖南的珊瑚标本时,发现泡沫内沟珊瑚属的隔壁生长与一般的皱纹珊瑚不同,于是一个疑问在他脑海里出现,怎么在对隔壁与对侧隔壁之间会生长有后生的一级隔壁呢?他敏锐地感到,这可能预兆着一个新的珊瑚类型的存在。当时由于材料不足,只能暂时存疑。

  1936年,俞建章完成了博士论文《中国南部丰宁系珊瑚》后返回了祖国。当时正处于民族危亡之际的祖国,也不能给他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支持,只在南京中央大学任兼职教授。抗日战争爆发,他随地质研究所去重庆,兼任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把主要精力开始投到地质教育事业上。抗日战争胜利后,地质研究所迁回南京,他也随所回到南京。

五十余年研究珊瑚化石,创建了中珊瑚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俞建章积极参加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中的各项重大地质工作。1950年他到东北北部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工作,1951年他参加考察嫩江水库莫屯水坝地基的地质工作。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委员。他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态度严谨,致力创新。随着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他搜集了遍布全国各地的下石炭统珊瑚化石材料,补充了过去研究资料的局限性,并重新对泡沫内沟珊瑚属进行了系统发育和个体发生的研究,证实了他在30年代所产生的疑问,即该属的新生隔壁可以发生在6个区域内,在对隔壁与对侧隔壁之间也可以发生后生的一级隔壁,这与皱纹珊瑚的隔壁发生规律不同,而颇似中生代六射珊瑚早期阶段的特点,为研究古生代皱纹珊瑚演变为中生代六射珊瑚提供了重要线索。另外,他也着手研究我国青海、新疆的石炭纪珊瑚材料,以实现他在以前所渴望的研究课题。他通过与新疆地质矿产局合作,在新疆东部地区开展生物地层的研究工作,对石炭纪地层和珊瑚做了全面、系统的工作,采集了大量标本。可是,这项研究工作刚刚开始,由于“文化大革命”而中断。这期间他虽倍受迫害,下放农村,但仍然不忘这项研究工作。当他从农村回来后,已年过古稀,却立即向学校提出恢复该课题的研究要求,执意要实现他的夙愿——为开发边疆做贡献。从此,他和助手们经过3年的艰苦工作,对我国新疆东部的下石炭统做了详细的划分与对比,弄清了珊瑚群的面貌,发现了大量的异珊瑚类,为我国填补了对这个门类的研究空白。

  俞建章对珊瑚的研究有50余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早在60年代,他想对珊瑚研究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供后人引用。但这个想法直到1978年才予实现。他带着病,手执拐杖,致力于撰写一部石炭纪和二叠纪的珊瑚专著。但遗憾的是他没能见到这部以他自己半个世纪心血结晶而成的著作出版,也不能亲手去接受地质矿产部授予的奖状和奖章,但他给我们留下的这部珍贵学术遗产,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俞建章常把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相类比,欣赏宋代诗人姜白石的格言:“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正是这样,他在自己研究领域内有所创新,而对自己研究所得又从不止步。他对我国下石炭统珊瑚的研究,在30年代就已有建树,但并不满足。他经常说由于当时野外工作条件困难,有时生命也得不到保证,所研究材料对地域广阔的中国只是一个小局部,希望能有机会再补充我国西北、东北各地材料,力求得出更全面的结论,对野外地质工作更有指导意义。

  俞建章在研究工作中做到精细观察,严谨论证。在学术上能有成就是建立在对客观地质现象的精细观察、思索和随之而来的严谨论证上。他研究的每块化石标本,很少轻易发表结论性意见,总是反复多次观察、综合分析后才予定论。特别是对新属、新种的建立更为慎重,除了要有足够材料外,还注意水平和垂直的分布状况。当遇到个别特殊类型的标本,也不轻易命新名,待以后发现有更多材料时再作进一步研究。所以他建立的我国下石炭统4个珊瑚带,时隔半个世纪,一直沿用至今。



积极参加区域地质综合研究,成就卓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东北地区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1950—1951年间俞建章参加并负责黑龙江小兴安岭、密山地区及辽宁抚顺等地区矿产普查工作。当时东北北部交通条件极差,人烟稀少,又是森林及沼泽地区,野外工作极为艰苦。此时俞老已经年过半百,每天骑马穿越森林和沼泽地带,连下雨天也从不休息。夏季不顾天气炎热和蚊虫叮咬,戴上有纱罩的帽子,到处寻找岩石露头,进行岩石和化石采集和研究。1952年又参加中苏合作考察大小兴安岭和黑龙江流域矿产资源工作,俞老任中方负责人兼技术顾问。经过数年的野外实地考察,他不仅对东北北部矿产资源有进一步的了解,还发现现在大庆油田产油的嫩江页岩是含油页岩,与此同时还调查了黑龙江甘河煤矿、黑龙江北部小兴安岭砂金矿。在地层研究方面,根据化石,证实了小兴安岭地区海相泥盆系、石炭系及二叠系的存在。对哈尔滨以东阿城附近的海相二叠纪灰岩,吉林市二道沟志留系,吉林盘石、明城地区的海相石炭系、志留系地层,以及辽宁抚顺第三纪煤系地层等,都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与此同时还注意研究大兴安岭东坡第四纪冰川地质,详细调查黑龙江嫩江库莫屯水坝工程地质及黑龙江查哈阳农场水利灌溉工程与小兴安岭近代火山活动的研究等。1958年俞建章还亲自去辽东半岛南部研究晚期元古代地层,并在1959至1960年先后发表了《辽东半岛南部震旦纪地层》专著及《大兴安岭西坡根河至黑河上游一带地质构造》一文。

  俞建章在东北北部几年来的地质综合研究,奠定了我国东北地区地质学基础,同时也为东北地区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鹦鹉螺化石研究的创始人

  俞建章不仅是我国珊瑚化石专家,同时也是鹦鹉螺类化石研究的奠基人。早在1928年俞建章调查湖北西北部地质矿产时,除研究该地区的地质矿产外,还对这一地区奥陶纪鹦鹉螺化石进行研究,于1930年发表他的第一本专著《中国中部奥陶纪头足类化石》。其中记述了扬子地台区奥陶纪鹦鹉螺类化石的分类、地层及地理分布,还对该类动物群特征、生物地理区也有较详的论述。这是我国古生物学家论述华中西南区奥陶纪直角石类动物群第一本专著。该书同时指出我国华北奥陶纪珠角石动物群与华中西南区奥陶纪直角石动物群有显著的差异,为以后我国奥陶纪鹦鹉螺类化石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国奥陶纪生物地层学及古生物地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部专著的发表,曾引起国际上古生物学家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并引起“秦岭、汉城线”是亚洲东部大地构造及古生物地理分界线的长期讨论。以后在50年代初,俞建章还对我国湖北及贵州奥陶纪鹦鹉螺、腹足类及三叶虫等化石也有研究。根据俞建章在西南地区发现极少数的珠角石类化石,认为秦岭淮阳山脉并没有完全阻隔华北与华中西南奥陶纪海域的局部沟通。俞建章除对我国奥陶纪鹦鹉螺化石有深入的研究,还对我国二叠纪海绵化石、侏罗纪菊石及奥陶纪腹足类等门类进行了研究。

长期从事地质教育,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地质工作者

  俞建章一生的活动与他献身于我国地质教育事业紧紧相连的,他培育了一大批地质古生物人材,遍布于祖国各地。他从大学毕业就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直到他进入了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也兼任大学的教学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30年中也都献身于教育事业。自英国留学归来,正逢抗日战争爆发,他在南京中央大学作兼职教授,后来地质研究所迁往重庆,他也任重庆中央大学、重庆大学教授。在这些年的教学工作中,他显示出精湛的教学才能,内容精辟,语辞简明,条理清楚,赢得了学生们的很大赞扬。

  1951年冬,国家急需培养大批地质人才以适应即将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俞建章在老师李四光的推荐下与喻德渊等人来到长春筹建成立地质院校工作。他虽是久居南京,身兼数职,但考虑到教育事业是国家大业,毅然接受这一任务,全家来到已正值寒冬的长春市,把自己的后半生辛勤地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

  来到长春后,他先任长春地质专科学校教授兼地质科主任,1952年成立东北地质学院,任教授、地质勘查系主任。他作为教学组织和领导人之一,与学校领导一起抓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设备等项工作。他不遗余力为教师进修提高创造条件,亲自参加教材的编写工作。除了教学之外,他常到实验室了解有关实验内容、效果以及实验标本情况。他认真贯彻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针,许多科研成果就是结合教学和生产任务而完成的。他在身居学院科学研究部主任和副院长之职期间,也总是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工作在教学第一线。1957年他开始招收研究生,以后逐年增加了招生人数,同时教学任务只要需要,他也从不推辞。在教学中,他严格要求,首先注意对学生的学风培养,经常对学生说:“治学要持之以恒,下苦功夫;对待问题要有追根问底的勇气。”为了讲授新课,把自己30多年来积累的几百块标本和一些珍贵资料都拿出来供学生们使用。他虽然是我国著名的地层古生物专家,学部委员,并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但他备课从不草率而是刻意求精。他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把理论概念讲得清楚透彻。为了保证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亲自审查实验内容,亲自指导学生做实验。他指导研究生一丝不苟,修改论文时做到逐句逐字修改,连标点符号的使用都做了斟酌。他正是以自己这种身教为学生们树立了严格学风,实为他们终生之楷模、治学的典范。有的研究生走上工作岗位还保存着他修改过4遍的论文底稿,看到这些更加引起对他们老师的怀念。



  俞建章在地质科学与地质教育领域中走过的途程,始终贯穿着他对祖国富强与兴盛的追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前夕,在南京的国民党要员慌忙南逃,中央研究院也一再要求地质研究所南迁。在这关键时刻,俞建章等人遵照李四光的意愿,为反对搬迁和保护全所财产作了充分的工作。他和马振图等人把重要的仪器设备装入箱内,上面放着书籍伪装,藏在地下室,并亲自进行夜间巡视,以防遭到破坏。致使地质研究所的全部财产得以安全地保存下来。  俞建章的一生,为祖国地质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即使他已到晚年,疾病缠身,仍以老骥伏枥之志,不忘对科学事业的追求,完成了一部巨著《石炭纪二叠纪珊瑚》,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简历

  1899年1月12日 出生于安徽省和县。

  1918年 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预科。

  1920年 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

  1924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获理学士学位。受聘河南中州大学任教。

  1928年 在上海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1933年 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赴英国布里斯托尔(Bristol)大学留学。

  1935年 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修业结束,获博士学位。

  1937年 受聘南京中央大学兼职教授。

  1939年 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重庆中央大学地质系教授。

  1941年 任重庆大学地质系系主任,仍兼重庆中央大学教授。

  1945年 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代理所长,兼任中央大学地质系教授。

  1947年 被选为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

  1950年 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1951年 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无脊椎古生物组主任。11月调到长春地质专科学校任地质科主任。

  1952年 任东北地质学院教授、地勘系系主任兼地史古生物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1953年 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5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学部委员。

  1964年 任长春地质学院副院长。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

  1978年 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

  1979年 当选为国际石炭纪地层及地质分会委员。任中国地质学会第32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1980年10月3日 病逝于长春市,享年82岁。

主要论著

  1 俞建章,舒文博.湖北北部襄阳、南漳、宜城、荆门、钟祥和京山地区地质.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集刊.1929(8):39—52.

