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致中国地学界全体院士(科学院、工程院)一封公开信: --]

阿果石油论坛 -> 石油大学(华东) -> 致中国地学界全体院士(科学院、工程院)一封公开信: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wxykob9099@1 2013-04-12 17:01

致中国地学界全体院士(科学院、工程院)一封公开信:



致中国地学界全体院士(科学院工程院)一封公开信:
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理论原始创新与完全彻底
解决我国每年进口石油在60%以上的被动局面问题
前言(略)
1深化经济改革的突破口
众所周知,能源问题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有资料表明2012年我国进口石油在60%以上,足以说明此问题。因此能源问题是我国深化经济改革的突破口,也就是说,完全彻底解决我国每年进口石油在60%以上的被动局面问题,具有牵-发而动全身作用。因为谁有充足的能源,谁就在未来的经济发展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2地球系统科学原始创新与塔里木盆地内,无油气田存在的科学预见

现举一实例说明之,即2011年中石化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签约的-关于求解塔里木油气勘探难题, 其主课题“塔里木盆地及周缘的动态演化与油气资源前景”, 下设四个支课题, “塔里木地台盆区古构造古环境及动态演化” 、“塔里木盆地油气成藏-改造与富集规律” 、“塔里木盆地深层地球物理探测和物性反演” 、“塔里木盆地构造背景、盆山动力学及含油气前景” 所谓攻坚克难项目。
原始创新的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理论表明,塔里木盆地内无石油天然气存在,理由如下:[font=ˎ̥]
、塔里木不是盆地
前人认为:世界上最大的海相沉积盆地是塔里木盆地[font=ˎ̥],其面积为[font=ˎ̥]56[font=ˎ̥]km2,显生宙沉积岩平均厚度为[font=ˎ̥]10km[font=ˎ̥],沉积岩体积超过[font=ˎ̥]500[font=ˎ̥]km3,它相当于松辽盆地、华北盆地、四川盆地及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的总和,这是错误认识。21世纪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理论原始创新表明,塔里木不是盆地而是塔里木构造窗。[font=ˎ̥]
有人说松辽盆地有油为什么塔里木盆地没有油呢?现在告知你们,松辽不是盆地,而是松辽复式加厚型沉降带。
、塔里木构造窗[font=ˎ̥]
众所周知,所谓塔里木盆地显示重力正异常及正磁异常,仅在局部少数地区显示负异常,而东西向的库车盆地显示重力负异常及负磁异常,既然都是盆地,为什么深部地球物理资料性质就完全不同呢?这怎么解释呢?这一事实只能说明塔里木不是盆地,而是构造窗。
塔里木构造窗不存在石油及天然气[font=ˎ̥]
处在相对静止状态的塔里木构造窗不可能有石油、天然气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表明物质都是在运动中形成的,如高速水平运转对撞机中新物质产生就是例证。[font=ˎ̥]
塔里木构造窗北部边缘的东西向库车加厚型沉降带中,是目前中石化勘查区。[font=ˎ̥]
对塔里木盆地’找油气项目的课题否定与科学预见
因塔里木构造窗中岩层产状平缓,不存在后期改造问题,塔里木构造窗深层地球物理资料性质,是呈平缓曲线状态的正磁异常及重力正异常。塔里木构造窗不存在油气成藏-改造与富集规律问题等。因此肯定,面积为[font=ˎ̥]56[font=ˎ̥]km2的塔里木构造窗内无油气资源蕴藏,如果在塔里木构造窗内施行深度[font=ˎ̥]8-10千米的石油普查钻井若干口,结果是竹篮子打水-场空,这就是科学预见。有监于此,前人的塔里木盆地有关的主课题项目及四个支课题项目(见前),都没有研究的必要,是人力、财力及物力的浪费。
