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3418阅读
  • 28回复

"永远的丰碑:石油人物简史"有奖征集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eclipse
 
发帖
1929
财富
1931
威望
234
交易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05-31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 本帖被 笑韵 执行锁定操作(2008-08-19) —
“永远的丰碑:石油人物简史”有奖征集活动


活动内容:征集已故石油、地质行业华人知名先辈的基本资料



活动规则:
1、请在本帖之下跟帖,均以跟帖形式发出;
2、介绍内容不限;
3、发帖前请注意搜索,避免重复,对跟帖补充介绍(内容不重复)的也给予一定奖励;
4、每ID每天不超过2帖;
5、注意版面整洁。

6、时间至2008年5月1日。
奖励原则:
1、按相关介绍资料的真实性及详细程度,最高可获得50果果的奖励;
2、图片10分,刊物10分,简介10分,专著10分,翔实程度10分;
3、每ID当日第3帖起不得分,第4帖扣10分,第5帖扣20分,依此类推;

============================================
孙越崎
李四光
王树芝
王竹泉
王进喜
孙健初
黄汲清
翁文波
翁文灏
秦同洛
金开英
谢家荣
朱  夏
郭天民
朱亚杰
曾恒一
[ 此贴被eclipse126在2007-06-03 22:50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本人所回复内容为网络提供,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合法性由国际互联网负责,本人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离线eclipse
发帖
1929
财富
1931
威望
234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5-31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西北石油工业的开拓者—孙越崎
孙越崎(1893—1995),20世纪中国著名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现代能源工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也是近代西北石油工业的开拓者。孙先生为浙江绍兴人。中学时代改名为同音的 “越崎”。毅然立志要使贫穷落后的祖国,能越过崎岖不平的道路,而达到繁荣富强。孙老经历了清代、民国直至新中国三代,充分施展了他卓越的聪明才智和干练的管理能力,为创办中国能源工业奋斗了终身。其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堪为后代学习的楷模。

  孙越崎青年时代先就读于北洋大学。1921年从北京大学采矿系毕业。一度在吉林省穆棱县(今属黑龙江省),从事煤矿技术工作,后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主攻矿治专业。并去英、法、德等国考察煤矿、石油工业。1933年起任陕北油矿勘探处处长,1941年任甘肃油矿局总经理。1946年后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财经委计划局副局长、煤炭工业部顾问、民革中央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常委,1995年12月9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102岁。

  在中国近代的石油开发史上,全国投入的只有4个油田。除了台湾苗溧油田长期受日本人统治外,大陆的3个油田,都在西北地区。分别是陕西延长,甘肃玉门和新疆独山子。这3个油田都由孙越崎创办或接收、领导。在这些油田的开发建设中,孙越崎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掌握先进开采、炼制技术的技术员和工人,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延河石油勘探

 

  早在留美期间,孙越崎就曾去洛杉矶、德克萨斯等地的油矿参观学习,为日后回国打下了基础。

  孙越崎1929年自美国留学回国后,一度任陕北油矿勘探处处长,同时兼任河南中福煤矿总工程师。在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前身)任矿务委员,被安排在原料及制造组工作。1933年—1934年,他率领两支勘探队被派往陕北地区调查石油资源。通过勘查,发现陕北油矿分布在陕甘宁盆地的陕北斜坡带及渭北凹褶两个次级构造单位。含油面积约5万多平方公里。陕北延长是其中一个中心油田。于是他在延长县和延川县派了两支勘探队开始钻探。

  自1934年10月至1935年4月,分别在两地钻井7口,打出了由中国人自己钻的第一口油井。他们向北京的资源委员会主任翁文灏发出捷报。翁文灏激动地说:“我派出的地质师还没有到达,而他们已打出油来了,真不简单!”

  就在这一年,由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解放了延长县。1935年10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就地成立了延长石油厂。该厂当时生产的产品,不仅满足了陕甘宁地区运输、照明等的需要,并将部分煤油运出边区,换回其他物资。在粉碎国民党政府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办玉门煤田

 

  1941年3月,孙越崎任甘肃油矿局首任总经理,受命创办玉门油矿。玉门油矿位于祁连山北麓的戈壁滩上,这里海拔2400米。遍地沙砾,草木不生,气候严寒,环境恶劣,生活条件很差。孙越崎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将油矿局机关设于重庆,专办财务与购买设备。 

  在玉门设矿场和炼厂。派严爽和金开英负责,自己两头奔波。冬、春在重庆、夏、秋在玉门。孙越崎从美国聘请了钻井、采油、炼油等方面的工程师,就地培养青年职工,提高了工效。

  为了提高开采技术,甘肃油矿局于1943年成立了技术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审查生产技术改造,创造发明,指导技术改进,还发布了奖励技术暂行办法。

  孙越崎关心职工生活。油矿刚开办时,技术人员很缺,除少数从其它单位调来的以外,大部分是刚从西北工学院、西南联大、重庆大学毕业招考进来的。他们爱国热情很高,也不怕艰苦。但长期生活在寸草不生荒凉的戈壁滩上,婚姻问题不好解决。为此,他在重庆招收了一批中学毕业的女学生到油矿工作。分别担任小学教师、托儿所保育员、医院护士等,使这些技术人员很快结婚成家。技术人员结婚安家后,工作也安心了。为了美化环境和改善职工文化生活,他还在矿区盖起了一幢幢漂亮的住房,组织栽种了几百棵杨树。有时还请来京剧团、秦腔剧团来这里演出。这样一来充分调动起了技术人员和工人们的积极性,玉门油矿的生产不断上升,年生产原油达8万吨,年炼油能力10万吨,生产12种油品,使玉门成为祖国大西北一座新兴的石油工业城。

 

    接收独山子油矿

 

  孙越崎在任甘肃油矿局总经理期间,曾两次来新疆解决石油工业发展的问题。

  第一次是1942年7月。此前,6月28日,盛世才致电蒋介石,说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来电,将派外交部副部长狄卡诺索夫来新疆,解决独山子油矿问题,要求蒋速派翁(文灏)部长来新同苏联政府及地方政府共同研商独山子油矿问题。7月5日,甘肃油矿局总经理孙越崎就是随同翁文灏一同来新疆。7月10日起到独山子油矿考察,孙看到独山子炼油设备(采用苏联)虽比较先进,但钻井还用比较落后的鱼尾(即两刮刀)钻头,生产情况不佳。

  第二次是1944年7月。当时苏方已将独山子油矿设备拆运一空,商定由资源委员会出资170万美元买下油井和剩余无法拆除的资产,由甘肃油矿局成立乌苏筹备处接管,由孙率领筹备处主任李同照和10余名技术人员,携带部分钻井、 采油器材前往接受。

  8月8日,孙到独山子接收油矿。15日,宣布成立乌苏油矿筹备处,原独山子炼油厂厂长文自睿任筹备处副主任,下设三课(科)一库,全体人员照常上班,组织恢复生产。修复油井11口,其中7口能正常生产,单井日产量最高达4吨。1944年9月至1945年8月生产原油3092.7吨,汽油980.8吨,煤油727.2吨。

  在1942年举行的中国工程师学会年会上,孙越崎因在中国西部地区创办能源工业,成绩卓著,被授予金质奖章一枚,成为该会自成立以来继凌鸿勋、侯德榜、茅以升和支秉渊之后第五位金奖得主。孙越崎从此被誉为近代中国的“煤油大王”。

  绩卓著,被授予金质奖章一枚,成为该会自成立以来继凌鸿勋、侯德榜、茅以升和支秉渊之后第五位金奖得主。孙越崎从此被誉为近代中国的“煤油大王”。
1条评分
10:10 财富 +30 版块管理 2007-05-31
本人所回复内容为网络提供,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合法性由国际互联网负责,本人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离线10:10
发帖
259
财富
150
威望
66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5-31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李四光

李四光,(1889-1971),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受了带有汉民族主义的反满革命思想影响,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途中,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还特地取道莫斯科。

