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807阅读
  • 31回复

[社会观察]孔子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ganlaogen
发帖
2704
财富
1517
威望
3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4-10-0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回复楼主留言:
         德这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不太清楚,而且还因人而异,用德来管理国家,必然会乱,文革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国家不是一直以德治国吗?看看出了多少贪官?看看贪官们的德性如何?

          有几点不同意李老师的意见:
          1、“德这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不太清楚,而且还因人而异,用德来管理国家,必然会乱”。首先关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是能说清楚的,仁者见的是仁,而不是见的智;智者见的是智,而非仁。其次要承认大家都是人,故都有人性,有人性就有共同点。比如人都怕批评,人都怕被打(受虐狂除外),怕自己的成果被别人掠夺,怕自己的老婆出轨,还没有人喜欢戴绿帽子的,所以才有不打人、不骂人,不偷不抢,才有朋友妻不可欺,这叫德,否则社会就乱套了。
         2、文革根本不能叫以德治国,完全是人治、专权,而且无法无天,甚至到了荒唐的地步。
         3、是否是以德治国,不是光嘴上说说就是以德治国了,小平同志说“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都要硬”而实际上呢,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厚此薄彼。再次我所说的以德治国,只是治国之道的其中一个方面,而非全部,所以才说相辅相成。
         4、至于贪官横行,这个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群众监督不起作用有关,只要中国实行的还是一把手制度,贪官就一直存在,因为下属的薪金、提干、评职称等等都是他说了算,土地审批、大型项目审批等等都由领导说了算,想不贪都难,人之常情。所以我认为中国缺乏科学精神,不是用一用电脑和苹果手机就懂得科学精神了,两码事。

楼主留言:

