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3487阅读
  • 85回复

“油气田开发研究领域知名学者介绍”有奖征集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unn
发帖
523
财富
650
威望
7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7-06-01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李士伦  男,1935年1月生,浙江省绍兴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石油工业有突出贡献教育专家。1960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获油气田开发专业工程师称号。毕业后一直在西南石油学院任教,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围绕“凝析气田等复杂气田开发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究”、“油气体系相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气井试井”等专业方向进行科研。近10年来,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及重大外协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60篇以上,专、译著3部,已指导了博士后2人,博士研究生17人,硕士研究生26人。是国内最早从事凝析气田、气田开发和油气体系相态研究的人员之一,主持我国大型气田、凝析气田开发案编制和综合研究10余次,获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治学严谨,注意发挥群体优势。作为西南石油学院副院长9年、中加天然气中心主任10年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学院部分),一直关心学院教学质量提高,先后主管教学、科研、外事、图书馆和学报等工作,与其他学院领导一起取得了900万美元无偿援款。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20 版块管理 2007-06-01
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看一遍《福布斯》富翁排行榜,如果上面没有我的名字,我就去上班……
离线sunn
发帖
523
财富
650
威望
7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7-06-01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李克文,1984年毕业于原江汉石油学院开发系,获采油工程学士学位。1984年至1989年,在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攻读油田开发工程硕士、博士学位,1992年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曾任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层物理室主任,1997年从法国石油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在美国油藏工程研究所任工程师,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石油工程系高级科学家,SGP研究所经理,SPEREE杂志主编。拥有两项专利,发表专著两本、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11篇,EI收录26篇,多项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是一位国际知名的油气田开发专家。
    不到16岁上大学,20岁考上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硕博连读,25岁获得博士学位。先后荣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近10项,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垮世纪学科带头人,被美国岩心分析家协会于1998年授予终身会员,2002年被美国石油工程师学会聘请为SPEREE杂志技术编辑(2004年升为主编),荣获美国地热协会2002年度最佳论文奖,美国石油工程师学会2003年为其颁发“杰出编辑奖”,现为美国石油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地热协会会员,美国岩心分析家协会荣誉终身会员及技术委员会会员。
    与之相伴的是硕果累累的科研成果,在世界油气田开发研究领域中他受到同行们的广泛认可。李克文教授是国际上最早从事气润湿反转研究工作的学术创始人,提出了通过气润湿反转技术减少钻完井伤害、改善酸化压裂效果、提高低渗透气藏及凝析油气藏产量的新方法。同时还发明了气润湿反转堵水新技术。多年来,主持过国内外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在油气田开发分形理论、中国注水开发油田特征及分类、油气田增产潜力分析及措施优化、油气水流动规律、流体流变性、油气田开发实验新方法、油藏非均质性描述、地热工程及其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新方法、低渗透油气田开发、亚燃烧技术、无水采油技术以及提高采收率等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由于在油层物理和油气田开发理论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国内外许多石油公司及大学先后邀请李克文教授讲学。
1984年,李克文从江汉石油学院开发系毕业,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为我国著名石油工程学家、时任勘探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的秦同洛教授,颇有一些传奇色彩的秦教授是我国最早从事试井及岩芯分析工作的技术人员,也是新中国第一个采油厂的首任厂长,见证了新中国石油的艰难发展。他的另一位导师是著名的、后来担任勘探院院长的沈平平教授。两位导师治学态度异常严谨,对学生的要求近乎苛刻,然而也正是这种严谨治学的作风影响了李克文,即使在今天,谈及此事,李克文仍然对恩师充满了感激之情。在采访过程中,李克文教授希望借此机会向母校、老师、同学、父母及家人表示衷心感谢。
    有了大师的引路,有了自己的刻苦钻研,科学的大门徐徐向李克文开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管是大学阶段,还是在读研究生期间,李克文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对于大师的学术报告,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尽可能多地去接触这些报告会,仔细聆听大师的声音,感受大师的风采。尽管很多场报告会都和李克文的研究方向不对口,但是专家、学者的独特见解,思维方式却给了他很多启迪。也正是这种习惯,才使得他的知识面极为宽广,能够找到很多与专业相连的新的切入点,这大概是现在他的论文都具有创新点的根本原因之一。今天的李克文已经这样要求自己的论文:没有创新点的论文绝对不向外投稿!
    1989年,李克文从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毕业以后,又继续来到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选矿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从师王祖讷教授,王祖讷教授是我国煤加工利用、水煤浆领域里资历最深,享有崇高声望的泰斗。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与王祖讷教授一起发明了多功能毛细管流变仪及水煤浆液位计,取得了两项专利及多项科研成果。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研制成功的大型水煤浆燃烧实验系统。并且,成功地进行了多次水煤浆燃烧实验。李克文于1992年以优异的成绩出站。
    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几年的刻苦钻研使得李克文的学术水平大大提高。1992年,李克文刚刚博士后出站,回到勘探院以后,即被任命为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层物理研究室主任。领导认为,李克文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并且在学术钻研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发展潜力很大,于是大胆地把油层物理研究室主任的重担交给了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在担任油层物理研究室主任的3年间,李克文出色地完成了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下达的多项纵向科研任务以外,同时在全室同事及所、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还积极开展了为油田生产的技术服务,并取得了近百万元的横向收入。这在90年代初期是相当可观的,也因此在油层物理研究室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同时,在科研管理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策略,并予以实践,因此解决了当时一些处、所面临的难题:纵向科研与横向创收的矛盾。在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作期间,也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一项获得了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多项获得了二等奖、三等奖。