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8年,李四光由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毛泽东、周恩来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支持了他的观点,并根据他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30 版块管理 2007-05-31
惟真惟实
离线忆唐
发帖
100
财富
11115
威望
30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5-31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王树芝


岁月流金、群星璀灿。在我国石油工业不平凡的创业史中,石油工业的专家们值得一书。王树芝就是一位善于实践的采油工艺专家。在近六十年的石油生涯中,他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压裂、火烧油层、稠油注蒸汽开采等重要的采油工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实践活动,能够启示后人,特别是有志于我国石油工业的年轻一代……

先辈指路  献身石油

王树芝1920年5月2日生于河南信阳,但他的祖籍是河北磁县彭城。他的父亲是一个笃信“实业救国”的人,先是干铁路、搞水利,后又开煤矿,毕生致力于发展实业。这对于青少年时代的王树芝确实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忙于事业的父亲没有忽视对子女的教育。王树芝自幼读私塾、念教会学校,上正规高中、受到严格教育。父教师传,他逐步养成说话干脆、办事简练的习惯。说起他的名字“王树芝”,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王树芝小时候叫王树堂,他姐姐才叫王树芝。他总嫌“堂”字太难写,就三番五次磨着私塾老师要与姐姐换名,老师拗不过他,只好给换过来,姐姐让着他,父母也居然默认了。他从此就叫“王树芝”了。

1938年,他抱着“实业救国”的雄心,考取了当时的国内名校—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恰是抗战之中,学校已南迁到贵州省平越(即现今福泉市,位于贵阳市东100多公里)。他颠沛流离到校,渡过了四年大学生活。学校名师会萃,我国著名的桥梁工程专家茅以升任校长,莘莘学子们在简陋的校舍里苦读,在昏暗的油灯下绘工程图,聆听教授们用英语讲授工程专业课程……。这批大学生后来都成了我国各大工矿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有的还成了著名的院士。王树芝对这段大学生活情有独钟,说起同学们他眉飞色舞。特别是他退休之后,更是热衷于同学间的联络。尤其是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现任领导和老领导的支持下,他促成了我国大陆石油界和台湾石油界知名人士1998年的成功交流。他说:“为祖国统一尽一份微薄之力”。他还自费印刷《交大唐山工学院矿冶系同学录》,奔走筹划,乐此不疲。

1942年,他毕业后报考玉门油矿,踏进了石油工业的大门。王树芝后来给子女们谈到:他献身石油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去玉门后,因所学的专业是矿冶,干石油“一直沉不下心来”,“总想子承父业,去干煤矿”。他给当时的矿长严爽先生谈后,严矿长应允了。因此,王树芝就有了在四川天府煤矿工作一年多的经历。但一年后,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他和三位采矿技术人员受到孙越崎先生的接见。孙越崎当时是四川天府等四个煤矿的总经理,也是玉门油矿总经理。孙先生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与四位青年人认真交谈,还询问了不少王树芝本人情况。孙先生说:“树芝,你还是应该去干石油啊!”一是孙先生的指点;二是当时王树芝的身体情况并不适应在煤矿井下工作。1946年8月他到了上海石油公司工作。

善于实践  诸多第一

研究王树芝的一生,他确实有许多个“第一”:新中国成立不久,他曾任北京石油总局第一任工会主席;他还奔波于京津之间,去天津大学(当时叫北洋工学院),讲授《石油钻采工程学》一年多,当了我国石油界第一位兼职大学教授;他曾充当第一位新中国石油工业展览的讲解员,为敬爱的周总理讲解石油工业的情况;他为抢运钻井器材,在敌机轰炸下死里逃生,参与钻探成解放后我国第一口石油天然气探井;他还参与了解放后玉门油田第一个开发方案的设计……但是他更多的“第一”,是第一个在现场试验采油的新技术、新工艺!

1954年,他出任延长油矿主任工程师期间,和同事们成功地进行了我国石油工业的第一次压裂工艺试验。要知道,压裂工艺当时在科技发达,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也非易事,在当时科技落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是难上难啊!他和同事们在延河旁作岩石小型压裂试验,在院子里支起大锅,熬制出配制压裂液用的磺烷酸皂,又研制出加沙器,实验成功选砂工艺,并亲自制定了详尽的工艺方案……他站在正打着12—14MPa的高压设备旁,亲自指挥、鼓励,使第一次进行高压作业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冷静来下,沉着操作……我国第一口油井压裂试验成功了!原来硬质砂岩的低产油井经过压裂,增产10多倍,他们一口气干了4口井。这之后,他又受命到玉门,新疆等油田,推广了这个新工艺。

一个成功的科研项目凝聚了科研人员多少辛勤的付出,不仅仅是血是汗是艰辛,也许还有亲人的泪水。王树芝谈起这个项目时,觉得最对不起自己的前妻吴裁云,正是项目紧张进行时,妻子恰恰在作乳腺癌手术和治疗,王树芝居然未能陪同一次,只有妻子单枪匹马与病魔抗争,还要顾及孩子,这竟成了他的终身憾事,说起来唏嘘不已。

1965年,王树芝又和新疆克拉玛依科研攻关队的同志们一起,在克拉玛依黑油山进行了我国第一次火烧油层的重要工业试验。

他们一起制定整体工艺方案,选钻了8001井组作试验(85m浅井,1口井点火,4口井作采油井)。先后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套火烧油层汽油点火器和电点火器,研究出送油送风工艺,经过不平凡的10天10夜,终于点火燃烧成功,实现连续燃烧。不久,又在2001井组420m井深点火燃烧成功。经长期燃烧后,取岩芯确认,这种工艺可采出地下50—60%的原油,采油速度和日产量都比较高。这是至今国内效果最好的火烧油层现场试验,1978年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

我国稠油储量十分丰富,注蒸汽热采是开发稠油的重要手段。1978年,王树芝受命在辽河高升油田进行稠油注蒸汽前期试验。

他组织高采攻关队、油田钻采院、设计院、红村机械厂等单位的同志们进行了艰难的先期工作,试用过国产注汽锅炉,研制成功高温注汽井口、高温隔热油管、高温封隔器、井下伸缩器等等,因当时国产锅炉还未研制成功,后来又采用引进的热采锅炉。他带着年轻的科研人员在现场摸爬滚打,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经过多少磨难,终于将1600m井深的注汽热采试验成功。为我国石油工业的稠油开发创造了一项主要的工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在科研上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使他一生都保持着旺盛的科研青春,永远充满着对新事物的浓烈兴趣和不懈追求。甚至生活中他也乐于不断买来新产品试用,尤其是小家电新产品,他有一大堆……。对国内外新技术,他总是虚心学习、竭力推广,为油田发展心诚之至,他的“第一”还有许多:

七十年代,他第一个在辽河油田推广大庆的电热清腊技术,采用国产铝制电热电缆,保证了曙光采油厂二、三区的正常生产。后来,推广到其他采油厂;第一个在辽河油田试验单井输油管线电热解堵,在曙光采油厂四区八号站成功解堵了3口井……

八十年代,他第一个在辽河油田试验电潜泵采油新工艺。在兴隆台采油厂马508井现场,他亲自组织施工,指导工人操作。当现场工程几处齐头并进,翻译忙不过来时,他还充当翻译。他流畅的英语、精通的专业知识,令在现场的美国专家刮目相看。

他还第一个担任《石油知识》杂志主编,为我国第一份石油科普杂志的创办殚精竭虑。他亲自向国内石油专家约稿,初期创办组织,编校审稿件,他也常常事必躬亲。

他还组织了不锈钢绕丝筛管等防砂工艺试验、国产小型轻烃回收装置试验等等,都一一获得成功……

但这位一生科研硕果累累的老人,从不居功、贪功、争功。他襟怀坦白、正气凛然,从不文过饰非。在数次回忆录谈话、公开讲话、报告中,他正式发表的文稿中,从不隐瞒自己的过失。在过去科研现场出过试验事故,在他主管生产时,采油厂出过伤亡事故等,他都坦率地谈起这些事故,他的责任和教训,让年轻的同志们引以为戒。