  2 俞建章.中国中部奥陶纪头足类化石.中国古生物志,乙种.1930(1).

  3 俞建章.丰宁系(中国下石炭纪地层)之时代及其珊瑚化石之分带.中国地质学会志,1931(10):1-30.

  4 俞建章.中国下石炭纪珊瑚.中国古生物志,乙种,1933,12(3).

  5 俞建章.中国南部马平和黄龙灰岩的珊瑚化石.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西文集刊,1934(14):55—83.

  6 俞建章.中国南部丰宁系珊瑚.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西文集刊,1937(16).

  7 俞建章,史密斯.轴管珊瑚属的研究及其英国、中国一些种的描述.英国地质学会季刊,1943(99):3756.

  8 俞建章.广西桂林及其附近之泥盆纪化石.中国地质学会志.1948(27):123140.

  9 俞建章.李四光传记.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丛刊,1948(8):1-7.

  10 俞建章,郭鸿俊.华南中奥陶纪珠角石与腹足类化石.中国地质学会志,1951(31):6378.

  11 俞建章.湖北、贵州奥陶纪化石之记载.科学报告,1951,2(2):95112.

  12 俞建章,何信禄等.辽东震旦纪地层.中国地质学基本资料专题总结论文,1958(4):127.

  13 俞建章.石炭二叠纪一些皱纹珊瑚的订正.长春地质学院庆祝建院十周年科学论文集,1962:1-11.

  14 俞建章,林英铴,范影年.新疆青海石炭二叠纪珊瑚.长春地质学院庆祝建院十周年科学论文集,1962:77-85.

  15 俞建章,林英铴.从珊瑚化石来讨论祁连山南北坡早石炭世地层对比问题.地质学报,1962,41(2):154174.

  16 俞建章.论述泡沫内沟珊瑚与六射珊瑚的关系并建立中珊瑚目与泡沫内沟珊瑚科.古生物学报,1963,11(3):307312.

  17 俞建章,崔盛芹.再论辽东地区震旦纪地层及其与燕山地区的对比.地质学报,1965,44(1):1-12.

  18 俞建章.依据皱纹珊瑚划分中国丰宁系.中国石炭系论文集,1965:31—36.

  19 俞建章,林英铴.中国丰宁世地层概况及其珊瑚群特征.地质学报,1978,52(3):222—230.

  20 俞建章,林英铴等.新疆东部早石炭地层及珊瑚.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五辑,1978:1—77.



  21 俞建章,林英铴,黄柱熙.中国下石炭统的异珊瑚类.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1979(4):108—112.

  22 俞建章,林英铴,黄柱熙.吉中地区早二叠世珊瑚.古生物学报,1981,20(3):273—285.

  23 俞建章,林英铴.论异珊瑚类.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0(3):16.

  24 俞建章,林英铴等.石炭纪二叠纪珊瑚.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1条评分
10:10 财富 +40 版块管理 2007-06-10
离线忆唐
发帖
100
财富
11115
威望
30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7-06-11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赵亚曾

(1899—1929)


赵亚曾,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区域地质学家。所著《中国长身贝科化石》等在系统分类和研究上属国际先进。他与李四光的峡东地质工作奠定了我国南方地层系统之基础。对中国北方石炭纪煤系地层的厘订为中石炭本溪统和上石炭太原统具有国际影响。他与黄汲清合著的《秦岭山与四川地质之研究》是区域地质学之重要经典。是我国第一位因公遇害的地质英才。逝世前仅仅工作6年,各方面有此开拓性贡献,丁文江悼诗“三十书成己等身,赵生才调更无伦”代表了科学界的公论。


  赵亚曾,字予仁(予人)。出身在一个小地主家庭。他自幼聪敏好学,成绩超群。他在家乡念完小学以后,就考入保定府的育德中学,在那里他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各方面成长很快。第二年他中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理科预科。2年以后,他升入地质系本科,当时正值“五四”运动以后,科学与民主风气很浓,学生思想很活跃。他受同班同学杨钟健、田奇、侯德封、王恭睦、张席禔、赵国宾等的影响,积极参加各种活动。1920年秋,他们上2年级时,筹组“北京大学地质研究会”,赵亚曾为创始会员之一,此事得到北京大学总务长蒋梦麟(后任代校长、校长)、地质系系主任何杰等大力支持,活动搞得很有生气。也正在这一年,留英硕士、载誉归国的年轻地质学家李四光与应聘来华的著名地质学大师葛利普同时来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对赵亚曾等人的教诲和影响很深。1923年,赵亚曾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因成绩优秀,即留本系任地层古生物学助教,同时又兼农商部地质调查所调查员,双肩挑起了教学科研双重任务。几年之内,他足迹遍于大半个中国,他在六大行政区的若干地域作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在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地层学、古生物学、大地构造学等方面饶有建树。他非凡的才华和卓越的成就,受到国内外地质界之一致推崇。他于1928年升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技师兼古生物学研究室主任。1929年2月,在中国地质学会第6届年会上,他当选为学会评议员(理事)。同年,在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大会上,他当选为首届评议员(理事)。当年,他参加了农商部地质调查所组织的、以丁文江为首的西南地质大调查课题。他与黄汲清为一路,自北平经西安,翻秦岭而入四川,取得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也解决了很多重大问题。他与黄汲清到达四川宜宾时,他们商量认为云南贵州都是地质学上的处女地,他们应多跑些地区,多收集些实际材料,努力解决几个重大地质问题,因此决定2人分路进行工作。黄汲清由宜宾东南行,经云南镇雄而入黔西北。赵亚曾则与一年轻的工人、助手徐承佩一同由宜宾南行,经老鸦滩到云南昭通。就在距昭通县城25里的闸心场,赵亚曾惨遭土匪杀害。这位处在事业鼎盛时期的青年科学家竟被罪恶黑暗的旧社会无情摧折。

  赵亚曾直接从事地质工作仅仅6年,加上他大学地质系本科4年的学习,整个地质生涯也不过10年,然而他所取得的成就却远远超过这短短时间的价值。

区域地质与矿产地质方面的贡献

  赵亚曾在6年工作中跑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事区域地质与矿产地质(特别是煤田地质)之研究。他调查研究过东北区的辽宁本溪湖煤田;华北区的河北磁县、临城、开滦煤田;华东区的山东章邱煤田、浙江西部20余县地质矿产;中南区的河南安阳六河沟煤田、湖北西部地质矿产;西南区的四川、云南地质矿产;西北区的陕西秦岭地质矿产。对这些区域调查研究后,都发表了重要的论文和报告。

  这当中最突出的是,他通过区域矿产调查,解决了重大地层问题,反过来指导生产实践。例如《山东章邱煤田中之海成地层》一文就是他对石炭纪煤系地层新划分之结果,有很大实际意义。翁文灏先生特为此文写了“附志”(前言)。1928年冬,赵亚曾与侯德封、李春昱去开滦煤田调查,11月23日至12月6日短短23天中,即调查完毕,写出内容丰富的《开平盆地附近地质》一文,论及地层、构造、矿产储量,还附有1:5万的《开平盆地及附近地质图》及1:1万的《唐山地质图》。

  另一事例是对峨眉山地质的研究。那雄踞“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南边的“离天三尺三”的峨眉山,直到1929年还是地质学上的处女地。赵亚曾利用野外工作间隙,花了5天时间,攀登峨眉山,3天上山,2天下山,完成了一幅地质图和一幅地层剖面图,还发现了化石。他不仅将峨眉山地层划分清楚,而且比较准确地揭示了峨眉山的地质构造全貌。他把峨眉山地层划分为震旦系、寒武系、二叠系、二叠系玄武岩、以及三叠系、侏罗系等层位。这一辉煌成就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也是令人敬叹的。1929年8月间,中山大学地质系瑞士籍教授阿诺尔德·韩墨(ArnoldHeime,旧译“哈安姆”)率一地质调查队(包括张鸣韶、李殿臣二地质学家)在成都见到赵亚曾,言及欲去峨眉山,向赵亚曾索要研究成果,赵亚曾毫无保留地给了他,并多方指点、提供线索。后来韩墨一行花了更多时间考察峨眉山地质,虽然其所取得的成果更多、图件也更精细,但其对于地层及构造方面的结论却并没有超过赵亚曾。

  赵亚曾与黄汲清在秦岭山脉和四川盆地(主要是北部)所作的详细调查材料,由黄汲清加以整理,于1931年以赵、黄二人名义发表了《秦岭山及四川地质之研究》专著,堪称我国区域地质中之重要经典。此书共分绪言、地理、地层系统、地质构造、经济地质五章。在“地层系统”一章中,他们除援引了李四光、赵亚曾在三峡地区创立的若干地层单位名称外,还创立了晚前寒武纪的秦岭系(秦岭轴)、震旦纪及寒武奥陶纪的柞水系、志留纪石壅子灰岩、泥盆纪的古道岭灰岩及江油系和肐寺板岩、石炭纪的略阳灰岩和镇安系、二叠纪的草凉驿系、古生代变质地层岷江系和白水系、三叠纪的飞仙关系和嘉陵灰岩、侏罗纪的滴水铺系、白垩纪至始新世的东河砾岩和徽县系等,这些名称大部沿用至今。“地质构造”一章中,除论述褶皱、断层形态外,指出秦岭山脉主要形成于海西期和燕山期造山运动。“经济地质”一章中,论及了铁、铜、金等金属矿,盐、煤、石油、天然气、石膏等非金属矿。此书着重指出了秦岭是中国南北方的主要分界线。秦岭北坡少雨、植被少、多黄土堆积,南坡则多雨、植被繁茂、无黄土沉积。他们对中国地质、地理上这一关键性地区的开创性研究是有重大意义的。