9个单位及17位院士参加的,于2007.3.17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中国委员会暨中国大陆科学超深井选址研究会”上, 出的在塔里木盆地施工深度为8-10米的超深井,他们认为该井能穿过中新生代和古生代地层含油气陆相和海相沉积地层,最后直抵古老的变质基底。不待言,上述17位院士观点,代表了中国地学界全体院士(科学院工程院)的共同心声,因为迄今未发现其中有一位院士对此观点持异议。
综上所述,不是塔里木盆地而是塔里木构造窗,在塔里木构造窗内施工深度为8-10米的石油普查超深井若干口, 假设它可能穿过中新生代和古生代地层,但无油气田显示,更不可能出现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气流现象,如不听忠告,那你们试-试,以资证明本文作者科学预见的正确性。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多种多样的盆地名词,都是表面现象的感性认识
地质辞典上盆地是“泛指在不同性质的大地构造区中, 由负向构造运动所产生的相对下降地区, 其规模、形状、内部结构和成因都是不确定的” “基底上覆盖着一定厚度的平伏岩层、形态不固定的沉降区。盆地的形态多种多样;规模可大可小, 可以在地垒地或褶皱地带分别出现” (地质矿产部地质辞典办公室编辑 1983 地质辞典《一》地质出版社 114217, 并且盆地形成机制多数人认为是地幔上隆,上部地壳变薄, 地面发生沉降形成的。但是不同的大地构造学派对盆地还有不同的概念, 如板块说的弧后盆地、会聚盆地、裂陷(谷)盆地…槽台说的坳陷或地台或台坳或断陷或海相克拉通盆地, 如鄂尔多斯台坳又称鄂尔多斯台向斜或称鄂尔多斯盆地;地质力学中盆地是指陆槽、槽地或盾地或沉降带, 如鄂尔多斯盆地则称伊陕盾地, 松辽盆地则称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从盆地的动力学出发, 中国西部为挤压型盆地、东部为拉张型盆地、中部为过渡型或叠加型盆地, 以及走滑盆地(邓乃恭 任希飞1996造山与成盆作用形成于统一的动力学机制  地质论评 Vol.42 No.4 300-304); 从盆地所在位置出发又分为前陆盆地、高山深盆…, 从盆地盖层性质出发,若盖层为海相沉积则称为海相盆地, 如海相塔里木盆地, 若为陆相沉积则称为陆相盆地, 如陆相松辽盆地
前人对塔里木盆地又称为塔里木地台、或塔里木板块、或塔里木地块、或塔里木波谷、或塔里木地洼、或塔里木地盾、或塔里木前陆盆地,如库车前陆盆地。
顾名思义的盆地形状出发, 盆地是指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间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状地形(见199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词典”675页)。
请问上述多种多样的盆地名词概念哪-个是正确的,因为真理只有一个。在生产实践中你们以哪-个盆地名词为标准进行设计指导呢?为什么?
2)实践出真知-四川盆地为例进行解读
所谓四川盆地,前人是指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间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状地形[font=ˎ̥],它的形成是受地壳垂直运动的向下作用力所致。[font=ˎ̥]
事实上所谓[font=ˎ̥]“四川盆地[font=ˎ̥]”根本不具备这一特点[font=ˎ̥],因为[font=ˎ̥]“四川盆地[font=ˎ̥]”的后面是走向北东高高的龙门山[font=ˎ̥],并且整个[font=ˎ̥]“四川盆地[font=ˎ̥]”是由北西高、南东低的一系列平行的北东走向的中、低山脉组成的,并向单一的南东方向倾斜的地形地貌[font=ˎ̥],根本不存在四周高中间低的盆状地形。[font=ˎ̥]