谈到成功,他总不忘名人名师的教诲,领导先辈的策划指点,谈到多少次科研的成功,他如数家珍:那些运筹帷幄,办事干练的领导;足智多谋,解决关键的工程师;身手不凡的技术员,怀揣绝技的工人;他喜形于色,能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谈到他们好些往事趣事,他记忆犹新,爽朗大笑。对于自己,他说他仅是一个现场实验的组织者、参与者,或是“打基础者”、“前线指挥”。直到70岁之后,他还头脑清楚、思维敏捷,他甚至还清楚记得50年前不少同学的学号。说古论今,回忆往事,他谈笑风生;臧否人物,评头论足,他又含蓄再三,点到为止。他所遗憾的,是“十年浩劫”被耽误了大好时光。后来他被允许读书写稿了,真使他心花怒放。他拘录于斗室之中,在书山中踽踽独行,在文海中默默探索,他写论文、编译著,先后撰写了《压裂理论与设计》,《蒸汽采油实践与设计》、《面积注蒸汽设计计算》等长篇著作,还编译了数十篇国外石油专著。当时不允许著个人名,这些著作和译著都刊登在《新疆石油科技情报》等内部刊物上。

八十年代,他担任过《中国大百科全书》采矿编委,撰写了《矿冶卷》的若干条目。他参与过国际石油论文集和其他英文石油工程书藉的翻译,他在辽河油田主持的石油最新科技情报编译成果曾获石油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心系政协  赤子之情

在我国石油工业界,王树芝是第一个到省级政协任领导职务的人。1978年以来,他历任辽宁省第四、五届政协委员、常委,第六届、七届政协副主席。还曾任省民盟委员、常委,盘锦市政协副主席,民盟主委。他长期不图虚名,认认真真做分管工作,经常风尘仆仆在外调研、搜集资料、了解情况、体察实情。先后撰写了30多篇考察报告、问题探讨、措施方案建议等等。

1986年,他写了《发展盘锦市大农业经济的考察报告》,得到重视,促成了省政府做出开发辽河三角洲的决策;1989年,他写了《对于我省煤电现状的调查及缓解煤电紧张状况的建议》,帮助了这个问题的解决;1994年,他率团考察了锦州、盘锦、葫芦岛、阜新、朝阳、辽西五市后,撰写了《为加快以锦州为中心的辽西走廊外向型经济建设的意见》,被采纳入省政府关于辽西经济的发展决策之中;1995年,写了《对<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几点意见》也受到重视;1996年他撰写了《以转换经营机制为改革重点和突破口,全面促进了辽河油田的大发展》,并在省政协常委会上做了大会发言,更是从高的层次帮助了辽河油田的迅速发展。

这位闲不住的老人,真正做到了与党休戚与共、肝胆相照、生命不息,笔耕不止!他多次深入实地调研,也数次出国考察,赴港台访问,撰写调查报告,访问记要,篇篇内容翔实、数据真实,有分析、有见地、高屋建瓴,酣畅淋漓。字里行间透着他爱国爱民爱石油的耿耿赤子之情。

2001年11月22日,老人家病逝。亲友和子女们撰写了一副挽联悼念他:“铮铮正气松鹤风骨与党与盟肝胆相照,巍巍青山石油师表惜亲惜友骨肉同依”。应该说是对这位可敬的老人一生的真实写照。
[ 此贴被忆唐在2007-05-31 21:07重新编辑 ]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30 版块管理 2007-05-31
离线忆唐
发帖
100
财富
11115
威望
30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5-31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杰出的能源地质学权威:王竹泉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王竹泉先生,是我国杰出的能源地质学权威,今年7月24日是他逝世30周年纪念日。大家深情怀念着他的高贵品质和卓越贡献。



“十八罗汉”之一



王竹泉1891年4月9日出生在河北省交河县(今泊头市),父亲王大楷是富农。王竹泉在家乡私塾发蒙。14岁入交河县高等小学,一学期后即考入河间县中学,刻苦努力,名列榜首。他20岁中学毕业时,怀着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愤然出远门求学深造。他先考入了南京铁路专门学校,因该校教学资源太差,条件不够,只学习了两个月就退学转走了。他转学考入天津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在以上两校学习过程中,他深深感到,祖国当时现代化工业和交通的基础都太薄弱,学工科也许无用武之地。所以,首先要开发地下的矿藏,才能积累资金,逐步建设现代化工业和交通。于是,他在1913年考入刚创办的农商部地质研究所。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地质专门学校。总共只招了一期,30多人,年龄差异很大,当年22岁的王竹泉大概要算最年长的了。该所最年轻的学员谢家荣当年仅15岁,比王小7岁。

农商部地质研究所的主要负责人和教师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都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奠基人。他们当时也都很年轻。该所学员在3年的学习中,学完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共约30多门,还进行了11次野外实习,足迹所至,包括北京、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市。

1916年该所就结业了,招收的30多名学员中,只剩下22人(其余的人因病或因故缀学),而拿到毕业证书的仅18人,(我国地质学史界俗称“十八罗汉”),这就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地质学家。王竹泉然在18人中,并被吸收进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因为成绩好而任调查员,(成绩较差者一开始只能任实习员)。



中国石油地质勘查的先驱



1915年,我国与美孚石油公司合作,在陕北勘探石油,打了30多口井,只有一口井发现少量油。这次勘探的失败使中国笼罩在“贫油论”的悲观气氛中。王竹泉在1923年却受农商部地质调查组的派遣去陕北考察石油。此行没有白费,他指出了美孚石油公司技师克莱普(中国名字叫“马栋臣”)和富勒尔(中国名字叫“王国栋”)以往划分对比地层的错误,王竹泉根据植物化石,证明他们二人原定为石炭纪的“陕西系”应为早侏罗世地层,王又根据鱼类化石证明他们二人原定为二叠纪的安定灰岩应为晚侏罗世的陆相湖成灰岩。

1932年夏,王竹泉与刚从北京大学毕业不久的潘钟祥一道,应国防设计委员会(即经济部资源委员会的前身)之请,再次去陕北勘探油田,他们采得很多化石,尤其是植物化石,对地层重新作了划分对比。他们二人后来联名发表了“陕北油田地质”一文。他们将从前认为是下侏罗统下部含煤地层的时代更正为三叠纪。他们指出,陕北油层大致可以分为3组;即中、上三叠统的延长组(4个油层)和永平组(2个油层);下侏罗统的肤施组(3个油层)。当时仅在延长组开掘。但他们从油苗推测永平组和延长组一样,均含较丰富的油层。

新中国成立之初,地质勘探工作大规模开展。王竹泉1950年在《科学通报》第一卷第四期上发表了“勘探陕北石油应注意的几个地质问题”一文。他根据早期对陕北油田的精湛研究,对陕北石油勘探工作提出了8点注意事项。(1)近断层或背斜层岩石往往倾斜颇急,譬如在延川县永平镇就有此种构造,应列为勘探重点,并应打钻。(2)含油地层为灰绿色砂岩和页岩,总厚度达1000多米。仅上部含有煤层,主要含油砂岩都在厚数十公分至1米的煤层之下。(3)在煤层发生自燃的地点,在含挥发分高的煤层区域,产油的希望较大。因为在这些地区热的变质作用较小,石油易于保存。(4)中生代红色地层中无油,不必去勘探。(5)横山、延安一带有油页岩,含油可达9.5%,厚度1米,延伸1100多公里,储量达6亿吨,亦应详细勘查。(6)含油分很高的的烛煤,很适宜炼油,亦要注意勘查。(7)在陕北地区植物的孢子或水藻对生物起的作用最大,但动物也有一定的作用。(8)因为油轻,多半在地层的上部,所以当前仍应以打浅井为主,深井不宜多。他的这些宝贵意见,对后来陕西北部和甘肃东部长庆油气田的勘探有相当指导意义。