    随后在一些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过程中,李克文当时已取得的多项成果令外国专家感到惊讶,并建议尽快在国际会议上发表。在合作过程中,其突出的表现更是获得了合作方的高度评价。1995年,世界著名的法国石油研究院邀请其作为访问学者,到该院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研究工作。1997年,他又被美国石油工程研究所聘为油藏工程师。199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石油工程系在全球范围内招聘研究员,李克文在众多的优秀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对于只有国内学历的李克文来说,如果没有杰出的才华和成就,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李克文先后担任该校研究员、高级研究员、项目经理、研究所经理等职务。
    在法国石油研究院工作期间,李克文提出了针对不同润湿性,不同非均质性的油藏应该采用不同的注水开发方案。并利用油藏描述软件和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验证,与此同时,还对相应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改进。由于他在这一领域的杰出成就,法国当时最大的两家石油公司Total与ELF都先后邀请李克文去讲学。
    在美国油藏研究所工作期间,李克文提出了通过气润湿反转提高凝析油气藏产量的新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并研制了相应的化学剂。一些知名学者认为他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此期间,国际岩心分析协会授予其为该协会终身会员。
    在斯坦福大学工作期间,他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的重要研究成果。其中之一是建立了一套油藏生产动态预测的新方法。过去的油田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大多是基于一些经验公式,没有理论基础,因而实际应用起来十分困难。他建立的新方法是基于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的动力学原理推导出来的,并经过了室内试验、现场生产数据的验证。目前对200多口井生产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十分成功。该成果被美国一些知名专家认为是这一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有关公式还以李克文博士的名字命名,在凝析油气藏试井解释方面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目前,油气田开发动态预测主要采用计算机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然而现有的数值模拟技术难以满足现代油气田开发与管理的需求,甚至被油藏工程师戏称为“高级”计算机游戏。另外,油气田开发动态的实时监控与预测因为现有数值模拟技术的计算速度太慢、不确定性太大而难以实现。经过多年大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李克文初步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油藏模拟技术。这一新技术不同于现有的数值模拟技术,也不同于传统的解析方法,而是结合了两者的优势、扬弃了其不足之处。该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运行成本低等特点。而且,无须进行网格粗化,可直接在具有大量网格的地质模型上进行计算,从而大幅度减少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由于具有计算速度快等优点,该方法可以真正实现油气田开发动态的实时监测。这一研究成果的最终实现将给石油工业带来一场新的技术冲击,并带动相关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该成果的商品化将产生很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目前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普遍存在注不进、采不出的技术瓶颈,提高低渗透油田注入能力及采油速度的研究是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前沿课题,具有重要的技术价值、经济效益以及重大的社会效益。我国低渗透油田储量丰富,仅以中石化油区为例,探明地质储量在9亿吨以上,动用地质储量约为5亿吨,而采出程度不到15%。由此可知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的潜力是非常大的。近几年来,李克文教授及其合作者已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已取得了一批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成果。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针对不同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的配套技术,包括降低界面张力,降低原油粘度,改变润湿性以及气驱等综合方法。
最近又传来喜讯,李克文教授找到了根据电阻率测井数据计算毛管压力和相对渗透率的新方法,解决了测井解释领域几十年来的技术难题。目前许多公司对此技术十分感兴趣。该技术及相应软件可望在近期面市。李克文教授先后在国内外著名学术会议及杂志上(SPEJ,SPEREE)发表论文80余篇、专著两本、译著多本,其中SCI收录11篇,EI收录26篇,并拥有新型多功能毛细管流变仪、新型水煤浆/粘稠流体液位计两项专利,9项成果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多项成果居于国际先进水平,获省部级奖励9项,并获得国际学术奖1项。同时取得了一系列油气田开发工程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大量实用新技术,包括低渗、稠油、凝析油气田以及常规油气田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预测油藏产量及动态的新方法及相应的软件,油气田开发实验的新方法与新技术。其中许多新方法与新技术已被石油公司普遍采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李克文教授八十年代末研制成功的国内第一台稳定流相对渗透率仪目前仍有多家研究单位在应用。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30 版块管理 2007-06-01
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看一遍《福布斯》富翁排行榜,如果上面没有我的名字,我就去上班……
发帖
2422
财富
6580
威望
150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7-06-0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沈平平院士
沈平平,男,1964年8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流体力学专业,先后担任胜利油田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研究所所长,研究院院长、中油股份公司副总裁等职务,教授级高工,博士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四届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石油工程学会主任,美国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北京分会主席,第六届、第七届国际石油工程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力学学报》、《石油学报》和《石油勘探与开发》等杂志编委,国家攀登(B)计划“复合驱强化采油技术中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973项目“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1999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候补)。

