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622阅读
  • 36回复

崔永强博士对窦宏恩先生答复《每年投入200 亿的中国的三次采油技术是真的高效增产技术吗?》文的质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505
财富
2877
威望
2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20-01-15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崔永强博士对窦博士答复疑问4的质疑:  
(1)如果我们理解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应该理解原作者的良苦用心。因为中华民族决不是一代两代,吃着转基因,不管第三代。中华民族5000年,千秋万代。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就是我们子孙休息养生的地方,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破坏它。
(2)聚合物驱对地下造成不可逆破坏,最终将导致油田注采井网的大面积报废。注入越多,则井网报废越多。同时,注入的驱替液体,采出后,因为无法进行处理,仍然要回注地下,最终的结果是有毒注入液的积累越来越多。根据现有的研究结论,这些注入液最终仍然还是要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返回地表。所以,我们目前生产的有毒注入液,最终还是要贻害我们的子孙后代。
    (3)不能提高油田产量,不能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益,还要制造大量的有毒液体危害我们的子孙后代。这样的聚合物驱工业还有继续存在的理由吗?
发帖
2505
财富
2877
威望
2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20-01-16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这是窦博士答复帖子上的文字——————————
综合了一下崔永强博士再次转述的原文质疑及崔博士自己对我答复的几个问题的质疑(崔永强博士对窦宏恩先生答复《每年投入200 亿的中国的三次采油技术是真的高效增产技术吗?》文的质疑|http://bbs.agoil.cn/read-htm-tid-356197-ds-1-page-1.html#2990700),再次借阿果石油论坛做一答复,希望能说明一些问题。同时,也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讨论。为了使大家好对照查看质疑和答复内容,同样先将崔博士的问题列在下面,然后作答。
1. 质疑一:崔永强博士对窦宏恩博士答复疑问3的质疑:
   (1)原文作这说的如此明朗;“为什么60-80 年代美国、前苏联等老牌石油大国,经过论证放弃的聚合物驱替技术,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发扬光大,成为全世界领先,成为一个关键技术呢?问题是油田的产量并没有实际提高,那么谁是真正的收益者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真正的受益者不是任何中国人,而是美国和国际石油资本集团。25年前,中国第一大油田大庆、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它们的产量节节攀升的时候,最着急上火的人是谁?就是美帝,就是国际石油资本集团。中国石油产量自给,中国石油安全,甚至通过石油出口换取外汇,这对石油美元再循环,对通过石油美元再循环向全世界掠取铸币税,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答(1):原文作者所言本身就存在问题,他根本不了解国外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我可以肯定地说,原文作者找不到1篇关于美苏等过所谓放弃聚合物驱的论证的文章。关于这项技术为什么在中国形成了我国三次采油的关键技术,我前次已经答过,不是他们不想将规模搞上去,而是他们没有找到如此大的适合聚合物驱的油田。到目前为止,他们也没有放弃过聚合物驱,在美国、北非的海上油田、中东不少油田都是使用聚合物驱油,只是规模没有我国大而已。在美国堪萨斯州,在2010年美国致密油还没有形成气候的时候,这个州油田的综合含水达到了98%,但他的产油量当时排在美国产油州的前5位,他的主要产量来源就是向地层注化学剂深部调驱和堵水等等采维持了如此高的产油量。另外,2年一度的SPE提高采收率会议,在2015年以前,每年的文章数量2/3是聚合物驱、三元驱/二元驱是来此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里斯大学、堪萨斯大学、新墨西哥矿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1/3的文章来自中国和欧洲国家。
