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136阅读
  • 23回复

[科学探索]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ganlaogen
发帖
2709
财富
1526
威望
3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4-10-19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下文有对真理和规律的描述及其关系。

后现代主义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断言,世间本无真理,因此人们也就不可能认识到真理。由此类推,历史学家自然也不可能从历史研究中找到真理,他们撰写的历史,就只能像作家写小说,是按自己的想象虚构出来的作品;进而断言,历史学不可能是科学,只能是一门利用一些互不关联的历史素材(史料)构建出的首尾连贯的历史图景的艺术。①
    可是,“世间本无真理”这个命题,就像一个克里特哲学家说“克里特人总是说谎”那个悖论一样,是一个“自毁命题”,就是说,它自身就否定了自己,因为它意味着,无论你认定“世间本无真理”这个说法是对还是错,它的内涵都是被否定的。
    “世间本无真理”这个命题不但在逻辑上是一个自毁命题,而且对于人类为摆脱野蛮、愚昧、黑暗而追求真理和为真理而奋斗、献身的崇高精神,都是蛮横的亵渎,对于包括历史科学在内的一切科学,都具有破坏性的影响。因为,如果相信世间根本就没有真理,那何必去追求它呢?何必需要科学呢?这样一来,大家都只能凭着自我感觉去行事了;历史学家就更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去探求真理了;那就只能让历史学成为一种凭想象描绘“历史情境”的消闲艺术了。这对于历史科学简赢是一种毁灭性的破坏。
    我们相信,历史学家大都不会接受这样一种命运安排,大都还是要力图从历史研究中探寻到一些“鉴古知今”或“鉴往知来”的真理的。那么,究竟什么是真理呢?这是首先需要说清楚却又很不容易说清楚的老大难问题。
    《不列颠百科全书》根本不设“真理”这个条目,《微软大百科辞海》(Microsoft Encarta Reference Library 2005)倒是设了这个条目,但只是列举“千百年来”人们提出的4种主要的“真理”论:(1)与实际相符(correspondence)即真理;(2)有用(pragmatic)即真理;(3)逻辑上说得通(coherence)即真理;(4)真理就是“压缩[到最低限度]的”(deflationary)的陈述。②说到底,这四种真理观都很模糊,不能完全让人信服。
    相比之下,中国学者的说法倒是很明确。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真理”条目说到,真理是“与谬误对立的认识论范畴,指认识主体对存在于意识之外、并且不以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的规律性的正确反映”。《辞海》的“真理”条目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并援引毛泽东的话来论证:“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③中国学者的真理界说大都指明真理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接着就产生了一个更难说清楚的问题:什么是“规律”?正是这个问题,我们在众多的中外学者的论著中很难找到明确而令人信服的答案。
    例如,《微软大百科辞海》的“科学规律”(Scientific Law)条目说:“在科学中,科学的规律指的是被认为普遍适用的原理。规律(例如波义耳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构成了物理科学的基本构架,因此一个定律被科学界否定的情况极为罕见。有时一个定律可能被修改,例如爱因斯坦证明,牛顿的运动定律对于接近光速运动的物体是不适用的。”按这样的界说,科学规律仅存在于自然科学之中,而且就是指波义耳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或爱因斯坦的E=mc2那样的定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其有效性都是由实物实验或“理想实验”的结果来证明和支撑的,在社会历史学科中根本不可能做那样的实验,因此也就不可能确立像自然科学那样的规律。这是在西方学者中间获得广泛共识的看法。
    《不列颠百科全书》未设“科学规律”条目,但设了含义相近的“自然界的规律”(Law of Nature)这样一个条目,即:“自然界的规律有两种基本的形态。其一,普遍性的规律,它表明某些状况总是会伴随着另一些已知状况出现。其二,或然性的规律,它认定一般情况下显示一种既定条件的事件的一个特定部分,也会在其他某种条件下显现出来。……不过,自然界的规律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而是依赖于经验证据而成立。”④这也是在西方学者中间获得广泛共识的看法。
    《微软大百科辞海》和《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界说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共同点:其一,都认定“科学规律”或“自然界的规律”仅仅存在于自然科学即Sciences之中。⑤其二,那些定律并不依赖于逻辑的必然性支撑,而只是依靠直接的实验或经验观察获得的重复出现的经验证据而成立的。这两个特点决定了“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中不可能有那样严格的定律,在“人文学科”(Humanities或Arts)中更不可能确立那样的定律。因为社会科学或所谓的“人文学科”都不可能通过直接实验或实际观察获得那样精确的、重复出现的结果。
    那么,中国学者又是怎样的说法呢?《辞海》说到:“规律亦称法则。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在它涉及的范围内是没有例外的和必然的趋势。”⑥《中国大百科全书》提出:“(规律)亦称法则。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形式。规律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概念,都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现象的方面……”⑦这两种界说的核心内容都认定“规律”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这就引发了一连串使人困惑重重的疑难问题:什么是“本质联系”?“本质联系”怎样决定事物的发展演变呢?用什么标准区分“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呢?等等。人们用了数不胜数的解说词,来回答这些问题,以达到让人们相信人类的社会历史现象同自然现象一样,存在着不依人的意愿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目的。但是,事实证明,所有那些解说都未能让人们解除困惑。
    我们确信人类社会历史和自然界一样,都存在着客观规律。有些学者认为只有自然界才有规律,也只有自然科学才能揭示规律,这是很片面的认识。产生这种片面认识的原因在于,他们认定只有在相似条件下重复出现相似的结果,才能称之为规律;而人类社会历史现象总是不重复的,因此就认定不可能有规律。简言之,他们只看到、也只承认一种规律,即“重现律”,看不到、也不承认在“重现律”后面还有更深层的“因果律”。我们相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根本规律就是决定其自身存在和发展演变的因果必然性规律,这个规律的最高的抽象表述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实体都总是按照自己本身的特性对一切外部制约因素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相应的产生出某种必然的结果。这就是最普遍的“因果律”。⑧但是,人类在认识某一具体事物的规律时,总是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到该事物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因果必然性规律,而是先从外观上对其形态的相似性和出现的重复性进行“单层面”的归纳,由此得出统计归纳性的“相似律”或“重现律”,有的学者称之为“经验规律”。然后,经过无数次的实践、体验,发现同类现象中既有相似的个案,又有相异的个案,由此激起人们去探索决定其相似和相异的原因,从而发现因果必然性的规律。例如,最初人们从外观形态上归纳出“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经验规律,后来发现同样是乌鸦,虽然大多数羽毛为黑色,但毕竟有少数为白色,这才去探索决定乌鸦羽毛颜色的因果必然性规律。
    由此可见,人们所认识的规律实际上有两类,一类是对事物的外观形态做“单层面”的实证归纳得出的“经验规律”,另一类是把“因”和“果”两个层面的事实联系起来进行“双层面”的归纳得出的因果必然性规律,又称“科学规律”。前者是或然性的、不能涵盖“例外”现象的,因而不是普遍有效的。后者是必然性的,在它涉及的范围之内是没有例外的,因而是普遍有效的。⑨如果不对这两类规律加以区分,就可能把前一类规律当作普遍规律,并把它作为普遍适用的“模型”去对照具体事物,一旦发现对不上号,就会导致否认规律的存在,认为世间本无规律,从而也就可能赞成“世间本无真理”之类的谬见。有论者把经典作家“大体上”归纳出来的“五种生产方式”当作普遍有效的“模型”,然后发现它同一些国家的具体历史过程对不上号,就否定规律的存在。这就是误解规律的结果。