在全国煤田地质领域开拓创新



王竹泉早在1917年,即进入农商部地质调查所的第二年,即去山西大同煤田进行地质考察。他认为大同煤田是雁门关以南的石炭二叠纪煤田与内蒙大青山、呼和浩特一带侏罗纪煤田之间的一个过渡区,所以石炭二叠纪煤田与侏罗纪煤田并存。

1928年,王竹泉将他11年间在山西调查煤田地质的丰富资料的总结性研究成果写成《山西煤矿志》,发表在《农商公报》上。该文将山西全省划分出7大煤区、32个煤田。由于王竹泉多年在山西的区域地质、构造地质、煤田地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精湛的论著,因而享有“山西王”的美誉。1929年,王竹泉获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资助,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地质系念研究生。1930年获硕士学位。继而又去麻萨诸塞茨州理工学院深造。1931年学成归国,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技正,后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等校任教。1933年,他发表了《磁县烟煤显微镜下之结构及其与焦性之关系》一文,首次将煤岩学应用到我国煤田地质领域。他后来还发表了《用显微镜观察煤对于改进煤质的重要性》等与煤岩学有关的论文。

新中国时期,王竹泉先后担任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地质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组专门委员、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燃料工业部地质总局总工程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煤炭组成员等职,实际处于我国煤田地质事业的技术领导岗位,因而在全国煤田地质工作中有了更多的开拓和创新。

1959年,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在北京召开 ,王竹泉出席会议,并当选为委员。他在会上宣读了论文“华北地台上(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分布规律及其古地理”,指出华北各煤田属于同一巨型滨海沼泽平原与内陆平原沉积,并推断华北冲积平原下必隐伏有大面积的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并且由于该含煤地层一般假整合覆盖在奥陶纪石灰岩之上,所以可简单总结成一经验公式:奥陶纪灰岩十冲积平原 = 石炭二叠纪煤田。



崇高的信任、显赫的荣誉



由于王竹泉在石油地质学和煤田地质学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他受到党和人民的崇高信任,也获得多方面的荣誉。

1954年,他当选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56年4月,他当选为全国煤矿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代表及主席团执行主席。同年5月又当选为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代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12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召开第14次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增选学部委员问题,酝酿提出了候选人,其中地学方面12人,在1957年正式选举时,地质学家王竹泉、冯景兰及地球物理学傅承义共3人正式当选。

1959年,王竹泉出席了全国群英会。1964年他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王竹泉逝世以后,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他的《华南晚二叠世煤田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一书获奖。1991年,中国煤田地质局、全国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煤炭科学研究院西安分院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王竹泉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会后出版了《王竹泉论文选集》及《王竹泉纪念文集》。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30 版块管理 2007-05-31
离线忆唐
发帖
100
财富
11115
威望
30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6-01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铁人王进喜——石油工人一声吼


 

  铁人——石油工人的诗

  王铁人文化不高,他自己说“学会一个字就像搬掉一座山”,但他仍以诗抒发了当代石油工人特有的粗犷和豪迈: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北风当电扇,大雪当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

  当新中国迎着高天滚滚的寒流,战胜重重困难走向初步繁荣富强时,涌现出了有“铁人”之称的英模王进喜。他不仅是大庆精神的象征,更是社会主义时代中国工人阶级骨气和志气的象征。他去世虽然已有许多年,但“铁人精神”却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心中。

  生平

  ■十几年杂工在解放后成了钻井队长;他用带伤的身体做搅拌机,赢得了“铁人”的美誉

  王进喜,1923年出生于甘肃玉门亦金村。6岁时因家贫,用棍子拉着双目失明的父亲沿街乞讨,8岁时给有钱人家放羊。1938年他进玉门石油公司当徒工、干活时被砸伤了腿,被厂主赶出大门,伤好后才顶了别人的名字混了个差使。当时,玉门油矿的美国技帅垄断了采油技术,王进喜在矿里干了十几年没有上过一次钻台,没有摸过一次石油钻机的刹把。他作为一个干杂活的穷工人,多少年里连铺盖卷也没混上,盖的是破羊皮,铺的是稻草。

  新中国成立后,王进喜当上了国营甘肃玉门石油管理局勘探公司三大队的石油工人,副司钻,1956年升任1259钻井队队长,同年加入了共产党。当时中国的钻井技术还很落后,他提出了“月上千,年上万,钻透祁连山,玉门关上立标杆”的口号。在1958年,他领导钻井队创造了月进尺5OOO米的全国纪录,成为中国中型钻机最高标杆单位,荣获“卫星井队”红旗,被命名为“钢铁井队”。

  那时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以禁运方式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而我们的国产石油量又很少,中国政府每年人得不拿出极其有限的外汇从苏联进口油料。50年代末经济进入困难时期,中苏关系已开始紧张。1959年王进喜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北京街头的公共汽车因缺油背着煤气包,作为采油工人的他,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时因在黑龙江发现了大庆油田,中央决定抽调力量展开石油大会战。王进喜从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到当地的马家窑,于1960年4月14日经苦干五夜五夜后,大庆第一口油井开钻,不久即喷出原油。

  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后,王进喜的腿被滚落的钻杆砸伤,他却顾不上住院.拄着拐杖缠着绷带连夜回到井队。第二口油井在即将发生井喷的危急时刻,没有重晶石粉,他当机立断用水泥代替。当时由于没有搅拌机,水泥沉在泥浆池底。王进喜便扔掉双拐,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在他的带动下,工友们也纷纷跳进入。经过三个多小时,井喷被制服,保住了油井和钻机,工进喜身上却被碱性很大的泥浆烧起了大泡。房东老大娘见他连续几天几夜奋战在井场没有回来,就感慨地说“王队长真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字传遍了油田,并通过新闻媒介的宣传响彻了全中国。

  1964年,王进喜出席了第三次全国人大会议,受到毛主席的接见。1965年他任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总指挥,1966年领导钻井队创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1969年4月在党的“九大”上,他以工人代表身份当选中央委员。1970年4月,王进喜在玉门参加石油现场会回到大庆之后,经医生检查确诊是胃癌晚期,11月15日在北京去世,时年47岁。

  背景

  ■除了“铁人”,他还有一个“工人工程师”的称号,他们总结出的“三老四严”等制度成为当时全国工业系统学习的榜样

  以王进喜为代表的新中国石油工人,由苦难的旧社会解放出来,在新社会里表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据大庆油田负责人宋振明说,王进喜率领的12O5钻井队在1953年到1959年7年间,共完成钻井进尺71000米,等于旧中国1907年到1949年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

  从1960年6月1日大庆运出第一批原油,到3年之后大庆油田会战结束,中国石油结束了用“洋油”的时代,实现基本自给。毛主席非常高兴,于翌年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尽管这是在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上的一种尝试,但是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人的奋斗精神仍是永远值得学习的。

  王进喜在技术上也肯于钻研,他曾带领伙伴用40年代的老钻机,克服技术上的困难,打出全油田第一口斜度不足半度的直井,创造了用旧设备打直井的先例。他与工友们发明了钻机整体搬家、钻头改进、快速钻井等多项技术革新,对改进钻井工艺技术做出突出贡献,被油田党委授予“工人工程师”的称号。王进喜等人的经验和做法有很多成了油田的规章制度。如“三老四严”(即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和“回访”制度等,还在全国工业系统推广。

  故事

  ■缺少拖拉机、吊车,就用绳子、撬杠把60吨的钻机一寸一寸地运到井场;没有水罐车,他带领工人硬是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水开了钻

  石油,相当于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血液。在旧中国,外国人给中国扣上“贫油”的帽子。全国解放后,虽然李四光等地质学家从理论上认定中国有较多的石油资源,但在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要进行钻探和开采仍是难而又难。50年代前期美国石油年产量达3亿吨,中国的石油年产量不过10O万吨。身为石油工人,王进喜等英雄的中国工人,正是在这种为国争气的背景下,投入了如同军事斗争一般的石油大会战。