关于崔博士问题下面的一段解释内容,逻辑混乱,无法理解其意思。不做答复。
(2)原文作者和窦博士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名字,王德民院士。无论王院士当初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他帮助美国和国际石油资本集团实现了永远打压中国石油产量的战略预谋。这是客观事实。无论中国和国际资本集团给与王德民院士怎样的荣誉(譬如,授予他“三次采油先锋奖”称号、以他的名字命名小行星等),都无法掩盖他引进国外已经证明失败的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技术,已经给中国石油工业和国家战略利益带来了的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
     答(2):关于崔博士说:王德民院士“帮助美国和国际石油资本集团实现了永远打压中国石油产量的战略预谋。这是客观事实。无论中国和国际资本集团给与王德民院士怎样的荣誉(譬如,授予他“三次采油先锋奖”称号、以他的名字命名小行星等),都无法掩盖他引进国外已经证明失败的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技术,已经给中国石油工业和国家战略利益带来了的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这些都是不实之词,这样的话,请崔博士能收回。“打压中国石油产量的战略预谋”之类的话从何说起?说每句话都要有事实和依据。
(3)至于“大庆、胜利油田之所以能成功地使用聚驱和三元/二元驱技术,主要原因是我国有一批在此领域辛勤攻关,献身科研的科学家及其研究团队,在几个油田规模应用,并取得了好的效果,他们的成就是不容诋毁的”这类说辞,完全不通。趋利是资本的属性,欧美石油资本家没有任何理由放弃能够使石油增产,使石油资本扩大化的技术。
      答(3):崔博士同样不同意三次采油技术在我国取得成功是我国科学家的幸勤攻关的结果,我国三次采油技术形成了几十项技术,上百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技术秘密,外国人有吗?他们没有,当外国三次专家看了大庆油田的三次技术之后为大庆取得的巨大成就都很惊讶,赞叹不已。举个例子,高铁技术在欧洲先有,为什么他们目前落后于我国?我国高铁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成熟,建造速度最快的国家,世界上有那个美国敢于我国相比?三次采油技术在我国搞大规模也是这个道理。
2. 质疑二:崔永强博士对窦宏恩博士答复疑问4的质疑:
(1)如果我们理解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应该理解原作者的良苦用心。因为中华民族决不是一代两代,吃着转基因,不管第三代。中华民族5000年,千秋万代。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就是我们子孙休息养生的地方,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破坏它。
       答(1):三次采油没有任何破坏环境。所有指标都是有国家标准的约束。每个指标都有监测数据,对人体有伤害的毒性、对环境有破坏的污染性都在安全标准之内。崔博士没有提供任何测试数据和佐证化验资料,就靠想象不行。
(2)聚合物驱对地下造成不可逆破坏,最终将导致油田注采井网的大面积报废。注入越多,则井网报废越多。同时,注入的驱替液体,采出后,因为无法进行处理,仍然要回注地下,最终的结果是有毒注入液的积累越来越多。根据现有的研究结论,这些注入液最终仍然还是要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返回地表。所以,我们目前生产的有毒注入液,最终还是要贻害我们的子孙后代。
       答(2):科学讲证据,不是光靠想象。我就试问:如果说返出液有毒性,毒性数据在哪里?
(3)不能提高油田产量,不能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益,还要制造大量的有毒液体危害我们的子孙后代。这样的聚合物驱工业还有继续存在的理由吗?
       答(3):崔博士所言的提高油田产量,什么样就叫提高油田产量?