沈平平教授长期从事渗流力学、油层物理和提高采收率研究工作,在油藏岩石孔隙结构及油水运动规律的研究方面有特殊建树,为提高石油采收率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他完成的“厚油层内油水运动规律影响因素研究”课题,对油田开发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中油公司重大科研项目“中国注水油田提高采收率潜力评价及发展战略研究”“油田三次采油潜力再评价及规划研究”、“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和“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系列研制与应用”等。

1999年~2004年,担任国家973项目“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带领该项目在驱油化学剂研制、机理研究、油藏精细描述、渗流理论、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该项目的顺利完成和重大成果的取得做出了重大贡献。

研究成果获2002、200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项,全国科技大会奖、石油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发表专著6部,国内外发表论文60余篇。

主要论文列表:
1、Shen Pingping,et al.,Flow and Transport of Oil and Water in Porous Media [M],1st ed.;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2004)
2、Shen Pingping,Yuan Shiyi and Han Dong,”Commercial Applications of Chemical Flooding in the Onshore Oilfields of China” 16st World Petroleum Congresses,reginal meeting Shanghai 2001
3、Shen Pingping,Yuan Shiyi and Han Dong”Utilization of CO2 Emission to Enhance the Recovery of Low-perm Reservoir”International clean energy meeting,Beijing 2001
4、Shen Pingping,Zheng Xitan and Li Shi,”Experimental study of near-critical behavior of rich gas condensate systems”.SPE67285,presented at the 2001 SP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Symposium held in Oklahoma,U.S.A.24-27 March 2001.
5、定量描述非均质油藏化学驱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的作用
6、三维油藏物理模拟的饱和度测量技术研究
7、非均质油藏化学驱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的作用
8、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油率的基础研究
9、三元复合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三维物理模研究
10、三元复合驱提高石油采油率渗流机理的实验研究
11、ASP复合驱用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30 版块管理 2007-06-02
思想无罪,准我一生以沉默相许!
发帖
2422
财富
6580
威望
150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7-06-0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郭尚平院士
流体力学、生物力学和油田开发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矿冶系,1957年在莫斯科石油学院获副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室主任、分院院长、长庆油田研究院副院长、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等职。五十年代,提出了“集群压裂”概念,研究集群压裂条件下的渗流问题和生产效率;带领研究设计组完成了克拉玛依油田开发方案设计。六十年代,参加大庆油田会战,负责开发设计中的流体力学计算工作;组织科技人员研制人造地层模型。七十年代以后,致力于微观渗流、生物渗流研究,该研究成果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30 版块管理 2007-06-02
思想无罪,准我一生以沉默相许!
发帖
2422
财富
6580
威望
150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7-06-0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贾承造院士
石油地质与构造地质学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籍河北蔚县,1948年3月生于甘肃省兰州市。1975年毕业于新疆工学院地质系。1987年获南京大学构造地质与地球物理专业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塔里木盆地的地质科研与石油勘探工作。曾任塔里木油田总地质师、副指挥、副总经理等职,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对我国石油地质与盆地构造理论及石油天然气工业勘探有重要贡献。他奠定了塔里木盆地构造地质学与油气勘探理论的基础,总结和发展了前陆冲断带煤成烃超高压大气田形成的地质理论和叠合复合盆地石油地质理论,为克拉2大气田的发现和西气东输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获得国家奖励。主要著作有《中国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前陆冲断带油气勘探》和《特提斯构造带北缘盆地群构造地质与天然气》。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30 版块管理 2007-06-02
思想无罪,准我一生以沉默相许!
离线忆唐
发帖
100
财富
11115
威望
30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7-06-0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姜瑞忠