在研究中国的长身贝类等化石方面的光辉成就

  赵亚曾在区域地质与矿产地质调查中,为解决地层划分对比问题而极重视化石的采集与研究,他重点研究的是腕足类和瓣鳃类,在前者研究中尤有重大突破。

  1927年,他发表了《中国北部太原系之瓣鳃类化石》(《中国古生物志》,乙种第9号第3册),此专著英文正文50页,图版4个。包括产自直隶(河北)临城,山西阳曲、保德,奉天(辽宁)五湖咀,甘肃山丹的上石炭统瓣鳃类化石20属,30种,其中2新属,23新种。堪称我国晚古生代瓣鳃类古生物学之重要奠基性著作。

  同年问世的还有他的代表作——《中国长身贝科化石》的上卷(《中国古生物志》,乙种第5号第2册主要为“长身贝类”),其下卷(《中国古生物志》,乙种,第5号,第3册,主要为戟贝亚科、长身贝亚科和李希霍芬贝亚科)则于1928年出版。在此2部专著中,他对晚古生代这一类重要化石作了综合性的深入研究。他回顾了这类化石之研究,特别是分类之历史,对名词术语加以整理和厘订。他修正了分类的原则,提出以3个主要形态因素,即:贝体轮廓、外表装饰和内部构造为分类之基本依据。从而提出了崭新的分类方案。他创立了瓦根贝(Waagenoconcha)、纹线长身贝(Linoproductus)、细线贝(Striatifera)3个新亚属(现已提升为属),还建立了34个新种。在20年代末,不少国际同行也在总结这些古生物的分类工作,孕育着新的突破。赵亚曾却率先发表了这样高水平的成果,有力地促进了这些领域的发展。特别是他提出将内部构造作为重要分类依据的观点,较当时采用单一特征为主的分类显然是一大进步。他这2部专著在几十年内一直保持着国际领先水平。

  他于1929年出版了另一重要专著——《中国石炭纪及二叠纪石燕化石》(《中国古生物志》,乙种第11号第1册),此书英文正文101页,图版11个,共计描述了8属,42种,其中1新属,30新种,分别产自甘肃武威臭牛沟系(C1)、华北及甘肃本溪系(C2)、华北太原系(C3)、贵州威宁石灰岩(C2)、贵州水城王家坝灰岩(C3)、中国南部蕉叶贝层(P1)。这部专著对我国石炭二叠纪石燕贝动物群之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它与前二部一起被国内外同行奉为经典之作。

  此外,他1927年发表于《中国地质学会志》第6卷第1—2期的《栖霞石灰岩之腕足类化石》一文也是对其代表作之重要补充。

  他在短期内能在古生物学上取得突出成就,主要与他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受到葛利普、李四光等名师指教、基本功扎实是分不开的。他不仅基础理论与方法知识掌握牢,且外文也学得好,他不但精通英语,也懂德、法、日语,连当时传播还不普遍的俄语,他也能在短时间内入门。这样使他查阅文献十分得心应手,解决科研问题自然如虎添翼了。

在南方地层系统与北方石炭系方面的重大建树

  赵亚曾在区域地质与矿产地质调查中,能发现并正确解决重大的地层问题,其中有2项特殊成果,都是与地质学大师李四光合作完成的。

  1923年夏,赵亚曾刚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而留任助教时,即协助李四光带领高班学生去鄂西三峡东部实习,系统研究了黄陵至宜昌一线自黄陵花岗岩至寒武系的地层剖面,并作出了《1:10万峡东地质图》。其成果与图件于1924年以《长江峡东地质及峡之历史》一文发表在《中国地质学会志》第3卷上。这当中,主要是创立了中国南方的地层系统,自上而下是:





其中,震旦系的标准分层系统,即自下而上:下震旦统南沱砂岩、南沱冰碛岩;上震旦统陡山沱燧石层、灯影石灰岩。这一系统一直沿用至今,为了避免名称重复,将“南沱砂岩”改成了“莲沱砂岩”。

  赵亚曾在地层学上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对华北石炭纪含煤地层层序、时代归属、国内外对比方面的重要建树。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成批欧美地质学家先后来到中国,进行了一般的路线调查。其中最著名的是德人斐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的工作,他对华北各省的含煤地层有相当详细的记载。他找到的大量化石经德国古生物学家富勒希(Frech)研究,认为主要含煤地层是下石炭统,19世纪20年代初,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对华北煤田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考查,其中尤以王竹泉、谭锡畴等人的工作更为重要。他们从各煤田采得大量化石,经葛利普初步研究,同意了富勒希的结论,认为含煤地层是下石炭统。这一看法写进了葛利普来华早期的经典著作《中国地质史》(TheStratigraphy of China,直译应为《中国地层学》)中。

  赵亚曾对北方很多煤田也亲身作过调查,并采得大量化石。他对这些化石,特别是腕足类的长身贝科和石燕贝科化石,进行了详细的、系统的研究,并把它们和典型的苏联石炭纪地层剖面中的化石做了比较。他发现,中国石炭纪含煤地层的动物群都不属于下石炭统,而和苏联的中石炭莫斯科统(Moscowian)和上石炭格谢尔统(Gschellian)的动物群非常相似。1925年,赵亚曾在《中国地质学会志》第4卷第3—4期上发表了《中国北部太原系之时代》一文,提出将太原系之腕足类化石分为2个带,即上部的“Spirifer taiyuanensis带”和下部的“Spirifer mosquensis“带”。1926年,赵亚曾又在《地质汇报》第8号上发表了《南满石炭纪地层之研究》一文,进一步提出,把前述的上化石带地层作为新厘订的太原系,与苏联格谢尔统对比,属上石炭;而把前述的下化石带地层新命名为“本溪系”,与苏联莫斯科统对比,属中石炭。



  值得注意的是,差不多同时,李四光对王竹泉等人采集的纺锤虫(类)化石进行了室内切片的显微镜下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下部含层属中石炭统,上部含层属上石炭统。李赵2人结论不谋而合,于是联名写出一篇十分重要的论文《中国北部古生代含煤地层之分类和对比》,发表于1926年的《中国地质学会志》第5卷第2期上。该文附有《地层柱状对比图》及《含灰岩之分布图》。他们从腕足类和类的研究出发,详细对比了华北各煤田的地层剖面,确立了中石炭——本溪系和上石炭太原系的划分对比。从而根本否定了富勒希和葛利普原定下石炭统的结论。他们的意见直到今天仍为广大地质人员所遵循。

构造地质学上的新见解

  赵亚曾主要是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他敏锐的、精密的野外观察能力,使他在构造地质、大地构造学方面也有所建树。1929年夏,他在峨眉山工作后,紧跟着又去构造十分复杂的四川彭县白水河铜矿区考察地质。他发现在白鹿顶、小鱼洞、天台山等地,二叠纪石灰岩逆掩在“侏罗纪煤系”(现在修改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之上,造成一系列飞来峰。在赵亚曾发表的《四川地质简报》(《中国地质学会志》第8卷第2期)一文中,这些飞来峰清晰无误地勾画在地质图及剖面图上。这是中国地质学家第一次揭示阿尔卑斯型纳布构造在中国境内的存在,为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赵亚曾还指出,白水河地区有一条北东南西走向的大断层,把古老变质岩系与“侏罗纪煤系”分开。经后人研究,特别是经物探证实,这便是控制着扬子地台西部边界的“龙门山深大断裂”(壳形断裂),赵亚曾的早期见解对认识我国大地构造特征有着深远的意义。

  赵亚曾英年早逝,引起整个中国地质界同仁悼惜。农矿部地质调查所、中国地质学会、北京大学地质系为他联合举行了追悼会,并在北平西城兵马司胡同地质调查所前院为他竖立了一块大理石纪念碑。葛利普的悼文《赵亚曾君行述》发表于当年出版的《中国地质学会志》第8卷。文内说:“今赵君死矣,科学界顿失去一最诚恳最有望之同志,中国丧失其一未来之领导者,吾辈——其友若师——失去一益友而少他山之助,而尤以中国之损失为最大。”翁文灏的悼文《赵亚曾先生为学牺牲五年纪念》则刊于1934年《中国地质学会志》第13卷第4期,其中说:“赵君在所六年,调查则出必争先,研究则昼夜不倦,其进步之快,一日千里,不特师长惊异,同辈叹服,即欧美日本专门学者亦莫不刮目相待,十分钦仰,见之科学评论及通信推崇者,历历有据”,“青年学者中造就如此之速而大者,即在世界科学先进国中,亦所罕觏”。在翁文灏的悼文之后还刊有丁文江的《悼赵予仁》七律四首,如下:“三十书成己等身,赵生才调更无伦。如何燕市千金骨,化作天南万里尘。半载崎岖乡梦远,百重烟瘴客魂新。夜郎一枕伤心泪,仿佛西行见获麟。”“京洛相逢百载期,相知每恨相交迟。论文广舌万人敌,积学虚心一字师。死别豹皮留我手,生还马革裹君尸。更将乃父千秋业,付予伊家三尺儿”。“南蛮不识步行官,主仆萧然溯急湍。大鹿溪头云漠漠,老鸦滩上路漫漫。举贵筑言犹在,喋血乌蒙骨已寒。凄绝保阳家万里,倚门日望报平安。”“嗟予转眼鬓毛斑,强学少年向入蛮。老骥识途空自许,孤鸿堕网竟难还!豺狼向昔滋荆棘,性命于今等草营。遥想闸心场上路,春来花带血痕殷!”