3. 质疑三:崔永强博士对窦宏恩博士答复疑问5的质疑:
(1)坦率讲,窦博士的所谓答复,其实是没答复。原文疑问为什么用石油磺酸盐作为主表面活性剂?原作者是要求回答为什么石油磺酸盐的价格偏高,反而还要用?为什么要用来自石油的产品?因为这本身也是对石油的消耗。
     答(1):价格的高低是相对的,高油价和中低油价时,市场价格都是不一样的。哪种表活剂使用效果好、价格可以接受就用哪种这也无可厚非。
(2)原文的另一个问题是化学趋的技术核心:“油田地层里注入水-原油流速度,最高运移每天2-5米,按照3米来计算,速度(0.208cm/min),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基本上可以当作是静止状态。那么进入油藏的聚合物-活性剂水,和原油,如何形成高速搅拌,达到10000-15000 转/分钟呢?谁到地层里去形成这个速度呢?既然是这样,那么所谓的超低界面张力,采取这样的筛选可以说毫无意义”。窦博士显然没有准备回答这个问题。地层中的注入水流速0.208cm/min,而三采实验的注入水和原油的搅拌速度却达到10000-15000转/分钟,不论搅拌器的内径和外径,实验流速和地层实际流速二者速度差至少是10的五次方数量级。请问,这样的搅拌实验对实际地层中注入液和石油的混合有意义吗?这是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最核心的技术数据,也是最荒唐的技术数据。看了这个数据,相信所有的读者都已经豁然开朗了: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技术,原来是个骗局。
       答(2):崔博士和原文作者一样是对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实验室测试采用了高速旋转搅拌,认为不符合地下条件而断然认为聚合物驱油技术是骗局,这未免太武断了。其实,我在上次答复原作者时也已经进行了解释和说明。我在说明一下:目前全球各个工业领域和科学实验室测量表面活性剂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况且测量界面张力的方法也较多,实验科学家们采用目前的测量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他们才选择使用的。为什么是10负三次方毫牛每米?这也是国内外科学家经过实验得到的一个界限值,实际上,在驱油时,液液界面张力指的在混合体系(原油、聚合物、表活剂、碱和水)中所测得的油和水的界面张力。这个张力值低于10负三次方毫牛每米时,驱油体系的驱油效果较好。另外,强调指出,通常实验室测量接界面张力的仪器转速低于10000转/分。其次,提到的驱替液在地层中的运移速度,由于多孔介质组成由小孔隙、大孔隙、裂缝、小洞穴等,当然流动也就很复杂,计算起来也很复杂。崔博士提到的2-5米/天,恐怕很粗略了。三次采油为什么采用聚合物,目的是增加水的黏度,降低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积,为什么加表面活性剂是为了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驱油效率,如果形成ASP体系的话,提高采收率一般比单一使用聚合物和表活剂都搞的原因。现场试验的结果在国内外都真实了这一点,界面张力的界限值就是低于10负三次方毫牛每米,提高采收率效果较好。
4. 质疑四:崔永强博士对窦宏恩博士答复疑问6的质疑:
(1)不知道窦博士是故意,还是真的不理解原作者的意图。地下流速接近静止(0.0000347m/s),而实验室的流速是每秒米,这样的岩芯注入实验数据有意义吗?显然没有。但窦博士却说,“三次采油在大庆的实验室结果都与现场试验差异很小”。如果10万倍的差别,才算差别很小。那差别很大,又是什么呢?
       答(1):我说的是实验室的驱油效率与现场试验所得到的驱油效率相比较,相差很小。崔博士不比效果比什么?你提供的那个数也同样是没有依据的,其结果用于实际也有问题,距离实际也是差之千里。要想说明问题,就需要地层测试数据和实验的测量数据,何况实验室一般都是标准岩心,规范程序,符合动力相似、几何相似等相似准则,崔博士不能随口说说而已。
(2)原作者又质疑,实验用岩芯柱与整个地层相比,应是亿分之一,或者说无穷小。那为什么要把实验结果直接延伸到地层而不做任何校正?窦博士的回答是现在的测量手段精度提高了,CT观测,核磁共振观测云云。原作者说的是实验,窦博士回复的是测量,二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答(2):实验最最重要的环节不就是测量吗?实验不是为了取得较准确的实验数据吗?这些数据不是要通过测量得到吗?
(3)其实,作者是进一步揭露聚合物驱实验造假的问题。试问,建立在假大空基础上的聚合物驱三采,还有维护的必要吗?
       答(3):实验有标准、有流程,有步骤、有数据,现场试验有小试、中试及工业化扩大实验,怎么就成了假大空?

