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154阅读
  • 23回复

[科学探索]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cllipe
 
发帖
8557
财富
59573
威望
510
交易币
0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9-2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 本帖被 cllipe 执行提前操作(2020-11-29) —
●李传亮

从前写过一篇博文“科学的基本属性”,介绍了科学具有“客观、实证、逻辑、证伪”四个基本属性,其中客观和逻辑是科学的显性特征,而实证和证伪都是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研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否则科学界会陷于一片混乱。科学研究的规则不像法律那样有明文规定,而是科研工作者们约定俗成的做法。进入了科学这个圈子,就必须遵守这些规则,否则,会遭到科学界成员的反对和排斥。

1、证实需要穷尽

科学是普遍规律,具有普适性,科学不允许有例外。因此,提出一个新理论,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加以证实,证实过程需要穷尽所有个例,也就是常说的严格检验。因此,建立新理论是极其困难的事情。“穷尽所有个例”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难以做到的,但是能有足够多的例证而又没有反证的情况下,也可以暂时接受新理论。生物是通过进化而非神创所产生的,虽没有穷尽每一种生物,但也没有看到反例,因此,进化论基本上是可以确立的。

2、证伪只需特例

与证实不同,要证伪一个理论则是极其简单的,由于科学不允许有例外,因此,只需要有一个反证就足以将一个理论推翻。远的例子不说,身边的例子就有很多。例如有人说低渗透储层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泥岩的渗透率极低,若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油气则运移不出来,也就无法聚集成藏了,而事实上油气运移出来了,有很多油气藏客观存在。这说明启动压力梯度其实并不存在。

3、谁主张谁举证

科学界普遍遵守“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A主张某理论,必须由A来举证,不能让B来举证。比如近几年讨论最多的中医伪科学问题,中医宣称自己是科学在先,科学界人士攻击中医为伪科学在后,因此,要平息此事件,有人就说反中医人士需拿出中医是伪科学的例证出来,这就犯了程序错误,应该先由中医拿出自己是科学的证据出来才行,即阴阳五行是否经过了科学的严格检验,若没有,就表明中医是科学的主张还没有被证实。

4、不存在无需证

人们没有办法证明一个并不存在的东西的,不存在的东西也是不需要证明的,只有存在的东西才需要证明。你若说上帝存在,你就必须拿出存在的证据。上帝本来就不存在,若让人去证明上帝的不存在,则是不合规则的。

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则应该人人遵守,但很多研究者及管理部门对其过于漠视了,这大概能够部分解释中国科学界的近况了。。。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学习感受科学美++        ++教育传播科学美++        ++科研发现科学美++
离线yuyingzhou
发帖
2921
财富
5208
威望
102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20-12-13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借老师贵地,吐槽一下,上图为花了2元从某网下载的国内一流专业期刊2020年的文章,以小见大,下面还有另一例子,来自另一个专业期刊,也是2020年的。


林1井到底是加积还是迁移型姑且不论,自身展示的图要符合自身的说法吧;还是说在粉色框下面还有一套迁移型的,至少体现了不严谨。迁移型的物性还略好于加积型的,也是值得考虑的事情。为什么呢,2020年的文章可以允许数据出小问题,也可以允许自己与自己有矛盾的了嘛?

楼主留言:

建议直接在石油地质板块开个帖子,让大家讨论一下,现在的论文水分很大

离线阿益
发帖
5916
财富
7424
威望
4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20-11-30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分析有道理
离线bhczq8
发帖
260
财富
900
威望
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4-10-19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李老师的文章不科学。

科学是不断地发展,和错误做斗争的。

各个学科,都有无数的假设、然后,近似正确的理论,不断更新完善而已。

最简单,热力学定理,pv=rt,都对各种气体修正、对临界进行研究。

没有“墒”的概念之前,那些科学家就不科学吗?