男,1964年4月出生,江苏溧阳人,中共党员,教授,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研究生导师。


通讯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北二路271号石油工程学院
电子邮件: jrzhong@mail.hdpu.edu.cn  jrzhong@163.com
电    话:  0546-8391197(O)    13706368368


1987年6月毕业于全国第一届油藏工程专业---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并分配到石油大学(华东)任教,1993年11月获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硕士学位,1999年攻读油气田开发工程博士学位,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得校优秀博士论文。目前共指导学历硕士研究生24人,毕业14人,指导工程硕士研究生12人,毕业5人,指导同等学历6人,获学位5人,获得优秀硕士指导教师称号,石油工程师学会(SPE)会员,中国石油学会会员。

一、主要研究方向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油藏工程软件集成与开发,剩余油分布研究,油田示踪剂监测的解释理论与应用,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方案设计,油藏工程理论与应用,油田开发与调整

二、开设课程

《油藏工程》,《油层物理》,《渗流力学》,《油田开发》,《监测技术》,《气藏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三、从事的主要科研工作

以第一负责人身份承担了并完成了国家、总公司和油田等各类科研攻关项目近40项,开发了在油田广泛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拟分析和监测解释软件等,多项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各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同时每年多次应邀去油田研究机构讲座,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特色项目介绍如下:

1、井间示踪测试解释方法研究,国家“九五”攻关项目
2、“复杂断块油藏重建地质模型增加可采储量研究” 总公司重点攻关项目
3、精细油藏描述计算机软件集成 中石化重点攻关项目
4、多种示踪组合技术确定油藏非均质性和剩余油分布 中青年创新基金
5、用分配示踪剂确定剩余油分布  总公司重点攻关项目
6、用示踪剂技术确定饱和度分布 总公司开发局导向攻关项目
7、剩余油分布描述方法研究—单砂体剩余油快速动态分析系统
8、胜利低渗透砂岩油藏高效开发新技术应用研究
9、高升油田注水开发综合调整及利用
10、高246块注水开发综合调整
11、现河庄油田西部沙一层系产能评价及综合调整
12、三维定量动态开发分析系统
13、纯26开采方式和井网优化研究
14、水驱油流线模型软件系统研究
15、梁家楼油田提高采收率挖潜与实践
16、交联聚合物数值模拟软件编制与算例分析
17、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快速动态分析系统
18、优势流场与剩余油分布的研究
19、哈301断块大孔道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20、南部油田主力层系合理注采技术政策界限研究
22、埕岛油田提高驱油效率研究 
23、多油层水驱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及提高采收率研究
24、羊二庄油田一断块明馆组储层综合评价及油藏工程研究
25、数模变参数的处理及调剖堵水模型可视化软件的编制
26、羊二庄二、五复杂断块油藏重建地质模型增加可采储量研究
27、基于油砂体快速动态分析方法研究
28、油蔵数模一体化分析系统