      原文质疑者之所以有偏悖的观点,主要来源于他对石油、石油专业知识及石油开发基础理论缺乏系统的了解,只知石油科技的一些皮毛所致。
另外,关于原文提到美国人采用CO2驱油一事,在此略作解释:关于美国人后来为什么采用了注CO2来驱油?只是因为美国在70年代后期发现了大量的CO2天然气源,他们不管人类生存的环境地球,本来地球上的人造CO2已经就危害人类生存了,但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大量开采地下CO2,将其采出驱油,导致地面循环出来的CO2越来越多,导致全球的温室气体效应也越来越严重,而我国企业遵照政府指示,从来就没有打开过我国一些地区丰富的地下CO2天然气源。因为我们的企业和政府都是负责任的。

发帖
2505
财富
2877
威望
2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20-01-16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1. 质疑一:崔永强博士对窦宏恩博士答复疑问3的质疑:
   (1)原文作这说的如此明朗;“为什么60-80 年代美国、前苏联等老牌石油大国,经过论证放弃的聚合物驱替技术,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发扬光大,成为全世界领先,成为一个关键技术呢?问题是油田的产量并没有实际提高,那么谁是真正的收益者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真正的受益者不是任何中国人,而是美国和国际石油资本集团。25年前,中国第一大油田大庆、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它们的产量节节攀升的时候,最着急上火的人是谁?就是美帝,就是国际石油资本集团。中国石油产量自给,中国石油安全,甚至通过石油出口换取外汇,这对石油美元再循环,对通过石油美元再循环向全世界掠取铸币税,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答(1):原文作者所言本身就存在问题,他根本不了解国外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我可以肯定地说,原文作者找不到1篇关于美苏等过所谓放弃聚合物驱的论证的文章。关于这项技术为什么在中国形成了我国三次采油的关键技术,我前次已经答过,不是他们不想将规模搞上去,而是他们没有找到如此大的适合聚合物驱的油田。到目前为止,他们也没有放弃过聚合物驱,在美国、北非的海上油田、中东不少油田都是使用聚合物驱油,只是规模没有我国大而已。在美国堪萨斯州,在2010年美国致密油还没有形成气候的时候,这个州油田的综合含水达到了98%,但他的产油量当时排在美国产油州的前5位,他的主要产量来源就是向地层注化学剂深部调驱和堵水等等采维持了如此高的产油量。另外,2年一度的SPE提高采收率会议,在2015年以前,每年的文章数量2/3是聚合物驱、三元驱/二元驱是来此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里斯大学、堪萨斯大学、新墨西哥矿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1/3的文章来自中国和欧洲国家。

下面是对窦博士答复的质疑:
1、聚合物驱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美国于1964年进行了第一次聚合物驱矿场试验,随后在1964至1969年间,进行了61个聚合物驱项目。从上世纪70年代到1985年共进行了183个聚合物驱项目。80~90年代中期美国化学驱油技术有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化学驱项目几乎停止(见表1)。

2、"在美国堪萨斯州,在2010年美国致密油还没有形成气候的时候,这个州油田的综合含水达到了98%,但他的产油量当时排在美国产油州的前5位,他的主要产量来源就是向地层注化学剂深部调驱和堵水等等采维持了如此高的产油量。“--------这段,请问窦博士,文中所说的”调驱“具体指调剖,还是我们正在讨论的化学驱?如果是后者,不是化学趋,则窦先生这段答复就等于没有答复。
3、其实,我更希望窦博士站在专业研究者的角度,像向原文作者一样,踏踏实实用数据,用理论证明聚合物驱的科学性。

发帖
2505
财富
2877
威望
2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20-01-17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1、我提出聚合物驱是西方石油工业国早已证明的失败技术,窦博士回复到目前为止他们没有放弃;
2、我拿出证明美国早已放弃化学驱的数据表格,窦博士说了4点可能原因,但结果还是他们已经放弃————“这些项目不搞了原因很多:(1)当时经济评价效益差;(2)油价走低;(3)这些油田经试验不适合聚合物驱;(4)少数试验井废弃等等原因所致。”
3、窦博士举出美国堪萨斯州油田维持产量的主要方法是堵水和调驱,来证明美国没有放弃化学驱;
4、但当我追问调驱的目的是调还是驱的时候,窦博士似乎突然失去了积极回答的态度?为什么?因为窦博士把调剖和堵水当作化学驱来糊弄我这个外行,竟然没有蒙住。
5、窦博士声称原作者“原文质疑者之所以有偏悖的观点,主要来源于他对石油、石油专业知识及石油开发基础理论缺乏系统的了解,只知石油科技的一些皮毛所致。”
6、但是,正是外行这些最浅显的疑问,作为专家的窦博士却答得似是而非。
7、想来想去,没想明白,到底是窦博士的语言组织能力有问题,还是聚合物驱三采乏善可言?