岷江、沱江、涪江及嘉陵江的四条河流(这就是四川省名字的由来)[font=ˎ̥],均呈北西走向的由北西向南东流[font=ˎ̥],不但流经所谓整个[font=ˎ̥]“四川盆地[font=ˎ̥]”,而且与盆地内受水平挤压力形成的北东走向的中低山脉垂直相交[font=ˎ̥],说明这四条河流即岷江、沱江、涪江及嘉陵江是受水平拉张力作用形成的[font=ˎ̥],它与走向北东山脉之间有着紧密的成生联系[font=ˎ̥],因此这一紧密的成生联系,也否定了受垂直向下力作用所形成的四川盆地存在。[font=ˎ̥]
前人在论述四川盆地时,对走向北西的四条江与走向北东山脉的垂直相交关系从不提及[font=ˎ̥](有意避开它[font=ˎ̥]),并认为不屑一顾[font=ˎ̥],致使以讹传讹的[font=ˎ̥]“四川盆地[font=ˎ̥]”得以流行至今[font=ˎ̥],如地质期刊和地质教科书中经常出现的[font=ˎ̥]“四川盆地[font=ˎ̥]”一词[font=ˎ̥],以及中央气象台气象预报中常提及[font=ˎ̥]“四川盆地[font=ˎ̥]”等等。这种北西高、南东低的地形及横穿该地形上的由北西向南东流的四条江即岷江、沱江、涪江及嘉陵江[font=ˎ̥],和北西高、南东低的地形上依次露出的上新下老岩层,即依次出现走向北东的[font=ˎ̥]K1[font=ˎ̥]J3[font=ˎ̥]J2[font=ˎ̥]J1+T3……并在达县、开县一带及万县南西方向、涪陵西南等地,见大小不一的[font=ˎ̥]J3岩块上覆在[font=ˎ̥]J2之上。据此,有力揭示了四川陆相[font=ˎ̥]“盆地[font=ˎ̥]”真相:它根本不是陆相[font=ˎ̥]“四川盆地[font=ˎ̥]”,而是川东重力滑动构造。[font=ˎ̥]
川东重力滑动构造[font=ˎ̥],因前缘发生挤压形成了一系列走向北东的挤压褶皱带[font=ˎ̥],这就是前人无力解释的所谓[font=ˎ̥]“梳状褶皱[font=ˎ̥]”,并写进大学构造地质教科书中。[font=ˎ̥]
此外,前人还把这种重力滑动构造,误认为由下而上运动的推覆体构造[font=ˎ̥],如在四川彭县的天山台山[font=ˎ̥]-陈家山一带见[font=ˎ̥]C-P上覆在[font=ˎ̥]T3之上[font=ˎ̥],误认为是飞来峰也写进大学构造地质教科书中。[font=ˎ̥]
值得一提的事[font=ˎ̥],形成与重力滑动方向平行的一系列走向北西的张性破碎带[font=ˎ̥],反映了重力滑动构造中水平挤压力,形成的北东向挤压褶皱带和水平拉张力作用形成的北西向张性破碎带之间的紧密成生联系,表现为一种走向垂直相交关系[font=ˎ̥],充分体现了地质构造的平面应力场中最短轴[font=ˎ̥](c)和最长轴[font=ˎ̥](a)的直角相交的关系,张性破碎带侵蚀后因集水形成了一系列大小不一、走向北西并呈平行分布的河流[font=ˎ̥],如著名的岷江、沱江、涪江及嘉陵江。[font=ˎ̥]
对此垂直相交关系,所反映的自然物质运动规律,前人根本不去研究这一自然物质运动规律,揭示了什么样的地质科学真理存在,而是在这里或那里瞎嚷嚷。[font=ˎ̥]
川东重力滑动构造后部控制了“普光气田”、 “元坝气田”的成生与分布。
川东重力滑动构造发现再次证明,它与塔里木构造窗有本质区别。[font=ˎ̥]
综上所述,我们应义无反顾地说:石油形成与盆地无关,盆地生油论是思想上的绝对化,形而上学地从表面现象看问题的结果。[font=ˎ̥]
多种多样的盆地名词存在,说明了它是感性认识结果,导致了在“盆地”学术思想上的一片混乱,这就是各唱各的调,各走各的路,谁也不服谁,谁也管不了谁,也就是根本不承认真理一元论,根本不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根本不承认真理只有一个。其结果不但浪费了国家大量的财力、物力及人力,而且也解决不了具体实际问题,这就是导致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石油60%以上的由来原因,这与国家极力推崇的能源、生命、及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理论原始创新,格格不入。