  在玉门油田的一段时期,很多钻机因为没有钻头而停钻。当时还没有国产钻头,靠进口来不及,王进喜便组织青年突击队从废料堆里找到许多旧钻头,架起大锅煮去油污和泥沙,擦去锈,修修配配,拼装成可用的钻头,用了半年打了5口井,给国家节省了开支,又不耽误生产,经验在全油田推广。

  王进喜刚到大庆时,脚下荒原一片,朔风呼啸,滴水成冰,吃的是苞米面炒面,住的是四壁漏风的马棚。没有公路,吊车、拖拉机不足,设备在火车上卸不下来。他当时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带领全队30多个人用绳子拉,撬杠撬,木块垫,将60多吨重的钻机一寸一寸地运到井场。打井需要水,可当时没有水管线,没有水罐车,为了抢时间他决定用脸盆端。有人说这是“瞎胡闹”,没见过哪个国家端水打井。他说:“有,就在中国。”他表示,就是尿尿也要让机器动起来。硬是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水开了钻。他与工人们日夜奋战在井场上,饿了就啃几口冻窝头,困了就躺在钻杆上睡一觉,他率领的1205钻井队被誉为“硬骨头钻井队”。

  ■工人们说,你就是把王铁人的骨头砸碎了,也找不出半个“我”字

  “铁人精神”是什么?工人们总结得好:不怕苦、不怕死,不为钱、不为名,一心为国家,一切为革命。

  1961年王进喜当了大队长,1965年又当了钻井指挥部副总指挥,却仍然以普通工人自居。他家人口比较多,身体也不好,党委决定每月补助些钱,他说什么也不要,实在推脱不掉的,在病危期间交了党费。他的胃不好,上级为了照顾他,送来一些猪肝和苹果,他马上就分给了工人病号。当了大队长之后,管理员要给他换一把新办公椅,他说有个板凳坐就不错了。给他发的新劳保鞋,他说什么也不要,自己打草鞋穿。

  工人们说,王铁人这个人,国家就是他的命,你就是把他的骨头砸碎了,也找不出半个“我”字。他当领导之后很少坐办公室,试验打直井的时候亲自扶刹把。钻头卡住了,他亲自去提钻,怕的是万一架子倒了,把工人砸伤。他在现场累了困了,就把老羊皮袄脱下来和工人们挤一挤。工人们说:“我们身上有多少泥,咱铁人队长身上就有多少泥。”

  王铁人的性格率直。他工作中也犯过错误,出过娄子,却勇于承认并加以改正。他的队曾经打废过一口井,每次队里来了新工人,他都要带着去看,吸取教训。有一次开大会,台上领导批评他们的射孔错误,王进喜去的晚了,门口有人叫他快趴下。他坦率地说:“披红戴花的时候,你让我抢着往头里走;批评了,就叫我悄悄趴下当狗熊?我不当这个狗熊!”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30 版块管理 2007-06-01
离线忆唐
发帖
100
财富
11115
威望
30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06-01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我国石油地质的奠基人——孙健初
(1897—1952)

孙健初,地质学家、石油地质学家。早年从事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发表了《绥远及察哈尔西南部地质志》等重要著作。他是第一个跨越祁连山的中国地质学家,探明并开发了玉门油矿,建成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是我国石油地质的奠基人。培养了我国第一批石油地质人才,对新中国石油事业的筹划亦有很多贡献。


  孙健初,字子乾。1897年8月18日出生于河南省濮阳县后孙密城村一个农民家庭。该地是有名的黄泛区。祖父孙光凤曾因家乡被洪水淹没而流落山东,洪水退去,孙光凤又垦田耕地。几易寒暑,终使贫寒的家庭富裕起来。孙光凤经常向孙健初讲自己的经历,告诫他:“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咬着牙干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孙健初的父亲孙云阶是一名秀才,在乡村开办私塾教学。孙健初从8岁起在父亲办的私塾里读书,到1912年考入濮阳县高等小学,熟读四书五经,也学会了田里的农活。

  1920年孙健初从山东曹州(今菏泽县)鲁西国立第六中学毕业,父亲希望他留下支撑家业,孙健初则坚决要求深造。

  1920年9月,孙健初考取山西大学采矿系预科班,两年后入本科。孙健初在山西大学期间学习刻苦,生活节俭,他同瑞典籍教授新常富(Nystrom)接触较密。新常富对孙健初的刻苦精神也很赏识。新常富对地质化学造诣颇深,主办了“瑞华博物考察会”。孙健初毕业后于1927年被吸收为该会第一批地质调查员,逐渐接受了新常富“以纯正科学来救国”的思想。他后来回忆说:“只相信学术可以救国,一心学采矿地质,并且把它学得很好”。

  1929年1月,经新常富的举荐,孙健初进入农矿部地质调查所。开始任地质调查员,后被提任技佐、技正。

  在农矿部地质调查所,孙健初参加和主持了一系列地质调查活动。从1929年到1934年,5年间,他3次去绥远大青山、察哈尔一带调查,发现20多处煤矿和一些石棉、水晶、石墨矿;2次去辽宁、吉林,勘查煤矿、金矿;又去安徽、河南调查铁矿、煤矿。在长期地质调查的实践中,孙健初认真工作,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得到了明显的丰富和提高,先后写出《绥远及察哈尔西南部地质志》等20多篇论文和报告。其中有许多得到地质界权威人士的好评。

  由于地质调查和社会生活的广泛接触,孙健初目睹广大人民群众的贫穷苦难,“科学救国”的思想激发了他对“地质与人生”的思考。1934年,他和侯德封进行了历时5个月的黄河上游地质调查,共同撰写了《南山及黄河上游之地质》报告,后又撰写了《黄河上游之地质与人生》的论文,专门探讨“地质之层序及其经济意义”和“从地文上观察其与人生之关系”。为改变西北地区的贫穷状况,提出:陇南、陇西“山岭较多由古岩层组成,泉多雨足,……宜农宜牧,林矿亦佳”;秦岭北坡、祁连山北坡“石山嶙峋,却宜林木;坡岗茂林,适宜牧畜;宽谷缓坡,得成活田”。这篇论文虽然发表了,但一直得不到付诸实施。直到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些地区才开始大规模种草种树,自然面貌随之改观,孙健初的愿望才得以实现。

  1935年初,中央地质调查所组成以翁文灏为主任、黄汲清为副主任的中国地质图编纂委员会,孙健初为委员,并负责青海、甘肃、宁夏地区的地质调查,历时8个多月。1937年,孙健初根据中央地质调查所安排,又参加“西北地质矿产试探队”,开始在甘肃、青海部分地区进行石油勘探。1938年—1939年由孙健初主持的玉门油田勘探,取得成功,转入正常开发。此后,孙健初即全力从事石油地质工作。1942年—1944年去美国考察油田,进修石油地质,写出《美国地质概况及其寻究石油之方法》和《发展中国油矿纲要》。1946年,孙健初任甘肃油矿局探勘处处长(后改为中国石油公司甘青分公司勘探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为防止国民党军队的抢掠、破坏,孙健初不顾个人安危,组织职工巡逻护厂,将全部勘探仪器和地质资料装箱密封,妥为保护。1949年8月兰州解放后,彭德怀、贺龙亲自到勘探处,对孙健初和勘探处职工的护厂功绩倍加赞扬。

  1950年,孙健初出席全国第一次石油工作会议,提出西北石油勘探计划,被任命为石油管理总局探勘处处长。后又担任西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等职,并参加编制全国石油勘探方案的领导工作。1951年,在北京石油工业展览会上,孙健初向毛泽东主席汇报了全国石油工业发展情况及远景。1952年10月,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发展石油工业的需要,孙健初主持开办了第一期石油地质干部训练班,亲自讲课,参加讨论,指导总结。这批学员后来都成为我国石油地质界的中坚。