由上文可知”真理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如果说科学是规律,岂不是说科学等同于真理吗?

楼主留言:

真理是与谬误相对应的概念,是哲学讨论的范畴,科学只研究规律,科学也都有误差,所以科学从不说是真理。

快乐每一天。
离线bhczq8
发帖
260
财富
900
威望
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4-10-19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李老师的文章不科学。

科学是不断地发展,和错误做斗争的。

各个学科,都有无数的假设、然后,近似正确的理论,不断更新完善而已。

最简单,热力学定理,pv=rt,都对各种气体修正、对临界进行研究。

没有“墒”的概念之前,那些科学家就不科学吗?

楼主留言: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我没反对这个说法呀?科学是有误差的,但科学是不断精确的。没有熵的热力学是科学,有了熵,热力学前进了一步,也是科学。

呵呵
离线阿益
发帖
5914
财富
7418
威望
4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20-11-30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分析有道理
离线yuyingzhou
发帖
2921
财富
5107
威望
102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20-12-13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借老师贵地,吐槽一下,上图为花了2元从某网下载的国内一流专业期刊2020年的文章,以小见大,下面还有另一例子,来自另一个专业期刊,也是2020年的。


林1井到底是加积还是迁移型姑且不论,自身展示的图要符合自身的说法吧;还是说在粉色框下面还有一套迁移型的,至少体现了不严谨。迁移型的物性还略好于加积型的,也是值得考虑的事情。为什么呢,2020年的文章可以允许数据出小问题,也可以允许自己与自己有矛盾的了嘛?

楼主留言:

建议直接在石油地质板块开个帖子,让大家讨论一下,现在的论文水分很大


网站事务咨询:QQ:1392013 | 26189883
阿果石油网为免费个人网站,为石油人提供免费的在线即时技术交流场所,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和行为!
如有言论或会员共享的资料涉及到您的权益,请立即通知网站管理员,本站将在第一时间给予配合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