楼主留言: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我没反对这个说法呀?科学是有误差的,但科学是不断精确的。没有熵的热力学是科学,有了熵,热力学前进了一步,也是科学。

呵呵
离线ganlaogen
发帖
2713
财富
1570
威望
3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4-10-19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下文有对真理和规律的描述及其关系。

后现代主义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断言,世间本无真理,因此人们也就不可能认识到真理。由此类推,历史学家自然也不可能从历史研究中找到真理,他们撰写的历史,就只能像作家写小说,是按自己的想象虚构出来的作品;进而断言,历史学不可能是科学,只能是一门利用一些互不关联的历史素材(史料)构建出的首尾连贯的历史图景的艺术。①
    可是,“世间本无真理”这个命题,就像一个克里特哲学家说“克里特人总是说谎”那个悖论一样,是一个“自毁命题”,就是说,它自身就否定了自己,因为它意味着,无论你认定“世间本无真理”这个说法是对还是错,它的内涵都是被否定的。
    “世间本无真理”这个命题不但在逻辑上是一个自毁命题,而且对于人类为摆脱野蛮、愚昧、黑暗而追求真理和为真理而奋斗、献身的崇高精神,都是蛮横的亵渎,对于包括历史科学在内的一切科学,都具有破坏性的影响。因为,如果相信世间根本就没有真理,那何必去追求它呢?何必需要科学呢?这样一来,大家都只能凭着自我感觉去行事了;历史学家就更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去探求真理了;那就只能让历史学成为一种凭想象描绘“历史情境”的消闲艺术了。这对于历史科学简赢是一种毁灭性的破坏。
    我们相信,历史学家大都不会接受这样一种命运安排,大都还是要力图从历史研究中探寻到一些“鉴古知今”或“鉴往知来”的真理的。那么,究竟什么是真理呢?这是首先需要说清楚却又很不容易说清楚的老大难问题。
    《不列颠百科全书》根本不设“真理”这个条目,《微软大百科辞海》(Microsoft Encarta Reference Library 2005)倒是设了这个条目,但只是列举“千百年来”人们提出的4种主要的“真理”论:(1)与实际相符(correspondence)即真理;(2)有用(pragmatic)即真理;(3)逻辑上说得通(coherence)即真理;(4)真理就是“压缩[到最低限度]的”(deflationary)的陈述。②说到底,这四种真理观都很模糊,不能完全让人信服。
    相比之下,中国学者的说法倒是很明确。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真理”条目说到,真理是“与谬误对立的认识论范畴,指认识主体对存在于意识之外、并且不以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的规律性的正确反映”。《辞海》的“真理”条目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并援引毛泽东的话来论证:“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③中国学者的真理界说大都指明真理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接着就产生了一个更难说清楚的问题:什么是“规律”?正是这个问题,我们在众多的中外学者的论著中很难找到明确而令人信服的答案。
    例如,《微软大百科辞海》的“科学规律”(Scientific Law)条目说:“在科学中,科学的规律指的是被认为普遍适用的原理。规律(例如波义耳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构成了物理科学的基本构架,因此一个定律被科学界否定的情况极为罕见。有时一个定律可能被修改,例如爱因斯坦证明,牛顿的运动定律对于接近光速运动的物体是不适用的。”按这样的界说,科学规律仅存在于自然科学之中,而且就是指波义耳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或爱因斯坦的E=mc2那样的定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其有效性都是由实物实验或“理想实验”的结果来证明和支撑的,在社会历史学科中根本不可能做那样的实验,因此也就不可能确立像自然科学那样的规律。这是在西方学者中间获得广泛共识的看法。
    《不列颠百科全书》未设“科学规律”条目,但设了含义相近的“自然界的规律”(Law of Nature)这样一个条目,即:“自然界的规律有两种基本的形态。其一,普遍性的规律,它表明某些状况总是会伴随着另一些已知状况出现。其二,或然性的规律,它认定一般情况下显示一种既定条件的事件的一个特定部分,也会在其他某种条件下显现出来。……不过,自然界的规律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而是依赖于经验证据而成立。”④这也是在西方学者中间获得广泛共识的看法。