四、获奖及荣誉情况

1、剩余油分布描述方法研究—单砂体剩余油快速动态分析系统 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教育部科学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2、获94-95年度石油大学(华东)“教学优秀成果奖”
3、《油藏工程》省级精品课,山东省一等奖,主要建设者
4、精细油藏描述计算机软件集成,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校内排名第一
5、2005年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大科技成果的奖励
6、剩余油分布描述技术研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第一
7、剩余油分布描述方法研究-软件系统,山东省计算机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8、《油藏工程》优质课,中国石油大学优秀教学一等奖,排名第四
9、精细油藏描述计算机软件集成,胜利科技进步一等奖,校内排名第一
10、电位法井间监测技术研究应用,获石油大学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11、电位法井间监测技术研究应用,获大港局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校内排名第二。
12、枣园油田采油方式优选,获石油大学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13、基于油砂体快速动态分析方法研究,中国石油大学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14、高升油田注水开发综合调整及利用,中国石油大学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15、胜利低渗透砂岩油藏高效开发新技术,中国石油大学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五、发表论文、著作

1、核磁共振T2谱传统奇异值分解反演改进算法,石油学报,国家级期刊, 05.6
2、多种示踪剂井间分析技术,石油学报,国家级期刊,1996.3
3、用生产测井和井间示踪方法确定剩余油分布,水驱油田开发测井96国际学术讨论会,收入中、英、俄三本论文集,收入97世界石油大会论文集
4、用示踪分析技术评价油藏特征,石油大学学报 96.4
5、注水开发引起储层参数变化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油气田地面工程,04.6
6、用多种示踪剂分析技术确定油藏非均质性和剩余油分布,石油科技进展论文集96年
7、计算油井措施真实增油量的计算方法,石油钻采工艺,核心期刊,04.4
8、水力压裂技术的近期发展及展望,石油钻采工艺,核心期刊,04.6
9、胜二区沙二段油藏物理特征参数变化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提高采收率技术 96年
10、雷公油田水窜问题研究,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核心期刊,05.5
11、低渗透油藏压裂井网水驱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的探讨,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02.2
12、具有裂缝的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数值模拟技术,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03.6
13、油藏单元管理技术,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03.6
14、声波采油技术的国内研究进展 ,第三届全国海事技术研讨会
15、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研究地球化学与岩石圈动力学开放实验室年报(02-03),石油大学出版社,03.6
16、声波采油技术的国内研究进展, 第三届全国海事技术研讨会
17、《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石油大学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06.5

六、开发系统软件

1、油藏数模一体化分析系统
2、聚合物数模分析系统
3、示踪剂数值法分析系统
4 、交联聚合物数模分析
5 、半解析示踪分析系统
6 、跟踪拟合分析系统
7、稠油可视化分析系统
8、微机三维动态显示系统
9、数模数据采集系统
10、不同层系地层压力预测系统
11、自动历史拟合的示踪剂解释软件
12、合理注采技术政策界限分析系统
13、ECLIPSE、VIP、CMG 、GCOMP数模软件汉化后处理系统
14、三维流线分析系统。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40 版块管理 2007-06-02
离线忆唐
发帖
100
财富
11115
威望
30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7-06-0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程远方


联系电话:(0546)8393754 (o) (0546) 8396076 (h)
电子邮件: yfcheng@hdpu.edu.cn


男 1964年生。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油气井工程学科后备学术带头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深层岩石力学专委会委员、高温高压地球物理专委会委员、山东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石油钻探技术》编委。

学历:
    1981-1985 大学,华东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
    1985-1988 硕士,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部
    1996-2000 攻读博士学位,北京科技大学

教学工作:
    为本科生、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主讲过《破岩原理》、《钻进技术》、《完井工程》、《岩石力学》、《岩土力学》、《钻井概论》、《磨料磨具与磨削》、《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固体力学》等课程。指导本科毕业设计、生产实习、认识实习、课程综合设计等。指导硕士研究生14名,博士生2名。