8、问题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为什么要引进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被证明失败的聚合物驱技术?
9、请窦博士加油吧!
发帖
2505
财富
2877
威望
2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20-01-17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1、以上分歧仅仅发生在窦博士答复的第一段的前半句话。
2、窦博士的后半句话是:“关于崔博士问题下面的一段解释内容,逻辑混乱,无法理解其意思。不做答复。
3、在窦博士语句中所谓“逻辑混乱,无法理解其意思”的原文是:“这个问题的答案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真正的受益者不是任何中国人,而是美国和国际石油资本集团。25年前,中国第一大油田大庆、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它们的产量节节攀升的时候,最着急上火的人是谁?就是美帝,就是国际石油资本集团。中国石油产量自给,中国石油安全,甚至通过石油出口换取外汇,这对石油美元再循环,对通过石油美元再循环向全世界掠取铸币税,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4、为什么上面好好的一段话,到了窦博士这里变成“逻辑混乱,无法理解其意思”了呢?
5、是否是因为窦博士的思维中,根本没有国家战略的概念,或者不想有国家战略的概念。新中国成立至今,美帝哪一天停止了围堵和对抗中国的步伐?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话,难道就是说说而已吗?他们在行动,他们每时每刻都在行动。上世纪,中国石油出口的时候。他们遏制中国的石油供应,做不到。怎么办?那就打压中国国内的石油产量。而已经被西方20年研究试验证明的失败技术——聚合物驱技术,就是美帝打压中国石油产量的最佳选择。这个思路,在美帝和西方石油资本家的头脑中,不是顺利成章的吗?
6、美国打遍全世界,不为别的,就为石油。伊朗的炮声正在轰鸣,想必窦博士也听到了?至于世界石油贸易和石油美元的关系,我就不用和窦博士科普了吧?
发帖
2505
财富
2877
威望
2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20-01-17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窦博士请来的外援:勘探院刘立峰博士对崔永强博士进一步质疑的几点看法
窦博士说明:短文是勘探院刘立峰博士写的,但1到3的三个小标题是我加上的。
1、 对三次采油技术的个人看法
(1)所有技术都有其适用的条件,三采也是需要适合适用的地质条件,甚至政治条件。在不同地质条件的储层中不同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国外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一方面,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国外的技术在中国也同样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国内的技术在国外也不一定适用;另一方面国外的技术也不一定肯定强于国内(比如说华为的5G),咱们国家在三次采油方面有很多国外不具备的专有技术及大量的实践经验。崔博士的潜台词是咱们的技术国外都掌握,他们嫌落后,不再使用。这有点崇洋媚外的感觉。。。。再者说,中国的石油公司和外国石油公司的体制不同,导致很多具体的技术操作问题,比如很多国外石油公司由于受到矿权的限制,水平井长度就无法实现最优,美国各个州对石油开发的要求也不同,具体技术也有很大差异。所以说某项技术的应用背后有很多问题,一概而论是不理智的。(2)崔博士说三采对油田产量没有提高。这句话说的就有点外行了。建议崔博士学习一下油藏工程等相关专业基础教科书,了解一下油田年产量的构成及产量递减趋势,了解一下为什么有的油田会上产,产量的贡献主要来自哪里。简单的计算一下提高采收率技术需要提高多少个百分点才能弥补上产量的正常递减,评价一下三采提高的采收率是否过誉了。
(3)放下技术层面的问题不谈,单说国家科学进步奖的评奖流程。国家奖评奖是需要数据说话的,是专业领域几十年实战经验的专家真枪实弹论证过的,可不是几个人随便吹个牛就能通过的。
