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引用第20楼wolf于2009-03-20 21:47发表的:
“1运移方式”中:
李老师说“如果分子扩散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方式,则油气会从深层通过所有的岩石层向浅表地层进行扩散,从而不能形成今天的油气藏,即使形成最终也会被扩散作用破坏掉。”
毫无疑问,分子扩散是存在的,也是油气运移的一种方式,虽然它的速度很慢,但考虑漫长的地质时间,累积量也是不容低估,但是油气从深层通过所有的岩石层向浅表地层进行扩散的同时,烃源岩也是活跃的,将有生成的烃类补充到油气藏中,形成一个平衡的聚集-散失系统,因此,许多油气藏今天得以保存。而不是李老师说的最终会被扩散作用破坏掉。
首先,从烃源岩向地面扩散过程中烃浓度是不断减小的,在扩散的过程中油气连续相是无法形成的,即无法聚集成藏;
其次,烃源岩在特定温度压力条件下的生烃量是一定的,不可能永远生烃,即存在一个生烃高峰,生烃高峰一过,扩散作用就会占上风,开始破坏已形成的油气藏。油藏用了多长的时间靠扩散作用形成的,就会用多长的时间靠扩散作用破坏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