科研工作:
    研究领域为岩石力学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井壁稳定、出砂机理、地应力分析、套损机理分析、射孔参数优化、水力压裂分析等。自90年以来对井壁稳定力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涉及地质力学因素、井眼剖面参数与井眼稳定的关系,水基钻井液中的自由水在泥页岩中的传递规律,利用测井资料预测地层三个压力剖面的方法,力学/化学耦合求解坍塌压力方法,调整井地层三个压力剖面预测方法,地层各向异性对井眼稳定的影响等。此外,还研究过油井出砂机理防砂工艺优选,套管损坏机理与治理技术,水力压裂数值模拟,射孔方案优选等。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次,校级科技进步奖15次。
国家攻关项目“中原油田复合盐膏层流变规律研究”,获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家攻关项目水平井配套钻井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大港油田重点勘探区块坍塌压力预测”获天津市2000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井壁稳定及油层保护配套技术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参加并完成20余项油田横向研究项目,包括井壁稳定、地应力、出砂预测、水力压裂、油层保护、定向井设计等方面,获校级奖励16项。

研究生招生培养方向 :油气井岩石力学与工程

主要教学工作及成果 : 先后主讲本科生课程《破岩原理》、《钻进技术》、《钻井工程》、《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岩石力学》等6门;硕士生课程《油气井工程力学》;指导硕士研究生10名。

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中原油田复合盐膏层流变规律的研究,国家七五攻关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水平井井壁稳定技术研究,国家八五攻关项目,达到九十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总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泥页岩井壁稳定及对策研究,总公司八五重点项目,达到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大港油田重点勘探区块坍塌压力预测”获天津市2000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参加并完成多项油田横向研究项目,包括井壁稳定、地应力、出砂预测、定向井设计等方面。



现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4项,其中部级项目一项,横向项目3项

发表论文及专著情况:

共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国际论文6篇;

① Dynamic simulation of random packing of spherical particles, Powder Technology,107(2000)123-130.

②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Wellbore Stability in Shale Form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Horizontal Drilling Operations, SPE37080.

③ 安全泥浆密度窗口的确定及应用,石油钻探技术,1999,3。

④ 烧结初期多种扩散机制耦合作用下的烧结模型,粉末冶金技术,V17,N4(1999)。

⑤ 球形颗粒随机排列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北京科技大学学报,V21,N4(1999)387。

⑥ 烧结单元模型建立方法之比较,粉末冶金技术,V17N3(1999)216。

⑦ Dynamic Simulation of Random Packing and Initial Stage of sintering Through Distinct Element Method, The Fifth IUMR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terials, Beijing, China, June 13-18, 1999, p601.

编写教材:《油气工程岩石力学》,该书为我国第一本该方面的教科书。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40 版块管理 2007-06-02
离线10:10
发帖
259
财富
150
威望
66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7-06-0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专家学者王杰祥教授简介