  中国地质界同仁为了表示对赵亚曾的深情纪念及对赵氏遗属的关怀,特募集捐款,大多数份额由中国地质学会设立“纪念赵亚曾先生研究补助金”,用来“鼓励中国地质学者从事专门研究,以贡献于地质学及古生物学之进步”,小部分则用作赵亚曾的“子女教育基金”。前者从1932年至1949年共18个年头中,每年发奖一次,得奖者共有22人,其中包括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黄汲清、俞建章、田奇、许杰、王曰伦、王钰、高振西、张文佑、岳希新、程裕淇、叶连俊、孙殿卿等。

  赵亚曾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在地质科学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忠于祖国,无限热爱地质科学事业,勇敢进取,顽强拚搏,直至贡献了年轻的生命。他留下的宝贵学术遗产和精神遗产将使后来者永远受益无穷。

  




简历

  1899年2月4日 出生于河北蠡县。

  1917年 毕业于河北省保定育德中学,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

  1919年 入北京大学地质系本科学习。

  1920年 参加筹组北京大学地质学研究会,为首批会员之一。

  1923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留任古生物学助教,并兼农商部地质调查所调查员。

  1924年 初春与田奇调查冀豫交界之六河沟煤田。冬与谢家荣调查鄂西地质矿产。

  1925年 赴东北南部调查石炭系煤田。

  1926年 与李四光联名发表重要地层学论著《华北古生代含煤地层的分类和对比》。同年,与刘季辰调查浙江西部地质。

  1927年 古生物学代表作《中国长身贝科化石·上卷》发表。

  1928年 任农矿部地质调查所技师兼古生物研究室主任。同年与侯德封、李春昱调查开平盆地附近地质。

  1929年 与黄汲清经陕西秦岭入四川,再下云南,11月15日在云南昭通县闸心场被土匪枪杀。




主要论著

  1 Yat Seng T Chao.The Structure of Nan-kou District.Bull.Geol.Soc.China,1923,2(1—2):111—115.

  2 赵亚曾,田奇.磁州及六河沟煤田地质.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地质汇报,1924,6:103—119.

  3 王竹泉,田奇,赵亚曾.直隶临城煤田地质.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地质汇报,1924,6:67-82.

  4 J S Lee & Y T Chao(assistant).Geology of the Gorge District of the Yangtze(from Ichang to Tzekuei) with Special Referren Ce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orge.Bull.Geol.Soc.China,1924,3:351391.

  5 谢家荣,赵亚曾.湖北宜昌兴山秭归巴东等县地质矿产.农商部地质调 查所,地质汇报,1925,7:5—67.

  6 C Y Hsieh & Y T Chao.A Study of the Silurian Section at LoJo Ping,IChang District“,W.Hupeh.Bull.Geol.Soc.China,1925,4(1):39—44.

  7 C Y Hsieh & Y T Chao.The Mesozoic Stratigraphy of the YangtzeGorges.Bull.Geol.Soc.China,1925,4(1):45—51.

  8 Y T Chao.On the Age of the Taiyuan Series ofN.China,Bull.Geol.Soc.China,1925,4(3—4):221—249.

  9 俄德诺著,赵亚曾节译.三门系之介壳化石.中国古生物志,乙种,6(1):1—3(Nils H J Odhner,1925:Shells from the SanMen Series,Palaontologia Sinica,1925,B,Ⅵ(1).

  10 赵亚曾.山东章邱煤田中之海成地层.地质汇报,1926,8:1—8.

  11 赵亚曾.南满石炭纪地层之研究.地质汇报,1926,8:9—21页.

  12 J S Lee & Y T Chao.Classi fication and Correlation of PalaeozoicCoal-Bearing Form ations in North China.Bull.Geol.Soc.China,1926,5(2):107—135.

  13 刘季辰,赵亚曾.浙江西部之地质.地质汇报,1927,9:51—73.

  14 Y T Chao,Brachiopod Fauna of the Chihsia Limestone,Bull.Geol.Soc.China,1927,6(1—2):83—113,pls.I-Ⅱ.

  15 Y T Chao,Productidae of China,Pt.1,ProduCti,PalaeontologiaSinica,1927,B,5(2):1—192(Chinese Summary,pp.1—23),pls.I-XⅥ.

  16 Yatseng T Chao,Fauna of the Taiyuan Formation of NorthChina—Pelecypoda.Palaeontologia Sinica,1927,B,9(3):1—50,ChineseSummarypp.1—3,pls.I—Ⅳ.

  17 赵亚曾.南京栖霞石灰岩之地质时代.科学,12(9):1161—1179.

  18 Yatseng T Chao,Productidae of China,PartⅡ,Chonetinae,Productinaeand Ri chth of eninae.Palaeontologia Sinica,1928,B,5(3):1—103,Chi—neseSummarypp.1—103.

  19 赵亚曾,侯德封,李春昱.开平盆地附近地质.地质汇报,1929,12:37—58.

  20 Yat Seng T Chao,Carboniferous and PermianSpiriferidsofChina,PalaeontologiaSinica,1929,13,11(1):1—101,ChineseSummary,pp.1—6,pls.I—Ⅺ.

  21 Yatseng T Chao,Geological Notesin Szechuan,Bull.Geol.Soc.China,1929,B:137—150,pls.1—3,3Text—figs.

  22 葛利普著,赵亚曾节译.中国古生代珊瑚化石,卷2.《中国古生物志》,乙种,2(2):1—3(中文节要).(A W Grabau,Palaeozoic Coral of China,Part.1,Tetrase ptata,Palaeontologia Sinica,1929,B,2(2):1—151,pls.1—Ⅵ,22Text—figs.

  23 Yatseng T Chao and T K Huang,The Geology of the Tsinlingshanand Szechuan.Geol.Memoires,1931,A,9,230pp.45figs.19pls.&atlas with Chinese Summaryof48pages.
1条评分
10:10 财富 +40 版块管理 2007-06-11
离线忆唐
发帖
100
财富
11115
威望
30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7-06-11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孟宪民
(1900—1969) 


孟宪民,地质学家、矿床学家。对湖南临武香花岭锡矿作过深入研究,领导并促成了新中国第一个新矿物——香花石的发现。深入研究云南个旧锡矿矿床成因,并指导采矿竖井的建设。参与云南东川铜矿成因的研究,对扩大矿山远景很有意义。他最早在我国倡导使用微化学试验的矿物鉴定法。最早开始进行对矿床同生论和层控矿床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成绩卓著。


  孟宪民,字应鳌。1900年2月2日出生于一个职员家庭,父名孟进,曾担任过书记员,替人誊抄文件。孟宪民1905年到1908年在家乡读私塾。后随父亲到湖北汉口,上四明小学。1912年,小学毕业,考入文华中学。1918年,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学堂高等科。1919年,积极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1922年夏,毕业于清华学堂,赴美国留学。他最初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矿业学校学习。他刻苦努力,两年读完地质课程,于1924年毕业。毕业后,他到美国蒙大拿州的标特(Butte)铜矿参观考察。紧接着于同年底回到科罗拉多州立矿业学校。经多方努力,在该州虎城铅锌矿业公司找到实习机会,任井下采样员和化验员,工作一年多。1926年夏,他进入美国麻萨诸塞茨州理工学院研究生班继续深造,受教于著名矿床学大师W.林格仑(Lindgren)教授,致力于矿床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于1927年夏获硕士学位后回国。

  孟宪民回国不久,正逢北京大学地质系李四光教授受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之托,筹建该院地质研究所,孟宪民应李四光之聘,任该所研究员。他进该所一个多月后,赴广西中部调查地质,继赴湖北南漳、当阳、远安一带进行煤田地质调查。19291933年,他到浙江绍兴、诸暨、萧山、嵊县、青田、昌化,安徽芜湖、繁昌、铜陵、宣城及湖南临武、常宁等地进行地质矿产调查,撰写发表了6篇研究报告(独著3篇,与人合著3篇)。1934年,孟宪民应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丁文江之请求,调查云南个旧锡矿,并参加了中缅边界南段未定界的勘察工作,至1936年春结束在云南的工作回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钱昌照与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李四光商洽,请孟宪民再去个旧锡矿,任锡矿勘探队队长,后勘探队改为工程处,孟宪民为主任,为该矿的探、采、运做了大量工作。1942年,他再赴云南,重点作东川铜矿的详查勘探。1946-1952年,孟宪民任清华大学地质系教授。1952年,地质部成立。孟宪民调任该部地质矿产司副司长。1956年地质部矿物原料研究所成立,孟宪民任副所长,后任所长。1959年,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成立,孟宪民任副院长、院党委委员,一直从事地质学、矿床学研究工作,直到1969年在北京逝世。

  孟宪民早年加入中国地质学会,一直积极参加学会活动与工作。他于1938年、1942—1944年、1948年任《地质论评》编辑;1941年、1945—1947年、1949年、1950年任《中国地质学会志》编辑;19521956年任《地质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1957-1962年任中国地质学会编辑委员会主任;1962-1969年任学会编辑委员会委员,《地质学报》主编。他于1948年、1949年、1951年任中国地质学会候补理事;1952年、1953年、19571962年任理事,19621969年任常务理事。1954年冬,他曾列席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1955年他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学部委员。他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代表中国科协,率团访问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同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孟宪民毕生从事矿床地质学研究,在矿物学、岩石学研究方面造诣颇深。他调查研究的范围遍及大半个中国,他对若干重要矿山的矿区地质、矿床成因方面更有重大建树。

香花岭锡矿之研究和香花石的发现

  本本世纪30年代初,孟宪民与张更在浙江、安徽、湖南等省从事金属矿床研究,他先后联名发表了5篇研究报告:《浙江昌化闪锰矿》(1933年)、《浙江青田石坪川辉铝矿石英脉》(1933年)、《安徽铜陵铜官山铜铁矿床》(1933年)、《湖南水口山铅锌矿矿物的沉积顺序》(1935年)、《湖南临武香花岭锡矿地质》(1935年)。水平最高的当数最后一篇。这部英文专著还附有1/10000的“湖南临武香花岭地质剖面图”3幅;1/10000的“湖南临武香花岭地质图”(彩色)1幅。该书除论及该区地质特征、地层、构造、矿区概况(自明朝开始土法采炼)等外,着重阐述了火成岩岩石学(尤其是水热变质、气成变质作用)及矿物学。在“矿物学”部分,论及51种矿物,并配以31个图版、100多张照片,在当时条件下,其鉴定矿物之细致、精确,是有口皆碑的,至今仍有重大科学价值。该书还进一步论述了与主要造矿矿物——锡石伴生的矿物共生组合、矿脉系统与花岗岩侵入体之关系,花岗岩浆之成因与性质,以及锡、砷矿业生产与提炼过程。