所谓的人治,其实就是德治,以个人的德行治理国家。你说的这四条,归结起来,法制是正道。你的第一条,就是所谓的普世价值,可中国已经拒绝普世价值了。

快乐每一天。
在线kob0002
发帖
4515
财富
76
威望
51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4-10-0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赞成,现在不是流行孔夫子临终前的遗书么,他自己都承认了
离线ganlaogen
发帖
2704
财富
1517
威望
3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4-10-0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一、“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一)“法治”与“德治”区别
    1、治国方略上的差异
   “法治”与“德治”的最终归宿都在治国上,但二者在治国的侧重点上却截然不同。换言之,前者主要侧重于先“治法”,后者则主要侧重于先“治人”。理论上,就“治人”与“治法”的轻重而言,“治人”应重于“治法”。这是因为:首先,“治人”在内容上实际已包含有“治法”的要求,“治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治人”,在本末顺序上,应当是“治人”为本,而“治法”为末。其次,“治人”是“治法”的依托,“治人”有助于更好地“治法”。作为一种规范,法只能约束人们的外在行为,对人的内心世界则无法涉足;要涉足人们的内心世界还需要人本身。而且,“徒法不足以自行”,再良好的法制,假如没有具备应有素质的人去执行,仍无异于一纸具文。因此,单纯“治法”不足以“治人”,要实现法治的理想目标,还必须要把最终的依赖点放在“治人”上。否则,即便将完善至极的法律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上,也仍难以实现我们最初设想用法制所要实现的理想目标。现代社会之所以更加强调“治法”,并不是基于“治法”比“治人”重要,而是在策略上所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末端治理模式”。现阶段,由于对人的本性问题在认识上难以得出共论,“治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存在较多障碍,难以真正实现科学地“治人”;相反,对于法,由于人们在许多实质或重要方面都已经达成共识,且这些共识在很大程度上已日渐成熟化和科学化,因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治法”都更较为容易地得到实现。
2、“法治”是他律之治,而“德治”则是自律之治
    从“法治”与“德治”所涉足的领域来看,“法治”是他律之治,即它仅仅约束人们的外在行为,通过约束人们的行为而实现治人,它对人们的内心世界无从干预,属于治外之治;而“德治”则是自律之治,它不仅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还可以约束人们的思想意识,并通过约束人们的思想意识来达到约束人们行为的目的,属于治内之治。由于人们的行为总是受一定思想意识所支配的,因而从这一点上来说,“德治”是更高层次的治国模式,是治本之治;而“法治”则是最终实现“德治”的一个必经阶段,是治标之治。
    此外,从他律与自律的角度出发,我们还可以推导出二者之间的如下区别:如“法治”是惩恶之治,“德治”是 扬善之治;“法治”是事后之治,“德治”是事前之治等等。
    (二)“法治”与“德治”联系
    1 、“法治”与“德治”相互配合和支持
   “法治”与“德治”都是实现国家控制、促进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两种手段,他们密切联系、相互支持,共同推促着社会的进步。作为一种他律,法律的主要功能在于“惩恶”,而“扬善”则主要应依靠道德的自律来进行,因而在“劝善”方面,法律有着自身先天的缺欠与不足,需要道德来加以支持。同时,法律的创制和运作也必须要以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为指导。同样,“德治”也离不开“法治”的支持与配合。道德作为一种规范,主要是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推动的,其软弱与苍白无力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某些严重违反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行为,客观上也必然要求运用法律来加以制裁。在此种意义上,守法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法律所维护的是最基本、也是最低限度的社会道德。
    2 、“法治”与“德治”有着共同的精神――秩序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法治”与“德治”的联系还表现在,二者有着共同的精神――秩序。
    “法治”与“德治”都以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为使命。秩序是“法治”与“德治”存在的价值基础,又是二者可以同步并举的理论依托。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法治”与“德治”之所以能够存在和为人们所认同并可以成为并驾齐驱的两种治国理论和模式,主要就在于它们能够给人们带来秩序。秩序意义在于,它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一旦脱离了秩序这一前提,无论是“法治”还是“德治”都将会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3 、“法治”与“德治”都是实现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需要和保障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以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团结的政治局面为前提。这两者的实现都既离不开法律也离不开道德。法律可以利用其背后的国家强制力保证政治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可以合理的配置各种资源,及时解决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和纠纷;可以有力的打击各种危害国家和社会的颠覆和破坏活动。而道德则可以利用其内在的意识制约力来防止各种邪恶思想的产生,防止社会混乱;可以限制人们的某些欲望,减少其利益冲突,以加强人们的团结,增强其凝聚力;还可以对法律的创制和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配合和协调。可见,“法治”与“德治”都是实现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需要和保障。  
    “法治”与“德治”的这种辩证关系客观上要求我们要“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快乐每一天。
离线ganlaogen
发帖
2704
财富
1517
威望
3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4-10-0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一、“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一)“法治”与“德治”区别
    1、治国方略上的差异
   “法治”与“德治”的最终归宿都在治国上,但二者在治国的侧重点上却截然不同。换言之,前者主要侧重于先“治法”,后者则主要侧重于先“治人”。理论上,就“治人”与“治法”的轻重而言,“治人”应重于“治法”。这是因为:首先,“治人”在内容上实际已包含有“治法”的要求,“治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治人”,在本末顺序上,应当是“治人”为本,而“治法”为末。其次,“治人”是“治法”的依托,“治人”有助于更好地“治法”。作为一种规范,法只能约束人们的外在行为,对人的内心世界则无法涉足;要涉足人们的内心世界还需要人本身。而且,“徒法不足以自行”,再良好的法制,假如没有具备应有素质的人去执行,仍无异于一纸具文。因此,单纯“治法”不足以“治人”,要实现法治的理想目标,还必须要把最终的依赖点放在“治人”上。否则,即便将完善至极的法律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上,也仍难以实现我们最初设想用法制所要实现的理想目标。现代社会之所以更加强调“治法”,并不是基于“治法”比“治人”重要,而是在策略上所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末端治理模式”。现阶段,由于对人的本性问题在认识上难以得出共论,“治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存在较多障碍,难以真正实现科学地“治人”;相反,对于法,由于人们在许多实质或重要方面都已经达成共识,且这些共识在很大程度上已日渐成熟化和科学化,因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治法”都更较为容易地得到实现。
2、“法治”是他律之治,而“德治”则是自律之治
    从“法治”与“德治”所涉足的领域来看,“法治”是他律之治,即它仅仅约束人们的外在行为,通过约束人们的行为而实现治人,它对人们的内心世界无从干预,属于治外之治;而“德治”则是自律之治,它不仅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还可以约束人们的思想意识,并通过约束人们的思想意识来达到约束人们行为的目的,属于治内之治。由于人们的行为总是受一定思想意识所支配的,因而从这一点上来说,“德治”是更高层次的治国模式,是治本之治;而“法治”则是最终实现“德治”的一个必经阶段,是治标之治。
    此外,从他律与自律的角度出发,我们还可以推导出二者之间的如下区别:如“法治”是惩恶之治,“德治”是 扬善之治;“法治”是事后之治,“德治”是事前之治等等。
    (二)“法治”与“德治”联系
    1 、“法治”与“德治”相互配合和支持
   “法治”与“德治”都是实现国家控制、促进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两种手段,他们密切联系、相互支持,共同推促着社会的进步。作为一种他律,法律的主要功能在于“惩恶”,而“扬善”则主要应依靠道德的自律来进行,因而在“劝善”方面,法律有着自身先天的缺欠与不足,需要道德来加以支持。同时,法律的创制和运作也必须要以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为指导。同样,“德治”也离不开“法治”的支持与配合。道德作为一种规范,主要是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推动的,其软弱与苍白无力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某些严重违反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行为,客观上也必然要求运用法律来加以制裁。在此种意义上,守法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法律所维护的是最基本、也是最低限度的社会道德。
    2 、“法治”与“德治”有着共同的精神――秩序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法治”与“德治”的联系还表现在,二者有着共同的精神――秩序。
    “法治”与“德治”都以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为使命。秩序是“法治”与“德治”存在的价值基础,又是二者可以同步并举的理论依托。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法治”与“德治”之所以能够存在和为人们所认同并可以成为并驾齐驱的两种治国理论和模式,主要就在于它们能够给人们带来秩序。秩序意义在于,它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一旦脱离了秩序这一前提,无论是“法治”还是“德治”都将会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3 、“法治”与“德治”都是实现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需要和保障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以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团结的政治局面为前提。这两者的实现都既离不开法律也离不开道德。法律可以利用其背后的国家强制力保证政治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可以合理的配置各种资源,及时解决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和纠纷;可以有力的打击各种危害国家和社会的颠覆和破坏活动。而道德则可以利用其内在的意识制约力来防止各种邪恶思想的产生,防止社会 混乱;可以限制人们的某些欲望,减少其利益冲突,以加强人们的团结,增强其凝聚力;还可以对法律的创制和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配合和协调。可见,“法治”与“德治”都是实现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需要和保障。  
    “法治”与“德治”的这种辩证关系客观上要求我们要“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楼主留言:

讲的头头是道,就是不按此执行

快乐每一天。
离线ganlaogen
发帖
2704
财富
1517
威望
3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4-10-0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德治是人治,但是人治不见得是德治。诚然法治是正道,但是再好的法律最终也是靠人去执行。这个有点像鸡生蛋和蛋生鸡。

楼主留言:

人治可以超越法律胡作非为,法制则不允许,虽然是通过人治来实现的,所以有很大的不同。

快乐每一天。
离线ganlaogen
发帖
2704
财富
1517
威望
3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4-10-0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回 ganlaogen 的帖子
ganlaogen:一、“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一)“法治”与“德治”区别
    1、治国方略上的差异
   “法治”与“德治”的最终归宿都在治国上,但二者在治国的侧重点上却截然不同。换言之,前者主要侧重于先“治法”,后者则主要侧重于先“治人”。理论上 .. (2014-10-02 17:49) 

       李老师说的没错,问题就在于此,说到不如做到。其实我们缺少的不是理论,也不是法律不完善,而是执行力。

楼主留言:

没错

快乐每一天。
离线ganlaogen
发帖
2704
财富
1517
威望
3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4-10-02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回 ganlaogen 的帖子
ganlaogen:         德治是人治,但是人治不见得是德治。诚然法治是正道,但是再好的法律最终也是靠人去执行。这个有点像鸡生蛋和蛋生鸡。 (2014-10-02 17:54) 

       问题是如何实现法治?人的素养和观念没有改变,叫什么治都没用。我以前考虑过素质教育的问题,老师还是那帮老师,昨天叫应试教育,今天叫素质教育,而实际效果如何?现实情况大家都看到了,我想连老师没有受到素质教育,他如何教别人素质。

楼主留言:

从前也有腐败,没人抓,现在就有人抓了,所以,事在人为。官员不作为,把官员的生死交到老百姓手里,实行民主政治,慢慢就好了。

快乐每一天。
离线forrestxlq
发帖
927
财富
2106
威望
5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4-10-03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回 ganlaogen 的帖子
ganlaogen:回复楼主留言:
         德这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不太清楚,而且还因人而异,用德来管理国家,必然会乱,文革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国家不是一直以德治国吗?看看出了多少贪官?看看贪官们的德性如何?
    &nb .. (2014-10-02 17:15) 

李老师,你确定人冶=德治?

楼主留言:

我不确定,但我认为是,因为德这东西与人密切相关。

Do anything with concentration like Forrest Gump.
离线lishengcai
发帖
754
财富
1556
威望
2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4-10-03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中国人不是缺什么,而是多了很多不该有的东西
离线forrestxlq
发帖
927
财富
2106
威望
50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4-10-03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回 ganlaogen 的帖子
ganlaogen:        没听说过以佛治国的说法。汉朝尊儒有其客观需要的。
         马上得天下,典故名,典出《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陆贾》。西汉时期,陆生经常在人面前谈到《诗》《书》。高帝十 .. (2014-10-02 15:20) 

唐朝兴盛的原因归结到了礼佛上?什么道理,那南北朝佛教环境更甚,为何不强盛?唐朝还是儒家主流。个人觉得汉唐之所以强盛成为中华代称,在于其开放,不管是在思想、艺术、经济都是开放的。

楼主留言:

隋唐五代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鼎盛时期,南北朝只是传入阶段,宗教在治理国家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唐朝的强盛是多方面的,所以没有儒教也是可以发展的。

Do anything with concentration like Forrest Gump.

网站事务咨询:QQ:1392013 | 26189883
阿果石油网为免费个人网站,为石油人提供免费的在线即时技术交流场所,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和行为!
如有言论或会员共享的资料涉及到您的权益,请立即通知网站管理员,本站将在第一时间给予配合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