2、对关于聚合物相关的几点看法
(1)关于聚合物的毒性大小,建议崔博士去了解一下聚合物的配方及配比再出来说话
(2)井网报废和聚合物注入好像关系不大
(3)聚合物回注地下好像不是因为无法处理,是出于成本考虑,节约资源,而且不能直接回注,需要一定处理。
聚合物的确有可能会对地层产生一定影响(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但绝不是大量有毒液体(个人以为不会比原油的毒性更大),危害子孙后代。崔博士没有做研究就做出这样的评价有制造恐慌的嫌疑。
3、对科学实验的肤浅看法
不知道崔博士为什么会认为现场会把实验结果直接延伸到地层而不做任何校正?难道崔博士平时搞科研就这这么做的?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有距离是常识,这一类的室内实验通常是为矿场试验提供一个参考,指一个方向(新的药品也通常先在小白鼠等动物身上用,不会直接给人用把~)。同样的物性条件下,聚驱室内实验提高采收率能达到20多个点,矿场试验10多个点,这个很正常,大家对开发效果的评价也会以矿场试验为准。所有的室内实验(不止石油行业)都不可能完全复制复杂多变的实际使用情况,难道说以后就把所有实验室解散算了。我觉得这个是基本科学研究方法的常识。

建议崔博士对三采技术的研究背景,适用条件,使用效果等做一下简单的调研。
说话咱不能只提问题不提解决方案,期待崔博士提出一项开发效果比三采更好的新技术帮助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功德无量!    
发帖
2505
财富
2877
威望
2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20-01-17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我注意到窦博士把李立峰博士改成了刘立峰博士。
1、刘立峰博士称:“所有技术都有其适用的条件,三采也是需要适合适用的地质条件,甚至政治条件。在不同地质条件的储层中不同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国外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一方面,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国外的技术在中国也同样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国内的技术在国外也不一定适用;另一方面国外的技术也不一定肯定强于国内(比如说华为的5G),咱们国家在三次采油方面有很多国外不具备的专有技术及大量的实践经验。崔博士的潜台词是咱们的技术国外都掌握,他们嫌落后,不再使用。这有点崇洋媚外的感觉。。。。再者说,中国的石油公司和外国石油公司的体制不同,导致很多具体的技术操作问题,比如很多国外石油公司由于受到矿权的限制,水平井长度就无法实现最优,美国各个州对石油开发的要求也不同,具体技术也有很大差异。所以说某项技术的应用背后有很多问题,一概而论是不理智的。”
2、刘博士这段话听起来很爱国、很爱自己的专业。甚至说到崔博士有点崇洋媚外。
3、但关键的话一句都没说。譬如,聚合物驱技术在上世纪60-80年代西方石油工业国为什么证明这是一项失败的技术,理论上失败在哪里?技术上为什么失败?
4、聚合物驱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美国于1964年进行了第一次聚合物驱矿场试验,随后在1964至1969年间,进行了61个聚合物驱项目。从上世纪70年代到1985年共进行了183个聚合物驱项目。80~90年代中期美国化学驱油技术有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化学驱项目几乎停止(见表2)。从1970年以来,前苏联、加拿大、英国、法国、罗马尼亚和德国等国家也都迅速开展了聚合物驱矿场试验。
5、上面这段介绍中,我们看到这么多国家,这么多油田,这么长的时间,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制度,各种各样的管理体制, 他们有没有成功的,哪怕有一个?
6、答案是没有。否则刘博士也不会大费周章地论述,甚至把华为和高铁都拉上来,把水平井都拉上来,证明中国适合干人家干不成的事。他们能证明聚合物驱不是失败的技术吗?