  该书的出版,一方面为孟宪民后来对个旧锡矿之研究提供了借鉴,同时也为该区矿床学、岩石学、矿物学之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1954年,孟宪民把香花岭情况与美国新墨西哥州含铍矽卡岩加以对比,指出在香花岭有可能发现条纹岩型铍矿。在他启发、指导下,地质部地矿司开展了香花岭矿物学、岩石学的研究工作。1955—1956年,该司青年地质工作者黄蕴慧、杜绍华等去香花岭从事长期野外考察。1957年,孟宪民又率黄、杜等再次考察香花岭。最后,终于发现新矿物——香花石,于1958年正式发表。这是中国地质学家发现的第一个新矿物,在中国地质学与矿物学史上是重要的里程碑。



个旧锡矿的勘查与开采

  云南省个旧,是我国著名的“锡都”,自明代已开始对锡矿进行土法采炼。至本世纪30年代初,它以年产锡7000吨而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有色金属企业。虽然中外学者络绎不绝前往考察,但在矿床成因、找矿预测等方面尚无重大突破。地质学家丁文江1914年考察云南地质时,在个旧矿区调查了将近两个月,在矿区地质、锡矿采、洗、炼等方面的调查都很有收获。1934年,云南省教育厅请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丁文江特派孟宪民偕同实业部地质调查所陈恺一同赴滇。丁文江把自己早年在个旧及云南其他地区工作时的原始笔记、野外草图等资料无保留地交给孟、陈二人,并嘱咐他们要从地形测量作起,再完成地质矿床学研究之全过程。孟、陈到云南后,会同云南大学矿冶系地质学教师何塘到个旧整整作了半年野外调查。他们于1935年初结束工作,进行室内整理研究,得出重大成果。1936年初,丁文江在湖南考察煤矿时,不幸病逝。当年创刊的《地质论评》第3期是《丁文江先生纪念号》。孟宪民为纪念丁文江而在该期发表了研究成果之概要文章——《个旧地质述略》。紧接着,孟宪民与陈恺、何塘三人在1937年出版的《中国地质学会志》第16卷上联名发表了《云南个旧锡矿地质述略》一文。该文对个旧地区的地层、构造、矿物、花岗岩侵入体、矿床等作了精湛研究,还列出了该区花岗岩与湖南临武香花岭花岗岩的化学分析对比表。最后,关于矿床成因得出了精辟的结论。

  孟宪民等在该文中指出:在前震旦纪已有云南弧形构造,古生代结束时,长期剥蚀作用将大多数古生代地层剥蚀掉,三叠纪以后的地层直接不整合覆盖在前震旦纪古老地层之上。三叠纪早中期沉积了巨厚的个旧灰岩。此后发生了重要的造山运动(今日所称的“印支运动”),造成火把冲煤系(当时孟宪民等认为是侏罗系,今日则定为上三叠统)与个旧灰岩间之不整合。此后,在侏罗纪又发生燕山期的褶皱、逆掩断层及花岗岩基侵入。

  孟宪民等进一步论述了成矿的条件:首先是大地构造位置利于岩浆分异;第二是气成矿物有好的储集场所;第三是具体的容矿构造,即背斜、穹窿,使有用矿物富集成有经济价值的矿脉。个旧灰岩厚达1500米,多呈块状,是理想的围岩。个旧位于“云南弧”顶,裂隙最多,易为花岗岩基侵入。个旧锡矿区多小背斜及穹窿,可为容矿构造。个旧花岗岩及锡矿石之矿物组合与临武香花岭很相似。这些得天独厚条件之齐备,使个旧成为良好的矿区。

  1938年,孟宪民担任个旧锡矿勘探队队长及云南锡矿工程处主任,带领工作人员钻入狭而深的民窿矿硐,作了精细的测量,制成1/5000的个旧矿区地质图及1/10000地形图,以确定锡矿体产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正规的石门、平巷、风动凿岩、铁道矿兜、竖井提升运矿等机械化及半机械化新方法。他提出在老厂背阴山冲地面毫无矿化之处开凿一对竖井,分别运送矿石和运送人员。竖井直径为3.8米和3.1米,深度为205米,在地下掘通,井下又开凿正规巷道和石门,竖井提升运矿全用机械化。两竖井在205米深处连通后,向湾子街潜力最大的矿化区掘进,终于在1公里多处见矿,在更远的主巷、支巷中亦遇到许多大、中型矿体。而且,此两竖井井底开拓的平巷恰好位于该区隐伏花岗岩突起之顶部矿化最强烈处。此两竖井不但是运输井,实际是结合探、采、运为一体的综合通道。在当时无钻探、物探资料的条件下,井巷工程设计如此准确,实令人万分惊奇和佩服。此矿井工程总长度3486.85米,历时5年,于1945年全面建成投入使用。直到90年代,还一直是国营云南锡业公司原生矿最主要的探采井。

  1943—1946年间,云南省经济委员会与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合组的云南地质调查组,由孟宪民主持,有许杰、张席禔、王恒升、邓玉书、舒全安和马旭辉等人参与,又对个旧锡矿进行了大量地质调查,先后发表了:《中国之锡矿》、《云南之锡矿》、《云南矿产种类述略》、《云南高原的几种构造现象》和《云南个旧锡矿区地质图及说明书》等论著,更有利于个旧锡矿之开发。

对东川铜矿的再研究与新贡献

  1942年,孟宪民领导云南东川地质调查组对东川铜矿做了系统的区域地质和矿产普查工作。他们不怕东川矿区险恶的地形,自行测量三角网和1/50000地形图,然后进行地层剖面的选定、测制与填图工作,对含铜的前寒武纪浅变质岩系(昆阳群)首次作了划分对比。他们分该群为7个单元,自下而上是绿墩板岩、姑庄板岩、因民紫色层、落雪灰岩、桃园板岩、黑山板岩和大风口页岩。他们确定,昆阳群早于南方震旦系,并弄清了铜矿在落雪、因民和汤丹全区都是成层状沿因民紫色层与落雪灰岩之间的过渡带产出。

  经过两三年奋战,他们完成了全区几千平方公里的1/250000地质图和落雪、因民、汤丹矿区1/5000至1/10000地形地质图及中英文对照说明书。该项成果按层状矿正确估算有100万吨铜的远景储量。他们研究的成果也体现在1948年孟宪民与张席禔、许杰、邓玉书、舒全安联名发表的专著《云南东北部东川地区地质》中。此书内,孟宪民与邓玉书、舒全安负责撰写的“经济地质I”内容正是东川最主要的矿区——落雪—因民铜矿与汤丹—白锡腊铜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孟宪民于1952年春与中央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长李华、王逸群等再赴东川铜矿勘查,从而揭开了1953—1955年东川矿区大规模勘探的序幕。1963年秋,孟宪民第三次到东川铜矿,除进一步研究铜矿外,还探讨了该区岩浆岩中有无铌、钽矿化之可能性的问题。

  孟宪民经多次反复对东川铜矿的考察研究,终于解决了东川铜矿之成因与找矿预测问题。前人对于东川铜矿成因大都认为是岩浆热液型。孟宪民根据自己大量野外实践和研究工作,在50年代初已认识到东川铜矿属层状和似层状铜矿。50年代之后,他更进一步怀疑热液成矿论,1962年,他终于提出东川铜矿属沉积成因的见解。在他的启发下,东川矿区的地质人员从地层、岩性、岩相古地理、矿体形态、产状、矿石结构构造、藻类化石(叠层石)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特别在地球化学方面,从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资料等进行综合研究,否定了铜矿床与二叠纪辉长岩和前震旦纪辉长辉绿岩之间的矿源关系,从而基本上结束了关于东川铜矿床属岩浆期后热液成因的争论,东川铜矿是同生沉积的层控矿床的信念终于确立下来。弄清了成因才有利于预测。当孟宪民发现脉状矿体是沿一定层位分布时,就沿层位布置钻孔,追索主要层状矿体,果然达到预期的目的。

倡导矿物微化学分析鉴定法

  孟宪民作为一位杰出的矿床学家,善于将岩石学和矿物学的工作同矿床学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他更深深地懂得,矿物之准确鉴定是一切的基础。抗日战争之初,孟宪民去昆明筹建云南地质调查组,并负责该组工作,条件极其艰苦。他集中力量研究矿物的微化学分析。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的高崇熙教授常与他合作,并提供化学试剂,使他工作很有成效。为了推广这种先进方法,他特用英文写了一本《矿物鉴定的微化学方法》,于1943年由云南省经济委员会地质组与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联合刊印。该书谈及矿物微化学分析的一般概念、所用试剂、工具与仪器、化验程序,以及具体的55种元素的化验法,最后列了一张“各种元素之半微量与微量化学反应之特征现象与灵敏度总表”,书后还附有4个图版,共24张素描的反应产物晶形图,更使人易于掌握。

  孟宪民是我国最早运用微化学试验法鉴定矿物的学者。几十年中他一直大力倡导此法,无疑对我国矿物鉴定工作有很大的推动。

倡导同生论与层控矿床学说

  孟宪民在学术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从不墨守成规。他本是后生岩浆热液成矿学派鼻祖W.林格仑的门人,他在早期工作中,也遵循N.L.鲍文(Bowen)的玄武岩浆分异成岩说与W.林格仑的岩浆热液成矿说之正统、经典理论。但经过长期实践与探索,他发现这些学说不能很好地解释许多地质现象。于是,他尊重事实,逐渐把立足点转到同生沉积—火山成矿论上来。在找矿思想上,他摒弃了“沿小侵入体找矿”,而主张“沿层找矿”。在他建议下,于1959年在贵州召开了全国铅锌矿会议,讨论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由他发起,在1963年举行长江中下游铁铜矿床成因与找矿方向现场会议。有各个矿床学派参加,并开展了一场大辩论。孟宪民在这些会议上积极倡导了同生论与层控矿床学说。