  1952年11月10日深夜,因煤气中毒逝世,终年55岁。

敢于提出与洋人不同的新见解

  在“瑞华地质调查会”时,孙健初曾多次到山西五台山一带调查地质。在此之前,美国人B.维里士(Willis)也到这里做过地质调查,他是美国地质委员会研究员、著名地质构造学家。他对五台山地区地层划分有过权威性的意见,一直是中国古老地层的划分依据。孙健初在掌握大量实地调查的资料以后,对维里士的论断提出了异议。维里士认为“五台山主要区域的东南倾斜包括数个向斜层”。孙健初认为“我们最近的研究不仅证明这种倾斜的结构实际上并不复杂,而且维里士有关时期的划分,很可能存在错误。在维里士未去的刘定寺附近,我们发现了一系列岩层,要比山河庙部分的时期新,而较西台的时期老”。原来维里士把命名的滹沱系(滹沱群)部分中的一些层位划归为太古代,而孙健初把它们划为元古代。这在当时对于一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举动。孙健初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成《论山西太古界地层之研究》(英文),经新常富教授推荐,刊登在1928年上半年出版的《瑞华博物考察会会刊》上,下半年由《中国地质学会会志》第7卷转载。


  孙健初在大冶铁矿的调查也表现了这种精神。1936年夏,孙健初到大冶调查,正值炎热的夏天。因矿区四面环山,植被稀少,尤感闷热。孙健初不顾炎热,奔波在大冶的群山峻岭之间。他工作之细致,工作量之多,超过了前人。大冶铁矿已有1700多年的开采历史。到了近代,许多中外知名的地质学家前往调查,都认为东西两处矿山是各自独立的矿体,中间是空白地带,没有铁矿存在。孙健初经过研究分析,提出不同的意见。他在地质报告中说:“大石门、狮子山两处铁矿,据昔日地面观察,本不相接,今由窿洞试探,乃知其实相连续。又龙洞、纱帽翅两处铁矿,前就地面上看,亦是间断,近经露天采掘,乃见其一脉之相连。由此可见象鼻山及龙洞之间,及纱帽翅与铁门坎之间,地面上虽无铁矿露头之可见,而地面下似不无多少铁矿之潜藏,极应钻探,以证实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为了给华中新建大型钢铁厂准备原料基地,地质部中南地质调查所多次派地质队到大冶勘察。1953年4月,经钻探发现了潜伏矿体,证实孙健初的论断是正确的。1987年出版的《大冶铁矿志》记述了这段历史:“孙健初根据大石门、狮子山两矿体在地下相连的情况,提出象鼻山与龙洞之间,纱帽翅与铁门坎之间地下应有铁矿潜藏,是中国第一个推断尖林山地下有潜伏矿体的地质学家”。

第一个跨越祁连山的中国地质学家

  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孙健初始终如一地从事野外地质调查。西北戈壁,东北草原,黄河上下,长江两岸,到处留下他的足迹。正像他自己后来所说的:“一切不顾,哪里有地质材料就往哪里跑”。所到之处,不但条件艰苦,有时连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孙健初曾几次遇到土匪。一次在陕西镇安铁矿做地质调查时,被土匪强行搜身。土匪没有想到,孙健初身上除了几个干馒头,就是一包包矿石,只好悻悻离去。抱着“科学救国”信念的孙健初,对艰苦、危险全然不顾,只想以自己的知识报效国家。

  30年代初期搞地质调查,其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地质工作不被当局重视,经费少得可怜。有调查任务时,一般派2个人,有时只派1个人去完成。勘探仪器只有1个罗盘,1把小铁锤。1930年—1933年,孙健初三进绥察调查,就是1个人完成的。其范围由北纬40°30—41°30′,东经108°—114°,幅员占绥远省之本部及察哈尔之西南隅,行程曲折达3000公里。经过这3次调查,孙健初写出《绥远及察哈尔西南部地质志》,引起地质界的重视,被誉为我国区域地质方面的重要文献。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在回忆地质调查所的往事时,称赞孙健初三进绥察“调查区域之大,行程之长,考察之细,对所得资料分析、论述之令人信服,在30年代初期的地质界确属难能可贵”。

  1935年跨越祁连山的壮举,更可见当时地质工作之艰苦。1935年4月,孙健初接到赴青海进行地质调查的任务后,即与周宗浚踏上了艰难的旅程。他们西行经湟源,过日月山到贵德,然后沿黄河继续向西,直到龙羊峡谷。山路崎岖,行走艰难,爬山、涉水、过沼泽,有时一天连一顿饭都吃不上。刚才还太阳当空,晒得挺热,忽然一变,暴风雪袭来,又冻得发抖。他们沿青海湖考察,在布哈河一带作了地质调查和地形测绘。回到西宁稍事休整,又开始了对祁连山的考察。

  祁连山山势嵯峨,群峰争峙,海拔低者3000余米,高者6000米以上,4500米以上便终年积雪。从19世纪末叶起,先后有14名外国学者到祁连山考察,均有著作问世。有的山峰便以外国人名命名。孙健初认为“这是中国人的莫大耻辱”。孙健初同周宗浚在祁连山中跋涉2个多月,多半时间行走在渺无人烟的崎岖山路上,饿了吃炒面,渴了喝山泉水。面颊被高山日光晒得黝黑,被干燥的山风吹出裂口。他们经过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走到祁连山主峰之下,采集标本,测绘地质图,考察了地层情况及地层分界。又经过几天跋涉,翻过几个大坂,终于走出祁连山北麓的山口,到达甘肃地界的酒泉金佛寺。孙健初成为第一位跨越祁连山的中国地质学家。

  通过这次历时8个月的地质调查(包括紧接着进行的祁连山北麓的调查),孙健初共写了3篇重要的论著:《祁连山一带地质史纲要》、《甘肃及青海之金矿》和《青海湖》。黄汲清说:“在我的地质研究中,有关祁连山的论著,总喜欢和孙先生交谈。在我的印象中,他亲自深入祁连山考察所获得的资料是可靠的、权威的。”

我国第一个石油基地——玉门油田的奠基人

  孙健初勘察玉门石油,几经曲折,矢志不渝。1935年他和周宗浚跨越祁连山后考察北麓的时候,就打算到玉门考察石油。不料,盘踞在酒泉的地方驻军横加阻挠,不准他们前往。

  1936年,“中国煤油探矿公司筹备处”获准开采甘肃、青海、新疆3省石油,组成西北地质矿产试探队,从美国请来2名地质学家J.M.韦勒(Weller)博士和F.A.萨顿(Suton)工程师。中央地质调查所派孙健初参加此项工作。1937年10月,他们来到玉门老君庙。在距离石油河十多里的地方看到一个很大的沥青堆,便在石油露头的周围详细观察。从石油河岸边断层和两处干油泉的周围地层看,孙健初认为“玉门油泉一带地质颇不简单,地层多经变质,构造褶皱断层兼有之”,“这里是煤油将来之希望”。他迫不及待地给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翁文灏写了一封信,希望早日钻探。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家迫切需要石油。由孙健初、韦勒、萨顿共同署名的《甘青两省石油地质调查报告》提出,玉门一带有希望找到储量可观的油田,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平时开采,经济上不合算;如战争急需,可考虑开采。翁文灏两次召见孙健初,听取玉门石油地质情况的汇报,并支持孙健初的建议,作出进一步探查玉门石油的决定。

  孙健初接受了去玉门详察的任务,和助手靳锡庚在兰州招募了几名测量工人,再次去玉门。1938年12月4日,到达酒泉,同行的还有新成立的甘肃油矿筹备处主任严爽。12月23日,孙健初、严爽、靳锡庚等人骑着骆驼,向老君庙出发。

  从酒泉到玉门老君庙,行程80多公里,整整走了4天。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在一望无垠的荒漠旷野,孙健初等一行8人,忍着饥渴,迎着刺骨寒风,到海拔2200米的祁连山麓去找石油,在当时的中国是绝无仅有的。他们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骄傲。