7、后面刘博士的话,都是建立在这段的基础之上,既然基础没有了,也就不必一一驳斥了。
发帖
2505
财富
2877
威望
2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20-01-19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窦宏恩博士关于《每年投入200 亿的中国的三次采油技术是真的高效增产技术吗?》一文答复崔永强博士的贴子:
综合一下上面所有的质疑,再试图做如下答复,希望崔博士能理解。
(1)崔博士认为:“聚合物驱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美国于1964年进行了第一次聚合物驱矿场试验,随后在1964至1969年间,进行了61个聚合物驱项目。从上世纪70年代到1985年共进行了183个聚合物驱项目。80~90年代中期美国化学驱油技术有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化学驱项目几乎停止(见表2)。从1970年以来,前苏联、加拿大、英国、法国、罗马尼亚和德国等国家也都迅速开展了聚合物驱矿场试验”。试问:就凭60年到80年代中后期西方聚合驱项目减少,就能说明主要原因是“西方石油工业国证明其技术失败”?这是什么逻辑?这里有三点要说明:一是西方试验聚合物驱技术得出失败的代价能从64年试验到85年吗?就如崔博士自己所言,西方是以利益驱动,能做20年的试验,再宣布失败吗?这代价未免太大了吧!!二是崔博士可以算一下一项新技术的寿命从成长到死亡,像聚合物驱这种技术需要多长时间?我可以告诉大家,这种技术在油田开发中使用周期最长也是20年,如果他们已经做了20年的聚驱项目已经到了他应有的寿命,难道不要停止?再说大庆油田的聚合物驱,主要上产期是1996年,当没有到2016年的时候,大部分的聚合物驱老井聚合驱寿命就已经到了,而要在新区块或新井中进行,所以,大庆油田目前进行的聚合物驱从一类油藏过渡到了二类油层甚至到了三类A来进行新一轮聚合物驱。另外,也请崔博士统计一下近10年全球聚合驱现状,项目是不是增加了哪?近20年聚合驱技术发展在中国,我们的技术在世界上是领先的。目前,聚合物驱、三元/二元驱技术研究从两年一度的SPE/DOE举办的提高采收率会议的文章数量看,一直就没有减弱过,研究文章也呈上升趋势;世界上开展聚合物驱的石油公司也有增无减,沙特阿美、阿曼石油、阿布咋比石油、Petronas、Total、俄罗斯石油公司等都在开展聚合物驱等三次采油技术。三是聚合物驱技术和三元复合驱技术是我国各油田根据自己的油藏情况,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种化学配方体系,洋人的东西现在几乎一点都没有了。而洋人目前跟我们学习,购买我国的产品进行试验。还要强调说明的是:当年大庆搞三元复合驱的时候,洋人给的结论是大庆搞不成,结果我们大庆搞成了,并且技术领先世界。
(2)崔博士批评我“根本没有国家战略的概念,或者不想有国家战略的概念。新中国成立至今,美帝哪一天停止了围堵和对抗中国的步伐?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话,难道就是说说而已吗?他们在行动,他们每时每刻都在行动。上世纪,中国石油出口的时候。他们遏制中国的石油供应,做不到。怎么办?那就打压中国国内的石油产量。而已经被西方20年研究试验证明的失败技术——聚合物驱技术,就是美帝打压中国石油产量的最佳选择。这个思路,在美帝和西方石油资本家的头脑中,不是顺利成章的吗?”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段话的逻辑,他强调“上世纪,中国石油出口的时候。他们遏制中国的石油供应,做不到。怎么办?那就打压中国国内的石油产量。而已经被西方20年研究试验证明的失败技术——聚合物驱技术,就是美帝打压中国石油产量的最佳选择。”从这几句话看,崔博士是想说美国一直通过聚合物驱技术来打压我国石油产量,如果这样的话,逻辑更不对了,恰恰我国大庆油田5000万吨原油产量是通过聚合物驱等三次采油技术稳产了27年,接着从4000万吨稳产了12年,我们产量增高了,何来“聚合物驱技术,就是美帝打压中国石油产量的最佳选择”?这是什么逻辑?我肯定地说,大庆如果没有如此高水平的聚合物技术,大庆的原油采收率能有如此之高吗?能让世界为之惊叹吗?能为国家采出那么多原油吗?