王杰祥,男,1963年9月17日生于山东牟平,1982年考入华东石油学院,1986年获采油工程学士学位,同年考入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部,1989年硕士毕业,并获硕士学位。2001年获得油气田开发工程博士学位。自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中国石油大学) 任教,从事油气田开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一、科技研究方向
  1、在科技研究中,建有微机室和实验室,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工程设计软件的编制和现场应用工作,以及有关开发理论、提高采收率等室内试验工作。
  2、研究生招生培养方向:1)油气田开发理论与系统工程;2)采油工程理论与技术
二、主要工作及成果
  1、教学工作
先后为本科生讲授了“BASIC语言”、“采油工艺原理”、“油藏工程与采油工艺基础”、“渗流物理、完井与试油”、“有杆抽油系统”等课程,以及为研究生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讲授“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等课程。自89年至今,仍坚持主带本科生的生产实习和认识实习工作。曾获得系级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校级电化教学先进个人、校级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0年被评为校级后备学术带头人。
  2、科研工作
在科研工作中,敢吃苦、勤动脑,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水平。93年至95年参加了吐哈油田会战,完成了“丘陵油田注采压力系统优化设计与实施”科研课题,到目前为止,主要完成了“胜利水平井蒸汽注采工艺技术研究”、 “浅海油田采油方式评价及采油工程优化设计技术”、 “稠油生产系统优化设计”、 “P3D水力压裂现场施工实时模拟研究”、“注空气提高采收率室内驱替实验与注气工艺研究”等项目,先后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3、目前主要承担的科研任务
截止目前本人负责已签定的项目有“青西油田油井产能及举升技术研究”、“注水优化设计及注水效果评价研究”、“稠油流变性实验研究”等项目。
  4、教材及论文
参加了《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国家级、部级重点教材的编写(编写了两章),现已正式出版,主编校内教材两部:《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和《有杆抽油系统》,发表论文8篇。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30 版块管理 2007-06-02
惟真惟实
离线penaldo
发帖
491
财富
282
威望
13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7-06-0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李允教授
    李允,西南石油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45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67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学院,1982年获华东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硕士学位。长期从事油气田开发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主持和完成国家及部省科研项目30余项。研究方向为:线性和非线性渗流理论;油气井试井分析理论与技术;油气藏数值模拟方法与技术;天然气优化开采配套技术等。其成果有18项(次)获国家及部省级以上奖励,其国家级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国家级三等奖1项(排名第二),省部级一等奖(3项排名第一,3项排名第二),省部级二等奖7项(排名分别为一、一、二、四、四、五、一),省部级三等奖3项(排名第一)。出版专、译著6部(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0余篇。培养出硕士、博士研究生65人。三个研究方向均获得迄今为止国家或部委颁发的在该方向的级别最高的科技进步奖。此外,还率课题组参与我国西部绝大多数气田的开发设计,主持过全国40余个油气藏的开发调整方案编制,均获得好的开发效果。1991年被评为石油工业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1992年当选为党的十四大代表,2000年4月被批准为第二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工程科学技术)带头人,同时还任中国石油学会理事,四川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四川岩矿及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地学部委员,中国石油教育学会石油工程分会主席,国际SPE学会会员。
    李允,“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渗流理论及应用技术学科学术方向带头人。先后在新疆石油管理局采油二厂、新疆石油局研究院开发室、西南石油学院工作。先后于1988和1997在美国Texas A & M大学、德州大学和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阿尔伯塔大学进行访问、学术交流。一直从事油气田开发工程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在非常规油气藏的渗流力学理论、油气藏数值模拟理论及技术、油气井试井分析理论与技术及油气藏工程方法等方面形成研究特色,并取得重大成果。这些成果覆盖近二十年来我国油气藏工程技术进步的主要方面,不仅为推动我国油气藏工程技术进步起过重要促进作用,而且一直代表着该领域学术与技术前缘和主要发展方向。现已形成自己独特的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并建立起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部分第一完成人获奖成果:
   
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油气藏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1 李允,2  钟孚勋,……)

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有水气藏油藏工程研究(1 李允,2 葛家理,……)

199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非线性渗流力学理论及其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研究与推广(1 李允,2 葛家理,……)

2003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带水气藏渗流机理及开采技术研究(1 李允, 2 张烈辉,……)

2003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低渗透气藏渗流机理及开发技术研究(1 李允, 2 张烈辉,……)

200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碳酸盐岩储层特殊渗流理论及其应用研究(1 李允, 2李治平,……)
2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25 版块管理 2007-06-02
eclipse126 财富 +5 版块管理 2007-06-02
离线brian
发帖
139
财富
41
威望
14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7-06-03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罗蛰潭教授
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1944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矿冶系。1948年至1950年留学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俄克拉何马大学石油学院。回国后,历任重庆大学副教授、采矿系主任,北京石油学院副教授、探矿系副主任,成都地质学院副教授、教授、副院长,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四川省委副主任委员。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期从事油气采收率及储层地质研究,提出二氧化碳注水驱油、泡沫驱油及火烧油层驱油法,在玉门老君庙、克拉玛依油田应用取得实效,对我国油田的勘察与开发作出贡献。著有《油气储层孔隙结构研究》,主编《油层物理》。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15 版块管理 2007-06-03

网站事务咨询:QQ:1392013 | 26189883
阿果石油网为免费个人网站,为石油人提供免费的在线即时技术交流场所,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和行为!
如有言论或会员共享的资料涉及到您的权益,请立即通知网站管理员,本站将在第一时间给予配合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