    《微软大百科辞海》和《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界说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共同点:其一,都认定“科学规律”或“自然界的规律”仅仅存在于自然科学即Sciences之中。⑤其二,那些定律并不依赖于逻辑的必然性支撑,而只是依靠直接的实验或经验观察获得的重复出现的经验证据而成立的。这两个特点决定了“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中不可能有那样严格的定律,在“人文学科”(Humanities或Arts)中更不可能确立那样的定律。因为社会科学或所谓的“人文学科”都不可能通过直接实验或实际观察获得那样精确的、重复出现的结果。
    那么,中国学者又是怎样的说法呢?《辞海》说到:“规律亦称法则。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在它涉及的范围内是没有例外的和必然的趋势。”⑥《中国大百科全书》提出:“(规律)亦称法则。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形式。规律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概念,都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现象的方面……”⑦这两种界说的核心内容都认定“规律”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这就引发了一连串使人困惑重重的疑难问题:什么是“本质联系”?“本质联系”怎样决定事物的发展演变呢?用什么标准区分“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呢?等等。人们用了数不胜数的解说词,来回答这些问题,以达到让人们相信人类的社会历史现象同自然现象一样,存在着不依人的意愿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目的。但是,事实证明,所有那些解说都未能让人们解除困惑。
    我们确信人类社会历史和自然界一样,都存在着客观规律。有些学者认为只有自然界才有规律,也只有自然科学才能揭示规律,这是很片面的认识。产生这种片面认识的原因在于,他们认定只有在相似条件下重复出现相似的结果,才能称之为规律;而人类社会历史现象总是不重复的,因此就认定不可能有规律。简言之,他们只看到、也只承认一种规律,即“重现律”,看不到、也不承认在“重现律”后面还有更深层的“因果律”。我们相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根本规律就是决定其自身存在和发展演变的因果必然性规律,这个规律的最高的抽象表述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实体都总是按照自己本身的特性对一切外部制约因素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相应的产生出某种必然的结果。这就是最普遍的“因果律”。⑧但是,人类在认识某一具体事物的规律时,总是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到该事物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因果必然性规律,而是先从外观上对其形态的相似性和出现的重复性进行“单层面”的归纳,由此得出统计归纳性的“相似律”或“重现律”,有的学者称之为“经验规律”。然后,经过无数次的实践、体验,发现同类现象中既有相似的个案,又有相异的个案,由此激起人们去探索决定其相似和相异的原因,从而发现因果必然性的规律。例如,最初人们从外观形态上归纳出“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经验规律,后来发现同样是乌鸦,虽然大多数羽毛为黑色,但毕竟有少数为白色,这才去探索决定乌鸦羽毛颜色的因果必然性规律。
    由此可见,人们所认识的规律实际上有两类,一类是对事物的外观形态做“单层面”的实证归纳得出的“经验规律”,另一类是把“因”和“果”两个层面的事实联系起来进行“双层面”的归纳得出的因果必然性规律,又称“科学规律”。前者是或然性的、不能涵盖“例外”现象的,因而不是普遍有效的。后者是必然性的,在它涉及的范围之内是没有例外的,因而是普遍有效的。⑨如果不对这两类规律加以区分,就可能把前一类规律当作普遍规律,并把它作为普遍适用的“模型”去对照具体事物,一旦发现对不上号,就会导致否认规律的存在,认为世间本无规律,从而也就可能赞成“世间本无真理”之类的谬见。有论者把经典作家“大体上”归纳出来的“五种生产方式”当作普遍有效的“模型”,然后发现它同一些国家的具体历史过程对不上号,就否定规律的存在。这就是误解规律的结果。