  孟宪民的主要论点,集中反映在他于1963年发表的两篇论文里。其一是《矿床成因与找矿》一文。该文内,他以某些矿床为例,指出所谓“同生矿床”,就是“成矿与成岩是同时的,成矿的物质不是成岩后由很远的地方移来的(并非是“后生的”)。他并指出:“过去认为侵入的花岗岩总是作为矿石的重要来源,而火山作用则不重要,以致不值一谈”的看法就不对了。他认为,火山作用起压倒一切的重要作用,而侵入活动则仅是次要的,实际上是一个破坏的过程。金属的富集要归功于风化和沉积的过程。另一是《矿床分类与找矿方向》一文。该文按五大岩石组合(即大洋中组合、大陆组合、陆缘组合、岛弧组合、原生山脉组合)与五个主要地质时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近代)交叉分出若干矿床类型,并在找矿实践中具体运用。

  由于对同生成矿论的研究,孟宪民追索到后生成矿学派关于岩浆侵入、热液交代的一些根本问题,在于花岗岩类之成因与产状问题。他提出过若干新见解,指出花岗岩并非都是“上小下大”和一味向下延伸,而是“有顶有底”;并认为部分花岗岩是火山成因的。他还热烈支持花岗岩化理论。他倡议并组织了1965年在安徽黄山召开的花岗岩讨论会,对花岗岩化学说之宣传达到最高潮。他这方面的主要论著有《关于花岗岩的安放问题》等等。

金属矿产储量的统计研究

  1965年,孟宪民领导和组织了长江中下游铜铁矿的找矿研究,与有关同志一起完成了我国若干金属矿产储量之统计研究。在此基础上,孟宪民与周圣生、郑直、吴功建、黎诺、孙忠和共同撰写了《某些金属矿的找矿方向和方法的初步经验》一文,于1966年正式发表。文内对各种金属矿储量分为5大类分别统计:第一类是层状矿体;第二类是附近有“侵入体”的层状矿体;第三类是围绕小侵入体发育的矿体;第四类是脉状矿体;第五类是在火山岩、“侵入岩”内的若干似层状矿体。根据铁、铜、铅、锌、汞、锑、锡这7种主要金属之各类矿占总储量的百分比统计列表而得出以下结论:①各矿种以层状矿为主,以第一类矿在总储量中所占百分比而论,铁为58.87,铜为37.78,铅为59.87,锌为79.77,汞为83.44,锑为88.69,锡为36.69,这些矿一般规模大,形状简单,分布稳定,品位较富,为工业开采的主要对象;②各矿种一般沿某一或某几个地层层位分布;③各矿种与围岩也有一定关系,以碳酸盐岩为围岩的各矿种的储量百分比,铁为17.19,铜为40.02,铅为59.70,锌为75.15,锑为85.78,汞为96.29,锡为59.87。总的来说,以碳酸盐岩为围岩的矿占着优势。此外,各矿种还与沉积旋回有一定的关系。



  基于上述结论,该文提出主要应找层状矿,在某一地区应沿某一已知含矿层位之地层找矿为主,并注意要在不整合面之上,在含矿构造层上部及岩性变异等部位去找矿,对实践很有指导意义。

  孟宪民在矿床学上的重大成就,得到国内外同行普遍赞扬与钦敬。我国著名矿床学家谢家荣1941年在《云南矿产概论》一文中称道孟宪民为首的个旧地质调查工作是中外专家调查工作中“最为详尽者”。1963年,孟宪民的《矿床成因与找矿》一文在英文版《科学通报》上发表后,英国层控矿床学家J.卜内纳(Breina)即来函表示赞赏,并希望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孟宪民对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很重视的。1956年,他领导组建各种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小组,意识到稀有元素矿产资源对我国未来国防尖端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当时这方面研究尚处于空白。于是,他积极抽调有关人员,从岩矿鉴定、化学分析、选矿试验到理论研究,成龙配套地派到苏联有关研究所、稀有金属矿山、工厂去进修考察,为尽快开展我国稀有元素矿产的找矿和研究工作,及时作了许多准备,以至有后来的发展。

  1964年,孟宪民曾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率团访问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他在当地作了关于《矿床分类和找矿》、《矿床成因和找矿》以及《石油地质》方面的报告,并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名义邀请所访问的国家的地质专家参加北京科学讨论会。

  孟宪民工作作风严谨、认真,与下属人员同甘共苦,不畏难,不避险,深入普查勘探第一线,兢兢业业地工作。他倡导同生成矿说不仅废寝忘食,且生病住院亦念念不忘。“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虽遭迫害,仍亲自刻蜡纸,油印同生成矿论材料,不懈地宣传。充分表现出他热爱事业,执著追求真理的可贵品质。孟宪民这些崇高精神与他光辉的学术成就一起永垂史册。

  


简历

  1900年2月2日 生于江苏武进。

  1918年 考入北京清华学堂高等科。

  1922年 毕业于清华学堂,留学美国科罗拉多州立矿业学校。

  1924年 毕业于科罗拉多州立矿业学校;到蒙大拿州标特铜矿参观考察。

  1925年 重回科罗拉多州立矿业学校,获工程师称号,在该州虎城铅锌矿实习。

  1926年 入麻萨诸塞茨州理工学院研究生班,受教于矿床学大师W.林格仑。

  1927年 获麻萨诸塞茨州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后回国。

  1928年 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1937年 任云南个旧锡矿探矿队长、工程处主任。

  1946—1952年 任清华大学地质系教授。

  1952年 任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副司长。

  1955年 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6年 任地质部矿物原料研究所副所长。

  1959年 任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1964年 代表中国科协率团访问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

  1969年2月18日 在北京逝世。

主要论著

  1 H M Meng and K Chang.Geology of the Hsiang hualing Tin Deposit,Lingwu,Hunan.Mem.Nat.Res.Inst.Geol.Acad.Sin.,1935(15):1—72,text-figs.15,pls.1—32.

  2 孟宪民.个旧地质述略.地质论评,1936,1(3):339—345.

  3 H M Meng,K Chen and T Ho.Geology of the Kochiu Tin-Field,Yun-nan,a Preliminary ketch.Bull.Geol.Soc.China,1937,16:421—437,text-figs.1—4,pl.l.

  4 孟宪民.云南矿产种类述略.地质论评,1937,2(3).

  5 孟宪民.云南个旧锡矿区地质说明.矿冶(经济部矿冶研究所),1938,1(8).

  6 孟宪民.云南之锡.资源委员会季刊,1941,1(2).

  7 H M Meng.Microchemical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nerals.Published by The Section of Ge Ology of the Yunnan Ec onomic Counciland The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Geology,Academia Sinica,Kun-ming,China,1943,1—75,1—14,pls.I—Ⅳ.

  8 孟宪民.云南高原之几种构造现象(节要).地质论评,1946,11(5—6).

  9 孟宪民.矿物鉴定(节要).地质论评,1946,11(5—6).

  10 H M Meng,H C Chang,Singwu C Hsu,Y S Teng and C A Shu.Geologyof the Tung Chuan District,Northeastern Yunnan.Mem.Nat.Res.Inst.Geol.,Acad.Sin.1948(17):1-64,text-figs.1—6.




  11 孟宪民.云南个旧,湖南宜章,江西安源,广西钟山、平头山锡矿观察志略(节要).科学,1949,31(1).

  12 孟宪民.辽宁省庄河县芙蓉铜矿.地质论评,1950,15(1—3);科学,1950,32(5).

  13 孟宪民,李秉伦.微量化学的矿物鉴定法.地质学报,1952,32(1—2).

  14 孟宪民.对有色金属生成规律的体会.地质学报,1952,32(3).

  15 孟宪民.中国铜矿的分布情况及勘探方向.地质学报,1953,33(1);科学通报,1953(4).

  16 孟宪民.矽卡岩的找矿意义.地质学报,1955,35(1).

  17 孟宪民.从华南金属矿床的分布来论及地壳中某些有用元素分散的规律.地质学报,1957,37(1).

  18 孟宪民.评论稀有及分散元素的地球化学及找矿方向.地质月刊,1958(1).

  19 孟宪民.铌钽的经济地质.地质快报,1962(24).

  20 H M Meng.The Problem of Genesis and Classcafionof Ore Deposits.Scientia Sinica,1962,11(6).

  21 孟宪民.矿床成因与找矿.科学通报,1963(1):8-33.

  22 孟宪民.矿床分类与找矿方向,矿床分类与成矿作用.矿床学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1-18.

  23 孟宪民.碳酸盐岩中的碳硅石.地质论评,1964,22(4).

  24 孟宪民译.矿床同生说译文选集.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4:1-91.

  25 H M Meng.On the Emplacement of Granite.ScientiaSinica,1965,14(8):1205—1211.

  26 孟宪民.关于花岗岩的安放问题.地质论评,1965,23(5).