  1938年12月27日黄昏时分,孙健初等到达老君庙。他们在老君庙旁搭起蒙古包,开始了艰苦的勘测工作。他们每天都是白天在野外踏勘,晚上回到蒙古包里点上蜡烛绘图计算,一直工作到深夜才睡。从石油河到干油泉、角塘沟、三橛湾、马莲泉、红沟河坝,无不留下孙健初的足迹和汗水。他们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为玉门油田的勘探、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47个日日夜夜,孙健初完成了地质调查任务,给资源委员会写了报告,详细述说玉门勘测的地质情况,并提出钻井探油的具体计划,定出钻井井位。1939年3月,经周恩来批准由陕甘宁边区借来的第一部钻机运抵老君庙,立即按孙健初所定井位钻进。3月27日,挖方井导洞至23米处遇到石油。8月11日钻至115.51米探得一个油层,孙健初为它定名K油层,每天可产油10吨。后来第2号井、3号井、4号井……相继钻到K油层。1940年8月,从湘潭煤矿运来的钻机到矿,决定加深4号井。11月2日开钻,1941年4月21日凌晨3时钻到439.17米发生强烈井喷,从而发现了玉门油田的主力油层L油层,证明玉门油田是一个储量丰富、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田。随着情况的发展,孙健初对玉门油田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1940年他写成《修正甘肃玉门油田地质报告》,1941年1月再次修改。孙健初运用前人的知识积累,参照国内外有关资料,以玉门油田的地质为对象,开始探索石油生成、运移、储集的规律。

  1942—1944年孙健初在美国考察和进修,回国后,除主持玉门油田的地质勘探工作、继续对祁连山北麓进行调查外,重点对青年地质人员进行培养,关心他们的成长。玉门油矿地质室有9名新来的大学生,孙健初帮助他们阅读研讨石油地质理论,结合实际遇到的问题,谈自己在美国实习的体会。使这些青年人很快得到提高,出了不少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孙健初激情满怀,准备为发展祖国石油工业大展身手,不幸竟然由于煤气中毒而过早地离开了人间。石油工人怀念他,1954年在玉门油矿建成“孙健初同志纪念碑”,“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1980年按原设计在原址重建。1986年落成的兰州科学宫,孙健初与其他3位科学家的古铜色塑像,耸立在迎门大厅。孙健初的献身精神及卓越成就,永远受到人们的敬仰。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40 版块管理 2007-06-01
发帖
2422
财富
6580
威望
150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06-0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黄汲清院士
黄汲清(1904年3月30日—1995年3月22日),出生于四川仁寿。大地构造和石油地质学家。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4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常委。

黄汲清于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随即入北平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1932年夏,他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资助下赴瑞士留学,在伯尔尼大学学习了半年之后转入浓霞台大学地质系,并于1935年在该校获理学博士学位。1980年,他被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85年被美洲地质学会授予名誉会员称号,并在1988年被前苏联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1994年被俄罗斯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黄汲清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名誉院长,在诸多方面都造诣颇深。

身为一名在地质学领域奋斗70年且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黄汲清在很早的时候就暗下决心要学好本领,揭开地球奥秘,他认为中国的河山需要中华儿女勘察,岂能依赖外国人。正是这一坚定信念激励他努力的学习和工作。1927年,他就用英文发表了处女作《北京西山之寒武纪及奥陶纪地层》,初露才华。

1928年秋,黄汲清被派往辽东、辽西调查煤田地质,写出了报告。后在西安、四川、云贵等地进行了地质调查并作了室内整理,于1930年至1932年陆续发表了《秦岭山及四川之地质研究》,“中国南部二叠纪珊瑚化石”和《中国南部之二叠纪地层》等6部专著,引起地质界的广泛注意。在瑞士学习期间,在著名大地构造学家阿尔冈(E.Argand)的指导下,黄汲清在阿尔卑斯山的素女峰—带进行地质调查并填制地质图,他的博士论文“瑞士华莱县素女峰一破金瓜峰地区之地质研究”引起瑞士地质学家的重视,并为R史陶布(Staub)教授所称颂和引用。这一论文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黄汲清于1936年初回国,任经济部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地质主任,率队先后调查了浙江长兴油田、安源煤田等。后来他又组织了南岭地质调查队,辗转于湖南、江西、广西和广东地区,填绘地质图,发现湖南资兴煤田。抗战爆发后,黄汲清以代理所长身份多次组织中央地质调查所搬迁,落脚于重庆后又进行了石油和天然气的调查。之后,他辞去了所长职务,对甘肃、青海和新疆的石油资源进行了调查,与他人合作写出“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提出陆相生油和多期多层储油的观点。1943年底至1945年初,他用14个月的时间写成代表作《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开创了用历史分析法研究中国大地构造的先例,首次划分中国及邻区的构造单元并说明其特点,提出多旋回构造运动观点,创立多旋回构造运动说。1947年到1948年,他主编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地质图。此后,黄汲清多次到国外交流、考察。1948年,他以卓越的科学成就,当为选中央研究院院士,时年44岁,是地质界最年轻的院士。1949年,他拒绝了台湾大学的邀请,毅然返回祖国继续开展工作。

1950年初,黄汲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并先后担任西南地质调查所所长,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燃料工业部石油总局顾问、重庆地质勘探学校校长,地质部西南地质局局长。在此期间、他领导和组织了西南地区的地质矿产调查,重点勘探了一些煤田和油田。1954年春,黄汲清调入中央地质部。1955年,他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先后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同时组织编制了一批地质图,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论文和专著。“文化大革命”后,他不计较个人得失,重新开始了被迫中断的研究,于1974年发表了“对中国大地构造若干特点的新认识”。1975—1980年,他指导学生编制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及其说明书《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该书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并被译成日文和英文出版。1979年,他代表地质部参加美国联邦地质调查所100周年纪念会。1980年,他以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身份率团参加在巴黎召开的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1982年8月,他主持了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会及学术讨论会并作了报告。1981年以来,他发表多篇论文,从事大量技术咨询工作,为寻找国家急需矿产出谋略,1986年又为进一步开展找油工作提出了卓有成效的建议。在青藏高原的研究上,他用英文写了《中国及邻区特提斯海的演化》,提出了自己的创见。“黄牛自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那时的黄汲清虽已是耄耋之年,却仍在为中国的地质质业努力着。

70年的地质生涯,黄汲清在祖国大地上洒下了汗水,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共发表了250余篇文章,20部专著,在地质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做出了重要的学术成就和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建立了中国二叠纪地层划分的基础。二叠纪地层在20世纪30年代初是国际上地层研究中的薄弱一环。黄汲清依据中国的情况于1932年发表了“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一文,将中国二叠纪地层划分为三部分,由上而下详细阐述了岩性特点和所含的不同种属化石,奠定了中国二叠纪地层研究的基础。1933年第16届国际地质大会上,美国地质学家C舒可特(Schwhert)的世界二叠纪地层总结中就采用了黄汲清的这项研究成果。此后20年内,中国二叠纪地层成为世界标准部面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地质界称黄汲清为“黄二叠”,以赞扬他在这方面的贡献。黄汲清的功绩还在于他奠定了中国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基础。他于1945年发表的《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一文,首次用历史分析法阐述了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单位的划分、特征及演化,从而被公认为中国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奠基人。

他将中国及邻区划分为几个稳定的地台和活动的地槽褶皱带,如中朝地块、扬子地台等。他还将地台和褶皱系进一步做了划分,阐述了各构造单元的范围、特征,形成时间以及成矿特点,并进一步按主要构造型式,形成的时间和机制的不同,将中国及邻区划分为古亚洲式,太平洋式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式。这三种构造型式分布于三个地区,显示为不同的三大地质块体。这一成果超越了当时国际流行的单元划分思路,是一项重要创新。在书中,他还首先指出印支运动的重要性。他还在书中专门论述了大地构造与矿产的关系,首次提出太平洋成矿带的概念,并将该带进一步分为内带、外带和中间带,为我国研究成矿规律和寻找所需矿产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黄汲清的这一著作在国内被广泛采用,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黄汲清后来又与同事合作出版了《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