由上文可知”真理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如果说科学是规律,岂不是说科学等同于真理吗?

楼主留言:

真理是与谬误相对应的概念,是哲学讨论的范畴,科学只研究规律,科学也都有误差,所以科学从不说是真理。

快乐每一天。
离线三叶虫
发帖
1481
财富
2798
威望
17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4-10-19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你们说我们听!
离线ganlaogen
发帖
2713
财富
1570
威望
3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4-10-19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楼主留言:
     实践经验通过归纳总结出来的理论算是科学,这也是过去很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地质科学基本都是这样,与经验公式不是一回事。
      
      实践经验通过归纳总结出来的理论算是规律或者定律、定理吧。科学=规律?科学=真理=正确的认识?还是一种程序上的合理性(符合逻辑规则)研究方法?

楼主留言:

科学就是由概念、公式、定律、定理等组成的逻辑体系。科学是规律,科学不说真理,真理是哲学中的概念。

快乐每一天。
离线ganlaogen
发帖
2713
财富
1570
威望
3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4-10-19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楼主留言:

经验不是科学,必须上升到理论后才算,有些经验公式还是极端错误的,比如Hall图版。

     文中的“经验“是广义的经验,或者换句话说叫实践。再有经验是指经验归纳法。历史上就有经验论和唯理论之争。

经验论 又称经验主义。认为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的哲学学说。经验论片面地夸大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贬低甚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经验一词涵义比较宽泛,既包括直接从感性认识所作的规律性的总结,也包括某种心理体验、生活阅历等。哲学上的经验论指的是一种认识的理论,是与唯理论相对立的。根据经验论者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解决,经验论可分为唯心主义经验论和唯物主义经验论。前者主张经验是主观自生的或上帝赋予的,把经验限定为感觉或表象的总和,而这种感觉和表象是不依赖物质自然界的;后者则认为经验是外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是对物质自然界的反映。但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把经验看作是知识、认识的唯一来源,片面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忽视理性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承认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感性经验是知识和认识的源泉,同时也承认科学理论、思想即理性认识的重要性。这样,既反对了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在经验问题上的片面性。

     与经验论相对立,片面强调理性作用的一种认识论学说。又译为理性主义。唯理论这个译名一般用于狭义,它与经验论或经验主义相对立,主要表现在认识的起源和可靠性问题上。一般说来,唯理论者不承认经验论者所主张的一切知识都起源于感觉经验的原则;他们认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可靠知识不是、也不可能来自经验,而是从先天的、无可否认的“自明之理”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到的。他们往往把这种“自明之理”,如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公理,以及传统的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说成是人心中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唯理论者认为,只有依靠理性直接把握到事物本质的那种“理性直观知识”,或依靠理性进行逻辑推理得来的知识即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依靠感觉经验得来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往往是错误认识的来源。

经验论和唯理论之争

亚里士多德实体论论证出了本体(指巴门尼得的绝对的存在,基督教称之为上帝的那个第一、至高无上者)是一种纯形式的现实存在。这是正确的。可是,这个纯形式的现实存在到底是什么呢?亚里士多德没有答案也不可能得出答案。正是由于这个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导致在中世纪理性无法证明上帝的不存在。本体论是对本体的认识,所以本体论的继续进步必须得先有认识论的大的发展为基础。所以哲学在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的发展主要就在于认识论的发展:经过了经验论和唯理论各持一端的争辩,争论无果使休漠怀疑一切,终于在康德的批判中,哲学走出了迷茫,踏上了认识论发展的主干线,经过费希特、谢林的接力,终于由黑格尔驾驭着达到了新的驿站。

围绕着认识的来源和基础、真理的标准、认识的方法论等认识论问题的激烈争论,文艺复兴之后的哲学出现了两大派别:经验论(EMPIRICISM)和唯理论(RATIONALISM)。经验论者认为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一切知识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唯理论者认为认识来源于天赋观念,知识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在真理的标准问题上,经验论者认为知识的真理性在于它能够与认识对象相符合,至少可以被还原为经验;而唯理论者认为知识的真理性在于清楚明白、无可怀疑,具有自明性和不矛盾性。在认识的方法上,经验论者认为最有效的是经验的归纳方法,而唯理论者则主张从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经过理性的逻辑推理,论证出结论。

经验论者是在英国,以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霍布斯、洛克、巴克赖为代表;唯理论者是在欧洲大陆,主要有笛卡儿、斯宾诺沙、莱布尼茨。经验论者为什么是在英国而不是西欧大陆呢?根本原因是因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早也最好,在经济方面产生了对具体事物认识的强大的动力,从而能非常注重实践活动,“重商主义”活动的确向英国人提供了更直接的新鲜的知识和见闻。而在西欧大陆,封建贵族的封建专制力量比英国要厉害的多,工商业经济发展严重受阻,并没有很多能给人们带来新知识的实践活动,所以在对知识的探求方面,主要还是依靠理性思维。另外,基督教势力中心在西欧大陆,为了继续和正在衰落的基督教神学斗争,也必须以思辩的方式思考哲学问题。

两者的意见分明,都有道理。而且需要指出的是经验论者并非排斥理性,唯理论者也并非排斥感觉经验。那么两者为什么争论呢?而且到最后没争出个结果反而都被休漠怀疑否定了呢?