  27 H M Meng.On the Relation of Oil-bearing Strata to Stratigraphic Un-conformities.Scientia Sinica,1965,14(1).

  28 孟宪民,周圣生,郑直,吴功建,黎诺,孙忠和.某些金属矿的找矿方向和方法的初步经验.地质论评,1966,24(1):34-41.
1条评分
10:10 财富 +40 版块管理 2007-06-11
离线leelcylee
发帖
4
财富
217
威望
1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7-06-16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中国石油事业的先驱和创建人金开英
                      中国石油事业的先驱和创建人金开英

  他是我国石油炼制工业的主要创建人,他的前半生在大陆,主持玉门油厂,成为“中国石油事业的先驱和炼油的第一人”。他的后半生在台湾,主持“中油”公司,成为“台湾石油事业的创始人和经济起飞的功勋人物”。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通电中外,迁都重庆。12月13日,南京陷落。半壁河山沦陷敌手,日寇的铁蹄践踏着神州大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历史学家在定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说这是场为资源而战的战争。美国当代著名学者丹尼尔·耶金在他那部享誉世界的巨著《石油·金钱·权力》一书中,更坦直地说,是为石油而战。石油,成了一个国家国力和战争能力的重要参数。

    当时中国的燃料油基本上依赖进口。抗战全面爆发后,日军封锁了中国沿海的港口,洋油一时断绝,中日两国军队的力量出现了更大的差距。

    为了解决燃料的不足,大后方的人民想尽了一切办法。为了供应前方燃料,国营私营企业掀起了一阵大办酒精厂的热潮,以酒精替代汽油。大西南相继建造了62座酒精厂,但由于质量不高,对发动机的腐蚀非常严重。一方面是国外的汽油进不来,而以酒精替代汽油又不理想;另一方面是国内的桐油因无法外销而大量积压。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试图谋求动力油料自给,欲以西南之桐油提炼汽油,着手组建植物油提炼动力油料厂。

    危难之际,人才成了关键因素,谁能挑起这项重担?人们想到了刚从欧洲考察回国的地质调查所沁园燃料研究室主任——金开英。

    家世及求学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金开英(字公 )出生在江南水乡——浙江省湖州府南浔镇的一个富商家庭。南浔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镇,清末至民初因蚕丝业而富甲天下,形成了“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的富商群体,富可敌国,是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发生地。

    金开英的曾祖竹庭公(金桐)就是南浔的“八牛”之一,他会讲“洋泾浜”英语,1842年上海开埠后,在沪做“丝通事”,并开设了“协隆”丝号经营南浔的“辑里湖丝”。因为他诚信经营,与人为善,很快便成了当地有名的富户,人称“小金山”。金开英的祖父沁园公(金焘)在继承并扩大家业的同时,醉心西学,且极其重视子女的教育。几个儿女在接受了传统的儒家教育之后,又开风气之先,远赴英国留学,故其子孙皆能于中西文化怡然相习,可谓人才辈出。到了民国初年,金家已享誉艺林,金开英的父亲金东溪(金绍堂)、四叔金西崖(金绍坊)是著名的竹刻家,大伯金北楼(金城)是民初北方画坛的领袖人物,姑母金陶陶(金章)、堂兄金潜庵(金开藩)也亲炙艺事,表弟王世襄后来更是成了享誉四海的收藏鉴定大家,一门风雅。

    1924年,金开英自清华学校毕业,公费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深造。由于其在清华后四年的高等科主修的是经济,但他的兴趣偏好理工,所以赴美后即改习化工,并直接入大学三年级攻读。当时赴美留学的学生多半前往东海岸大学,去西部的较少;而他的父亲东溪先生则建议他入西部的威斯康辛。一方面是因为当时金开英有一个表兄王世富(王世襄之长兄)也在威斯康辛读书,彼此可有个照应;更重要的目的是,东溪先生希望儿子能够熟谙这一后起区域的情况和经验,以图回国后可更好地为国效力。三年后,金开英自威斯康辛大学取得了理学士学位,当年即学成归国。

    他回国后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去北京的一所美国学校教化学,又在北平大学教授工业化学,如是大约一年时间,对就业环境不是十分满意。由于当时清华公费留学的期限是五年,金开英只用了三年,所以尚有余额可用,于是他自备旅费,再度赴美留学。此次入的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仍习化工。

  主持沁园燃料研究室

    在哥伦比亚期间,金开英从J·J·Morgan教授专攻燃料研究,两年后,在化学部门取得了工程师和硕士学位,又在“Bureau of Mine”实习了三个月。正在此时,金开英收到了三叔的来信,希望他回国主持地质调查所的沁园燃料研究室。

    地质调查所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个当时仅有六七十人的单位,后来却走出了24位院士,汇集了丁文江、翁文灏、谢家荣、王竹泉、黄汲清、杨钟键、李四光、斐文中等一大批科学大家,所以有人把它称作“中国近代科学之根”。著名科学家黄汲清院士曾说:“中国官办的科学事业,最早的而且具有国际水平的,地质调查所无疑是独一无二的。”

    1930年,地质调查所想建立一个燃料研究机构,然苦于既无场地也无经费。当时的所长丁文江乃向好友、实业家金绍基(字叔初,金开英的三叔)募捐,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叔初先生毅然决定捐五万银元(另一说为三万)建造一幢三层大楼,供学术研究之用,并以其父金焘的字“沁园”命名。

    1931年金开英束装回国,出任沁园燃料研究室主任。他的第一件工作是把地质调查所取自全国各地的煤和油的样本加以分析,汇集成册,由地质调查所出版。如《中国石油之成分》、《中国各省煤质分析》、《中国各省燃料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报告,都是在金开英的主持下完成的。今天我们还能在北京的国家图书馆里找到这些珍贵资料。
    当时的研究风气很盛,一群年轻人都你争我赶,刻苦钻研。据金开英回忆,当时研究室主要有四个研究主题:一是低温蒸馏,就是把煤干馏,分成轻重不同的油和焦炭,由萧之谦主持。二是轻油合成,将一氧化碳与氢用触媒合成为汽油,由熊尚元主持。三是氢化石炭,即氢化煤,由金开英主持。四是植物油提炼成轻油,由宾果主持。这些研究,尤其是植物油提炼成轻油的研究,后来派上了大用场!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决定将地质调查所从北京搬迁到南京。新任所长翁文灏考虑再三后,决定将所有搬迁业务,包括新厦建设、设备采购、室内布置等事项全权交由金开英负责,由此可见翁文灏对他的信任。1936年,地质调查所正式搬迁到了南京新址,金开英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展现出了独特的经营管理才华。

    1937年8月,当金开英第二次从欧洲考察煤、油回国的时候,抗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了。
    1938年,金开英临危受命,出任资源委员会植物油提炼轻油工厂厂长。

    为何选择金开英?因为早在1933年,他主持的沁园燃料研究室就开始了植物油提取动力燃料油的研究,有现成的研究成果可用,而主持这项研究课题的宾果此时远在美国,于是这个炼油的任务就落在了学化工燃料出身的金开英身上。

    建厂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土地。金开英初到四川时,因为人地生疏,颇感困惑。有一天,在路上巧遇清华同学王德郅,他的好友黄明安是四川首富,便介绍给金氏;该厂自炼的油品很快上市,缓解了后方油荒的同时,也解决了部分桐油的销路问题,成为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油厂。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日益突出,工厂扩建又成了当务之急。可此时资源委员会又缺乏资金,于是寻求与兵工署合作,双方各出资一半。1939年8月,植物油提炼轻油工厂改称“动力油料”,仍由金开英任厂长。

    据老油人回忆,该厂厂务行政部门设有四个科,分别是总务科(科长邹明)、业务科(科长孙越骥)、工程科(科长叶树滋)、会计科(科长林强),孙越骥兼任驻重庆办事处主任。厂内的工作人员都很年轻,大多是金开英以招考的形式优选的大学毕业生。为了避免形成“小团体”,他自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每个大学不超过四名。因此,动力油料厂职员的学籍竟包括四十多个学校,几乎囊括了整个中国。诸如龙显烈、董世芬、张芳誉、詹绍启等石油界老前辈,都是当时金开英招揽培养的人才。及至后来的甘肃油矿局、中国石油公司,金开英都秉持这一原则,并把人员分成“技术型”和“经理型”,为新进人员开设培训班,尽量给每个人展示及实践的机会,这些人后来在两岸石油建设中起到了骨干作用。
    动力油料厂的炼制原料很广,并不仅限于桐油,而是各种植物油(如菜油)都包括在内,产品则有汽油、煤油、柴油和刹车油等。当时还流传一个有趣的笑话:有人问:“什么油可以裂炼?”金开英开玩笑说:“凡是称作油的都能炼出汽油来,只有一样例外,那就是酱油!”其豁达幽默可见一斑。

    主持玉门油厂

    尽管通过植物油提炼轻油的方法可行,一时间国内也出现了好几家类似的工厂,但就全国的需求而言,仍是杯水车薪。为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必须拥有自己的石油,拥有自己的石油工业。国民政府为开辟新的油源,积极地在西南、西北各省勘探石油资源,结果地质勘探专家们把目光锁定在了玉门的老君庙。

    玉门油矿的矿区老君庙是一个人迹罕至、气候恶劣的不毛之地,到处是戈壁荒漠,交通极为不便;何况在最艰苦的抗战时期,无论是资金、设备、技术都艰难万状,创业之艰,实出人之想象。正是在如此艰巨的条件下,我国建立起了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玉门。

    1940年,甘肃油矿局筹备处和动力油料厂订约负责炼油。后来由于运输不便,又鉴于金开英在动力油料厂成绩卓著,政府索性改派他承办玉门炼油厂的工程。金开英欣然领命,离开重庆,再次白手起家。

    1941年3月16日,甘肃油矿筹备处和动力油料厂合并成立甘肃油矿局,隶属于资源委员会,由孙越崎出任总经理。甘肃油矿局是一个由政府出资的庞大机构,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生产单位是驻留老君庙的矿场和炼厂。矿场负责石油的勘探和开采,由著名地质勘探专家严爽任矿长。炼厂负责原油的炼制和各种油品的生产,由金开英出任首任厂长,这一年他正好40岁。

    金开英负责的炼厂分为东、西两厂,以石油河分界。靠近圆门宿舍的一边是东厂,建造较早,设备为陈旧的 状炼炉,一共四座。西厂则较宽大,建有二组 状炼炉和一座管状炼炉。那时的炼油方法是手工操作,原油在夏天用桶挑,在冬天用箩筐抬,把它注入预热池内,加热熔化为可以流动的液体后,用人工操作的手摇泵加入炼油锅,加热到一定温度,让汽油和煤油、柴油分别蒸馏提出,冷却后取出剩余的渣油,真是一切因陋就简。

    由于缺乏设备,早在炼油厂筹备之初,金开英就派遣动力油料厂的主任工程师萧之谦前往美国购买一批新式的炼油机器和配套设备。然而,从美国购来的设备却无法从中国沿海登陆。当时中国对外进出口只有西南一途,且运力交通都极有限,进口的物资往往要在沿途仓库中等待很长时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攻美英法等国在亚洲的殖民地,香港、仰光等地相继沦陷。此批设备虽然经过竭力抢运,但大部分机械还是陷于敌手或毁于战火之中,在缅甸损失的设备总共有两千余吨。后来抢运出来的一点物资,也仅能勉强拼凑成四架钻机,炼油设备则根毛未剩。