1962—1965年,他指导学生确定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印支褶皱带——秦岭、松潘甘孜、三江印支褶皱系,为东特提斯构造演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70年代,他指导学生编制了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出版了《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等专著和一系列论文。1982年他以在中国大地构造研究上的卓越成就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黄汲清创立和发展了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20世纪40年代,德国地质学家H史蒂勒(Stille)教授的单旋回说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但黄汲清在分析了中国的实际资料后有了新的发现,在《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中提出了多旋回说的原始概念。经过不断积累和深入研究,多旋回说逐步完善,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20世纪50年代,黄汲清初步提出中国深断裂的类型。后来又进一步分为切割地壳的壳断裂、切割地球岩石圈的岩石圈断裂和切通岩石圈深入到软流圈的超岩石圈断裂,并指出各种深断裂也是多旋回发展的。到60年代,黄汲清又对多旋回进行了划分。在这个时期,他还提出了地槽与地台相互转化的概念。70—80年代,黄汲清在大量新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板块学说研究中国大地构造,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使多旋回说更加成熟完善,发展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地质学界广泛流行。

黄汲清结合中国实际发展了板块学说。他将1945年提出的三种构造型式发展为三大构造域的概念。并强调指出板块运动也是多旋回的。由于板块多旋回俯冲和碰撞,因而产生多旋回沉积建造、多旋回岩浆活动、多旋回褶皱运动、多旋回断裂活动、多旋回变质作用和多旋回成矿作用。进入80年代,黄汲清将板块学说与多旋回说更加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天山为例建立了板块手风琴运动模式,使两种学说的紧密结合成为大地构造研究的新方向。特提斯海的问题也是地球科学中的一个重大课题。黄汲清在《中国及邻区特提斯海的演化》一书中提出古特提斯、中特提斯和新特提斯的新见解,以及北主缝合带、南主缝合带和互换构造域的概念,为研究特提斯海的起源和演化,为探讨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和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黄汲清的陆相生油论和多旋回说对我国的石油、天然气普查勘探事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曾多次在国外国内进行了有关方面的考查,1955年他以地质部普查委员会主要技术负责人身份,具体部署了华北、松辽、鄂尔多斯、四川、新疆和柴达木的石油普查,1956年作了“一年来石油普查地质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的报告,后着手编制了《中国含油气远景分区图》并于1957年提出区域远景和油区远景评价的一般准则。他就这样为我国石油天然气的普查勘探制定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工作蓝图。此后,大庆、胜利、大港、华北等油田的发现及近年来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都证实了他的科学预见和部署的正确。由于陆相生油论和多旋回说在石油地质的应用,由于他在石油地质的具体工作和发现大庆油田等做出的突出贡献,黄汲清和李四光等其他地质学家以“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项目于1982年共同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在进行实地勘探的同时,黄汲清还开拓了中国地质图类的编制工作。他首次主编了第一张全国性的地质图,使之成为地质学家研究亚洲地质必读的图件。此后,他又参与或指导编制了多种地质图,并与有关专家及编图人员因“中国地质图类及亚洲地质图”这项成果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黄汲清不仅埋头于地质科学业务,还参加了大量的社会活动。1954年,他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以后连任三届。1979年当选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54年后,为九三学社历届中央委员。1958年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0年任第二届常委,1986年被选举为荣誉委员。1959年,他当选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1980年以来,为中国石油学会会员、名誉理事。他曾任两届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还担任过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委员、科学出版社编委,《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编委,《地质学会志》主编和《地质学报》编委。

从事学术和科研活动的同时,黄汲清言传身教,为我国的地质事业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他强调重视实践,强调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他领导下的地质构造实验室容不得依据不足即忙于下结论的轻率作风。他在工作上严格要求但在学术观点上又很自由,因此,他培养的学生做事认真又敢于和他人争辩学术问题,具备了优秀科学工作者应有的素质。

黄汲清一生治学严谨,工作勤奋。他曾语重心长谈对人生的看法:“生活的道路不是平坦笔直的,科学的道路更是如此。一个人一生要想做出点成绩,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不埋怨环境,不听喊困难,认准目标,一直往前。挫折是暂时的,成就是永存的。在山穷水尽之时,要想到柳暗花明之日。”正因为如此,直到晚年,黄汲清也毫不懈怠,为更高的目标而努力拼搏。

生命不息,追求不止,这就是黄汲清科学生活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取得成功的奥秘。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40 版块管理 2007-06-02
思想无罪,准我一生以沉默相许!
发帖
2422
财富
6580
威望
150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7-06-0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翁文波院士
翁文波,著名地球物理学家。1912年2月18日生。浙江鄞县人。1930年考入中央大学物理系,后入清华大学,1934年毕业于物理系。1934~1936年在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36年赴英留学,1939年在伦敦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任中央大学理学院地质系教授。1940年后任玉门油矿工程师、上海中国石油公司勘探室负责人。1949年后,在石油部工作至今。曾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他是我国重力勘探、地震勘探、地球物理测井和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开拓者之一。早期他引进技术,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理论和方法。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参加指导了大庆油田地球物理勘探。他曾参加视察河北邢台地震灾区,接受了研究地震预报的任务。20多年来,他在地震预报的理论和方法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特别是从研究应用基础科学的理论出发,探索地震和推测自然现象,在地下的地质数学特征、未来的地球岩石圈和大气圈的活动特性等方面,他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成功地预报过新疆等地的地震。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翁文波培训了一批技术人员。他们在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生产实际中已经并且正在发挥着骨干作用。翁文波发表论著多种,有"地震的远期预报"、"预测论基础"、"反射地震勘探中用直射线的计算法"、"纬度变化和地极运动"、"地球的化学成因"、"地球的年龄"、"地震的远期预报"等。翁文波曾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20 版块管理 2007-06-02
思想无罪,准我一生以沉默相许!
发帖
2422
财富
6580
威望
150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7-06-0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翁文灏:1889年出生,1971年去世,享年88岁。浙江浙东人,清末留学比利时,专攻地质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于1912年回国,是当代杰出的地质学家。1934年曾兼任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焦作工学院常务校董。
  1913年,翁文灏同丁文江等一同创办了北洋政府地质调查所,一面搞地质研究,一面招收中学毕业生入学培养地质人才。这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地质研究和培养地质人才的机构。翁先生曾任该所所长,同时,又任过多年北京大学地质学教授、清华大学代理校长等职。

  1932年,翁文灏先生为国民政府所延揽,担任国防设计委员会(即资源委员会的前身)秘书长,后又历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行政院副院长、院长、国民政府总统府秘书长等职。在这期间,他一直没有中断对我国资源的调查和研究,如对甘肃油矿局,天府、南桐等煤矿都进行了深入的调研。1934年冬天,翁文灏任焦作中福煤矿整理专员,任焦作工学院常务校董,对当时的私立焦作工学院多有关怀。

  1949年春,翁文灏先生脱离蒋介石集团,初居香港,后移居法国巴黎。1951年经毛泽东、周恩来的邀请回国,曾任中国人民政协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常务委员等职。同时,他仍专注于祖国的地质事业。

  他对地质学造诣很深,对著名的大陆漂移说和燕山造山运动的阐述与发展贡献卓著,为祖国地质事业和地质科学奠定了基础。著有《中国矿产志略》、《甘肃地震考》、《地震》、《椎指集》等著作。翁先生一生喜好藏书,生活朴素,去世后,他的所有藏书连同一生积蓄都上交了国家。
1条评分
eclipse126 财富 +1 每天第3贴0分,哈哈 2007-06-02
思想无罪,准我一生以沉默相许!

网站事务咨询:QQ:1392013 | 26189883
阿果石油网为免费个人网站,为石油人提供免费的在线即时技术交流场所,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和行为!
如有言论或会员共享的资料涉及到您的权益,请立即通知网站管理员,本站将在第一时间给予配合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