国家每个时期的石油战略都不相同,我国从贫油到石油自给,从自给到适度出口,再到目前60%以上的原油需要进口,这种变化是我国从工业过后国家向工业发达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崔博士提到美国遏制我国发展确实是一刻也没有停止。所以,去年,习主席提出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指示就是为了应对美国人在马六甲等海域经常闹事,应对突发事件,稳定我国经济发展。国家落实习主席指示精神,去年5月24日,一场特别的电视电话会议在国家能源局召开。会议名称是“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坐镇,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等司局领导出席,河北、山西、陕西等19个油气勘探开发重点省份相关人员在各分会场,听取了中石油、中石化、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延长石油)四家企业关于油气勘探开发情况的工作汇报。章建华斩钉截铁地说“石油企业要落实增储上产主体责任,不折不扣完成2019-2025七年行动方案工作要求。”。这是中国第一次在油气勘探开发行业提出“七年行动”计划。寻找新油气的一场关乎中国能源安全的“七年行动”就此展开。不知道崔博士应该给我国制定什么样的石油战略?
(3)前面答复的美国堪萨斯州油田维持产量的主要方法是堵水和调驱,是要说明他们虽然不是连续的聚合物驱,但也是一种强度不小的间断性聚合物驱。其次,是要说明难道美国人用聚合物注到地下就不怕有毒性吗?
(4)崔博士也可以自己采用大庆油田的数据好好算一算,看看如果没有来自聚合物驱的产量,看看大庆产量是如何递减的,采收率能达到多少?



发帖
2505
财富
2877
威望
2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20-01-19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回 地球的奥秘 的帖子
地球的奥秘:这是窦博士在自己开辟的答复贴子上发布的贴子:
综合一下上面所有的质疑,再试图做如下答复,希望崔博士能理解。
(1)崔博士认为:“聚合物驱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美国于1964年进行了第一次聚合物驱矿场试验,随后在1964至1969年间,进行了61个聚合物驱项目。从上世纪7 .. (2020-01-19 16:18) 

窦博士这个答复给人的印象就是把水搅得很混。并不准备回答原文作者提出的问题。
发帖
2505
财富
2877
威望
2
交易币
0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20-01-19 | 石油求职招聘就上: 阿果石油英才网
回 地球的奥秘 的帖子
地球的奥秘:这是窦博士在自己开辟的答复贴子上发布的贴子:
综合一下上面所有的质疑,再试图做如下答复,希望崔博士能理解。
(1)崔博士认为:“聚合物驱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美国于1964年进行了第一次聚合物驱矿场试验,随后在1964至1969年间,进行了61个聚合物驱项目。从上世纪7 .. (2020-01-19 16:18)

1、譬如,原文介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到80年代,多国进行化学驱研究和试验,得到了聚合物驱是一项失败的技术这样的结论。
2、而窦博士一本正经说,“我可以告诉大家,这种技术在油田开发中使用周期最长也是20年,如果他们已经做了20年的聚驱项目已经到了他应有的寿命,难道不要停止?
3、明明是多国先后进行试验,证明技术失败。窦博士却篡改成某个国家连续进行了20年的试验;
4、紧接着,在这个篡改的基础上,理直气壮地得到结论:该技术最长使用周期就是20年,难道不要停止吗?
5、对窦博士这样的讨论,只能得到一个结论:不讲理。
6、除了不讲理之外,窦博士对西方工业国上世纪60-80年代的化学驱试验情况,表现得相当无知。也或者,真的很了解,故意装傻充愣吧。



网站事务咨询:QQ:1392013 | 26189883
阿果石油网为免费个人网站,为石油人提供免费的在线即时技术交流场所,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和行为!
如有言论或会员共享的资料涉及到您的权益,请立即通知网站管理员,本站将在第一时间给予配合处理,谢谢!