    为解决当时炼油的燃眉之急,金开英尽全力搜罗了国内一些钢管钢材,订购了车床闸门等,自力更生自行设计制造了釜式蒸馏炼油炉。尽管创业之始困难重重,但甘肃油矿局还是提出了1942年产量比上一年提高9倍,生产汽油180万加仑的宏大目标。翁文灏(时任资源委员会委员长)亲到玉门视察,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孙越崎、金开英、严爽等人率全体科技人员、矿地工人全力奋战,11月提前完成当年目标,为抗日提供重要的能源支持。

    玉门老君庙发生过两次大的灾难。一次是水灾,几乎冲垮了炼厂;一次是火灾,几乎烧垮了矿区。尤其是那场大火,正值蒋介石到老君庙视察之际,真可谓惊心动魄。

    1942年8月发生的大火,肇因于1941年10月的井喷。那时,山上的八号油井钻凿到四百多公尺时遇到大油层,地底油气的压力极高,当时矿场的设备无法遏制,先喷泥浆,继喷原油,最多时一天喷油二千五百余吨,呼啸之声,声闻数里。由于炼油设备有限,喷出的原油无法及时炼完,这些贮存在临时挖掘的土坑中的原油便成为大火的导因。

    火灾于8月24日发生,几乎烧毁了半个矿场。26日忽然接到蒋介石要来矿区视察的消息,致使矿区在慌乱之中又多了一重严峻的考验。幸而那一天油矿局的表现非常好,不但完全掩灭了前一天火灾的遗迹,并在蒋介石自酒泉来矿的途中,看到数十辆卡车运油外出,矿场的八号油井正喷出大量原油,山下的炼厂也在如常炼油。总经理孙越崎、矿长严爽和厂长金开英的演示文稿和对答也很得体,终于使蒋介石在亲眼目睹之下,认为甘肃油矿局的工作人员在如此困苦的环境下能开创出中国唯一的石油企业实属不易,对广大石油职工深表慰问和嘉勉。

    对于蒋介石的这次玉门之行,金开英曾回忆说,“蒋委员长等人看到政府投入的钱没有白费,所以甘肃油矿局在以后数年内的预算都能顺利通过,各方对甘肃油矿局也都另眼相待,不再阻梗,这也是甘肃油矿局向成功迈进中的一次转机;但在他来之前,刚发生过火灾,我们确实十分紧张……”。

    整个抗战期间,玉门油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日机轰炸,1942年井喷大火和1943年的特大洪水等重重艰难险阻,1939年到1945年间,共实现钻井61口,产原油7866万加仑,炼产汽油1303万加仑,煤油511万加仑,柴油近72万加仑,此外还有石蜡等副产品。今天来看微不足道,可在当时却给抗战增加了巨大的物质力量。更具重要意义的是,玉门油矿培养了中国自己的石油工业队伍,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此时,金开英的妻儿老母正在千里之遥的北平,在日寇的铁蹄下经受煎熬。1943年,他的长女蔚斯冲破日军的封锁线,万里寻父来到老君庙,金开英已不认得他的爱女。他要尽父亲的责任,送女儿到重庆读书,因工资微薄,竟无钱凑足路费、学费,只好卖掉他的英文打字机。

    在玉门的五年时间里,金开英孑身一人住在一间被称作“圆门宿舍”的小屋里,唯有烟斗和无线电广播为伴。他只能遥寄东方,将思念化作戈壁的黄沙、祁连的白雪。可他的努力没有白费,至1945年他离开老君庙时,玉门油厂已成为我国第一座相对完备的工业化炼油厂。半个世纪后,他被海峡两岸的石油人士称作“中国炼油第一人”。

    主持中油公司

    1945年抗战胜利后,金开英奉命接管日伪遗留在台湾及东北的石油事业,出任接管委员会主任监理委员。他南北奔波,凭其科学管理头脑及治事方法,办得有条不紊。

    与此同时,金开英带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赴台,修复了废墟中的高雄炼油厂,将其并入后来的中国石油公司,实现了我国石油事业的大一统。而这部分赴台的技术人员大多来自玉门油厂,后来又都成了骨干,为台湾石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有人说中国“凡有石油处,皆有玉门人”。

    台湾的接收工作告一段落之后,已是1946年初。此时,金开英才得以回到北平的家中,这是抗战爆发以后他第一次与家人团聚。可他在家没住几天,又接到电令,资源委员会要他转赴东北负责处理石油接管事宜。于是,他又日夜兼程赶赴辽宁。金开英先后接管了锦州合成燃料厂、锦西炼油厂、四平高压氢化厂、吉林永吉炼油厂等石油企业。

    随着政府接手的石油企业逐渐增多,为了整合全国各地的石油事业,同时防止国外石油公司垄断中国市场,翁文灏、金开英等人倡议成立一个全国性的石油领导机构——中国石油公司来统一领导我国石油事业。
    提议得到政府的支持。1946年6月1日中国石油公司在上海成立,总部设在江西路131号,由翁文灏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总经理之下设4名分管具体事务的协理,分别是负责总务和财务的张兹 、负责矿务的严爽、负责炼务及材料的金开英和负责业务的郭可铨,这些人都是中国石油界的元老。

    1990年,89岁的金开英在回忆中国石油公司的创建过程和主要人物的时候,不无感慨地说:“现在这些元老都不在了,就剩下我一个。”

    改组后的中国石油公司,除了原有的四川油矿勘探处没有变动外,将战时设立的甘肃油矿局改组为甘青分公司;撤销台湾石油筹备处,分别成立高雄炼油厂、台湾油矿勘探处、台湾营业所、新竹研究所;原上海炼油厂筹备处改制为各地营业所;东北所接收的石油事业单位则合并为东北炼油厂,除锦西炼油厂外,另辖永吉、四平、锦州三个分厂。这些分公司和油厂全部隶属于资源委员会。

    1949年,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金开英随之迁徙台湾,并升任台湾“中国石油公司”总经理,开始主持台湾石油事业的发展,这一年金氏48岁。不久,又被任命为“经济部”首任“国营事业司”司长,开始有计划地建立台湾的“国营”、特别是石油事业,并开发石油化学工业。

    金开英在台湾秉持中油公司在上海成立后所制定的工作方针,先买油,做买卖,赚了钱后用来修复并建造炼油厂,之后买原油来提炼,炼了再做买卖,赚了钱再做探勘工作。他们广罗地质、地球物理人才,每年不惜资金在全台各地调查地质、分期勘探。1959年终于在苗栗锦水发现了深层天然气。金开英邀请美国莫比石油公司及联合化学公司与“中油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慕华化学公司,在苗栗建厂生产尿素肥料,以利农作。此后又在高雄、新竹外海发现了海底油气,台湾的石油工业日渐壮大。

    “中油公司”当时从海湾公司(包括后来的莫比石油公司)购买原油,每桶油大约有两分美金的佣金,由于量大合同期长,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金开英对海湾公司说:“这笔钱我们经手单位不拿,你们把这笔钱存起来,每年我们送‘中油’的人员来美国受训,旅费我们自己出,在美国一切的培训费用由你们负责。”通过这种方式,“中油公司”为自己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奠定了“中国石油公司”成为台湾最大企业(世界500强之一)的人力资源基础。

    1961年,年满60岁的金开英自“中油公司”总经理职位上退休。可以说,台湾的石油工业是由金开英一手创立的,他被台湾石油界尊为“龙头”和“大家长”。

    1998年,玉门油矿建矿60周年,于 9月在玉门举办盛大的纪念庆祝活动。为此,时任玉门石油管理局局长的刘世洲先生特意赶赴台湾,拜会并邀请当时唯一健在的当年开发玉门油矿的元勋、首任炼油厂厂长金开英先生,希望这位老前辈能参加这个盛典,还向他颁发了“玉门石油管理局荣誉职工”的证书。

    时年97岁高龄的金老先生,因行动不便而无法成行。他请台湾老油人虞德麟代表他向大陆同仁问候,并以个人名义将刻有“纪念”字样的金币送给大陆老油人;又委托老油人冯宗道撰写了一篇《玉门颂》刻在镀金牌匾上,作为贺礼,送给玉门。颂文里这样写道:……

    一九三八年玉门油矿成立于国家危难之际,筚路蓝缕,排除万难,探获油源,兴建炼厂,开我国石油工业之先河,创人定胜天之范模,六十年来,成绩斐然,中外同钦。

    海峡两岸石油工业,暨石油化学工业,蓬勃兴起,绩效技术,直追欧美,蔚然而为工矿业中之奇葩。然饮水思源,玉门油矿实为我国石油工业之发源地,当年老君庙辛勤培育之幼苗,即今日枝叶婆娑国家经济支柱之大树。

    在台湾及旅居北美洲之玉门老油人,昔年弱冠投荒,于役矿区,今欣逢玉门油矿成立六十周年,皓首重临,倍感亲切荣欣。英年已九七,不克亲趋恭贺,唯能遥祝盛典,共献芜辞,敬以为颂。

    金开英暨在台及旅居北美洲

    玉门老油人同敬

    一九九八年八月

    1999年5月,金开英先生终因年事已高而不治,享年98岁。(完)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40 版块管理 2007-06-16
离线忆唐
发帖
100
财富
11115
威望
30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7-06-17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关士聪
 
(1918~2004)



    关士聪,石油地质学家。广东南海人。1937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获北京大学理学士学位。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高级咨询中心高级顾问、部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从事地质工作40余年,在区域普查和矿田(包括煤、铁、有色金属、非金属等多种矿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949年后,长期从事石油普查和研究,对中国煤、铁、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和一些盐类矿床普查,对区域地质研究等都作出一定的贡献。此外,对中国陆相油田的发现,海相油田的工作方向,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评价,对一些钢铁资源(包括铁矿和煤矿)都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基础,特别是对内蒙古西部工业区工矿城市交通等方面,起到了指导建设的作用。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10 版块管理 2007-06-17

网站事务咨询:QQ:1392013 | 26189883
阿果石油网为免费个人网站,为石油人提供免费的在线即时技术交流场所,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和行为!
如有言论或会员共享的资料涉及到您的权益,请立即通知网站管理员,本站将在第一时间给予配合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