其实,两者所谈论的并非是同一个对象。经验论者所重视的是认识具体事物的是其所是;而唯理论者所追求的是万物的同一的是其所是、绝对的存在、本体。这两者也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的两个所指:一是个别的是其所是,另一是绝对的存在、最高级的实体、纯形式的现实存在。两者都是我们人类应该探求的,除了要认识具体事物的本质,明了具体领域的规律,还要认识万物同一的本质,明了任何领域同一的普遍的最根本规律。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不是哲学的主要工作和根本目的,哲学家不断追求的是万物的同一的本质,任何领域同一的规律,即指那个绝对的存在,也就是本体。自黑格尔之后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的科学和哲学之战就是因为不明白这一点而进行的昏战,哲学大旗没有扬起来,哲学地位沦低且不立,就是因为不明白哲学的根本目的。

经验论者的理论虽然不够全面,但的确是认识具体事物的基本原则,却不是认识绝对存在的基本原则。唯理论者的理论,不是认识具体事物的方法,但正确指出了哲学认识的根本目的,只不过他们无法摆脱巴门尼德哲学的致命错误。

绝对存在支配着万物,是万物的同一性体,个别的本质是本体殊样。个别的是其所是即本质比个别的表象离万物的同一性体是更近的,认识了的个别越多,对这些个别的同一性体的性质的了解就越多,所以,在对本体的认识的发展过程中,对具体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是必须的,是基础性的。

而唯理论者却跳过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去直接认识那个不认识的绝对存在,这就是错误之根本,也是巴门尼德哲学的自身命运。他们把这个不认识的作为哲学目的的绝对存在作为他们理性论证的出发点和理论的基础,当然是行不通的。不过,正是由于唯理论者追求哲学原理,哲学在近代才开始了认识论的大发展。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出生在英国伦敦。

培根崇尚新兴的科学实验思想,以“四假象说”深刻批判了封建神学和经院哲学。在本体论方面,虽然努力排斥亚里士多德的权威,但基本以他的思想为基础进行了分析,但并没有亚里士多德的深刻,结论甚至有些肤浅和片面。他承认上帝是第一推动者,但认为在上帝的最初一推之后,自然是自主地运行着。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这显然是错误的,本原首先是一种形式,是亚里士多德论证出的纯形式的现实存在。对于形式的认识,他基本接受亚里士多德形式因理论,却又肤浅地得出了形式和物质不可分离的错误结论。作为规律的形式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虚体,某物成为某物就是按照某种规律形成的。

培根的有价值的工作在认识论方面。认为认识起源于感觉,但承认感觉经验的局限性,强调必须得靠理性对实验资料进行加工,分析,形成概念,才能逐步揭示事物的形式。他强调经验和理性的结合,认为“经验和理性必须联姻”。怎样联姻呢? 他的方法主要是经验归纳法。经验归纳法有三步,一是收集材料。二,利用所谓的“三表”法来整理材料,三是进行真正的归纳,通过三个小步骤:先排除,再得出结论,再纠正结论。①

他的经验归纳法只是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在数量上和理论上甚至比亚里士多德还要逊色,但他的这样的工作是对科学的主动的研究,带动后人继续哲学性地正面研究科学方法,推动科学方法的发展。另外他的另一个非常强大的直接作用是促进了英国在对具体领域的科学发现。

[] 培根:《新工具》

可以看出,培根的重点其实是在对具体的事物的认识上,已经有所偏离哲学的根本目的<[--]><[--]>对本体的认识。当时更加正宗的哲学家应该是西欧大陆的笛卡儿。

楼主留言:

实践经验通过归纳总结出来的理论算是科学,这也是过去很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地质科学基本都是这样,与经验公式不是一回事。

快乐每一天。
离线petroyb
发帖
1967
财富
3048
威望
2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4-10-19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李老师是科学明白人
离线mm0635
发帖
2663
财富
3192
威望
15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4-10-19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证伪只需特例
wu

网站事务咨询:QQ:1392013 | 26189883
阿果石油网为免费个人网站,为石油人提供免费的在线即时技术交流场所,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和行为!
如有言论或会员共享的资料涉及到您的权益,请立即通知网站管理员,本站将在第一时间给予配合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