4完全彻底解决我国每年进口石油在60%以上的被动局面,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是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理论的原始创新
原始创新的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理论表明, 在中国大陆上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因此面对中国石油的严峻形势, 我们再也不能继续走外国人的“盆地生油论” 的老路子来进行石油寻找和勘查开发, 而是要运用原始创新的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理论,主攻新方向、新领域的石油勘查新区, 因为这些新区是中国油气资源的新天地,不但隐伏着若干个大型或巨型大油田, 并且这些石油勘查新区,就在我们的面前和脚下。 据此我们只要集中力量主攻新区,3-5年左右或更多一点时间,就能又好又快地拿下这些大油田,再摘中国贫油帽子,并彻底摆脱中国石油资源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问题,不但势在必行,而且也是走科技兴国、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的需要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更是全面加速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需要,[font=ˎ̥] 也是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具体实际问题之一。
一旦这些大油田取得重大突破, 不但转变了中国石油经济增长方式及调整优化石油经济结构和深化石油地质科技改革,及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等问题, 而且改变了中国油气资源的分布格局, 再一次举世瞩目大幅度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标志着中国人已先行一步抢占了未来经济科技发展中的石油能源制高点, 是跟踪模仿洋人的盆地生油论或什么板块碰撞聚油论,也不是坐等别人的技术转移, 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的原始创新的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理论成果并用于实践的最好说明
完全彻底解决我国每年进口石油在60%以上的被动局面后,及其新能源开发,中国煤炭生产矿井将会关停大部分,从而避免了落后矿井底下工人意外死亡事故频繁发生。
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理论的原始创新与各种现实具体问题解决再次证明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原始创新永无止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5原始创新的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理论是第-生产力
1)新陈代谢规律不可抗拒
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水成论与火成论、渐变论与灾变论、固定论与活动论,并把它们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统一起来,使这种长达200年以上激烈的争论, 出现的谁也不服谁“一边倒” 现象,不但得到彻底解决,而且也为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理论原始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它揭示了大地构造本质即规律性,并经20世纪及21世纪生产实践检验证明它是真理
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理论原始创新表明,地壳表层不存在地槽说及地台说,不存在以地槽说地台说为基础创立的多旋迥说断块说地洼说波浪状镶嵌构造说。因地槽地台说不存在,这四种学说也就名存实亡,这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乎;也完全彻底否定了根据大西洋两岸地形的吻合性创立的大陆漂移说, 根据局部海底地球物理资料创立的板块构造说等等。
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理论原始创新与地质力学质疑,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理论原始创新与河南省嵩山区震旦系重力滑动构造质疑。
上述前人不同大地构造学派或理论都是属于表面现象的感性认识,这就是大地构造学是-门区域性学科的由来原因。它也说明了不突破前人陈旧错误的各种大地构造理论的束缚,原始创新的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理论就不可能产生。
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理论原始创新表明,不存在“盆地生油论” “板块碰撞聚油论”。
前人不同大地构造学派或理论,己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如它们都不能解决中国石油的进口问题,准确及时预报地震问题及等等其他问题,因为它们都是从局部的表面现象看问题的-种感性认识,如纬向构造带是垂直运动引起还是水平运动引起,或者两者兼有,哪谁是主要矛盾,在平面上及剖面上各自表现型式怎样…前人都未交代。代之它们的是横空出世在中华大地上全球统-的大地构造理论,即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理论原始创新,充分说明只有研究地球成生和发展的大地构造学的理论,才是正确的理论,并且只有-个,因为它是真理(符合地球成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有力说明了感觉解决现象问题,只有真理才能解决本质问题。这-事实也说明地球科学发展中的新陈代谢规律不可抗拒
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理论原始创新特点
首先在地球科学中的重大发现,另在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理论原始创新方面三个特点,第一,是首创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并与众不同。笫二,是突破性,笫三,是带动性。
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理论原始创新,再次重温了李四光先生的教诲:“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我们要继续战斗”, 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 ;也重温了其他哲学家的教诲“科学的本质是对传统的挑战,它的反传统性质,往往使科学发展总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磨难”; 一切真理都会经历下面三个阶段才会为世人接收:第一阶段,觉得可笑而不加理会;第二阶段,视为邪说而强烈抗拒;第三阶段,未加思索而欣然接受

本文关键词   塔里木构造窗   科学预见
阿果石油网旗下站点:石油文库 | 石油资讯 |石油英才 | 石油供求 | 石油搜索

driller_fang 2015-04-24 15:47
你说的这些都是什么啊,有没有点实际的东西给人分享啊。 阿果石油网旗下站点:石油文库 | 石油资讯 |石油英才 | 石油供求 | 石油搜索


查看完整版本: [-- 致中国地学界全体院士(科学院、工程院)一封公开信: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Time 0.184763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